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太原市迎泽湖富营养化控制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对太原市迎泽湖进行资料收集和长期水体监测,综合水动力模型、水质模型,融合参与湖泊富营养化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建立湖泊富营养化耦合模型,用实测水质数据进行参数率定与验证,选取总氮、总磷、叶绿素a及透明度4项因子进行模拟,得出迎泽湖营养物质输移扩散及时空分布规律.结合迎泽湖实际情况,从补水方式、补水频率以及改变湖泊柔性结构三方面,提出改变水动力条件的方案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各方案水动力、物质输移扩散的改进效果,结果表明,作为富营养化程度表征的叶绿素a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均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其浓度变化范围在0.035~0.105mg/L之间;藻类等浮游植物迅速增殖导致水质恶化水华暴发,而采取加大湖水水力循环和改善入口水质的控制方案,可有效改善湖水水质.  相似文献   

2.
太原市迎泽湖富营养化控制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对太原市迎泽湖进行资料收集和长期水体监测,综合水动力模型、水质模型,融合参与湖泊富营养化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建立湖泊富营养化耦合模型,用实测水质数据进行参数率定与验证,选取总氮、总磷、叶绿素a及透明度4项因子进行模拟,得出迎泽湖营养物质输移扩散及时空分布规律.结合迎泽湖实际情况,从补水方式、补水频率以及改变湖泊柔性结构三方面,提出改变水动力条件的方案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各方案水动力、物质输移扩散的改进效果,结果表明,作为富营养化程度表征的叶绿素a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均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其浓度变化范围在0.035~0.105mg/L之间;藻类等浮游植物迅速增殖导致水质恶化水华暴发,而采取加大湖水水力循环和改善入口水质的控制方案,可有效改善湖水水质.  相似文献   

3.
基于GA-BP模型的景观小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适用于景观小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的方法,以上海市10个公园景观水体为实验对象,在初步了解了景观小水体水质和营养状况的基础上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各项水质指标进行评价因子筛选,并对筛选出来的因子建立富营养化评价等级.运用MATLAB软件的GA-BP算法建立评价模型对10个公园4个季度共40组数据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与营养度指数法结果总体一致.选用的Chla, TP, TN, CODMn, SD五个评价因子的数据都比较易得,模型可推广性强.  相似文献   

4.
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模型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研究的发展为主线,着重介绍了四类富营养化模型,即:营养盐模型,浮游植物生态模型,生态动力学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常用富营养化模型的建立思路和应用实例进行概括和描述。对不同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比较,对水体富营养化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为湖泊水库综合管理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
奥里油是我国目前大量进口的一种新型燃油,由大型油轮从委内瑞拉海运至中国湛江港口。文章以其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溢油事故为研究对象,对奥里油在水体中的漂移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以及相关实验。考虑到溢油扩散主要是受油品本身的性质(油类、油量、密度、黏度等)以及水流、风速的影响,文章尝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FLUENT软件中的VOF模型进行扩散模拟,以水槽溢油实验为模型建立基础,对三维无风速情况下进行气-油-水三相模拟,根据模拟得到的溢油扩散相图与实验所观察的溢油扩散轨迹比较可得出:FLUENT软件中的VOF模型能很好的模拟奥里油溢油扩散运动的情况,其结果与实验观察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6.
集对分析用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建立了利用集对分析方法进行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的新模型,并研究了我国五个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为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提供了一种简单而适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养殖水体富营养化这一环境热点问题,通过建立的三维水质模式对胶州湾扇贝养殖所产生的N、P污染物的分布规律、输运过程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胶州湾扇贝养殖对无机营养盐的贡献只占到河口陆源输入的8%左右,但由于沿岸养殖区的潮流较弱,不利于污染物质的输移和扩散,给养殖局部海域环境带来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武暕  郭飞  李延东 《环境工程》2016,34(12):162-166
中国东北部典型水库群的富营养化风险管理是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保障。选择辽宁省15个主要水库作为研究案例,以近十年的水质数据为评价基础,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针对春、夏、秋3个季节建立富营养化指标的回归模型,识别不同季节富营养化产生的主要限制因子。采用概率分布曲线法对各水库发生中营养化和轻度富营养化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对15座水库的风险进行排序。结果表明:水库富营养化在不同季节的环境限制因子各有不同,水库中营养化和轻度富营养化的风险特征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的物元分析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林衍  顾恒岳 《环境工程》1996,14(5):44-49
建立了利用物元分析理论进行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的新模型.并研究了我国五个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和其它方法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模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水质富营养化决策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此模型研究我国17个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通过期望输出值的选取和对未知水体的评价原则充分体现了水质富营养化各等级之间的模糊性,正确地反映了水质富营养化作用的内部机理。  相似文献   

11.
紊动水体复氧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紊动扩散理论及气液界面质量传递过程,在对流场精确描述和对表面传质系数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紊动水体复氧模型。模型充分考虑了流场及紊动特性对复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方崇  黄伟军  周秀平 《环境工程》2010,28(3):104-107
根据湖泊富营养化特性,选择总磷(TP)、总氮(TN)、耗氧量(CODMn)、透明度(SD)、生物量等5个评价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建立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的投影寻踪分析模型,采用蚁群算法对评价模型进行优化,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我国8个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研究表明: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评价结果合理可信、方法简单,为湖泊水体营养化状态的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运用模糊权重,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物元分析法,试图构建模糊权物元分析模型。该模型不仅继承了经典物元分析的优点,同时充分考虑了权重的不确定性。按照中国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把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划分为6个等级,选取Chl-a、TP、TN、CODMn和SD等5个指标为评价指标,应用该模型对东昌湖富营养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监测的3个湖区均为富营养化等级,其中又以西北湖区最严重,西南湖区次之,东南湖区相对较好。研究结果与实际相符,说明了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适用于湖泊富营养化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湖库水体富营养化及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项平 《环境导报》1994,(5):17-19
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控制因素,预测模拟湖泊、水库中的磷对研究及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湖库中的磷循环以及根据磷循环建立的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完善和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可为湖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制订控制措施提供定量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遥感方法应用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海林  何报寅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1030-1033
利用武汉东湖各子湖多年可靠的地面监测资料和1999年9月Landsat—7的TM各波段的卫星遥感数据,建立了各子湖的营养状态指数与TM各波段图像上灰度值之间的关系模型:一元线性模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这些模型对武汉各湖泊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同时基于地面监测资料,用日本学者相崎守弘提出的修正富营养化指数法对武汉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武汉湖泊多处于中富营养状态,遥感评价结果与地面监测结果基本一致。指出利用遥感方法进行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监测评价是可行的、有效的、利用该方法可进行大范围的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16.
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的模糊决策方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曹斌  宋建社 《环境科学》1991,12(5):88-91
针对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中各等级之间的模糊性,在充分考虑水质各污染因素权重大小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模型.并研究了我国5个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和其它方法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为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提供了一种准确的、有效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淀山湖318国道与威尼斯别墅邻近水域建立试验区,分别进行了水生植被恢复与鱼类-贝类控藻试验。基于2009年3月-2010年5月的监测资料,依据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评价了试验区水体营养状态,分析了采用水生植被恢复和物理-生物联合控藻措施对试验区水质的改善情况,并分析了两种措施对试验区水体浮游植物的影响。结果显示:(1)318和威尼斯试验区内样点的卡尔森指数均低于对照样点D和H,表明恢复水生植被和放养滤食性鱼类、贝类可以明显地净化水质、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2)318试验区内样点的年平均卡尔森指数低于威尼斯试验区,表明恢复水生植被比放养滤食性鱼类、贝类相比效果更好。(3)318试验区的藻类密度年均值40.55×104个/L小于威尼斯试验区的藻类密度44.66×104个/L,318试验区平均的藻类多样性指数2.60明显高于威尼斯试验区平均的藻类多样性指数2.49,表明318试验区藻类的多样性水平较高,而藻类密度较小,面临蓝藻爆发的威胁比威尼斯试验区小。  相似文献   

18.
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的模糊距离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振亮 《环境工程》1993,11(3):62-64,16
本文采用模糊距离评价模型对湖泊富营养化的综合评价进行研究,在对我国15个湖泊富营养化实例评价中获得与实际相符合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9.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草型湖泊,总面积366 km2。近年来,白洋淀全淀富营养化水平总体处于严重富营养化水平。芦苇和菹草是白洋淀的优势水生植物,其生长时吸收氮磷,死亡后释放,利用水生植物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探索建立了总氮控制模型,模拟白洋淀优势水生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氮循环过程。控制模型共包括6个状态变量,9个方程,26个参数,由模拟结果可知,本模型基本能够反映出白洋淀水生植物生长特性与水体氮浓度变化趋势,模拟结果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20.
磺胺二甲基嘧啶(SMT)作为一种常见的磺胺类抗生素,在富营养化湖泊中的迁移和归趋与溶解性有机质(DOM)密切相关。该研究采用荧光猝灭光谱法研究马来眼子菜释放的DOM与SMT的相互作用。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SMT可引起DOM的构象变化,静态猝灭是主要机制。通过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将DOM分为4个独立荧光组分,并结合Ryan-Weber非线性模型分析各组分与SMT的结合能力。模型拟合度较高,结合稳定常数(logK_b)大小顺序为类酪氨酸(7.22)>类色氨酸(5.54)>小分子类腐殖(5.04)>大分子类腐殖组分(无猝灭),说明DOM对SMT的络合作用较强。二维相关图谱显示类酪氨酸荧光团优先于类色氨酸荧光团与SMT发生反应。草源DOM与SMT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影响SMT在富营养化湖泊中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等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