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海洋石油作业风险高、作业环境恶劣、救援工作难度大,被公认是安全风险最高的行业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海洋石油的安全发展历程和海洋石油安全监管机构的演变历史,分析了海洋石油事故风险特点,并结合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方法,重点剖析了中国海洋石油行业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期望通过对海洋石油行业安全监管机制的剖析能够对我国其他高风险行业的安全管理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以海洋油气田开发及配套工程的设计、建造与海上安装为主营业务,是中国目前最大、实力最强,集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设计、陆地制造和海上安装、调试、维修以及液化天然气、炼化工程于一体的大型工程总承包公司。  相似文献   

3.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3):134-134
2006年3月23-24日,海洋石油安全生产工作座谈会在海口召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出席会议并讲话,海南省副省长于迅致辞,会议由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刘成江主任主持。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刘健执行副总裁,有关安全监察专员,总局有关司室、救援中心、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各分部、监督处,海洋石油企业、中介组织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正>海洋石油工业是安全风险最大的行业之一。海洋石油作业环境非常恶劣,活动空间狭小,技术含量高,设备、设施布置高度集中;作业场所各种危险、危害因素多,集中有大量的易燃易爆物质;自然危害,如台风、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地震、海冰等,也威胁着海洋石油作业的安全。并且,因海洋石油作业地点多远离陆地,一旦发生事故,作业人员逃生和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举例的海洋石油平台位于中国南海珠江三角洲盆地,包括2个钻采平台,总重量为2.12万t,结构1.5万t,管线5.4万m,电缆32万m,阀门3 860个,仪表超过1 300套,设备642台套。项目建造场地位于广东省,现场内存在大量的电气焊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临时用电作业、交叉作业、脚手架作业、射线作业等高风险作业。在建造过程中,项目组始终严格执行项目HSE方案管理措施。项目陆地建造时间历时1年,陆地安全总工时为397万4 493人工时,取  相似文献   

6.
<正>海洋石油作业现场由于空间狭小、设备集中等特点,导致高处作业频繁,例如各类构件安装、检测,脚手架作业、井架工操作、保养天车、吊车操作以及日常罐顶的巡检等,同时,由于海洋石油平台远离陆地,一旦发生事故救援困难。因此,加强海洋石油行业作业现场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目前,在海洋石油作业现场的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大多完善了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对人员职责、高处作业界定及坠落防护用品使用提出了要求,但是由于缺乏系统培训以及承包商人员安全意识参  相似文献   

7.
《劳动保护》2006,(4):I0011-I0013
《海洋石油安全生产规定》已经2006年1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原石油工业部1986年颁布的《海洋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8.
王璇 《劳动保护》2008,(5):75-75
4月2~3日,海洋石油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在江西景德镇召开,总结部署海洋石油安全生产工作。 会上,由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主任刘成江对2007年海洋石油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08年工作进行了部署,重点是保证海洋石油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在会上介绍了海上石油开采作业的安全管理经验,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介绍了开展海上作业隐患治理工作的经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天津分公司介绍了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现代职业安全》2007,(2):I0023-I0031
各分部: 为规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工作制度、工作程序,明确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5]11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工作规则》(安监总办字[2005]197号)和《海洋石油安全生产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号令)等有关规定文件的要求,海油安办制定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工作规则》(试行),于2007年2月1日起试行。  相似文献   

10.
HSE管理体系作为石油企业作业现场最重要的管理指导文件之一,为现场作业安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是现场所有人员都要熟悉掌握的重要文件之一,HSE管理体系的推广应用是提升石油企业作业现场健康安全环保水平的最有效方法 ,本文阐述了HSE管理体系发展、建立与运行过程,对石油企业作业现场提出相关的运行维护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徐振振  袁野  武星昊 《安全》2021,42(3):75-80
CALM单点系泊浮筒建造过程中涉及到的有限空间作业多,危险性大,易发生安全事故。为降低作业风险,本文结合单点系泊浮筒建造实际情况,辨识浮筒建造有限空间作业的主要风险,并从作业前准备、作业过程控制以及应急救援等方面系统提出安全管控措施。通过监督落实作业方案、工作前安全分析、作业许可、气体检测、通风、应急预案等预防控制措施,可以规范有限空间现场施工,有效降低作业风险,确保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2.
海洋石油平台是个集生产与生活于一体的复杂性系统,本文根据本质安全控制协调的要求,提出了海洋作业安全技术模型、海洋作业安全控制协调的层次和系列的系统结构性概念,并讨论了安全控制协调技术的延展。  相似文献   

13.
周彬 《劳动保护》2006,(5):70-71
2006年5月1日起实施的《海洋石油安全生产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是在原石油工业部颁布的《海洋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经有关专家的多次修改,并征求了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意见后,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策法规司审定形成的。2006年1月6日经国家安监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于2006年2月7日以总局4号局长令颁布《。海洋石油安全生产规定》是海洋石油安全生产的基础性规章,对涉及海洋石油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如企业的安全管理、政府的监管、中介机构的管理以及相关制度等,都作出了原则规定,形成了海洋石油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  相似文献   

14.
海洋石油行业属于高危行业,作业现场涉及热工作业、电气作业、高处作业、挖掘作业、设备检修作业、陆上交通运输、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接触危险化学品作业、起重作业和联合作业等多类高风险作业,同时涉及平台拖航作业、特检坞修、大型吊装等重大风险作业,且一旦海上现场遇到突发情况应急救援难度相对陆地要大很多.因此,对于海洋石油行业来说,...  相似文献   

15.
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是一个主要从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油气田合作开发等业务的企业,现有员工近3万人,800多支作业队伍,分布在多个国内和国际油气田市场。公司作业现场分散,施工作业经常在野外的户外,作业环境非常艰苦;技术装备水平低;员工素质低、流动性大,工作任务重和压力大等不利的客观因素,潜藏着井控失控着火、亡人等巨大的事故风险。  相似文献   

16.
石油、天然气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海洋石油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海洋石油开发具有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作业环境恶劣、投资大的特点,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海洋石油是一个高技术、高风  相似文献   

17.
春江 《劳动保护》2009,(11):52-55
1979年11月25日,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渤海2号”钻井船在渤海湾迁往新井位的拖航中翻沉。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海洋石油勘探局领导干部违章指挥,违反拖船作业安全技术规定,严重削弱了钻井船抵抗风波的能力而倾覆。这次事故造成7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7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8.
冯瑾 《劳动保护》2007,(1):10-12
海洋石油工业具有投资大、技术难度高、环境影响复杂、风险大的特点。海上作业环境险恶,设备高度集中,一旦发生爆炸起火,人、物将毁于一旦。要做好海洋石油安全生产工作,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非常重视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始终把安全管理作为油气田高速有效开发的基础工作。20多年来,不断加强法规、规章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各级领导、专业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近年来,生产作业事故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结合石油炼化工程首工程不安全因素多,工程质量标准比较严格,使用技术发展迅速,施工难度大的特点,及现阶段石油炼化工程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安全管理难度比较大,缺少专业的安全管理团队等问题,提出石油炼化工程的安全管理应以提升施工团队的专业性、管理团队的专业性和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为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0.
石烜 《劳动保护》2022,(5):62-64
GB 40554.1—2021《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以下简称“2021版《总则》”)已于2021年8月发布,并将于2022年9月1日起实施。2021版《总则》规定了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作业活动的总体安全生产要求,其适用范围为滩海、浅海、海上、陆岸终端。本标准发布前,我国一直未以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作业活动的安全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