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科技潮流     
《环境工作通讯》2010,(1):118-118
日本科学家利用细菌将二氧化碳转变成甲烷 日本科学家近日表示,希望能利用细菌将海底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天然气,以应对全球变暖。日本海洋与地球科技研究社的研究者计划激活地球上自然发现的细菌,利用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天然气主要成分),所需要的细菌存在于日本岛北端的海床之下。研究社计划利用细菌将海床下2000米处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但目前该计划面临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激活细菌和加快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2.
自养细菌是一类能利用光能或通过氧化简单无机物获得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合成细胞有机物质的微生物.由于它们具有非凡的生物合成能力和对无机物的高度氧化活性,从而决定了在处理工业废水中的作用.(一)利用光合细菌处理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光合细菌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很强的净  相似文献   

3.
Illinois工艺研究所(IIT)和气体技术研究所(IGT)共同发展了一种从工业尾气中除去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新方法。小规模的实验室试验表明,使用光合成的细菌(Chlorobium thiosulfatophiIum)可使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同时转化成元素硫和多葡萄糖。目前努力的目标是寻找合适的细菌,以使净化气流的过程连续化。这种努力获得成功的关键是细菌,这些细菌是由IIT生物部的Douglas J·Cork  相似文献   

4.
细菌脱臭法     
奥地利维也纳科技大学与格朗兹托夫公司共同开发了一种细菌脱臭法。细菌在生物反应装置内可将恶臭成份的化学分子分解成硫酸盐、二氧化碳和水。与传统方  相似文献   

5.
四、厌气生物处理原理及其工艺条件厌气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原理是:厌气细菌把水中合碳的有机物降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同时把部分有机物合成为细菌细胞,通过气、液、固三相分离使污水得到净化。有机物厌气分解的过程亦称为厌气发酵。整个降解过程是在不同类型的细菌作用下,分四阶段进行的。 1.水解阶段:在酶的作用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不溶性物质和溶解性大分子有机物水解。 2.酸化阶段。在兼气性和厌气产酸菌的  相似文献   

6.
铁氧化细菌属于化能无机营养型,常见的有嘉氏铁细菌属,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亚铁以及各种还原性硫化物为铁氧化菌提供生命活动能量。其主要碳源是二氧化碳,氮源为NH4+。由于氧化亚铁硫杆菌在矿物的附着选择在硫化物相,这些点位的化学键弱,能量易被细菌利用,根据文献发现铁氧化菌的作用机理为直接和间接机理的复合作用。一般来说在水土环境中主要受pH,温度等的影响。目前主要用于城市用水净化、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各种废水处理及脱硫中,并且已经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透露,该机构正在开发一项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的新技术,其关键是将二氧化碳封存到海底煤层中,然后以细菌为媒介将其转化成天然气。这一尝试尚属首次,该机构期望在未来3-5年内能够完成。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被认为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 当前以藻类处理污水的方法起源于奥斯瓦尔德(Oswald)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工作。他们发现了促进生活污水中藻类和好氧细菌共生的内在优势:藻类提供氧给细菌分解有机物,细菌产生的二氧化碳又可作为藻类生长的基质。氧化塘很适于常规技术造价太高或需大量能源而不能处理的污水。  相似文献   

9.
国外点滴     
废气的妙用 最近,西德科学家梅耶先后从千万种细菌中筛选出几种能氧化一氧化碳的细菌。这种细菌中含有氧化还原酶。它能利用废气中的一氧化碳、氢气和二氧化碳做为能源大量繁殖,从而产生单细胞蛋白,并没有中间产物。采用此法既处理了一氧化碳减少了污染,又获得人类和动物必须的营养物—蛋白质,堪称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0.
人工环境在作物种植领域域有着显著作用,对大棚蔬菜进行二氧化碳的含量控制可使蔬菜大量增产。文章介绍了二氧化碳的作用机制和通过其含量控制对作物增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碳能促进作物光合作用,增加作物重量,茎长和提高产量;纯质的二氧化碳有着烟气二氧化碳不可以拟的优点;对大多数作物来讲,大棚中二氧化碳最佳浓度800 ̄1600mg/L;二氧化碳注入方法不仅能用于冬季温室,在春秋季节也有其提高作物产量的  相似文献   

11.
新知     
科学家首次计算出“碳预算”;全球气候变暖致西藏气温升高;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刺激植物生长;新技术让细菌“吃电”产甲烷;清洁空气可助人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12.
日本筑波大学和环境厅国立公害研究所组成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可以使多氯联苯(PCB)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微生物。微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外遗传因子质粒和分解PCB有直接关系。过去曾找到过可分解PCB的细菌,但它们只能把PCB分解成氯化安息香酸,要进一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还需借助于有分解氯代安息香酸能力的其它菌种。现  相似文献   

13.
厌氧污水处理工艺中,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在厌氧菌作用下,被转化成消化气和消化量。人们已认识到,使用底部进水,微生物在反应装置中呈悬浮状态的升流式厌氧反应器是适宜的。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具有混和的功能,使底物与细菌之间接触良好,毋需机械混和。厌氧过程中,细菌转化底物不需氧,在给定介质条件下,转化率取决于底物和活性生物量浓度。在这种工艺中,只要升流式厌氧反应器中能维持高度污泥浓度,就有可能适用于负荷高和液相停留时间短的运行方式。由于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过程产生  相似文献   

14.
除二氧化碳外,一些微量气体也起作用. 除了二氧化碳以外,一些微量气体的增加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和二氧化碳一样重要.四位科学家声称,这篇论文不久将被发表.他们还补充说,更重要的是,这些化学物质比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对未来气候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
陆相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评价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碳的地质储存是减少二氧化碳向大气环境排放、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陆相沉积盆地的CO2地质储存的储层特征、储存机理、水岩作用、安全性、适宜性、场地勘察、监测技术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研究内容与评价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为我国未来利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之间作用关系与碳减排的主要路径,构建二氧化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控供给侧经济增长速度、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要素,预测四种不同情景方案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二氧化碳排放主要部门减排贡献。结果表明:四种方案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增长趋势逐年变缓,在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达到峰值后,调整经济增速、改善能源结构和优化产业结构继续为碳减排发挥积极作用,相比于经济增速和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的减排贡献度更高。在综合调控经济增速、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方案下,中国二氧化碳净排放量2024年将达到高峰值104.45亿t,2058年实现碳中和,这与现实情况更加吻合。未来若能抓住经济、能源、产业低碳转型的良好机遇,并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减排努力,中国二氧化碳净排放量有望2025年前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17.
席婧茹  刘素琴  李琳  刘俊新 《环境科学》2014,35(12):4602-4609
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6倍,高浓度硫酸盐废水对水体、土壤和植物均有危害.硫酸盐为氧化剂的甲烷厌氧氧化是减少甲烷的主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硫酸盐作为电子受体,驯化培养硫酸盐还原型甲烷厌氧氧化菌群,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细菌和古菌菌群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并对其中的优势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DGGE指纹图谱结果表明,硫酸盐的加入使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增强了甲烷氧化古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的丰度,加入硫酸盐驯化的菌群,其细菌群落多样性增加而古菌群落多样性略微减少.典型条带测序结果显示,驯化后菌群的优势菌种主要包括螺旋体门(Spirochaetes),除硫单胞菌目(Desulfuromonadales)、甲烷八叠球菌目(Methanosarcinales)和甲烷丝状菌属(Methanosaeta)等.驯化菌群的甲烷厌氧氧化研究结果显示,甲烷厌氧氧化的同时伴随硫酸盐的还原,甲烷的氧化产物为二氧化碳,硫酸盐的转化产物为硫化氢和硫单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热化学技术及相关反应机制认知的不断进步,二氧化碳回收转化为高附加值燃料或其他化工产品的清洁能源技术正逐步走向成熟。同时,因社会工业进步及人类生产活动急剧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且已远超地球正常发展的浓度阈值,这使得基于二氧化碳转化的零碳高效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成为世界各国为应对全球能源与环境问题亟待实现的关键技术。鉴于二氧化碳热催化转化的基本原理、关键材料和反应系统的相关研究对于推动该技术的工业化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报道了二氧化碳热催化转化机制相关的最新进展,重点阐述了对热催化过程具有辅助作用的活性气体(包括H2O、CH4和H2)在实现高水平二氧化碳回收转换与高效合成气生产方面的催化机制,其核心体现在优化的反应动力学与温和条件下的热力学优势。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软锰矿与锰氧化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催化氧化二氧化硫的过程,探讨了细菌在软锰矿脱硫体系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锰氧化细菌粘附于软锰矿上,氧化Mn(Ⅱ)为Mn(Ⅲ)、Mn(Ⅳ),强化软锰矿催化氧化二氧化硫效果;锰氧化细菌促进脱硫存在一个适应期,其后的强化作用随细菌浓度增加而增加;锰细菌与铁细菌存在协同效应,并与菌液组成的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20.
水泥生产排放二氧化碳的人口经济压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5年以来,中国水泥的生产量稳居世界第1位,在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的同时也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采用能揭示人为活动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定量分析模型——STIRPAT来探讨人口和经济增长对水泥行业排放二氧化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能源消耗和工艺过程两大排放途径下,中国水泥行业32年(1971—2002年)内向大气排放了1.61×109t(碳当量)的二氧化碳;我国人口与经济(人均GDP)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的驱动作用分别为3.7, 2.5~2.7,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人口压力比经济的压力大1.1~1.2,证实了人口增长是环境降级的关键因子,表明控制人口增长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措施;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也适用于水泥生产排放二氧化碳,当人均GDP达到3 522美元时二氧化碳排放量才能逐步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