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有关资料显示,一段时期以来,一些企业的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和生产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和错误观点,如“事故难免论”、“听天由命论”、“运气论”等等。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先后发生了几次重特大的煤矿矿难,笔者在与一些煤炭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和职工聊天时,发现有不少的生产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他们地认为,从事煤炭生产,发生事故是难免的。在部分人的思想观念中存在着“事故难免论”、“听天由命论”、“运气论”等等。笔者认为,这是十分危险的,应坚决刹住这种风气。须知,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交叉导致的,事故的控制预防关键在人,事故通过努力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然而,“事故难免论”则是不做主观努力,只讲客观原因,认为事故不是可控、在控,而是难控、未控。有的管理者甚至片面地认为,单位员工多、工作环境条件差、设备多、点多面广,作为领导又精力有限,所以出事在所难免。而一些煤矿工人也认为,我所干的工作技术含量低、危险系数大,“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再小心也会出问题,干煤炭工作,发生伤害算不了什么。这种看法,并没有揭示事故的本质,恰恰是对事故本质  相似文献   

3.
中国安全生产阶段划分及安全生产法制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中国安全生产阶段划分以及安全生产法制化的问题,针对"五阶段论"和"事故高峰论"两种观点的质疑,重新考虑我国安全生产阶段划分的依据,提出将安全生产的发展阶段划分为计划经济阶段和市场经济阶段的"两阶段论"观点,还从历史唯物的角度对安全生产阶段划分的其他值得探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体系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实现安全生产法制化是解决目前我国事故多发问题的基本途径,并提倡完善以法制为基础的与国际接轨的安全生产管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4.
衡量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高低,存在两种常见的观点:一是“唯结果论”,以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频次和严重程度为标尺,只要事故少、后果小,则证明企业安全水平高;二是“重过程论”,全过程安全管理做得越到位,企业安全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烟花爆竹事故频频发生 ,通过事故概率分析 ,掌握某些规律 ,认为“事故难免论”是错误的 ,但也不提倡没有根据的“事故可以杜绝论” ,应该时刻牢记“事故有随时可能发生”这一严厉的事实 ,提倡“不怕一万 ,只防万一”安全生产的正确、谨慎、有科学根据的态度 ,并提出相应的基本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6.
吴安庆  汤其建 《安全》2009,30(1):37-38
随着安全科学的发展,事故频发倾向论被大多数学者所否定。因为事故的发生是人、物和环境三大系列的运动造成的,这三方面因素互相影响,不能将事故的发生简单归结到某种单一因素上。但是在造成事故的各种因素中,人的因素是占有绝对地位的。“事故频发倾向论”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已从事故致因理论中剔除。但是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一种理论,“事故频发倾向论”在某种程度上提醒人们重视人在事故中的作用,科学研究证明约90%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因此提高人的可靠性就成为减少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劳动保护》1990,(3):10-12
1988年以来,我们 公司随着经济体制改革 的不断深入,把承包机 制引入了安全管理,全 面实行领导安全承包责 任制。领导层层承 包,人人承担安全责任, 从而突出了安全生产管 理工作在公司各项工作 中的重要地位,促进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方针的贯彻落实。近两 年来,在公司的1.1万 多职工中没有发生重大 伤亡事故、工程事故、 机械事故和负主要责任 的交通死亡事故。 转变观念 增强安全意识 过去,在我们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中,总觉得像这样万人以上的大单位,任务重、战线长,发生事故是难免的。因此,只有分管安全的领导抓安全工作多一些。由…  相似文献   

8.
《现代职业安全》2008,(11):I0002-I000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 最近,部分行业领域事故多发,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一些因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酿成的恶性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教训极为深刻。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和9月24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决定,在全国开展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企业在安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安全标准、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趋于好转。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事故总量仍然很大,违法生产现象严重,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  相似文献   

10.
《劳动保护》2008,(3):24-26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呈现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但事故总量仍然偏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一些地区和单位事故隐患突出,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1.
青山 《劳动保护》2000,(3):15-15
“抓安全生产不需要什么过高的学问 ,并非要设立独立的安全管理机构 ,有了安全员该出事故照出事故 ,没有安全员不该出事故照样不出事故。”一个亏损的特大型国有企业董事长在安全环保处与生产处合并以后不到100天内连续发生2起工亡事故以后 ,在几次安全生产议论会上堂堂正正地讲这些话 ,实际上他说出了个别领导想说而不敢说 ,甚至是早就想说的话。会上 ,集团公司一级的党政工团领导都会心地跟着笑了 ,大家可以想象到会上的安全员的表情是多么的沮丧。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一个500人以上的金属熔炼、铸造、加工厂里 ,有着100多…  相似文献   

12.
1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多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全省林业安全生产工作趋于相对平稳,各类事故都低于控制指标数,特别是杜绝了影响全局的重大、特大恶性事故的发生。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安全生产形势并不乐观,各类事故居高不下,损失严重,安全生产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存在着各种问题和不安全因素。有的领导没有从思想认识上、行动上真正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较低,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高;不少单位效益不好,设备设施老化,安全投人不足,存在相当多的事故隐患,随时都…  相似文献   

13.
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实处,一直为中央及地方各级领导所强调乡镇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最基层。长期以来乡镇安全生产的会议没少开.件没少发,检查没少做,仍然遏制不住事故上升的势头;领导同志和安全管理人员为了安全生产没少操心,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成效廖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没少向乡镇领导立下军令状,但各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各种隐患还是频繁出现。  相似文献   

14.
汤俊 《劳动保护》2001,(2):19-19
去年 ,我国接连不断地发生多起重大恶性事故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而江苏林海集团公司连续多年来未发生任何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 ,取得了较明显的安全效益 ,凸现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稳定的辩证关系。这是因为林海集团在多年良好的管理过程中 ,紧握安全生产“七种兵器” ,逐步形成了林海特色的安全模式。一、领导是否重视是安全管理的前提安全生产好不好 ,关键在领导。林海集团从一把手到各公司、部门的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都十分重视 ,定期召开安委会全体成员会议和安全生产专业会议 ,及时传达…  相似文献   

15.
《现代职业安全》2008,(12):I0002-I0018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刻吸取山西襄汾“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和山西娄烦尖山铁矿“8.1”特别重大排土场垮塌事故教训,研究加强非煤矿山和石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促进各地区、各单位进一步落实责任、创新机制、强化监管、务求实效,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进一步降低事故总量,促进非煤矿山领域尤其是尾矿库和石油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领导批示多,召开会议多,文件发得多,督察检查多,媒体曝光多,安全生产呈现出空前的高压态势。但事故仍然不断,大小事故“丧”报频传。这是为什么?原因很多:县、乡领导不重视;安全责任没落实;安全投入欠帐;职工安全素  相似文献   

17.
刘兵吉 《劳动保护》1994,(11):36-37
改善环境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条件刘兵吉行为学认为,行为安全与本质安全是安全学研究的两个重要课题。深刻理解它们的内涵,正确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安全的机制成因,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和部队安全训练的重要前提。事故致因论证明,造成事故的原因不外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  相似文献   

18.
《江苏劳动保护》2007,(9):48-48
一、有利于规范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进行事故调查处理是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重要职能,是实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行政执法的重要手段。《条例》从实际出发,科学地确定了事故等级及分级要素,明确了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规范了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程序、  相似文献   

19.
安全生产是林业工作一项永恒的主题之一,这把高悬在林业头上多年的达摩克斯之剑如今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显得更加重要与紧迫,笔者对当前林业安全生产存在的几个问题加以简单论述。1安全生产、领导到位问题函待加强虽然从中央到各级政府都三令五申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但迄今为止,林业安全生产仍然是个老大难问题,隐患触目惊心、事故屡屡不断;死亡、重伤频频发生,火灾、车祸、恶性事故接二连三,主要查起来仍然是领导不重视,对安全生产漠不关心,说的多,做的少,有事忙一阵,无事放一边。安全生产第一领导责任制没有得到认真有效的贯彻,…  相似文献   

20.
《劳动保护》2007,(2):I0008-I0012
2006年10月1总则1.1目的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矿山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2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矿山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安全监管总局)在国务院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安委会)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指导、协调矿山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