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事故预测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依据收集统计的、真实可靠的事故数据,运用数学方法及建立的多种事故预测模型,在工作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并建立了事故预测数学模型,给出具体方法与步骤,以及应用中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律,从而做到对将来发生的事故未卜先知,用以指导安全生产活动,预防事故发生。同时,根据我国近18年来各类事故死亡人员的数据建立事故预测数学模型,并运用确立的最佳事故预测数学模型而预测出的事故数据,探讨我国伤亡事故发生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2005年,在调查汇总了宜兴市1998年-2005年工商贸企业职业安全死亡事故(以下简称工亡事故,不包括道路交通事故和水上交通事故等其他非职业安全事故范围)的基础上,根据现存资料(由于机构变迁,部分资料已经散失)统计,事故发生数总计127起,死亡人数计141人,伤36人。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和1986年国家标准局《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并结合实际设计了调查表格,对所有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鞍钢修建公司是专门从事鞍钢机械和金属结构等配套设备的安装与检修的主体单位,有1.3万多职工,年产值超亿元。由于具有突击性施工和以劳务作业为主要经营方式的特点,作业危险度和事故频率较一般生产厂家高。在1960年至1985年的26年间,年均因工伤亡事故高达278人次,其中工亡2~3人,重伤4~5人,千人负伤率超过了3。所有的人身伤害事故中,有93%以上是由于安全管理失误,导致对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不力造成的。 1986年2月19日,机械安装工程公司再一次由于安全管理失误发生了工亡事故。修建公司以此次事故为契机,发动群众,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开始了…  相似文献   

4.
依据已知的伤亡事故数据,利用数学方法,即回归分析法或灰色预测法,探索未来伤亡事故发生规律,建立事故预测数学模型,可达到有效控制事故的目的,从而使安全管理由“事故管理型”走向“事故预防型”。通化市在这方面的实践已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灰色预测在矿山企业伤亡事故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灰色系统预测理论,根据矿山企业的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数据建立了工伤事故(千人负伤率)的动态GM(1,1)模型.对今后几年的事故负伤率进行灰色预测,对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从具体实例出发进行了分析与预测,结果表明拟合程度较高,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金娣  王万平 《劳动保护》1993,(4):12-12,35
建材工业职工伤亡 事故统计与管理工作在 “七五”期间有较大的进 步。为适应安全管理由 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的 过渡,实行宏观管理, 自1986年下半年起,我 们将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由原来的只统计大中型 企业扩大为统计县以上 建材企业,建立了建材 企业伤亡事故统计管理 工作制度,这对及时分 析安全生产形势,指导 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起到 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索伤 亡事故发生的规律,进 而采取相应的有效措 施,控制伤亡事故的发 生,我们以随机抽样的 方法,从1987~1991年 建材行业发生的伤亡事 故中,抽取死亡事故 200 例,重伤事故200 例,…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企业安全管理者在生产作业中由于不确定性导致错误决策所产生的风险,在企业历年安全生产事故数据基础上进行预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某企业2008年至2011年的安全生产事故次数时序数据,采用EViews 5统计分析软件,基于ARIMA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更加关注对事故发生是否平稳而相对于其他预测模型更关注于趋势研究的良好特点,建立安全生产事故ARIMA时序预测模型,并对2012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次数进行预测,通过效果检验发现该模型预测结果基本上能够反映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通过ARIMA方法在某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预测具体案例的实现,是对现有安全生产事故预测方法的补充和完善,可为企业安全管理和决策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省建筑企业伤亡事故相当严重。例如:1992年,南昌市建筑企业工亡人数占全市县以上企业工亡总人数的62.96%;1992年10月25日,宁岗县建筑公司发生了一起重大伤亡事故,死14人,重伤1人。据统计,1992年全省非矿山企业因工死亡人数最多的行业是建筑业。建筑行业事故严重的主要原因,一是建筑施工单位管理混乱,乱  相似文献   

9.
杨宏刚  赵江平  郭进平 《安全》2009,30(4):8-11
结合矿山企业伤亡事故统计的特点,在充分掌握用于伤亡事故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基于Kalman滤波理论构建矿山企业千人负伤率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具体算法进行了改进。以我国某矿山的千人负伤率统计数据为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预测效果比较理想,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事故预测数学模型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殿宝 《劳动保护》1998,(10):38-39
根据已知伤亡事故数据,利用数学方法,即回归预测法和灰色预测法探索未来伤亡事故发生的规律,已在安全领域受到青睐。本文运用回归预测法对通化市矿山企业职工因工死亡事故建立了预测数学模型,从而使安全管理由事故管理型走向了事故预防型。通化市辖7个县(市)区,位...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报摘     
涟钢总厂在总结1991年安全环保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1992年安全环保工作计划,决心实现总厂“0001”目标,即重大伤亡事故为0,工亡事故为0,重大污染事故为0,安全环保指标全面达国家一级企业标准。 (摘自涟钢《安全简报》) 五冶一公司坚持安全第一,以安全求效益,不断强化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1991年全公司无重伤、死亡事故发生,千人负伤率0.06,无生产火灾、职业中毒发生,职业病发病率为零。取得连续1300天无死亡,连续6年无重伤事故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民航事故征候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民航事故征候的分析和预测,掌握民航事故征候的发展趋势,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预防事故发生。在灰色预测基础上,结合神经网络理论,分析民航事故征候的特点,提出民航事故征候的串联灰色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首先,运用灰色理论弱化数据序列波动性,然后利用神经网络非线性信息处理能力构建模型。同时,根据最近10年民航事故征候统计数据,分别对灰色预测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灰色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检验,并预测未来3年的民航事故征候数量。利用Matlab软件进行预测仿真,对3种预测方法的精度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民航事故征候的灰色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高于单一的灰色预测模型或神经网络模型,并且所需样本少,运算简便,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3.
4.国内事故损失计算理论和方法 (1)目前国内的计算方法我国制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441-86)。该“标准”将伤亡事故的经济损失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部分: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善后处理支出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是直接经济损失;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等受事故影响而造成的其它经济损失的价值为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见图6-1。例:武汉某公司修罐库于1982年8月6日上午10时30分发生一起铁水爆炸事故,死亡14人。事故经过:1982年8月6日上午10点多,该公司运输部有关工作人员将装满铁水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平面的综合事故率区间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伤亡事故的统计预测可对其事故数目进行预测 ,也可对其综合事故率进行预测 ,笔者首次提出基于灰平面的综合事故率区间预测法。基于层次分析法 ,建立了伤亡事故的综合事故率 ,并利用灰平面法中的上下限法对其进行了区间预测 ,结果是合理可靠的。此法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一种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水电施工行业伤亡事故的特征与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水电施工行业中近 16年来的生产性伤亡事故资料的深入研究 ,归纳出水电施工行业伤亡事故的某些事故特征与规律。笔者发现 :整个行业的伤亡事故特点有了新的变化 ,例如 ,除车辆伤害事故外 ,洞挖工程中的瓦斯爆炸、冒顶片帮事故已成为新群伤事故的关注点 ;“三高”事故依然比较集中 ,占整个行业统计死亡案例数的 4 6 .32 % ;而发生一个工伤减员其平均总经济损失额已超过 10万元。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灰色Elman神经网络的煤矿事故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煤矿事故频繁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针对煤矿事故的特点,根据我国1998~2007年煤矿事故数据,将灰色预测模型GM(1,1)与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结合,建立煤矿事故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灰色Elman神经网络模型优于传统灰色预测模型,符合煤矿事故的特点。由此可对煤矿事故进行科学的预测与分析,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地质勘探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华北某地质勘探系统24年的生产性工亡事故,结合系统安全理论,从事故发生的总体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条件因素等方面分析事故的趋势、特点及规律。发现:24年来我国地质勘探事故的总体情况分为三个阶段,并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每年4-9月份是我国地质勘探事故的高发时期;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地质勘探事故发生的主要条件因素。根据事故的统计分析结果,指出我国地质勘探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预防和减少地质勘探行业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鞍山钢铁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现有厂矿一百多个、职工近40万人。近几年来伤亡事故不断下降。1984年冶金部在鞍钢召开安全生产现场会,推广他们的经验。1985年,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又在鞍钢召开安全生产现场会,并将全国第一块安全生产的奖牌授予鞍钢,下面介绍的是鞍钢安全生产的部分做法。 一、确定○的目标。车间保厂矿、厂矿保公司,从1984年起,鞍钢制订了“实现工亡和重大设备事故为零”的奋斗目标。零的目标给人压力、催人奋进、让人追求。 二.一把手政策。一把手抓安全,也是改革安全管理模式上的突破,强化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从…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机械加工车间的事故预测问题,根据灰色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车间内事故进行定量预测。从具体实例出发进行了分析与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较高,为车间掌握事故发生规律,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煤矿安全是煤矿生产的重要保障,煤矿事故预测是煤矿安全评价和决策的基础。结合灰色SCGM(1,1)_c预测模型和马尔可夫链理论的优点,根据煤矿生产的特殊条件,提出了基于马尔可夫链的SCGM(1,1)_c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灰色SCGM(1,1)_c预测模型对我国1990—2010年的煤矿事故百万t死亡率进行初次预测,然后根据初次预测结果,利用残差模型对SCGM(1,1)_c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修正。最后在修正模型的基础上,运用马尔可夫SCGM(1,1)_c模型对我国2011—2013年煤矿事故百万t死亡率进行了预测,并对两种模型的预测误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马尔可夫SCGM(1,1)_c预测模型既能揭示煤矿事故百万t死亡率变化的总体趋势,又能克服随机波动性数据对预测精度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