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河南省创新发展现状评价 1.研发正在形成系统完整的学科布局目前,河南省有以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为龙头的84所大学,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7个国家重点专科和一批全省重点学科。在科研上形成以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为主,同时拥有一批部属和国家级的科研院所,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7、7万人,  相似文献   

2.
科技是推动节能减排最终的动力,近年来,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的光辉处处闪耀。在节能减排的大潮中,河南省涌出的优秀节能减排企业灿若繁星,而河南科源电子铝箔有限公司是众多星辰中极为璀璨的一颗。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发展公司已经完成了8项实用新型专利申报工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铝生产技术已经完成技术查新工作。  相似文献   

3.
坚持可以创造奇迹。一位院士告诉我们:“科技创新的历史是一部战胜艰难困苦的历史。”近日。编辑部接到通知,《创新科技》被评为“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级期刊20佳”,像阳光直射进室中,大家的眼里、心里顿时都闪着光彩,这个意料中的成绩似乎已让我们等待了多年。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国家也出台“铁腕”政策,国务院正式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对省级人民政府和重点企业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节能减排.科技先行”,坚持科学发展加速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坚持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道路,已经形成了不可逆转的时代发展大趋势。人们也开始将节能减排的焦点投向了科技、投向了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 顺应环境趋势.河南省也推出了节能减排科技工程.而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工程有哪些重要目标任务。又是如何实施的呢?记者带着这样一些问题采访了河南省科学技术厅马世民副厅长。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科技厅在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科技管理改革中,注重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显著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截至目前,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930家,创新型企业达到256家。2013年河南省企业研发投入297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由2007年的71.27%提高到81%;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大幅增加,企业专利申请量达30887件,是2007年的7.66倍。  相似文献   

6.
河南同源制药有限公司是在河南天康制药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新成立的一家集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西药制药企业,对“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企业”的称号十分看重。  相似文献   

7.
创新基地是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长期持续投入和积累形成的优势创新组织。创新基地的发展成效集中反映了我国科技资源配置和能力建设的成效,其发展历程与科研组织体系演变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密不可分。调研表明,各部门分别建设的各类创新基地受本系统的影响,治理模式、功能定位和管理制度尚待完善,应进一步理顺管理体系,健全治理模式,突出创新能力,促成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在河南省《生物质能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即将启动之际,我们杂志社采访了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河南省生物质能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雷廷宙。他长期从事生物质能化领域的研究与开发,还曾参与过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的编纂工作,主持过30多项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对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生物质能化产业发展趋势了然于胸,我们希望通过这次采访能够为新时期新阶段的河南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为此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重要任务。就河南省科技工作而言,扎实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未来尤其要高度重视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11年7月15日,首届河南省创新方法师资培训在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开班。来自全省11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5家河南省首批创新方法培训基地的36位注册学员参加了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开班仪式上,河南省科技厅条财处处长刘怀章系统阐述了河南省开展创新方法工作的重要性,强调"兴业之要,唯在得人"。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科学院研制出医疗废水余氯含量快速测试盒近日,河南省科学院的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医院排放废水中余氯含量的现场快速测试盒。医疗废水中余氯含量的监测,是衡量对医疗废水中的病毒是否进行有效杀灭、能否切断SARS病毒传播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这种测试盒具有检测快捷、准确度高、操作简单、可现场检测、成本低廉的特点。含油废水回用技术实现污水零排放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石油大学(华东)联合研发的含油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及成套工艺设备,近日通过黑龙江省科技厅主持的科研成果鉴定。该技术采用固定生物活性炭…  相似文献   

12.
当前,河南省正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一阶段也是能源消费增长较快,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剧的矛盾凸显期。如不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必导致资源和环境危机,将对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构成严重挑战。由此,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构建和谐中原意义重大。首先,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活力的标志。济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目前济源市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解决了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针对工业行业绿色发展评价标准的研究较少。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设置5项一级指标及22项二级指标并赋予相应的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初步构建了河南省钢铁、焦化等12个重点行业绿色发展评价标准框架。依据2019年河南省重点行业绿色发展两期调研评价结果,分析了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及各行业绿色发展的水平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河南省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有效助力了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为此本研究围绕企业自主改造、行业协会综合协调、政府部门鼓励引导等方面提出了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亲爱的读者:当您收到这期杂志的时候,我们就要向《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杂志告别了。由于主办单位机构改革,人员编制相应有较大变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杂志将移交河南省经贸委经贸中心主办,又因接办人员为了生存而必须进行市场化运作,《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将于2001年更名为《创新科技》,编辑部亦将移至郑州市河南省经贸委院内。 当此《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杂志即将更名之际,我相信,您们的心情也会为这份杂志的停刊而感到惋惜,而作为本刊主编的我,更感到十分痛心。 13年前,在下受原国家计(经)委资源节约和综合利…  相似文献   

16.
依靠科技创新,增强环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军  邓红 《陕西环境》2000,7(2):34-3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促进环保事业发展的根本。依靠科技创新,增强环境竞争力,发展生态环境材料;发展环保产业,才能在国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生存和壮大。  相似文献   

17.
刚刚闭幕的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响亮提出:以科技创新支撑中原崛起,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切实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动务实发展、建设务实河南.  相似文献   

18.
“依靠机制创新吸引高素质人才,依靠高素质人才开发高科技产品,依靠高科技产品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发展战略,使森源公司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到申报专利100多项,拥有5个河南省名牌产品,8个优质产品,10多年森源公司销售收入一直保持60%以上的增速,2007年更是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森源公司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 森源公司除了拥有河南省百户工业重点企业,河南省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一连串耀眼的荣誉外,他们新研发成功的离网型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更是在节能减排领域开辟出超万亿元的巨量市场。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人才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战略的稳定推进.毕竟,科技是生产力,而创新型人才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为制定更加科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就有必要针对性地对当前创新创业总体环境和行业生态进行调研,摸清市场产业结构变动的逻辑,主动满足各行业对创新型人才的准确需求,进而确定相关行业人才培...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面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新形势下,进一步厘清科技创新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科技需求以及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路径,对于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技创新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规律认识 科技进步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基础,科技创新加速了人类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