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之窗     
《环境工作通讯》2010,(5):70-71
地方传真 北京:将立法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北京市政府近日发布《2010年实施第十六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的公告》,再次重申探索排污许可和排污交易办法,并首次提出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进行立法调研。公告要求,组织开展“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立法调研,  相似文献   

2.
国外大气污染控制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回顾了国外大气污染发展和控制历程,综述了欧美和日本有关大气污染控制的法规,标准和控制措施,包括了欧洲各国针对大气污染物跨界输送签署的一系列跨国协议.美国《清洁大气法》修正案,日本《大气污染防止法》的有关规定以及欧洲各国的履约情况和美国的二氧化硫排污交易。最后,提出了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的不足之处。通过介绍国外大气污染控制经验,希望能给我国的大气污染控制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了控制大气污染,世界各国先后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大气污染控制方案,最初采用对废气的浓度或烟气的黑度加以限制,近年来又逐步由单点源控制发展为大范围的综合控制。这些方法包括早期韵林格曼法、近期日本提出的K值管理、以及美国等国家的总量控制。上述控制方案的共同特点是直接将污染的责任落实在各个具体的烟囱或污染源、并对它们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废水排放已试行了总量控制、许可证制度,并取得了成效。笔者认为,大气污染防治,也可借鉴这些水污染控制管理制度的原则和若干方法,对大气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 1.选定需控制的污染物种类。根据我国大气常规监测项目以及各地区的大气污染实况,可以选择SO_x、NO_x、TSP等项目中一种或几种作为实施总量控制的因子。 2.指定实施的区域范围。选择工厂、企业密集,且被认为仅按排放标准控制难以确保大气环境质量的地区,进行总量控制。不同地区,可实施不同的污染物总量指标。 3.编制总量控制计划。根据大气环境标准,计算出选定区域内,可以允许的指定污染物总量;测定排入区域内大气的指定污染物总量;然后计算指定污染物的削减量。最后,由环境保护部门编写总量控制计划,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相似文献   

5.
陈淼  冉磊 《地球与环境》2007,35(4):375-379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一种控制区域环境质量达标的方法,为了实施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现各功能区污染物浓度达标,采用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本文提出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大气污染总量控制,并在传统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提出基因库和基因重组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总量控制制度立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我国总量控制制度实施过程中,因有关的法律法规少、效力层次低,缺乏程序性规定,可操作性差,内容不全面,配套法规不全等而产生的困难和问题。阐述了强化总量控制制度的立法,尽快制定《总量控制管理条例》,确立总量控制模式,完善指标有偿转让机制,完善配套制度和对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我国开展的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从必要性、简化方法、降低投入、提高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理论与方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但我国现行"属地"特征的环境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所需要的合作解决问题的要求,因此亟需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本文探讨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理论基础,并着重讨论了我国实施区域联防联控的技术与方法,包括联防联控区域划分方法、区域大气环境问题控制技术、区域总量控制目标确定与分配方法及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今年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再次揭示了我国环境污染的严峻现状。虽然规制措施不断严苛,但也存在诸多未曾虑及的方面,季节性总量控制就是其一。我国的季节性污染事件频发,也正表明我国亟需展开对污染物排放的季节性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夏、冬两季水与大气环境条件区分明显,这也给实施季节性污染物控制提供了条件。而在浓度控制基础上对水和大气污染物质进行季节性总量控制就显示出了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丁峰  张阳  李鱼 《环境保护》2014,(21):55-57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政策和措施两方面提出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北京、河北、天津也先后公开各地市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的是通过各地实施严格的污染治理措施,达到控制以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大气污染问题。然而,京津冀地区雾霾多发频发,大气污染呈现新特点。基于对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现状的分析,指出三地联防联控需要合理有效利用总量控制下的三种减排模式、实施区域内外多种污染物的协调控制、积极推动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为导向的污染物减排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