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武汉阳逻电厂粉煤灰收集、分选一体化系统的特点、运行状况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利用废旧塑料和粉煤灰制建筑用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利用废旧塑料和粉煤灰制建筑用瓦的工艺方法及条件,并与瓦的密度,吸水性、抗冻性、抗化性和抗折强度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3.
燃煤灰渣用作水泥混合材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昆明电厂粉煤灰及炉渣用作水泥混合材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厂粉煤灰及炉渣3d,7d强度活性与高炉矿渣相当,而28d强度活性稍低于矿渣。炉渣与粉煤灰相比,前者强度活性稍高。无论粉煤灰还是炉渣,对水泥的其他常规性能不会产生有害影响,均可代替矿渣用作水泥混合材。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粉煤灰分选(级)的设备,着重介绍其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通过比较,分析了国产设备的现状,并提出了国产设备在研制、推广方面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与常用管道堵塞疏通方法的比较,介绍一种适用于粉煤灰气力输送系统的抽吸疏通技术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6.
1前言宝鸡发电厂的灰渣采用分排方式排放。除一部分粉煤灰干除后直接取出供综合利用外,大部分粉煤灰以干除湿排方式随冲灰水进入贮灰场,经重力沉淀积存在贮灰场中。为给贮灰场的管理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存灰的含水率、真比重、干容重、湿容重等物理技术参数进行了测定研究。现将其测试方法和测定结果作一简介。2粉煤灰物理量的测试方法及测定结果2.1试样采集技技术规范在灰场停运一个月之后进行取样。将灰装入干净干燥的广口玻璃瓶中,加盖后带回实验室,以供测试。2.2测试仪器100ml量筒、分析天平、托盘天平、恒温干燥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酸雨问题已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人们期望能开发出系统简单、更为经济的环境保护装置。因此,有必要寻求对煤燃烧产生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以及粉煤灰进行处理的各种措施。日本北海道电力公司根据这种形势与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几个电厂灰水试验研究,导出了干灰湿排灰水系统结垢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以试验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联合梯度算法,首次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灰管结垢预测进行了探讨,为水质预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昆明发电厂两台65t/h煤粉炉,每年排灰50万吨。为处理飞灰装设了一套正压气力输灰系统,于1980年4月投入运行。将干灰输送到离厂约500m的灰仓,再由汽车运至2.5公里外的灰场。运行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经改进后该系统运行正常,能满足生产需要。现介绍改进情况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脱硫石膏气流烘干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脱硫石膏气流烘干改进工艺,该工艺可以解决烘干筒内水分聚集影响烘干效果和浪费燃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于峥  王琼  张振群 《化工环保》2024,(2):242-248
以掺烧污泥型粉煤灰(电力燃煤和市政污泥混合共燃产生)和纯煤粉型粉煤灰为对象,研究了其物理化学性质,分析了其重金属含量和浸出毒性,并进一步考察了其重金属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与纯煤粉型粉煤灰相比,掺烧污泥型粉煤灰的微观形貌更接近于规则球形颗粒;二者矿物组成差异明显,掺烧污泥型粉煤灰由多种矿物质均衡组成;两种粉煤灰浸出液中各重金属浓度远低于GB 8978—1996的排放浓度限值,可再利用为水中重金属吸附剂;掺烧污泥型粉煤灰对铜、铅、镉、镍、铬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07.53,119.99,73.39,53.14,42.19 mg/g,均远高于纯煤粉型粉煤灰,这归因于其矿物相反应活性高、化学吸附能力强。  相似文献   

13.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免烧结粉煤灰陶粒,并将其作为曝气生物滤池(BAF)的填料用于深度处理乙烯化工厂二级生化出水。实验结果表明,在平均进水COD为54.62mg/L、平均SS为33.93mg/L、平均ρ(NH3-N)为1.33mg/L的条件下,自制免烧结粉煤灰陶粒BAF平均COD去除率为57.14%,平均SS去除率为68.64%,平均NH3-N去除率为74.89%,均略高于普通商业陶粒BAF。自制免烧结粉煤灰陶粒BAF最佳反冲洗周期为2d,并具有反冲洗耗水量小、反冲洗效果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化工环保》2008,28(3)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从粉煤灰中提取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的方法。其处理方法是:对粉煤灰进行活化处理后,用质量分数大于40%的NaOH溶液浸取,将其中的硅以硅酸钠的形式溶出,通入CO2气体制备SiO2,碱浸渣中配入CaO或CaCO,煅烧成熟料,采用拜尔法制备氧化铝,废渣用于生产水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