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环芳烃在低氧沉积物环境中的分布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氧环境普遍存在于底层水体以及表层沉积物中,随着中国水体有机污染加剧,低氧现象将越来越明显.有研究表明,中国水体普遍受到多环芳烃污染,由于其强烈的憎水性和低溶解性,大部分多环芳烃沉积在底泥中.总结了学者们对国内外河流、湿地、河口等水体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多环芳烃的分布规律,发现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与流域内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反映了经济发展过程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相比于国外典型区域的多环芳烃浓度,中国沉积物的多环芳烃污染处于中等水平,但处于快速上升阶段,部分点位浓度已超过生态风险区间低值(4 000 ng/g),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所以对多环芳烃的生态风险评价、污染物排放控制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沉积物疏浚技术在富营养化湖泊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积物疏浚是削减富营养化湖泊内源负荷的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分析了沉积物疏浚的效果和可能引起的风险;从外源污染、作业区域和深度、沉水植物3个方面探讨了影响沉积物疏浚效果的关键因素.最后指出,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疏浚的重要原则是截断外源污染、划分作业区域、合理控制挖掘深度、创造适宜生境、恢复沉水植物、重构生态系统等.  相似文献   

3.
底泥营养盐的释磷对富营养化湖泊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富营养化是中国湖泊的重大环境问题。当湖泊的污染外源受到控制以后,由于沉积物(底泥)中营养盐内负荷的存在和释放,湖泊仍然可以发生富营养化。底泥营养盐就成为湖泊富营养化的主导因子,特别是溶解态的磷会逐步释放,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导因子。沉积物中磷的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富营养化的进程,对水体磷含量有深刻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研究动态,对底泥磷形态、磷释放与水体水质的关系作了概述,并对底泥磷释放的研究方向以及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发表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大屯海和长桥海表层沉积物粒度及营养盐分布特征,测定蒙自盆地两大浅水湖泊共计65个样品的粒度、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分析上述指标的空间分布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湖泊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和黏土为主,粉砂是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优势粒度,反映了水动力状况;粒度空间分布特征与入湖河流有关。大屯海表层沉积物TOC和TN质量分数分别为1.91%~8.78%、0.21%~0.81%,而长桥海为0.17%~4.70%、0.01%~0.53%。大屯海表层沉积物TN、TOC与黏土呈负相关,与砂呈正相关。两大湖泊属于浅水型湖泊,水动力强,TN和TOC分布主要受控于表层沉积物中粗颗粒和水动力状况;表层沉积物中TN和TOC主要分布在远岸深水至较深水的湖心静水区,形成类似于同心圆状的分布特征,表层沉积物是湖泊富营养化的潜在内源。  相似文献   

5.
选择东部平原湖区11个湖泊进行水质和表层沉积物调查,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对各湖泊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研究了沉积物溶解性有机氮(DON)和游离氨基酸(FAA)的含量分布及DON分子质量分级特征,并探讨了不同湖泊沉积物有机质来源。结果表明:除固城湖和骆马湖处于中营养水平外,东部平原湖区其他湖泊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沉积物DON浓度差异较大,在9.98~182.00 mg·kg-1之间波动,均值为57.25 mg·kg-1,太湖、滆湖、阳澄湖沉积物DON含量较高,均在140 mg·kg-1以上,其他湖泊沉积物DON含量均在50 mg·kg-1以下。区域内氨基酸(FAA)分布比较均匀,FAA浓度在3.58~13.28 mg·kg-1之间,平均值是8.14 mg·kg-1。沉积物DON和FAA含量与沉积物其他形态氮、溶解性有机碳(DOC)等污染指标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东部平原湖区沉积物分子质量分级结果表明:该湖区沉积物DON、DOC和SUV254基本都分布在1 k Da和30 k Da 2个范围内。东部平原湖区C/N比的值介于2.31~89.02之间,除滆湖外其他湖泊沉积物C/N值均大于10,说明该地区湖泊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自外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多氯联苯污染沉积物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其中 ,简单介绍了多氯联苯的有关概况及环境行为、沉积物质量评价方法及基准研究进展 ;最后 ,重点介绍了包括多氯联苯在内的憎水性有机物污染沉积物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7.
湖泊沉积物中富集的污染物潜育着水体二次污染的危险.为评价上述潜在危害、必须了解污染物自沉积物中产生再迁移的速率和通量,因而必须完好地采集湖泊沉积物—水界面附近的样品.本采样装置包括取样器、起吊架及分样台.取样器采用自重下垂和脱销密闭封顶的原理制成.本取样器可改变三级配重和两种内径的采样管.对75m深水湖泊完整地采集到约30—90cm深的沉积物柱及10—30cm的底层水柱样品.沉积物分样精度可达0.1cm.整个装置重量轻、可拆卸、便于野外运输、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8.
多氯联苯污染沉积物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多氯联苯污染沉积物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其中,简单介绍了多氯联苯的有关概况及环境行为、沉积物质量评价方法及基准研究进展;最后,重点介绍了包括多氯联苯在内的憎水性有机物污染沉积物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关于磷自沉积物的释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说来,沉积物在湖泊营养物循环中的重要性随水深减少和湖水停留时间增加而增大.我国湖泊多为浅水型,而且湖水在湖泊中的停留时间颇长,因此为防治湖泊富营养化,有必要开展沉积物释磷的研究. 一、研究沉积物释磷的意义 湖泊沉积物(即底泥,或称底质)是湖水磷的重要来源之一.Frink曾指出,湖泊底泥能起植物营养源的作用.并推断:在无外来营养物输入的时期,底泥对上复水层的供磷能力或许能维持水生生物的生长.细见正明等则强调,在封闭性水域的  相似文献   

10.
清潩河许昌段表层沉积物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水质污染对沉积物质量的影响,在清潩河许昌段河道内采集10个代表性点位处的沉积物样品,对pH、有机质、总氮、总磷、Cu、Zn、As、Cr和Pb含量进行分析,根据环境背景值或生态风险阈值对各指标及各点位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与文献中报道的其他流域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进行了对比,并对清潩河河道沉积物的污染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潩河河道表层沉积物整体处于污染状态,部分河道为重污染;与其他流域相比,清潩河河道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总氮和总磷的污染程度比较严重,尤其总氮的污染尤为突出。水资源匮乏、造纸厂及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排污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基于代表鸭绿江口湿地不同区域的34个研究点位的调查数据,利用内梅罗指数法对其沉积物-上覆水重金属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再利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表层沉积物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鸭绿江口湿地表层沉积物质量处于较清洁水平,而上覆水水体质量属于轻污染水平,总体表现为自鸭绿江河口到大洋河口污染强度逐渐降低的趋势。鸭绿江口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较低,属于低污染水平,Cd和Cu是潜在生态危害较大的因子。鸭绿江主河道和西水道部分区域表层沉积物污染较为明显,Cu、Pb是鸭绿江口湿地的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12.
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样分析了内蒙古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中Cu、Zn、Pb、Cr、Cd、Hg和As的含量、分布特征和富集状况,分别以现代工业化前正常颗粒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最高背景值和河套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背景值为参照,采用瑞典科学家Lars 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7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生态危害系数以及各采样点的生态危害指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中As和Pb的空间变异性较大;以2种背景值为参比得出的重金属污染水平顺序相近,Hg和As为对乌梁素海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主要重金属元素;同时表明,以河套地区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为参照更能直观地反映出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湖泊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0月15日至20日在杭州举行.这次会议是受中国科学环境委员会的委托,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所和杭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筹备召开的.从事湖泊环境监测、教学、科研单位、及湖泊环境主管部门的代表82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和报告55篇,内容涉及湖泊环境监测和评价方法、湖泊水质富营养化、农药和重金属污染、湖泊生态系统、水利工程对湖泊环境影  相似文献   

14.
水体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以重金属为主要污染物的水体中,通常把沉积物视为探索环境重金属污染的工具。由于沉积物中重金属化学行为和生态效应的复杂性,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就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沉积物质量评价方法作了简要评述。包括沉积物对水生生物的作用机理,孔隙水重金属浓度的估算,沉积物质量评价方法,沉积物质量基准。  相似文献   

15.
江苏里下河地区典型湖泊有机质污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了解江苏里下河地区重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状况,选取乌巾荡、九龙口、大纵湖3个典型湖泊作为研究对象,采集6个沉积物柱状样品和6个水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水样COD与总有机碳(TOC)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R2=0.969)。(2)乌巾荡、九龙口、大纵湖的沉积物TOC随着土深的增加而减小;TN随土深的增加而减小;C/N变化规律与TOC相似,都随土深增加而降低。(3)该地区沉积物土深10~15cm处为分界层,该层以下有机质为湖泊内源输入为主,受外界干扰较少,基本没有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层以上有机质则是流域外源输入为主。  相似文献   

16.
水体沉积物毒性鉴别与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水体沉积物毒性鉴别与评价的主流方法以及研究进展,指出毒性测试和致毒因子鉴别方法是限制水体沉积物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的关键因素,认为发展和应用以生物标记物和生物效应为导向,尤其是各种具有污染专一性指示作用的生物效应标志测试方法的建立和应用,并结合具有选择性的样品分级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将是以生物效应为导向、以化学分析为基础的复杂水体沉积物毒性鉴别与评价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本文通过对我国14个代表性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资料的分析,就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参数、标准和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所提出的评价方法较好地反映了我国湖泊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长荡湖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于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采集长荡湖入湖河流、湖泊水体及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8种重金属(Cr、Ni、Cu、Zn、As、Cd、Pb和Hg)含量,采用正定矩阵因子(PMF)模型和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PCA-MLR)模型对湖泊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解析,评估长荡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及风险等级。结果表明,8种重金属有7种超出江苏省土壤环境本底值,秋季长荡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普遍较低。Cr、Cd、Zn和Ni的分配系数较高,现阶段不易从沉积物中释放到水体中,但由于Cd多为可交换态且在沉积物中含量较大,因此仍具有从沉积物中释放到水体中的潜力;Cu、As和Hg的分配系数较低,具有从沉积物中释放到水体中的潜力。Hg、Cd、As和Cu污染来源中农业生产占比最高,Pb和Zn交通污染占比最高,Ni自然来源占比最高,Cr工业活动占比最高。长荡湖春季和夏季受重金属污染程度更高,Cd和Hg的生态风险较高,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对鸭绿江口不同地区表层沉积物的生源要素和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了河口地区生源要素与重金属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鸭绿江河口地区表层沉积物中生源要素污染情况比较严重。相比之下,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重金属中Cu的污染状况相对较重;最大混浊带的细颗粒物对生源要素和重金属都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生源要素和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和评价结果表明,河流断面的污染程度大于潮滩断面和毗邻浅海断面,河口地区的生源要素主要来源于河流输送和近岸生活、生产活动,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鸭绿江的径流输送。  相似文献   

20.
灰色聚类法在地面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敏 《污染防治技术》1997,10(3):184-184
应用灰色聚类法对1995年南通市濠河水质进行单因子污染等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灰色聚类法用于地面水质综合评价具有计算简便,能客观反映水质的污染状况,是一种较好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