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在中国西藏南缘的碰撞看来是造成东亚大部分地区活动构造的原因。研究这种因果关系,主要可以了解新生代以来西藏的构造活动历史,特别是了解应力是如何通过西藏传递的。首先介绍了新的地震断层面解和陆地卫星象片解译,并探讨它们与亚洲活动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开展实地考察、咨询专家学者和有关管理部门,对西藏高原草地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形成了4个时段;同时评析了不同调查结果的西藏草地面积,认为第二次西藏草原普查的8 820.15×104hm2比较符合现状;对西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草地退化进行了探究,截至2012年,西藏天然草地退化面积...  相似文献   

3.
东南大陆的地质构造模型,具有欧亚大陆边缘向洋增生的独特形式。除外来地体之外,或以扩张、地幔上涌,洋壳向大陆地壳转化,并不断向洋增生;或是大陆分裂,地幔柱——热点物质不断注入变薄和破裂了的地壳,形成区域性新的生长构造层,构造岩浆地质体表现为有独特属性的“A型”花岗岩和流纹岩链。这些高DI值的富硅富碱富钠质岩石,出现在欧亚大陆边缘的重力梯度带上。裂解带的地壳结构模式是上地壳存在着重力不稳定的硅铝低速带;中地壳有洋——陆过渡型地壳的“类裂谷型”结构,P波速度为6.3~6.4km/s的中间壳层;在下地壳下部有速度为7.0~7.4km/s的壳——幔混合型高速层;随着“异常”的上地幔的形成,有大范围的热活动和壳——幔边界穹窿,穹窿的地盖比正常区为为薄。由于化学库和化学边界层的横向不连续,可划分出古老基底和后期地质发展史完全迥异的两个亚板块;和以壳层(或幔层)断裂为边界特点的八个地体;一个以分裂为主,并具热点径迹的最新生长构造层的扩张——裂解构造岩浆地体。  相似文献   

4.
欧亚大陆东南边缘的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为NNE-SN构造,EW向扩张-裂解、向东增生和大洋壳大陆化。在裂解过程中有新的岩浆构造地体形成。裂解带的地壳结构:下地壳有高速层、中地壳有中速层和低速层。  相似文献   

5.
<正> A.Berehep根据对固体地球表面高程曲线的分析,曾预言过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间的根本差异,然而,一直过了四十年,它才被大洋的地震探测所直接证实。在现代,大规模的深海钻探和在大洋中脊裂谷带、海沟壁、转换断层崖壁所从事的大规模拖挖取样,以及对采集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包括同位素)分析,对于以下两点不再有更多的疑问了:一是大洋地壳显著不同于大陆地壳,二是大洋地壳并不带有大陆地壳被同化的任何微小痕迹。大洋壳和大陆壳之间的差  相似文献   

6.
西藏农业持续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是世界农业地理上一个十分独特的区域,西藏高原农业持续发展在世界农业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分析了西藏农业生产条件和历史与现状,对不同农业生产类型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从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每一种农业生产类型进行初步评估,进而探讨其农业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 地壳背景与成矿作用 从地壳整体看,矿床是一种异常岩石,因为它们含有一种或多种含量远高于地壳平均值的金属。成矿事件就其出现的时空关系而言,必然是稀有事件。从广义上讲,沉积、成岩和  相似文献   

8.
<正> 印度地盾南部卡纳塔克克拉通的前寒武纪绿岩带,是以硫化物和氧化物形式产出的有经济价值矿物(尤其是金和铜)富集的地区。确定成矿作用的物理化学环境,对于解释这些古老  相似文献   

9.
煤炭是印度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在当今能源紧缺的时代煤炭显得更为重要。在印度煤炭资源极其丰富,所以绝大多数的发电厂都使用煤炭,这就导致汞和煤粉对环境的污染。如印度中部一家大型燃煤热电站,监测发现离污染源10km的周围大气中,颗粒状汞的浓度6.94~32.29ng/m~3,在地壳的表层土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引言 巴基斯坦北部山区被一系列大断裂所切割,这部分是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所致。两条大断裂,即主幔逆断层(MMT)和主喀喇昆仑逆断层(MKT),是两条几乎包围了科希斯坦-拉达赫岛弧的缝合线(图1)。本文报道应用裂变径迹法对MMT进行研究,以确定它的运动方向、速度和时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孕震机理的研究及其对地震预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突发在现今并不活动的龙门山断裂带上,引起社会及学术界的巨大反响,该地震的孕震机理及如何预报问题更引起广泛关注.本文试图从纵横两个侧面来研究汶川地震发生的机理,即:先利用GPS资料研究地表的变形场,然后运用数值方法对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一个剖面进行模拟.文中的计算结果显示:①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及附近地区地表的主应变率的方位与该区域的地应力方位基本一致,但形变量值很小,表明断层处于闭锁之中;②对地震发生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的结果,显示等效应力及变形能量密度在空间分布由分散状态逐步向龙门山地区集聚,龙门山断裂带上地震复发周期约为3 163年.因此,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及本文的研究认为汶川大地震的动力成因可能为:随着印度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不断挤压碰撞,青藏高原隆升后形成的物质东流在向东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稳定的四川盆地的阻挡,一部分东流物质在川西地区囤积,造成龙门山隆升;高角度、铲状的龙门山断层面上的正应力随着川西高原的向东运动而不断增大,再加上断层附近介质刚性大,这就导致该断层的闭锁程度增高;但另一方面随着高原东流物质的不断向东运动,龙门山下部地壳囤积的东流物质不断地向斜上方推挤龙门山断层上盘,这样会导致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剪应力越来越大;当剪应力超过摩擦强度时,断层解锁发生地震.最后,针对这种发震机理的新型地震,提出了今后关于地震预报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西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安全屏障,加强西藏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其中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又是当前西藏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关系着国家环境保护的大局。本文以西藏山南市琼结县为例,从琼结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环保投入严重不足,监察监察执法能力建设严重滞后,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公众参与环保的意识不强,农业生产生活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诸如加强适合农村的环保立法工作,推行"县政府+乡镇(村)+第三方市场"购买环保服务的环保模式改变藏区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 地热系统存在于多种地壳环境中。本文重点讨论那些位于活动的或近期活动的火山作用地区的地热系统。在这些地区中,深部(达8公里)的岩浆热使上部地壳中的地下水发生对流。热水(或蒸气)流动受地壳的渗透性所控制。最近的资料强调了次生渗透性(尤其是次生裂隙)的主要作用。在这些地热系统  相似文献   

14.
以1996年首都圈地区微小地震沿盆地边缘的分布与强震问对应关系为例,定量化研究沿地形分布的微小震一强震关系。它表明地壳厚度变化这种地壳的不均匀性,也可像内部断层这种地壳不均匀性一样,使我们有可能得到强震的前兆。文中具体给出判定沿地形(盆地边缘)分布的微小地震异常的方法和原则。本文的例子表明,异常一强震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  相似文献   

15.
西藏南部地区旅游资源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复杂地质作用、强烈新构造运动以及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西藏这块广袤无垠的高原环境中孕育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地质遗迹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多种多样的旅游资源,其中西藏南部地区居多而集中,为今天充分开发该地区的旅游资源提供了基础和前提。但西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很容易受到破坏,且难以恢复。本文在介绍西藏南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开发该地区旅游资源的措施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帕米尔构造结演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后远程效应不断向北传递,帕米尔地块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靠近碰撞边界,在这一远程效应的影响下,帕米尔地块发生强烈的南北向地壳缩短,导致其宽度与东侧的青藏高原主体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成著名的帕米尔构造结。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将帕米尔构造结新生代演化过程归结如下:始新世时,帕米尔构造结开始初步发育,持续的双向俯冲,引起帕米尔高原不断隆升。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帕米尔构造结西侧主要通过辐射逆冲断裂带吸收地壳变形,东部则是山体弯转、走滑转换断裂共同作用吸收变形,在构造结内部出现片麻质穹窿,构造结轮廓逐步形成。晚中新世,帕米尔构造结不断弯曲,下地壳持续增厚导致高原东北缘出现重力垮塌,扩展体系出现,片麻质穹窿出现在公格尔山和慕士塔格峰。上新世,帕米尔构造结与南天山碰撞,并在南天山和帕米尔两侧形成了平行于山脉走向的褶皱带,此时水汽通道关闭,加剧了塔里木盆地的干旱,并最终导致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拉萨,藏语意为“圣地”,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它位于拉萨河的北岸,海拔3680米。市区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11万,是西藏高原政治、宗教、经济、文化中心。到了拉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雄踞玛市日山上的布达拉宫。“布达拉”梵语意为“观世音居地”,原是古代印度南海岸一座山名。  相似文献   

18.
<正> 由于太古代地壳在今天仅有很小的比例(约3%)可以观测到,故人们对于太古代构造模式的一些争论主要是推断性的。 关于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的太古代岩石中石膏一-酸酸盐组合以及巴西卡莱巴杂岩中可能有蒸发岩系  相似文献   

19.
玉树归来     
玉树是青藏南部高原的腹地,是青海地势最高的地方,平均海拔4500米,海拔超过5000米的山峰有2000多座,可谓"群山绵延、终年冠雪"。玉树藏语的意思是"王朝遗址"或"部落遗风"。与西藏昌都、四川甘孜、云南迪庆同属康巴藏地。2011年10月7日,笔者随中华环保基金会玉树  相似文献   

20.
目前人们认为,矿床中的硫至少来自下列来源之一,即: 1.直接由地壳初始岩浆冷却而沉积的初生硫; 2.在地壳最上部带的沉积或结晶岩层中形成的沉积硫; 3.沉积岩层变质或熔融时分离出的再生硫。 下面我们将根据矿床的硫同位素成分来讨论上述来源的某些特征。 初生硫 产在地壳深部或上地幔的岩石可能是初生硫的来源。组成这些岩石的矿物成分从未参与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