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尺寸隧道火灾实验研究与烟气逆流距离的理论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建成的隧道中实施全尺寸火灾试验,得到隧道火灾自然通风模式下的烟气温度纵向变化数据和纵向蔓延情况.用OriginPro7.5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拟合,得到3次实验的烟气逆流的顶棚射流温度随着离开火源距离纵向衰减规律,建立了计算烟气逆流距离的预测公式.根据隧道实体火灾实验的测量结果与理论模型的预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为市政公路隧道建设采用自然通风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巷/隧道火灾热动力灾害的演化规律,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热量转换关系,建立巷/隧道火灾风烟流温度演化的预测模型;考虑巷道分叉和汇合对烟气蔓延和温度的影响,构建分叉和汇合巷道内烟流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演化模型。通过开展全尺寸巷道火灾实验以及与国内典型隧道火灾试验数据对比,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理论模型所呈现的烟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能较好地反映火灾发展的3个阶段,烟气温度的变化趋势符合火灾火源燃烧特性曲线;理论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顶棚最大烟气温升以及温度纵向衰减现象,烟气最高温度预测值与实验结果的误差率在15%以内。研究结果可为巷/隧道火灾时期的烟气控制和救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隧道强制通风风速对隧道火灾发展的影响,采用全尺寸实体试验方法,搭建一个长50.0 m,宽5.5 m,高8.2 m的试验隧道,以木垛作为火源,采用一端强制通风的方式进行通风,研究隧道内起火时隧道内部温度变化、火源热释放速率、烟气成分含量等与强制通风风速的关系。结果表明:强制通风的风速对于隧道内起火源的燃烧情况有较大影响;风速的增加会降低火源对隧道上方温度的影响,同时也会降低隧道中的环境温度;强制通风风速的增大会明显增加火源的热释放速率,但是不会影响热释放速率的变化趋势;强制通风风速明显影响烟气中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烟气在地铁车站隧道内的蔓延特征,及在车站隧道通风排烟系统、区间隧道通风排烟系统及车站公共区通风排烟系统联合排烟情况下烟气控制效果,在一地铁车站隧道内开展了全尺寸火灾实验.实验研究了车站隧道顶部横向排烟作用下的烟气扩散规律,及烟气的温度变化,分析了屏蔽门开关状态下烟气与空气的卷吸混合特性,及区间风机的气流组织对通风排烟的影响.实验结果对于地铁车站隧道火灾防排烟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强制通风情况下地铁区间隧道火灾时的烟气扩散规律,在一实际地铁区间隧道内开展了全尺寸火灾实验。实验改变火源功率,在区间隧道通风排烟系统启动状态下,研究了区间烟气纵向蔓延速度、烟气竖直温度分布和水平温度变化,分析了烟气火焰倾斜角,顶棚烟气温升的纵向指数变化特征。实验结果对于地铁区间隧道火灾烟流控制及防排烟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基于隧道火灾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隧道火灾理论确定边界条件,使用PyroSim进行建模,模拟分析发生不同规模的火灾时不同风速下的烟气流动情况,得出临界风速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模拟的准确性.在临界风速下,综合考虑火灾致害因素烟气温度、能见度及CO浓度达到危险临界状态的时间,得出场景中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对隧道人员逃生路线规划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电梯井烟囱效应、电梯运行活塞效应对电梯井加压送风的影响,获得电梯井有效防烟的临界参数,在10层高的建筑内,利用一部运行速度为1.5 m/s的电梯,开展全尺寸火灾试验.试验包括正、逆烟囱效应的工况,火灾发生在房间和通道的工况,在此基础上得到单梯井低速电梯在火灾中运行的气流特性和压差变化,电梯井有效防烟的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电梯井加压送风能够有效控制火灾烟气,使火灾时使用电梯疏散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隧道火灾拱顶附近烟气最高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顶部开口的城市隧道在采用自然通风模式下的火灾特性,在已建成的隧道中设计并实施了全尺寸火灾试验,得到了隧道火灾自然通风模式下的拱顶附近烟气最高温度纵向变化数据.通过实验数据与理论预测结果对比的方法验证了H.Kurioka等人建立的隧道火羽流模型及其计算公式的可靠性,为市政公路隧道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隧道火灾的研究及其消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难以迅速扑灭的隧道甲醇火灾场景,在截面积9.14 m~2,长38 m的全尺寸隧道内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了不同通风条件下多喷头细水雾系统对隧道甲醇火灾的抑制作用。通过分析火源周围温度分布、火源下风向隧道温度分布及隧道能见度等参数,综合评估了通风条件下细水雾系统抑制隧道火灾的效果。结果表明:纵向通风降低隧道温度的同时易引起人眼高度处温度升高;细水雾能迅速控制火灾发展并有效降低隧道温度,但细水雾雾滴的扩散与沉降易造成隧道能见度的下降。在本文条件下,风速为4.98 m/s的纵向通风和10 MPa压力下的6喷头细水雾系统共同作用能够有效降低火源周围温度和隧道温度,并显著提高隧道能见度。  相似文献   

10.
全尺寸火灾实验是对地铁系统的火灾安全性最有效的检测手段。为了研究地铁车站和隧道火灾烟气扩散和控制规律,及检测地铁防灾系统联动的有效性,在地铁内开展了全尺寸火灾实验研究。本文首先对全尺寸的实验设计进行了报道,设计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实验系统和方案,包括火源系统、测量系统及实验测试的指标参数和实验步骤。并已利用该系统在国内多个城市地铁开展了全尺寸火灾实验。在后续文章中将集中报道在不同城市地铁内不同排烟模式情况下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车辆阻塞效应下的隧道火灾烟气温度及烟气逆流长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分两种车辆阻塞效应讨论:1辆设定大小车辆障碍物阻塞;2辆设定大小车辆障碍物阻塞,且在同一车道。通过改变火源高度、纵向通风速度探究了车辆阻塞效应下隧道火灾烟气温度及烟气逆流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车辆阻塞效应下,随着火源高度的升高,隧道内顶棚烟气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随火源高度的升高而增大。2辆车辆阻塞下的隧道顶棚烟气温度略低;两种车辆阻塞效应下,随着火源高度的升高,隧道内烟气逆流长度的变化规律不同。1辆车辆阻塞下烟气逆流长度随火源高度的升高而增大,而2辆车辆阻塞效应下烟气逆流长度随火源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江梦梦  姚斌  成艳英 《火灾科学》2013,22(4):194-200
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公路隧道火灾监测与报警越来越重要。目前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到隧道火灾的监测中,外界风速和隧道断面对火灾监测有一定的影响。该文通过FDS数值模拟和全尺寸实验模拟不同高度的公路隧道发生火灾时,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报警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在外界风力作用下,传感器的报警位置发生显著偏移;随着隧道高度的增加,分布式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报警响应时间延长,可能会不报警。  相似文献   

13.
李昌厚  陈颖  李思成 《火灾科学》2014,23(4):195-202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火灾烟气会在多种驱动力的作用下从着火房间迅速蔓延扩散至整栋建筑,严重威胁建筑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控制建筑内烟气蔓延是建筑消防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文对热浮力、烟囱效应和室外风作用下建筑内火灾烟气输运规律进行分析,较系统地总结了这三种驱动力作用下火灾烟气输运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指出了以往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根据国内外相关工作的研究进展及当前需要,对今后高层建筑火灾烟气输运规律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14.
选取某城市L型综合管廊电缆舱为研究对象,采用FDS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不同火源位置对L型管廊电缆火灾温度纵向衰减规律、烟气浓度分布规律及烟气危害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型廊道构型影响了不同火源位置的管廊电缆火灾最高温度纵向衰减的连续性,基于热边界层理论提出了适用于L型管廊的二维平面最高温度纵向衰减模型。基于峰宽时间计算了L型管廊火灾的烟气总危害性参数,不同火源位置的烟气危害性总在靠近管廊节点位置处最低。这些结果可对综合管廊的消防设计与火灾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隧道内贴壁受限火羽流驱动的顶棚射流特性,开展隧道火灾试验,选取4种长宽比的矩形火源,分析3种燃烧器上表面与隧道顶棚的距离和4组火源功率对顶棚下方火焰蔓延及温度分布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火源功率增大、燃烧器上表面与隧道顶棚距离的减小,隧道顶棚横向和纵向温度升高;燃烧器长宽比增加,顶棚射流横向火焰的蔓延长度及横向温度也增大,而纵向火焰长度减小;不同长宽比对应的纵向火焰长度差值随火源功率增加而增大,最大值为0.36 m。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纵向通风作用下T型分岔隧道内火灾烟气蔓延特性,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建立分岔隧道全尺寸数值模型,通过改变主隧道内纵向通风风速和分岔隧道内火源功率,研究不同纵向通风风速与火源功率情况下主隧道与分岔隧道内温度分布规律以及流场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纵向通风风速的增大,分岔隧道内上游火灾烟气温度呈现先下降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分岔隧道内速度流场由向火源上游倾斜变为向火源下游倾斜;主隧道内烟气最高温度随纵向通风风速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特征,转折风速为2 m/s,且烟气最高温度出现位置基本在火源附近;主隧道内烟气蔓延前锋随纵向通风风速增大逐渐向下游移动,风速为3 m/s时,烟气蔓延前锋已被控制在火源中心线附近。  相似文献   

17.
Explosions are the main types of accidents causing casualties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s of gas explosions is needed as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for explosion prevention, suppression, and mitigation. The prevention of loss in explosion accidents and inquiries into their causes require understanding of the explosion process of methane in air. Because of the high cost and safety issues in full scale experiments, the experiments with small scale ducts have become a key alternative approach. Wheth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t small scales agree with those at full scales needs to be investigated to valid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t small scale.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used to obtain the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methane-air mixture in a gallery or duct. If the grid size is too fine 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a methane-air explosion it is difficult to calculate using the present computer resource. If the grid size is too coarse, the considerable error may result. The effect of grid size on results of calculation depends on the scenario being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grid sizes on simulation accuracy was analyzed in this work. The over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and the flame propagation for the deflagration of methane-air mixtures in a gallery or duct were obtained by the AutoReaGas code at three different scales. The geometry of investigated objects and the grids in the calculation domain were similar in the three cases. The calculated overpressures vary with the scale. The calculated temperatures do not vary with the scale for the three cases.  相似文献   

18.
早期预警与低误报率一直是建筑火灾探测面临的挑战与难题.已有研究多针对特殊场所特定燃烧产物或多种传感器耦合,普适性不强,探测设备成本高,无法大规模应用.通过将火灾烟气蔓延规律与探测器信号时空分布融合,在不增加探测器数量和分布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建筑结构微元的多传感器耦合区域火灾报警模型.对典型火灾场景的烟气蔓延情况进...  相似文献   

19.
垂直壁面火蔓延速率的实验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垂直壁面火蔓延过程受材料本身的热物理性质以及外加辐射等复杂因素条件的影响很大,论文研究建立了可测量不同材料存在外加辐射条件下的垂直方向火蔓延实验台,来研究典型可燃物的垂直方向火蔓延特性,观察不同材料之间火蔓延行为的不同,同时测定可燃物的火焰到达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得到相应的火焰蔓延速率。同时考虑外辐射情况下对不同材料垂直方向火蔓延过程的影响,实验数据可为进一步的模拟研究工作提供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双层玻璃幕墙实际应用中的消防问题,采用全尺寸火灾实验的方法对火焰和烟气在双层幕墙结构中的传播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建立实体实验模型时采用同工程设计和实际构造相同的双层玻璃幕墙,并按实际尺寸搭建了一座2层的楼房模拟客房床垫中央着火、客房床垫角落着火和客房整体失火3种工况,并对火源热释放速率、幕墙玻璃内外侧温度、火焰和烟气运动过程进行了测量和观测,得出了火焰传播过程和烟气在幕墙夹层内运动特征及双层玻璃幕墙结构临界破碎温度、破碎时间等耐火性能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