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典型二次电池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资源短缺问题,二次电池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各种二次电池发展很快。为了寻找环境影响程度最小的电池,采用Simapro软件对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及锂离子电池进行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产生1 000 kW.h的电能,锂离子电池的环境指标分数最低(3.93 Pt),铅酸电池其次(28.14 Pt),镍镉电池最高(29.76 Pt)。因此,在产生相同电能的条件下,镍镉电池由于其主要原材料组分的毒性,对环境造成的负担最大;铅酸电池对资源消耗影响最大,其环境影响程度略小于镍镉电池;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很好的电池性能,其中活性物质钴输入量很小,所以对环境的影响远小于铅酸电池和镍镉电池。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失效锂离子电池中塑料、电极隔膜等有机物的真空脱除,并以电池级纯钴酸锂(LiCoO2)为原料,与活性炭粉混合,在真空中进行热还原,还原产物用含NH3和NH4HCO3的氨性水溶液浸出。实验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大于450℃,真空压力<400 Pa时,失效锂离子电池中有机挥发物基本被脱除。在400℃真空温度下纯LiCoO2不被炭粉还原;当还原温度达到600℃,LiCoO2转变为CoO、Co和Li2CO3;在800℃时,还原产物主要为六方相、立方相金属钴及少量的CoO。还原产物中的钴易于被氨性水溶液浸出,浸出3 h后,钴基本进入溶液中,锂的浸出率也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3.
水体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自然光光照下的光降解,超声波降解二甲苯的研究,矿用大型风机扩散消声器的研制,生物膜法非稳态可控制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废弃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再生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4.
废铅酸电池在提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铅烟尘等污染物,通过实施“机械分选-预脱硫”,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回收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利于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真空蒸馏回收镍镉电池进行工艺研究。通过分析温度、压力、蒸馏时间、打孔数目4个因素对镉金属回收比重的影响,确定了真空蒸馏回收镍镉电池中镉金属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温度950℃,压力133Pa,蒸馏12h,打孔4个。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对镉金属回收量进行估算,为镍镉电池回收的中试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利用机械化学活化协同抗坏血酸浸出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LIBS)中的金属Co、Li,考察了机械化学活化条件及抗坏血酸的浓度对Co、Li浸出的影响,并对该回收系统的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池正极材料宜在380℃下预处理30min,以有效去除其中的黏结剂;机械化学活化对金属浸出的提升效果明显,其通过改变正极活性物质(LiCoO_2)晶体结构和形貌提升Co、Li的浸出,最佳处理条件为球磨转速650r/m、球磨时间90min、球料比60∶1(质量比)、抗坏血酸摩尔浓度0.26mol/L,在此条件下,Co的浸出率达到98.32%,Li的浸出率达到100.00%。采用机械化学活化协同抗坏血酸浸出可以省去处理过程的溶液加热成本,回收1kg正极活性材料的成本为545.4元,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7.
废旧镍-镉电池中镍镉的回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废旧镍-镉电池中镍和镉的回收主要有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两种处理方法,本文对目前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美国夏威夷天然能源研究所科学家发明食物废料制作聚合物的新工艺。他们将食物废料用水稀释,并粉碎成浆质,保存在密闭的高温容器里,经过一定时间,浆质中的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并分解容器中的有机物,释放出大量的有机酸将有机酸与浆质分离,移入专门的容器里。这种特殊的容器使有机酸溢出,而将化合物留在微生物的容器里,由微生物将其消化,并合成更大的聚合物分子,获得的聚合物为β羟基丁酸盐。每100kg有机浆质可得20—25kg的聚合物,可用于可降解的清洁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器具、药物胶囊等。  相似文献   

9.
废锌锰电池真空蒸馏法去除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锌锰电池回收利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实现汞的无害化。介绍了使用真空蒸馏装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蒸馏温度、系统压强和蒸馏时间对去除汞的综合影响;寻找去除汞的最优工艺条件。根据实验结果,使用真空蒸馏的方法处理锌锰电池优化的工艺参数为:蒸馏温度500~600℃,蒸馏时间60~80min,系统压强3000~7000Pa。  相似文献   

10.
废弃锂离子电池中金属的回收及钴酸锂的湿法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湿法回收并合成锂离子电池中钴酸锂。考察了不同的有机溶剂溶解粘结剂PVDF、不同酸浸条件对钴酸锂浸出效果的影响、碳酸钴和碳酸锂共沉淀物的焙烧条件,并对所获得的钴酸锂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N-甲基吡咯烷酮(NMP)作为溶解PVDF的溶剂效果最佳;当硫酸浓度6%、固液比1:30、30%的H2O:1.4mL/g、温度80℃、反应120min时为硫酸浸出最佳条件,此时钴的浸出率为92.3%,锂的浸出率为92.0%;合成LiCoO2时的焙烧温度在750℃较为合适。SEM分析表明,颗粒粒度小,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11.
铁氧电池法处理孔雀石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铁氧电池法处理孔雀石绿模拟染料废水的方法,研究了曝气时间、pH值、废水体积以及曝气时间与pH值的交互作用对处理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曝气时间40min,pH=9,废水体积120mL时,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达到76.5%和96.5%以上,该方法比传统的铁屑法效果大大提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真空蒸馏回收镍镉电池进行工艺研究。通过分析温度、压力、蒸馏时间、打孔数目4个因素对镉金属回收比重的影响,确定了真空蒸馏回收镍镉电池中镉金属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温度950℃,压力133Pa,蒸馏12h,打孔4个。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对镉金属回收量进行估算,为镍镉电池回收的中试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面临的体量巨大的电动踏板车的动力锂离子电池退役后处理处置问题,研究了动力电池回收再梯次利用的具体方法。以市场上大量退役的48 V软包锰酸锂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对退役电池的容量、内阻、放电性能以及电池组的损耗分布进行了研究,从而提出了修复后梯次利用作为电动踏板车动力电池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损耗程度的电池组的损耗各有差异,剩余电量为70%的损耗组以个别单体损耗为主但其余未损耗单体一致性较好,可进行更换修复后重新服役;40%损耗组损耗单体数增加同时一致性尚可,更换受损单体后无法直接服役,需定制并联组形式重新使用;20%单体与一致性均较差,可直接拆解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14.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学教授唐纳德.萨多威日前表示,液态电池未来有望减少人们对新增发电站的需求。液态金属电池由较为常见的铅和镁组成,其造价低廉,且能够储存太阳能光伏板、风电厂等发电设备生产的电能,以备不时之需。  相似文献   

15.
赵忠  杜欢  徐乐  高培  沈伯雄 《环境工程学报》2021,15(12):3982-3991
针对废旧锌锰电池回收利用难,以及光催化剂 TiO2活性低的问题,以废旧锌锰电池和商业二氧化钛为原料,通过球磨法制备了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灯照射下,进行了废旧锌锰电池复合改性TiO2对甲苯的光催化氧化实验,并重点探究空速、光照强度、相对湿度和氧气体积分数等关键实验条件对甲苯净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催化剂对甲苯的净化能力大幅提高;当TiO2与废电池芯粉的质量比为2:1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甲苯的净化效率提高了近45%;空速越大,催化剂对甲苯的净化效率越低;净化效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保持不变的规律;催化剂在相对湿度为30%的条件下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氧气体积分数为15%时为净化效率达到最大.本研究结果可为废旧锌锰电池的回收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废锌锰电池回收利用中的正交实验,研究蒸馏温度、系统压强和蒸馏时间对去除汞的综合影响;寻找去除汞的最优工艺条件.根据实验结果,使用真空蒸馏的方法处理锌锰电池优化的工艺参数为:蒸馏温度500~600℃,蒸馏时间60~80 min,系统压强3000~7000 Pa.  相似文献   

17.
炼油废水微生物燃料电池启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炼油废水为碳源,构建双室填料型微生物燃料电池,考察接种液、外接电阻等电池启动条件,以及电导率、pH值和缓冲溶液强度等溶液性质对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利用微生物燃料处理炼油废水,COD去除率(52±4)%,含油量去除率(81.8±3)%;利用废水中存在的原生菌即可启动电池,但启动期长,外加接种液可快速启动电池;启动时外接电阻的大小对电池稳定运行后的输出功率有明显影响,对电池内阻影响相对较小,当启动外接电阻为2 000Ω,电池输出功率最大,为288 mW/m3;随阳极溶液电导率电池增大,电池内阻降低,输出功率升高;pH值变化对电池阳极电势影响较大,进而影响电池输出,当溶液pH为9时,电池输出电压最大(388 mV),pH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电池产电;随着缓冲强度的增大,电池输出电压增大,且PBS缓冲强度的增大可从电导率增大和改善质子传递条件两方面提高电池的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18.
以硝酸溶解废碱性锌锰电池所得溶液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制备出了Mn0.6Zn0.4Fe2O4/SiO2磁性纳米复合材料, 并对制备机理进行了探讨.借助于DTA、TG、XRD、IR、SEM和TEM等手段对制备过程进行检测, 并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先将干凝胶在590 ℃条件下预烧,再在1 120 ℃条件下煅烧可直接合成粒径在20 nm左右具有尖晶石结构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利用微生物催化剂将其代谢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具有原料广泛、反应条件温和、清洁高效等优点。简述了MFC的工作原理及分类,总结了用于污水处理的MFC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MFC在实际应用中的瓶颈,并展望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纯加热处理、单纯丙酮浸泡处理以及加热+丙酮浸泡全处理等3种方式对石墨毡电极进行改性.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改性前后的石墨毡电极进行表征分析,并构建相应浓差电池协同处理电镀污泥和盐酸酸洗废液,考察浓差电池电化学性能及重金属去除能力.结果表明,加热+丙酮浸泡全处理相比单一处理,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