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多元参与""治理机制"和"监督考核",治理能力的重点是政府主导能力、企业行动能力、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能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坚持人本治理、坚持法治思维、系统组织实施、创新技术支撑、动态学习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德市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是以"2066"工程推进、大力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和农村三大面源污染治理为主要特点,取得了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设成效.其结合当地实际的农村面源治理模式等主要成功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建德市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是以“2066”工程推进、大力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和农村三大面源污染治理为主要特点,取得了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设成效。其结合当地实际的农村面源治理模式等主要成功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生态法治建设是西方国家生态问题"善治"实现的核心,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在体系模式选取、治理范围界定、社会资本动员和理论实践互动等方面成效卓著。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法治观为指导,在参照借鉴外来经验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法治体系,为美丽中国的建成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构建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乡村善治的新态治理结构,应当具备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民主管理层次提升、产权与治权统一等基本特征。实现乡村善治,必须立足乡村特色文化禀赋,充分挖掘整合有效资源,通过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运用多主体参与、多层面协商、多维度赋权等治理工具,夯实乡村治理的组织支撑,形成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强化农村基层赋权扩能,形成系统有机的治理生态。走乡村善治之路,还要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提高基层民主决策能力等方面入手,健全完善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乡村发展凝聚合力。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危险化学品治理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剖析了治理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将治理体系按政策法规体系、政府监管体系、企业执行体系、资源保障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6个维度,监管能力按统筹协调能力、技术支撑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监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4个方面进行分析,系统归纳和分析了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体系与监管能力的现状,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标分析,并围绕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系统化法规体系建设、监管执法模式改革、安全监管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建设、资源保障能力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设美好安徽是安徽省推动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具体实践。本文综合考虑安徽省近年来的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判断安徽省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格局中的定位,从自然生态美、城乡宜居美、人文特色美、治理保障美、绿色发展美等方面,提出谱写美好安徽生态美篇章的战略方向,设计质量提升、可持续发展、模式升级、效率变革、治理体系支撑等方面的具体建设路径,为安徽省后续高水平谱写美好安徽生态美篇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逐渐得到重视。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随着福建、江西和贵州被指定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各地方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试验"层出不穷。本文以福建省永安市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制度创新试验为例,分析该地方林业治理制度创新的背景与条件,阐述改革的制度安排与实施成效,总结制度创新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以期为我国林业治理体系顶层设计的理想、战略和策略选择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河湖长制是我国水治理领域的重大制度性创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首先阐述了河湖长制的责任机制,然后从河湖乱象治理、水资源管控、水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描述了实施成效,但从各地实践情况和需求方面发现,河湖长制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从法律保障、责任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处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在数字化背景下,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本文分析了数字技术在“无废城市”建设中的新形势、新赋能,提出了“无废城市”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以及加快构建智能化固废治理全过程监管体系、固废领域互联互通信息化平台体系、固废治理协同管理平台和推动智能化应用培育等重点任务,为推进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梳理了我国部分省市在低碳发展中进行的探索,如以排放峰值目标为导向、研究制定低碳发展制度与政策,以低碳技术项目为抓手、加快构建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等,并总结了部分省市的创新做法和经验。文章指出,尽管我国区域低碳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建议要在强化责任使命、大胆探索创新,深化顶层设计、出台指导意见,打造合作平台、引领全球治理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以下简称中石油)通过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和引领了公司业务的健康发展。其中,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特别是组织研发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动力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交流合作机制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对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夏颖哲 《环境保护》2022,(16):45-47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创新,自2014年在我国推广以来,以三重转变、两手合力有力支持了污染防治和绿色低碳等领域发展。用好PPP模式,需要针对相关行业PPP项目自身特点,加强风险防范、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强化项目绩效管理,确保PPP模式规范发展、阳光运行,在守正固本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融资渠道、发展模式、治理理念融合创新,推动PPP模式更好服务我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朱达俊 《环境保护》2020,48(3):28-31
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在此体系中,企业不再是传统的污染者、被管理对象,而是市场主体、治理主体,这是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企业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主力军,良性的政企互动有助于促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新时代环境法治社会建设。本文从市场、法治、产业生态化、海外投资、底线思维等方面入手,促进企业从管制型治理模式下的被动者转变为互动型治理模式下的积极主动者,从而提高企业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全面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推行的一系列治水模式和积累的治水经验。通过分析2004~2018年全省水质变化趋势,总结治水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短板。结合新时期水污染防治总体要求,从"依法治水、协同治水、科技治水、智慧治水和多元治水"等5个方面创新思路,提出了健全水污染防治法制与执法监管体系、健全水环境治理区域协调与绩效评估机制、构建水环境治理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平台、实现污染源监管和污染治理过程信息化、推动"城水共治"和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治水关键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事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沿海村落地理位置特殊,村落的排污对近海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沿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需重点关注。本文对我国沿海11个省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及资源化利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指出我国沿海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和资源化利用标准体系存在针对性不足、与黑臭水体治理衔接不充分、建设进程缓慢等问题,提出应因地制宜加速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与资源化利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处理排放、资源化利用及黑臭水体治理协同控制,发展生态化治理技术,形成“减污降碳资源化利用模式”,激活农村资源,拓展资金来源,为地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海洋塑料垃圾是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对海洋经济、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从塑料生产和使用的源头管控、陆源垃圾和入海河流垃圾防治、渔业垃圾和港口船舶垃圾防治、海洋塑料垃圾监管和清理等方面,对我国现有应对海洋塑料垃圾污染的全链条治理体系进行了介绍,从制度建立、科技创新、多元治理、公众参与等多角度介绍了我国海洋塑料垃圾治理成效,并对我国海洋塑料垃圾治理能力的提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滨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滨海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典型案例和经验模式进行了凝练总结,主要归纳出“守护碧海蓝湾提升海洋生态资产模式”“顶层设计助推滨海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依托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特色产业模式”“全民参与共治共享海洋生态环境模式”4种典型模式,并以问题为导向,从区域统筹、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制度保障、文化融合等方面,提出了陆海统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景区治理是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伴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国际旅游组织在景区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凸显。以路径创造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以黄山风景区为例,构建了旅游发展的路径创造分析框架,探讨在国际旅游组织介入背景下,山岳型景区治理模式的演化过程及其影响。研究发现:(1)国际旅游组织介入改变了景区治理主体和治理结构,为黄山风景区治理创造了新的路径,也是推动其治理模式演化的重要力量。(2)从申报主体、作用路径、涉及范围、影响内容与介入成效等5个维度具体分析,黄山风景区加入国际旅游组织后经历了三次路径创造,并产生了明显的不同效应。(3)国际旅游组织介入对黄山风景区内部治理、毗邻社区参与治理经验输出三个方面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进,治理模式优选逐渐成为制约村污治理成效的关键.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判据缺失的现状,结合北京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背景,系统梳理北京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历程和治理现状,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建立基于两级临界距离的治污模式判据,以通州区潞城镇治污模式优化作为案例研究,验证治污模式判据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