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全与健康》2002,(8):19-2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省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早就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定了安全生产方针,它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第一"是指如何看待和处理安全和生产以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在各种关系中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要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要实现"安全第一"就必须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3.
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方针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安全第一",到七十年代之后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再到当前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从四字到八字再到十二字的变化,反映了我们对安全生产规律特点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不断完善。在上述工作方针中,始终放在第一位和坚持不变的是"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是一个辩证的问题,是指如何处理安全与生产,以及安全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是当生产或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将谁摆在首位的问题。"安全第一"是目的,  相似文献   

4.
《安全生产法》第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但在现实安全生产管理中,有些煤炭企业领导干部,尤其是一些主要领导,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矛盾,对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隐患麻木不仁,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不负责任的五种表现一是有些煤炭企业领导在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时言行不一,口头喊安全第一,文件写安全第一,会议讲安全第一,而在实际工作中却不坚持安全第一,忘记了自己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自觉不自觉地把安全工作让位于其它工作。特别是当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的改革中,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是发展生产力和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认为: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有以下几个主要标志。第一,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它是通过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安全第一”就是把安全生产置于首要地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做到安全与生产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6.
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方针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安全第一”,到七十年代之后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再到当前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从四字到八字再到十二字的变化,反映了我们对安全生产规律特点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不断完善。在上述工作方针中,始终放在第一位和坚持不变的是“安全第一”。  相似文献   

7.
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方针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安全第一",到七十年代之后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再到当前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从四字到八字再到十二字的变化,反映了我们对安全生产规律特点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不断完善.在上述工作方针中,始终放在第一位和坚持不变的是"安全第一".  相似文献   

8.
《劳动保护》2011,(10):I0004-I000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严格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做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工作,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早就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定了安全生产方针,它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第一”是指如何看待和处理安全和生产以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在各种关系中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要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最近,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出《四川省安全生产领导职责》的文件,规定了从省长到乡(镇)长各级政府领导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文件指出,省、市、州、县(区)、乡(镇)人民政府的第一首长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第一责任人因故不在本地时,由主持工作的副职担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 文件对省政府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规定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研究制定改善劳动条件的办法和措施;听取分管副省长的有关工作汇报,对存在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负责特大恶性事故的组织抢救和…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煤炭工业部明确提出坚持安全第一方针,表达了广大煤矿职工的迫切愿望,反映了煤矿生产的客观要求。但是,直到现在,有的同志对什么是安全第一,煤矿为什么必须坚持这个方针,还缺乏准确的理解,执行也不够坚决;生产一紧张,忽视安全的思想就又有所抬头,事故也随之上升。因此,有必要对安全第一方针,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加深认识。 安全第一反映煤矿生产本身的要求 安全第一是在生产的范围内提出的,是指在生产的全过程中,安全同其他各项经济指标相比,特别是与产量指标相比应放在第一位。前提条件是生产,对比条件是包括安全…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3.
安全观念是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对自身安全与健康进行保护的思想认识。在企业生产中,职工的安全观念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状况。也可以说,职工安全观念是企业安全生产之魂,它对安全生产具有先导作用。那么,职工在安全生产中应该树立那些观念呢? (1)“安全第一”观念。安全问题产生于生产之中,又贯穿于生产过程的始终。如果没有可靠的安全基础,就没有正常的生产秩序。“安全第一”就是要求企业所有职工,都要确立“人是最宝贵的财富”、“人命关天”、“人的安全第一”的思想。在组织生产、指导生产时,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素和保证条件。当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正式实施,安全生产也由此在中国步入了法制化的第一步。作为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规定安全生产各项制度的法律,它的诞生不仅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的意愿和要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严格规范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做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与健康》2002,(7):24-2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办公厅(1986)20号文件指出:各级领导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但如何贯彻落实这个方针,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行动,得出不同的结果。当前对安全第一还认识不一。有的同志提出,“把安全摆到第一,生产往哪里摆?”“安全和生产都第一。”“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到底谁第一?”这些认识问题需要通过讨论,予以解决,否则会影响”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落实,不利于安全生产。本文仅就江西省冶金企业的实际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安全与健康》2006,(2):附6-附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防范伤亡事故,减轻职业危害,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25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