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用零价铁(ZVI)活化过硫酸钠(PS)产生·SO_4~-,以·SO_4~-为氧化剂深度处理电镀添加剂生产废水。考察了废水p H、n(ZVI)∶n(PS)、c(S_2O_8~(2-))和反应温度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得出废水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废水p H为5.0,n(ZVI)∶n(PS)=1.00,c(S_2O_8~(2-))=15 mmol/L,反应温度为5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反应60 min,COD去除率达到76.8%,出水COD约为42 mg/L,满足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淀粉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并用于溶液中Pb2+的去除。采用SEM技术对吸附材料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pH、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加入量、初始Pb2+质量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Pb2+吸附效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球体间主要呈链状连接,不仅保持了纳米零价铁的特性,且颗粒的团聚现象明显减少。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pH 7.0、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加入量0.8 g/L、初始Pb2+质量浓度50 mg/L、反应时间60 min的条件下,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对Pb2+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Pb2+去除率为93.17%、吸附量为47.27 mg/g。  相似文献   

3.
采用铁碳微电解耦合光-Fenton氧化法降解模拟废水中的十溴联苯醚(BDE-209)。探索了铁碳微电解法降解BDE-209的影响因素,考察了铁碳微电解耦合光-Fenton氧化法对BDE-209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废水BDE-209质量浓度为1 mg/L、初始废水p H为2.0、铁碳质量比为1∶1、铁粉投加量为12 g/L、微电解温度为40 oC、微电解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铁碳微电解法的BDE-209降解率达到82.5%;当H2O2溶液投加量为4 m L/L时,铁碳微电解耦合光-Fenton氧化法的BDE-209降解率达到95.7%。说明添加H2O2的Fenton体系对BDE-209的降解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喀山国立工业大学的В.Н .Шарифуллин等人对含有乙二醇、表面活性剂和酚的化工废水进行了强化生化处理研究 ,证明加入尿素可以加速酚的生物氧化。试验在曝气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废水的 p H为9.2 ,COD为 72 0 mg/L,乙二醇、表面活性剂和酚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1 50 mg/L、7.4mg/L和 2 4 .8mg/L,活性污泥和氧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4g/L和 4mg/L。尿素的加入量以 BOD5∶N∶P=1 0 0∶ 5∶ 1计。试验表明 ,废水经过 2 4 h生化处理后 ,如不加尿素 ,出水 p H为 9.0 ,COD为 1 1 0 mg/L,乙二醇、表面活性剂和酚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0 .96mg/…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K2Fe O4对焦化废水进行氧化-混凝深度处理。考察了K2Fe O4加入量、初始废水p H、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紫外光谱和GC-MS技术对处理前后的焦化废水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K2Fe O4加入量为8.8 mg/L、初始废水p H为4、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处理COD为252 mg/L、TOC为159.24 mg/L、浊度为24.90 NTU的焦化废水,处理后废水COD为78 mg/L、TOC为62.10 mg/L、浊度为9.46 NTU,去除率均可达60%以上。表征结果显示,高铁酸盐的氧化-混凝耦合作用对焦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处理后废水中的有机物种类和浓度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6.
络合沉淀—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高浓度含氰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络合沉淀—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高浓度含氰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废水p H为9、曝气时间为20 min、搅拌时间为20 min、Fe SO4溶液加入量为1.62 m L/L、搅拌转速为40 r/min的络合沉淀反应条件下,在絮凝阶段废水p H为8、n(H2O2)∶n(Fe2+)=20的Fenton试剂氧化反应条件下,处理初始CN-质量浓度为450~550 mg/L的高浓度含氰废水,总CN-去除率达99.9%以上,剩余CN-质量浓度小于0.02 mg/L,COD为50~70 mg/L,BOD5小于20 mg/L,浊度小于0.5 NTU,悬浮物质量浓度小于10 mg/L,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臭氧氧化—A/O工艺处理聚乙烯醇(PVA)废水,研究了臭氧氧化时间、臭氧流量以及废水p H等因素对臭氧氧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气体臭氧质量浓度为30 mg/L、臭氧氧化时间为45 min、臭氧流量为4 L/min、废水p H为8时,PVA质量浓度从进水的93.2 mg/L降至4.5 mg/L;PVA溶液的BOD5/COD从0.014增加至0.310,可生化性明显改善;臭氧氧化—A/O工艺处理后出水COD降至50 mg/L左右,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出水PVA质量浓度为1.6 mg/L,明显优于A/O工艺(33.1 mg/L)。  相似文献   

8.
《化工环保》2008,28(6)
该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零价铁-超声波协同作用对焦化废水进行脱色的方法。具体为将废水和零价铁屑/粉加入到反应器中,调节废水pH至1~6,而后在功率为150~200W的超声波作用下搅拌反应30~60min,实现废水脱色和COD的去除。零价铁的加入量为2~500g/L,反应温度为10~80℃。采用该发明可将焦化废水的色度由初始的1500倍降至140倍,色度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吴威  龚继来  曾光明 《化工环保》2015,35(4):426-431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零价铁吸附剂(Fe0/GO),并用于吸附去除溶液中的亚甲基蓝(MB)。考察了溶液p H、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初始MB质量浓度对Fe0/GO吸附MB的影响。SEM等表征结果显示:Fe0以球形或短链形负载在GO上,增加了材料的反应活性位点;Fe0/GO的比表面积为158.32 m2/g,等电点为3。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p H为6、吸附时间5 h、吸附温度25℃的最佳条件下,加入400 mg/L的Fe0/GO,处理初始MB质量浓度为160 mg/L的MB溶液,MB去除率为89.26%,吸附量为125.5 mg/g;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Frenudlich等温吸附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Fe0/GO对MB的吸附过程;Fe0/GO对MB的吸附行为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出吸附温度为25℃、初始MB质量浓度为160 mg/L时的饱和吸附量为201.2 mg/g,平衡吸附量为124.3 mg/g。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电解—Fenton氧化—絮凝组合工艺处理油田压裂废水,优化了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废水p H 3.0、铁屑加入量1.5 g/L(铁屑与活性炭的质量比1∶1)、微电解时间80 min、Fenton氧化时间120 min、H2O2加入量940 m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加入量120 mg/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废水后,COD由3116.0 mg/L降至681.3 mg/L,总COD去除率达78.1%,3个工段的COD去除率依次为33.1%,37.9%,7.1%,出水水质满足现场回注标准(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该组合工艺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远优于单独微电解、Fenton氧化或絮凝工艺,且方法简单易行、药剂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1.
铁屑微电解法深度处理油田钻井污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化学混凝-铁屑微电解法深度处理钻井污水。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铁屑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0.5,反应时间为2h,污水pH为1.0,温度为常温,反应后用石灰乳调节污水pH至12。处理后钻井污水COD可由原水的8065mg/L降至430mg/L,COD去除率大于94%,色度去除率达100%,达到国家综合污水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电解—Fenton氧化—絮凝组合工艺处理油田压裂废水,优化了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废水pH 3.0、铁屑加入量1.5 g/L(铁屑与活性炭的质量比1∶1)、微电解时间80 min、Fenton氧化时间120 min、H2O2加入量940 m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加入量120 mg/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废水后,COD由3 116.0 mg/L降至681.3 mg/L,总COD去除率达78.1%,3个工段的COD去除率依次为33.1%,37.9%,7.1%,出水水质满足现场回注标准(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该组合工艺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远优于单独微电解、Fenton氧化或絮凝工艺,且方法简单易行、药剂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H2O2催化氧化-絮凝法预处理化工有机废水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用活性炭作催化剂、H2O2作氧化剂催化氧化预处理高浓度化工有机废水,考察了各种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H2O2加入量为0.8mL/L、活性炭与H2O2质量比为0.7、废水pH为4的条件下,反应120min后,调废水pH至8,加入絮凝剂聚合氯化铝进行絮凝沉淀,废水COD去除率达70%以上,色度去除率达80%以上。通过色谱-质谱仪对处理前后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活性炭/H2O2催化氧化-絮凝法预处理化工有机废水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Fenton氧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甲醛和乌洛托品废水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Fenton氧化一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含甲醛和乌洛托品的模拟废水(简称废水),在H2O2(体积分数30%)加入量2.5g/L、H2O2与Fe^2+质量浓度比3.75、反应时间3h、不调节废水初始pH的Fenton氧化预处理最佳操作条件下,废水COD从1000mg/L左右降至300mg/L,COD去除率达72%。原废水完全无法直接进行生化处理,经Fenton氧化预处理后其BOD,/COD约为0.5,易于生化处理。Fenton氧化一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废水,生物接触氧化停留时间为12h时,废水COD去除率高达94%,处理后出水COD小于70mg/L,处理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胡绍伟  王飞  陈鹏  王永  徐伟 《化工环保》2014,34(4):344-347
采用内电解—Fenton氧化—絮凝沉淀的化学集成技术预处理焦化废水,优化了各工段的运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钢铁铁屑与活性炭的体积比为1∶1的条件下,内电解工段的优化参数为进水pH 2.6~3.1、HRT=1.0 h;Fenton氧化工段的优化参数为Fe2+加入量200 mg/L、H2O2加入量1 000 mg/L、进水pH 3.0左右、反应时间1.0 h;絮凝沉淀工段的设定参数为进水pH 9.5~10.0、聚丙烯酰胺加入量1 mg/L、静置沉降0.5 h。在上述工艺条件下,该集成技术对废水的总COD去除率大于55%,处理后的废水BOD5/COD大于0.28,不添加稀释新水即可进入后续生化处理系统。该工艺占地面积小、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工业化,废水预处理成本为4~5元/t。  相似文献   

16.
以含油浮渣为原料制备含碳吸附剂,并用于含油污水的处理。用比表面分析仪和SEM技术对吸附剂进行表征。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吸附剂加入量、吸附时间及温度、污水pH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含碳吸附剂碳元素含量高达90%(w)以上,表面粗糙,孔径分布以中孔为主,比表面积477.5 m2/g,碘吸附值376.48 mg/g。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30℃及时间60 min、含碳吸附剂加入量20 g/L、污水pH为7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处理初始COD为502.12 mg/L、石油类质量浓度45.31 mg/L.的含油污水,COD和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为91.51%和87.1%,处理后的COD和石油类质量浓度分别为42.62 mg/L和5.83 mg/1,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含碳吸附剂的污水处理效果优于术质活性炭。  相似文献   

17.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高盐度有机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瑾  胡翔  李毅  魏杰 《化工环保》2007,27(3):250-252
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高盐度有机废水,考察了反应初始pH、铁碳质量比、反应时间、曝气及过氧化氢加入量等对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初始pH为4.0、铁碳质量比为1、反应时间为60m in、过氧化氢加入量为0.10%(体积分数)、曝气条件下,COD去除率为57.6%,盐去除率为47.0%;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有明显的改善,BOD5/COD可达0.65;对COD的去除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8.
常佳伟  樊金梦  王伟  赵磊  邵磊 《化工环保》2012,40(2):131-136
以旋转填充床(RPB)为反应器,采用臭氧氧化工艺处理实际兰炭废水一级生化池出水。考察了臭氧浓度、RPB转速、气液比、初始废水pH、废水温度和RPB处理级数对废水处理效果和臭氧利用率的影响。实验得到的适宜工艺条件为:保持进气流量90 L/h不变,不调节废水pH和温度,控制臭氧质量浓度50 mg/L、气液比5∶1、RPB转速1 500 r/min,进行二级处理。在上述工艺条件下,处理COD为340.0 mg/L、BOD5/COD为0.18、pH为7.77、温度为24.7 ℃的废水,处理后出水COD去除率为19.7%,BOD5/COD为0.34,可生化性大幅提高,可满足后续生化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9.
赵雪娜 《化工环保》2016,36(2):189-192
对模拟碳纤维生产废水进行“厌氧-好氧”静态小试,根据COD的去除效果确定该碳纤维废水的可生化性。采用“二级厌氧-微氧-好氧”组合工艺进行动态中试,考察废水的处理效果及系统的抗冲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碳纤维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系统具有厌氧池出水pH增大的特点,且抗冲击能力较强;在厌氧池水温为28~38 ℃、好氧池水温不低于15 ℃、废水流量为100 L/h、进水COD为660 mg/L、进水ρ(氨氮)为4.9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稳定在50 mg/L以下,ρ(氨氮)稳定在5 mg/L以下,能够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