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如同用透射光显微镜一样,用反射光显微镜,正交偏光镜下的矿物性状在鉴定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现象。虽然偏光色及其亮度在垂直照射时变得与本来性质完全不同,但这种偏光色的亮度与薄片双折射强度相似,在鉴定工作中也被用来作为衡量非均质性的尺度。 用透射光显微镜测量双折射被视为一种简单而精确的光学测量方法;然而由于缺少一种适宜而简单的测量方法,到目前为止,对于反射光显微镜下非均质  相似文献   

2.
在偏光显微镜下鉴定岩石薄片中的斜长石成分时,⊥(010)晶带切面的消光角法是一种比较简便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鉴定图表陈旧,影响了测定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文介绍的这套鉴定图(图1A,B),  相似文献   

3.
碳酸盐岩地表岩溶与红粘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红粘土的分布特征、土体构造特征及土性特征入手,系统研究红粘土的成因,包括研究碳酸盐岩地表岩溶与红粘土的相互作用、红粘土的物质来源、土中矿物的种类和形成条件;着重分析碳酸盐岩地表岩溶的作用、特点对红粘土形成的重要影响;认为碳酸盐岩地表岩溶作用和红土化作用是红粘土特殊成因中的两种最重要的地质作用,而前者不仅是控制红粘土性质的主要因素,还影响成土后期的土质演化过程。红粘土特殊性的本质源于特殊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引言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薄片中鉴定低温和高温斜长石C轴结品学方位和双晶律的新的光学方法。 在垂直斜长石的(010)切面中,消光角随切面的结晶学方位而变化,并具有一极大值和一极小值。这些值是各种斜长石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描述了使用显微技术及Gandolfi X射线照相机(Gandolfi,1967),确切鉴定流体包体中提取的子矿物的方法。 实验方法 在显微镜下检查双面抛光的薄片和带解理的薄片,圈出含有子晶的流体包体位置。尽可能采用靠近上表面的包体,以便为了接近包体而必须移去的矿物量最少。最好先根据子晶相的光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进行初步鉴  相似文献   

6.
柱撑粘土材料的环境化学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柱撑粘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国内外近年来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本文系统评述了国内外柱撑粘土复合材料的环境化学行为,吸附重金属离子,吸附苯酚类物质,吸附磷类物质,吸附废水中的COD,大气污染等方面,揭示该种新材料在各种污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国外动态     
用蒙脱粘土去除工业废水中有毒物据密执安大学 Srinvasan 的研究,用氢氧化铝处理蒙脱粘土,可使蒙脱粘土具有一种双重作用的孔径,既可使水通过,又能收集二(口恶)英、氧芴和多氯联苯。经处理后的蒙脱粘土具有粘合有毒有机化学物,如2,3,7,8-四氯二苯基-对-二(口恶)英的性能,因此可作工业废水或饮用水过滤器。与活性炭相比,此法经济有效,可再循环。(红松)用发电还原法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日本科学家曾发明,用催化还原法来减少氮氧化  相似文献   

8.
铬(Ⅵ)在粘土衬层中迁移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有毒有害物质在粘土衬层中的自然渗透、迁移及转化加以研究,可为有毒有害废物的安全填埋场的设计、施工和污染预测提供实验依据及关键参数:铬(Ⅵ)是填埋场渗滤液中有代表性的重金属,通过铬(Ⅵ)在击实粘土中的渗透实验与浸提实验,发现铬(Ⅵ)的渗透系数约为水的4倍;铬(Ⅵ)可被粘土中还原性物质转化为毒性较小的铬(Ⅲ):粘土击实到最大干密度可大大提高其防渗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 前言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分析系统,简称GC-MS-DS,是一种对复杂化合物进行分离、分析、鉴定的新技术。它既具有气相色谱优越的分离能力,又具有质谱计精确鉴定化合物的本领;不仅能够定性地鉴定混合物的不同组分,而且能够定量地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对纳克量的物质也可以取得完整的  相似文献   

10.
概述用高分辨力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比较试验物质与参考物质的经过精确测定的滞留指数是一项在复杂混合物中鉴定单一成份的具有说服力的方法。精确的测定滞留指数,除需要恒定的GC参数外,还需要非常精确的测定净滞留时间。尤其在运用logt_s/同系物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全球规模的白垩纪-第三纪(K-T)边界沉积物中铱富集的问题,似乎在Alvarez等(1980)提出的冲击说中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然而,某些批评者则倾向于完全排除地球外物质影响的另一种设想。他们将这种铱的异常富集现象归因于全球规模的火山作用。本文将这个关于K-T边界沉积中出现异常沉积而引起争论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其中包括了铱的富集、球粒和冲击石英的出现、在微化石中观测到的~(87)Sr/~(86)Sr比值异常和黑烟灰的存在等问题。这样一种异常沉积使作者得出如下概括性要点:1)白垩纪-第三纪边界粘土中铱的富集,部分来自海水的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活动。这样,根据全球K-T边界粘土中的铱含量来估计,即使有铱来自地球外的物体,但其规模也是很小的。2)球粒不是来自地球外物质的蚀变玄武岩的微滴,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及结构都表明这些球拉具自生成因性质。3)冲击石英中层状变形和定向排列显然有别于爆发式喷发物中观测到的变形特征。因此,该边界沉积物中冲击石英的存在,有力地支持了地球外物质冲击说的观点。4)K-T边界粘土主要是由地球物质组成的。所以,即使有地球外物质冲击形成的物质参与,其数量也是微不足道的。5)酸雨强度的增加和全球性海平面降低,都能引起K-T边界的锶同位素(~(87)S/~(86)Sr)出现异常。6)迄今为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家采用电化法净化土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易斯安那州大学的科研人员研究出一种净化污染土壤的新方法。此方法可有效地替代传统方法,并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电化法就是在饱和的粘土(细粒)中通过导入低强度的直流电来清除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这里所用的低强度电流(1-5mA)可以由先进的电子装置产生。通过在土壤中插入一些电极把低强度直流电导入土壤。电流接通后,阳极附近产生的酸就会向土壤毛细孔移动并把污染物质释放在毛细孔的液体中。大量的水以电渗透方式开始在土中流动。这样,土壤毛细孔中的液体就可移到阳极附近,液体在阳极附近被吸取到土壤表层,这样就可清除污染物质。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回收多种金属。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九七六年我们在鉴定广东省加禾龙归地区的溶性盐类矿物时,在盐类矿物溶解后形成的空洞中发现一种淡兰色、毛发状、放射状产出的矿物,后经鉴定为霓石。 霓石产出的岩层是一套含方解石膏盐泥岩互层的岩石,主要的伴生矿物有石膏、硬石膏、方解石、无水芒硝、石盐和粘土矿物,其次有微量的重晶石、电气石和绿泥石等。霓石见于井深503米左右的黑色含石盐钙质泥岩中,在该岩石内见有断续微层状的石盐薄层和方斛石的集合体,有的方解石可能交代了钙芒硝。  相似文献   

14.
<正> 前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期,天然产物化学的方法曾被应用于许多地质物质,特别是石油和富含有机质的沉积岩,如油页岩。从这些地质物质抽提物中鉴定出的复杂有机化  相似文献   

15.
对于水中所含的浓度为 PPb 级的有机污染物质进行定量时,有把水样通过φ0.6Cm×10Cm 的 XAD-2多孔树脂柱,使污染物质吸附浓缩,用乙醚洗提后用气相色谱分离定量的方法。这个方法的缺点是需要20—30ml 乙醚然后蒸发浓缩到1ml,要损失一部分在操作中挥发性物质,另一缺点是用气相色谱分离用的溶剂峰有时能干扰起始溶出成分的定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介绍几种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金属矿床时,区分组成相似而成因不同的岩石经常会遇到困难。尤其难以区分矿物成分相似的矽卡岩与类矽卡岩,以及在高温热液作用下形成的大理岩与接触变质产生的大理岩。 既然铀是成岩和成矿作用最灵敏的指示剂,为了鉴定,在地质研究中采用碎片放射性照像法日益增多。用这种方法在薄片上测定分散铀的含量,并查明它的空间分布情  相似文献   

17.
<正> 坡缕石-海泡石族矿物是链层状硅酸盐矿物,它与层状硅酸盐矿物相比,稀少得多。另外在地质普查中,人们对它不重视,加之常规手段也难鉴定,所以坡缕石-海泡石粘土成了稀缺的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详细介绍用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硅的最佳实验条件,与其它方法比较,准确度与经典方法相同,而分析速度大大提高,相对标准偏差为0.09—0.17%。对各类硅酸盐、国内粘土标样与美国国家标准局(NBS)标样进行测定比较,均得到满意结果。因此,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硅可推荐为仲裁和标准参考物质定值方法。  相似文献   

19.
ODP 184航次 114 4孔位于南海北部陆缘 (2 0°3.18′N ,117°2 5 .14′E ,水深 2 0 37m) ,在岩心样品中发现的微玻璃陨石主要赋存于 386 .17~ 386 .2 7mcd处 ,这些玻璃陨石主要以球形和椭球形为主 ,可见泪滴状、马鞍形、扁豆形、圆盘形、哑铃形、翼形、异形等形态和不规则状碎片。通过微玻璃陨石主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 ,并用Harker图解讨论了主量元素氧化物之间的相关性 ,同时结合Niggli参数进一步深入探讨微玻璃陨石的母源物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ODP114 4孔微玻璃陨石属于澳亚散落区内的普通型微玻璃陨石 ,其母源物质成分复杂 ,可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一种可能是化学成分没有太大变化的碎屑沉积岩 ,另一种可能是粘土及杂砂岩等。  相似文献   

20.
李斌  吴平霄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1):2851-2856
以4种阴离子粘土做吸附剂,研究了阴离子粘土对DNA的吸附行为.同时,采用XRD、FTIR、UV-vis等表征手段对吸附前后的材料进行研究.吸附结果显示,二元阴离子粘土对DNA的吸附量高于三元阴离子粘土;3:1型阴离子粘土对DNA吸附力强于2:1型阴离子粘土.4种材料对DNA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Freundlich两种吸附等温模型,且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拟合度更高,说明阴离子粘土对DNA的吸附为单层吸附.XRD结果显示,吸附前后阴离子粘土基本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晶形完好,层间距未有明显变化,表明阴离子粘土对DNA的吸附仅发生在表面,DNA并未进入阴离子粘土层间结构中.UV-vis及电泳结果显示,吸附前后DNA的构型并未发生改变,阴离子粘土的吸附并未对DNA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