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并于2015年1月1日开始施行。环境监理作为环保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新环保法实施后环境监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结合环境监理的产生与发展,分析新环保法时期环境监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中国环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入WTO不仅对中国的经济贸易产生影响,而且对中国的环境质量状况、环境管理和环保产业都具有全方位的历史性影响。如,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总体污染水平将会逐年下降;农产品进口的增加将有助于中国的土地保护,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施用,从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入WTO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需要调整环境法规和提高环境标准,并将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还将进一步调整其投资政策,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纳入国家投资决策过程之中。对此,本文建议:应该对中国加入WTO将产生的潜在的贸易和环境的影响予以重视,调整贸易和环境政策,最大限度地利用贸易机遇,并在WTO贸易环境的讨论中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人居环境的地方性与适应性: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黄河流域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其人居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中,并且始终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人居环境空间与自然、社会各要素的耦合过程,源于人地关系变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动态、综合、系统性的适应机制。因而揭示系统适应性机制是解决黄河流域人居环境困境的关键。为此,本文以“地方性与适应性”为视角,邀请来自黄河流域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的专家学者,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城乡发展、遗产保护等视角解读黄河流域的人居环境特征,并为适应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寻找可持续策略。核心观点如下:总体而言,黄河流域的人居环境适应性具有多尺度空间关联性和历史地理依赖性;黄河流域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但不同区段的自然环境面临着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推动人地耦合关系的绿色化;黄河流域特别是上游沿线聚落具有鲜明的开放性、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交融性特色,多民族协同共荣发展是必由之路;黄河中上游因复杂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窑洞等特殊的聚落空间,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转变和消失,留住传统聚落的文化基因,亟需分级分类推进其演化进程;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内外辐射带动是流域全境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城市结构的优化提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全球环境日益恶化 ,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和消费需求观念的变革给未来社会支柱产业之一——环保产业兴起、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舞台。尤其是中国入世后 ,环保产业面临哪些风险及如何面对困境和挑战、机遇是我们今天关注的焦点。面对困境和挑战、风险和机遇 ,作出什么样的策略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本文拟对此作些浅探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对环境保护产生正面和负面方面的影响。对云南环境科技的影响,表现在思想观念的解放、思维方式的转变、科技方法的创新、常规技术升华、科技成果转化、环保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我们应从不断总结、发展知识经济型环保产业、培养和储备人才等方面抓住机遇,实现云南环境科技的跨越。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开局之年,面对新的发展目标、新的工作要求,我们要准确判断经济趋势、全面把握发展态势,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既要看到河南省环境生态建设面临的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也要深入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中国入世之后,伴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中国的环境保护同样受到西方的冲击。如何认清形势,准确把握机遇,合理应对挑战,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李淳 《中国物资再生》1999,(1):24-24,23
1.知识经济的由来 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与管理成为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今天世界的竞争已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美国社会学家托夫勒(A.Toffler)1980年在《第三次浪潮》提到“后工业经济”,是一种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经济。美国经济学家奈斯比特  相似文献   

9.
战略环境评价(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EA)是环境影响评价在政策、计划和规划层面的应用。实践证明,SEA是确保环境因素在决策过程中得到充分考虑的有效手段,是使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概念到实践的重要工具,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述了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循环经济理念的方式与途径,分析了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关系,指出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钟伟 《环境导报》1996,(3):23-26
环境管理计划型手段向市场型手段过渡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分析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讨论市场型环境管理原则的变化和微观管理工具的选择,侧重分析开征污染税的宏观经济效应和具体课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环境立法也应随这相应发展,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是填补原有的立法空白,包括持续发展立法,环境保护组织立法环境保护行政法程序立法,二是现行环境法是一些不能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内容必须加以修改完善,以排污收费为例,分析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实行环境税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通过对该地区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特点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指出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宝安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模式、城市化模式存在“非可持续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步入二十一世纪,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要求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和谐共生的关系体系。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保护人类唯一的家园,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保证当代人和未来人能否享有真正福利的基础,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阶段,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环境成本内部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争论背景、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的差异以及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严重缺陷。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过渡期和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论环境保护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高田 《环境保护科学》2000,26(3):19-21,35
可持续发展源于环境保护。本文首先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它所体现的基本原则和含义 ,接着又根据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最后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发展理论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世纪发展研究的进展中,阐述了发展的含义,二战后发展理论学。分析了20世纪50掉代的发展观-经济增长论,不可持续发的经济畸增的生产与消费模式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重点阐明 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地球环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诊及其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分析了知识经济给环境保护带来的机遇,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上海制定出以发展高技术环保不业和培养高技术环保人才 中心的战略目标,为争2010年在达到申城环境保护第三阶段目标的同时,出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 环保新雏型。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社会进程中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逐渐存在差异,其中相对优质的环境便具有了稀缺资源的性质,即“环境质量资源”。阐述了环境质量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本,指出环境质量资源稀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且这种稀缺不以现代人的意志为转移。着重论述了征收环境质量资本税对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