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传利 《环境保护》1990,(10):29-29
长期以来,国内有关单位在调查、处理船舶油污染事件中,大都采用宏观调查法处理此类事件,这不但难以做到及时、准确,而且往往会对船方表现出很大的依赖性。特别是在船方拒不承认并坚持需分析证据时则更为被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运用紫外检测器(UVD)双波长双此值联用法和UVD与荧光检测器(FLD)联用等技术,选取、并较全面地考核了UVD-210-UVD-230等浓度法(鉴别方法-1),UVD-230-FLD-329等浓度法(鉴别方法-2)和UVD-G-254-FLD-G-329梯度洗脱法(鉴别方法-3)。结果认为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均可作为海面溢油鉴别方法,以适应不同的条件、留有选择的余地。本方法适用于在实际海况下历经25-30d之内的原油、重质燃料油和经历5-7d之内的轻质燃料油。  相似文献   

3.
波浪槽模拟海况检验消油剂的乳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波浪槽模拟海浪的运动状况,研究了波浪对消油剂清除海面溢油的作用,检验了海环牌1号消油剂海上使用的乳 化率性能,阐明了消油剂在波浪作用下的乳化分散规律。  相似文献   

4.
Fuzzy相关分析鉴别海面溢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以Pr/nc17、Pn/nc18、Pr/Ph、nc21+nc22/nc19+nc20作为表征油种的数据处理信息点,建立了Fuzzy相关分析的海面溢油鉴别模式,提出了油种鉴别的Fuzzy相关置信水平监界值的概念,给出了常见的14种油、3种风化油和海面溢油的Fuzzy相关置信水平值。溢油鉴别的Fuzzy相关置信水平除受油种影响外,尚受风化和实验误差的影响,其影响的临界值一般约为0.99950,海面  相似文献   

5.
模糊最大矩阵元鉴别海面溢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恒振  李宗品 《环境科学》1992,13(4):67-69,14
建立了模糊最大矩阵元的海面溢油鉴别模式,提出了油种鉴别的置信水平λ_i的模糊区概念,给出了常见的14种油、两种风化油和海面溢油的模糊动态聚类图。油种鉴别的置信水平λ_i主要受风化的影响,风化30天,任丘原油和30~#重柴油同其它13种油可分类的置信水平范围分别为:0.99939>λ_i>0.99725和0.99791>λ_i>0.99026。海面溢油鉴别结果表明,本法较指纹谱图辨识法的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6.
荧光光谱法鉴别海面溢油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大量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荧光光谱技术在鉴别海面溢油源中的应用和进展。根据普通荧光光谱、同步扫描光谱、可变角同步扫描光谱和总荧光光谱等不同荧光光谱信息特等,论述了荧光光谱的三维特性及维特性及其在溢油鉴别中的应用。同时,结合低温荧光法、磷光光谱法、导数荧光光谱法等辅助方法和技术,介绍了国内外荧光光谱法鉴别海面溢油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PHBV表面疏水改性用作吸油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多种表面改性剂对生物可降解材料PHBV进行了表面改性实验研究,测定了不同改性剂改性后PHBV的吸油率以及温度对其吸油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改性剂对PHBV的改性效果有所差异,从疏水和吸油的共同效果来看,最佳疏水改性剂为添加量5%时的硅油,温度对未改性PHBV和改性PHBV的吸油率及吸油速度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蕙季 《交通环保》2005,26(1):48-48
本刊讯 (蕙季 )本刊从烟台海事局获悉 ,珠江口“12·7”溢油事故 (参见本刊第 4 3页 )发生后 ,烟台海事局依靠我国北方海区船舶溢油防治示范工程的技术、设备等优势 ,着手开展此次溢油事故的卫星遥感监视研究 ,先后与中国科学院遥感地面站、中国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等方面取得联系 ,采集到 12月 8日至 17日期间 ,法国spot卫星、美国landsat- 5卫星和我国气象卫星分别尽越事故地点上空的卫星图像。通过有选择地对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多景图像和法国spot卫星的一景图像处理 ,烟台海事局技术人员成功判读了珠江口“12·7”船舶溢油信息。结果显示 ,…  相似文献   

9.
详细介绍了电磁流体海面浮油回收分离技术的运行过程和特点;阐述了电磁流体海面浮油回收分离过程中电磁场作用下的水、气、油多相介质的流动特性和系统性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油污水处理量1 000 L/h的电磁流体海面浮油回收分离装置实验室样机的研制和水槽油污水回收分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油层厚度在3 mm~4 mm时,工作电流密度2 300 A/m2,油污海水处理量1 100 L/h,平均收油量(32~56)L/h;油膜厚度小于1 mm、甚至是微米级油膜,回收分离效果明显;回收油含水率小于5%,处理后的海水达到国标第四类海水水质无明显油膜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世界及我国发生多次海上溢油事故,在处理海上溢油事故过程中,学习、总结、积累了一定的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技术和经验。但是对海上冰区溢油应急处置研究较少,而我国北方海域在冰区发生溢油事故的风险较高。冰区溢油的扩散与漂移和一般海上溢油有着众多不同之处,从而影响溢油的有效围控与回收。冰区溢油处于海面上的原油受水温的影响多为固态,扩散较为缓慢。溢油的漂移与冰区的特征有着重要关系。在浮冰区域,溢油会随浮冰一起漂移而不会与浮冰区域相分离,在大面积块状厚冰区域,溢油进入冰层下部后,扩散与漂移较为复杂,不利于溢油的围控与回收。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Visual Basic6.0将“3S”和GSM有机集成中的关键技术以及系统实现的溢油面积、溢油量的计算,接收定位,溢油定位连续动态显示,信息查询,联机之间、控制中心与应急单位互相预警等功能。该系统不但为溢油应急提供指导,同时也为溢油事故的仲裁和索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庞大的能源需求促使了我国海上石油运输业和开采业的井喷式发展,也加剧了海上溢油事故的风险。一次严重的溢油事故往往会给海洋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给经济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开展海上溢油行为与归宿数值预测技术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为海上溢油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撑。本文综述了海上溢油行为与归宿数值预测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包括溢油物理扩展模型、溢油漂移与扩散模型、溢油风化模型以及溢油预测模型系统,为未来海上溢油应急响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曲敬军  王峰  叶南 《交通环保》2005,26(2):37-39
结合“利达洲18”轮溢油事故全过程,分析了应对突发性油污染事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停靠在港口的船舶和油轮以及码头原油储运地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往往会对港口内及外海海域造成严重污染。对于港口内溢油要做到"及早围控,安全第一,清除彻底",这就需要一个适宜且清晰的处置预案。通过分析港口溢油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提出港口溢油的具体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由“大庆50”溢油事故论宁波港溢油应急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燕品 《交通环保》2000,21(4):32-35
以介绍1999年10地宁波港发生的“大庆50”轮碰撞溢油事故及油污清除行动为基础,分析了宁波港溢油应争反应能力及存在的问题。意图通过溢油应刀事件的实践分析、讨论和总结,达到完善了宁波港溢油应急反应体系、提高宁波港溢油应急反应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海上溢油处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等类处置技术及最新技术等方面对海上溢油处置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企业海上溢油处置进行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组网式雷达溢油监测系统研发思路,构建了以组网式技术为支撑的新时期海上固定式雷达溢油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履行《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OPRC公约)的要求,对白马港造船业溢油事故概率及不同规模溢油量发生概率定量计算分析,运用概率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白马港海域发生溢油事故的概率基础值,并针对白马港区的实际情况,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溢油追踪报警器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成业  曹祖德 《交通环保》2003,24(5):5-8,52
通过对专门设计的漂浮物在海洋中运动规律的分析,研究用来跟踪海上溢油漂移路线的可行性,从而,为溢油应急指挥中心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海上溢油蒸发过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研究方法、预测方程的建立及蒸发机理的研究等几方面对几下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溢油蒸发领域的工作进行评述。对蒸发的考察主要是对油组成变化和总量变化的测定,相庆地,蒸发预测模型有准组分法和分析法,模型大多用了迁移系数法,并认为蒸发为一级衰减,准组分法中结合Raoult定律,而分析法多用蒸馏曲线参数表征油的整体挥发性,机理研究的不足影响了所建预测模式的准确性,本文也展望了该方面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