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和信息安全领域应用主力军,生物识别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家政府的关注,而移动支付的火热让金融机构和用户意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和数据的重要性,理所当然地,生物特征识别和移动支付成为了“亲密的小伙伴”。而苹果iphone5S携带的指纹识别技术在将生物识别应用推向了新高度的同时也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2.
白石 《安防科技》2003,(1):36-37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或那样的尴尬经历:在丢失了身份证或密码之后,而对ATM机束手无策;而现在,利用生物认证技术就可以解决传统认证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让人们忘掉那些令人讨厌的密码与口令。 1 生物特征识别全观察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类自身的生理或行为特征进行身份认定的一种技术。 生物特征的特点是人各有异、终生不变(几乎)、随身携带。这些身体特征包括指纹、虹膜、掌纹、面相、声音、视网膜和DNA等人体的生理特征,以及签名的动作、行走的步态、击打  相似文献   

3.
毛巨勇 《中国安防》2011,(12):61-65
中国生物识别技术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最初的几十家产品和系统供应商到现在上百家覆盖指纹识别、人脸识别、静脉识别、掌形识别、虹膜识别、声音识别、步态识别甚至DNA识别等技术的生物企业。目前生物识别在应用上已初具规模,并且由于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用户需求,生物识别技术一直是安防市场中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时近年终,本文将对2011年生物识别市场的发展现情况与趋势作些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新技术不断涌现、不断成熟、不断应用的时代,科学技术进步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刻而显著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就是其中一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和人们对安全验证控制的广泛需求,“生物识别”技术以其“与人不可分割”的安全特性将会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生物识别行业有哪些优秀的产品和案例?如何了解人脸识别技术和应用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如何促进生物特征识别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生物识别产业领头羊企业有什么经验和思考?科技型生物识别企业如何通过融资发展壮大?近日,2014中国生物识别产业沙龙在北京成功举办,100多名来自中国生物识别产业一线的企业界、学术界、投资界、媒体界代表共同探讨了这些重要问题。生物识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成功组织了这次沙龙。本次沙龙  相似文献   

6.
林丹 《安防科技》2003,(1):28-30
生物识别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识别技术,在很多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生物识别技术包括指纹识别、虹膜识别、面像识别技术等。其中面像识别技术在许多方面的优点是其它识别技术所无法媲美的,现就其原理及特点做一下介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各种识别系统的准确率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性能和不足,以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为主的国外政府机构和高校自上世纪90年代起,进行了多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评测,涵盖了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识别率相当高的技术,吸引了世界多家知名企业、院校和个人参加。本文将全面介绍美国NIST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评测项目,以供科研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赵洋 《中国安防》2014,(7):91-95
近年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各种识别系统的准确率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性能和不足,以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为主的国外政府机构和高校自上世纪90年代起,进行了多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评测,涵盖了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识别率相当高的技术,吸引了世界多家知名企业、院校和个人参加。本文将全面介绍美国NIST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评测项目,以供科研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人们对计算机依赖性的增强,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使用者身份的准确辨识和确定的需求日益增长,生物特征以其独特性和唯一性成为身份识别技术领域的重要信息技术手段之一。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在司法领域以及大型公众项目中的应用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司法鉴证等大型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
王博 《中国安防》2012,(10):33-36
本文通过对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应用及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等情况进行分析,阐述了生物识别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和特点,并对生物识别技术在司法应用中的现存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促进生物识别技术在司法领域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物识别和RFID作为两种新兴的智能识别技术有着各自的优势,生物识别依据人体自身的生理特征对人的身份进行识别,具有高安全性和惟一性的显著特点,在对人的身份认证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RFID无需接触和人工干预,在物品的管理上有独到的优势。将生物识别和RFID技术结合将极大的加强“人和物”的安全管理,有非常大的市场应用空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我国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到护照中面临的问题,分析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护照中应用的必然性和德国为此所作的准备,建议借鉴德国的经验,通过立法机关修改护照法或对护照法有关条款解释来稳妥、全面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我国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到护照中面临的问题,分析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护照中应用的必然性和德国为此所作的准备,建议借鉴德国的经验,通过立法机关修改护照法或对护照法有关条款解释来稳妥、全面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生物识别技术在经历了多年发展后,各种技术开始日趋成熟。虽然生物识别产品的市场价格比往年有所下降,市场的接受程度普遍提高,因而市场销售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除了传统的刑侦用途外,国内生物识别产品的应用还主要集中在门禁与考勤领域。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生物识别技术在信息安全、社会福利与保险、证照检查和金融方面的应用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总的来说,生物识别市场的应用领域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宽。  相似文献   

15.
近期,HRS公司新推出MForce多模式生物识别技术平台,MForce是目前最复杂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它在一个单独的多功能组合程序中,结合了各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MForce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置并提供众多功能,包括采集人员的简历信息和生物特征数据,  相似文献   

16.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利用人体的生理特征对人的身份进行认证的一种技术。它通过提取人体某些生理特征,并对其中所含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描述和辨认,从而确定特征所有人的身份。由于生物识别技术独特的优势,将其合理有效地应用到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中,已成为当前公安工作的迫切需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安全防范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及市场需求。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发展。其技术及产品已经大量地进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新一代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受光照、姿态、表情等不同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小,向多模态和多种生物特征融合技术方向发展,更易于集成分析、监控、管理为一体的设备,实现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自动化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引言近年来,随着智能卡、生物识别、无线门禁等技术的发展,门禁系统发展迅猛,进入了成熟期,手机一卡通、指纹门禁、人脸门禁、无线门禁等产品开始走进大众,它们在安全性、便捷性等方面都各有特长,门禁系统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技术发展也越来越全面。一、门禁系统的最新技术1.生物识别技术发展迅猛生物识别技术是根据人体生物特  相似文献   

19.
1 概述 基于虹膜的身份识别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1885年,ALPHONSE BERTILLON将利用生物特征识别个体的思路应用在巴黎的刑事监狱中,当时所用的生物特征包括:耳朵的大小、脚的长度、虹膜等。受技术的限制,当时的虹膜识别主要依据颜色和形状信息,而且信息通过人的观察获取。1987年,眼科专家ARAN SAFIR和LEONARDFLOM首次提出利用虹膜图像进行自动  相似文献   

20.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利用人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文章论述了DNA生物识别技术的原理、特征、应用的优缺点,介绍了DNA识别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