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翻开西部浩瀚的开发长卷,聆听祖先们西行的足音,可以感受到几多沉重的历史话题。虽然历史上西部开发的背景和决生的依据是各不相同的,几次开发高潮的出现,均是决策者及时把握时机,准确定位,充分考虑西部的特点和当时国际国内的大背景,将西部开发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整体环境中,但是必须承认,我们在政治、经济、建设、生态环境诸 方面确有一些决策失误的事例,以下记录我国三门峡水库建设上的风雪历程,其教训应该记取。  相似文献   

2.
如何正确看待和研究西部开发 ,如何能准确地确定制约西部发展的关键所在 ,如何能更好地发挥西部现有的自然优势和条件 ,为西部开发建设做出贡献……中国科协副主席刘恕的一番谈话 ,让我们有了这样的认识 :科技工作者谈西部开发时不仅要进行一场科学论证 ,更要抓住重点。刘恕曾长期在甘肃工作 ,一提到西部总是有着特殊的情感。刘恕认为 ,制约西部发展建设的有许多因素 ,缺水和干旱是其重要因素之一。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地区 ,由于干旱所引起的生态灾害和社会问题制约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建设。由于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社会历史的影响以及…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一西部流域梯级开发水电站环评及其显现的环境问题案例,产生对流域梯级开发项目进行分割式单项环评存在问题的思考,提出对梯级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必须贯穿流域规划,建立累积环境影响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从其管理机制及公众参与机制上保证流域开发环评的有效实施,使环评在流域梯级开发中真正发挥对生态环境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西部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交通作为经济建设的基础设施,必将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们交通需求迅猛增长而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作为连接和幅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交通,在这种大发展的环境中,必将会发生质的飞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宁夏、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省区直辖市还要包括内蒙古及广西。对于这些地区可用“荒边远穷大”五个字来形容。作为一名减灾科技工作者 ,我认为党中央西部开发战略之所以伟大 ,是因为西部现代化不搞上去拖住全国的后腿。但西部开发要实事求是 ,要特别承认西部生态环境上的差距如地震仅 2 0世纪有 80 %发生在西部对此客观事实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充分关注。我以为应尽快在西部开发“热”的宣教中 ,普及一种新观念即全面而有深度地认识西部的灾情 ,不如此西部开发建设会留下深深遗憾并造成许多不…  相似文献   

6.
今天 ,西部大开发已成为全国人民热切关注和瞩目的焦点。说到西部 ,不少人会想到西安的兵马俑、新疆的天池、云南的西双版纳、四川的乐山大佛、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等。可今天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新号角 ,可以说 ,人们尚未足够关注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 ,西部的可持续发展。更对生态环境及灾害是怎样制约西部的开发与建设、过去建设中有哪些教训应记取不甚明了。2 0 0 0年 8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组织编写的《西部开发的警示》一书 ,从一个崭新侧面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思路。书中用大量的灾害事实及数据提醒人们 ,在关注西部的…  相似文献   

7.
金磊 《安全》2001,22(5):31-33
在2001年2月下旬举行的"中国科协2001年自然灾害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递交的百余篇论文中,有近1/4是从不同侧面论述西部防灾减灾及生态安全建设的.我认为这是为正在开始的西部大开发带了个好头,提醒开发建设者们要警视西部危情,更关注西部生态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西部经历了多次开发建设,如“一五”至“三线建设”时期,多是资源型建设,后遗症不少,改革开放后注重培育自我增长机制,国家区域发展重点仍在东部。我以为在这些重要的战略机会未能使西部建设崛起,在诸多原因中最基本的原因是发展与建设沿用了传统的“基地型”、“项目型”、“军转民”等思路,城市化发展并没有充分提到议事日程上。越来越多的研讨证明:一方面西部开发关键在于能否造就若干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大中城市及城镇群(带),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也绝不能是现有自然、经济、人口分布状态下的就地开发,系…  相似文献   

9.
提到西部开发建设 ,许多人想到要搞好基础建设 ,发挥当地优势 ,搞好经济发展等等方面 ,而当我们请中国科协学会部部长马阳谈一谈对西部开发与减灾如何更好地结合时 ,马阳认为 ,将西部开发与减灾相结合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和作用。马阳谈到 ,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一个是经济运行的机制要从计划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方式转移到节约型的方式 ,考虑西部开发尤其是西部减灾工作时 ,要考虑到这两个转变。我认为 ,在研究西部大开发的时候要想到 :一是在西部大开发时 ,不能按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开发的模式去搞…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组织编写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西部开发的警示》一书 ,是中国首部研究探讨西部大开发的精品力作。该书由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李贵鲜同志亲自作序 ,并任名誉主任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汤泉任主任 ,近 50名专家、学者及领导以“认识西部献身西部”的精神为该书收拾资料 ,精心撰写每个章节 ,希望该书能对中国环保、安全、减灾界科技人士和关心西部建设、为西部投资的国内外金融、保险、建设等行业人士都有所“警示”。笔者衷心希望这部“小书”能为中国西部开发防灾减灾建设的“大事”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如今 ,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 2 0 0 0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领导同志强调 ,西部大开发要把增强紧迫感与长期艰苦奋斗、突出重点与带动全面发展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在公布的西部六大战略重点中 ,尤其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笔者从西部生态安全及防灾减灾专题研究发现 ,在不少西部省区 ,如陕西、甘肃、宁夏、内蒙等地 ,由于治理沙漠化及沙化任务艰巨 ,所以在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区或丘陵沙漠区 ,经常看到“再造山川秀美大西部”的口号标语 ,无疑这是鼓舞西部大开发斗志所需要的。但通…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开发要以科技为先导 ,切不要一哄而起。首先要把现有的适用技术加以系统集成 ,大力向西部示范推广。其中重要的是积极推动环境的资源保护政策 ,加强西部地区生态建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落实之 ,必须先思考生态安全环保政策。一、借鉴美国纽约州历史上退耕还林的经验纽约州位于非美大陆的东北部。 1492年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 ,纽约州是英国移民最早进入美洲大陆、最早开发美洲大陆的地方。该州拥有美国最大的都市———纽约市和最大的港口—纽约港 ,人们称纽约州是美国的神经中枢和经济心脏。 2 0世…  相似文献   

13.
<正>碧波荡漾,碧道相随,茅洲河流域的6条支流将迎来大变样,市民将拥有更多休闲观光、近水亲水的好去处。4月26日,深圳市西部市级中心区七彩碧道建设工程一期开工仪式在沙井河边举行。宝安将以西部中心碧道水网为骨架,高标准建设沙井河碧道、松岗河碧道等茅洲河流域6条碧道(一期),为市民带来丰富多样的亲水空间与焕然一新的滨河休闲体验,水岸联动共治的发展活力将推动西部城市中心品质的快速跃升。  相似文献   

14.
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从来都是统一的。对于在西部开发建设中 ,如何减少安全生产方面的人为灾害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安全生产局副局长杨富有他的见解和观点。他认为 :在西部开始中 ,要充分借鉴内地在开发过程中正反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不要重蹈覆辙 ;在西部开发中 ,要从总体规划和初步设计开始就树立并坚持安全生产这样一个理念 ,树立并坚持预防为主这样一种思想 ,使安全工作、环境保护工作、生态平衡工作和自然灾害的控制与政治、经济、社会上的诸多因素一样纳入系统的规划和总体布局之中。只有坚持这样的系统性 ,才有可能从本质上从基…  相似文献   

15.
《安全生产与监督》2012,(4):F0004-F0004
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按65%、30%、5%股份组成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负责龙滩水电工程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龙滩水电工程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开发战略作为迈向 2 1世纪的壮举 ,已越来越引发各界的关注。西部开发本身固有的生态环境及灾情也成为科技与管理界的共识。但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防灾减灾战略 ,或如何用科技减灾的利剑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作贡献就成为全部问题的焦点。笔者认为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带头强调科技减灾 ,落实科技减灾产业化思想 ,大力推进并注入减灾中的科技含量。以下就中国西部开发的科技减灾产业化思路谈五点构想 :第一 ,要明确开发西部与实现全国现代化的关系 ,为此必须要研究西部特有问题。中国现代化的困难之点 ,不在东部 ,而是在西部。中…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水库溃坝事故案例的分析,就流域梯级水库大坝面临连锁性的灾难事故风险问题,研究水库大坝溃决的诱发条件、破坏模态、临界条件、溃决的演变机理与规律;提出流域梯级水库防洪系统优化模型和实现方案;初步设计应急体系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与功能方案。笔者对流域梯级水库事故风险分析及防洪联合调度实现成果,为水电站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西部属于我国重灾区,而人为灾害相当严重。通过认真总结建国以来,安全生产经历的四次事故高峰的教训并对我国西部人为灾害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剖析,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综合对策;建议国家、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制定西部开发计划、招商投资和工程建设中,要把交通(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火灾(油、气管道企业及民用设施、公共场所)、水源(水库、河流、南水北调)矿山(爆炸、坍塌、尾矿库、中毒)、工业(安全、卫生、环保、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安全减灾防灾工程纳入开发、建设、管理的体系之中;特别强调,要在大西北开发与建设中,必须大力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提高全民族的安全减灾环保科技文化素质,才能把西部建成为我国经济腾飞、安全、卫生、少灾的,人民健康、富裕、长寿、与自然界和谐、高度文明的圣地。  相似文献   

19.
笔者认为 ,西部属于我国重灾区 ,而人为灾害相当严重。通过认真总结建国以来 ,安全生产经历的四次事故高峰的教训并对我国西部人为灾害的历史及现状 ,进行剖析 ,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提出了综合对策 ;建议国家、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制定西部开发计划、招商投资和工程建设中 ,要把交通 (公路、铁路、航空、水运 )、火灾 (油、气管道企业及民用设施、公共场所 )、水源 (水库、河流、南水北调 )矿山 (爆炸、坍塌、尾矿库、中毒 )、工业 (安全、卫生、环保、自然灾害 )等方面的安全减灾防灾工程纳入开发、建设、管理的体系之中 ;特别强调 ,要在大西北开发与建设中 ,必须大力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预防文化 (减灾文化 )、环保文化 ,提高全民族的安全减灾环保科技文化素质 ,才能把西部建成为我国经济腾飞、安全、卫生、少灾的 ,人民健康、富裕、长寿、与自然界和谐、高度文明的圣地。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出台,各地反应十分热烈。东部地区一方面准备开发西部的丰富自然资源和廉价人力资源,一方面考虑将部分资源消耗型企业迁至丁部,以完成本地区工业结构调整;而西部地区的一方面考虑建设基本设施,一方面忙于招商引资。然而,开发热潮必然带来环境压力的增大,急于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西部地区,能否真的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问题放在首位,是许多有识之士共同忧虑的问题。其中,西部旅游“热”越来越成为必须关注的焦点。 一、中国西部旅游市场分析 2000年“五一”长假“引爆”中国旅游市场,199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