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农村环境是国家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村环境存在三大主要问题:生态破坏,乡镇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作者认为在重点抓好城市环境保护的同时,不可忽视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作者建议应从环境建没和环境监督管理两个方面采取若干措施以控制农村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尾矿库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尾矿库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尾矿库现存的选址不合理、环保措施不到位、环境管理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部门联动机制需加强等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严把尾矿库选址关、完善全过程环境管理、推进尾矿库环境影响后评价、健全环保法律法规、明确尾矿库环境监管责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苏州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结果,梳理了苏州目前还存在的7个主要环境问题,并结合地区特点就"十二五"期间苏州市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和环境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供有关决策层和环境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概述了张家口市环境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对策建议,以期对张家口市环境改善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哈尔滨市城市环境空气、水、生活垃圾污染等几个主要问题的调查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为政府决策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主要标志。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副产品——环境污染也重点发生在城市。根据我省城市发展的状况和特点——城市人口增长快,发展经济的任务重,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城市大气、水体等污染严重的情况,我们要加强环境规划、建设和管理,坚持实行综合整治的方针,不断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1 我省城市环境质量现状1.1 水环境1.1.1 城市废水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权责、环境管理的基本依据、环境管理重点、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等做出了规定,确立了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随后,通过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建立了我国的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具体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总量控制制度、区域限批制度、环境监测制度、环境规划制度及限期治理制度等.其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和环境规划制度处于决策链前端,对于预防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200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后,规划首次成为法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对象,极大地提高了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草地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刘起草地环境是指草地资源与一定的地理条件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特性并能发挥独特作用的地域空间,它与森林、农田、沙漠、沼泽等构成自然环境。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草地是覆盖地球面积最大的自然资源,草地资源... 相似文献
10.
11.
12.
全球环境治理新动态与我国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环境治理是随着环境污染在全球的加剧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一种有效应对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环境问题随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演变及其新特征,然后对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及其主要内容的现状、新趋势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在治理目标方面应把环境目标整合或主流化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在环境治理的方式和手段方面应加强多中心治理模式、互动式治理、源头治理等,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规则的制定,逐步健全我国环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环境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重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各类环境风险事件频发,在各类环境事件驱动下,我国环境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得到完善,环境风险水平总体有所改善,但仍处于高位。同时,公众对环境安全的诉求持续增高,环境风险与公众可接受风险水平之间的矛盾日趋凸显,亟需改变现有事件驱动型环境风险管理模式,构建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为此,本文针对我国环境风险管理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首先,需要制定环境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战略;其次,需要从法律法规、标准指南、应急能力、基础研究和科技支撑等方面完善环境风险管理支撑体系;最后,需要构建完善的环境风险交流体系,协调公众感知风险与实际环境风险之间的偏差。 相似文献
15.
16.
有效的风险管理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根本目标所在,然而目前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难以应用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框架下的风险管理之中,主要表现为:既有环境风险管理指标体系未能完全识别环境风险,在环境风险暴露环节中对受体的界定较为抽象,未能考虑行业之间的差异性,企业环境风险量化评估和风险等级划分标准难以统一,强调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而忽视日常管理.为适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当前环境风险管理指标体系改进措施为:针对环境风险形成全过程设置指标体系、完善和补充管理因素指标、细分环境风险受体以及区分环境风险导致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17.
18.
生态环境用水是维护生态安全、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内容。概述了我国生态环境用水法律保护的进展,即明确了生态环境用水的法律地位及用水顺序,分析了生态环境用水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为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我国生态环境用水的法律保护必须进一步加强。具体建议是:不仅应确立我国生态环境用水分配的责任主体,也要明确生态环境用水保护的责任主体;应加强生态环境用水信息公开,实现公众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低成本或零成本,完善生态环境用水公众参与机制;应强化监管依据的系统性,加强监管主体之间的联动,完善生态环境用水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