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随着航海项目不断发展,船舶制造的垃圾对于海洋具有重要影响,造成海洋污染产生。本文通过综述相关文献,针对船舶垃圾对海洋的污染与管理进行分析,并针对解决相应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力于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明曦 《环境》2013,(9):10-13
城市垃圾在不断增长,垃圾所产生的危害日益凸显,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北京市日产垃圾1.84万吨,如果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来运输,长度接近50公里,能够排满三环路一圈。并且北京每年垃圾量以8%的速度增长;上海市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万吨,每16天的生活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厦;广州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多达1.8万吨。"近期,《人民日报》的这则报道,  相似文献   

3.
海洋垃圾污染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海洋垃圾污染防治是改善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中国的海洋垃圾监测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许多工作需进行研究和实践.鉴于此,本文对中国海洋垃圾业务现状及需求进行分析,对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体系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以完善中国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体系,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为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垃圾是伴随人类生活和生产而产生的。有人估算过,目前全世界一年产生的垃圾已逾100亿t,人均达到2t左右。在我国,一个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每天可产生100t生活垃圾;加上建筑垃圾和工业垃圾,每日垃圾产生量不低于1500t。垃圾量的不断增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已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不安。面对世界性的公害,各国都在谋求解决垃圾的具体有效措施。其中控制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外控制城市生活垃圾的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4项:法律控制、回收利用、收费制约、绿色交换。回法律控制1.l课税法征收垃圾税,尤其对塑…  相似文献   

5.
海洋塑料垃圾是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对海洋经济、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从塑料生产和使用的源头管控、陆源垃圾和入海河流垃圾防治、渔业垃圾和港口船舶垃圾防治、海洋塑料垃圾监管和清理等方面,对我国现有应对海洋塑料垃圾污染的全链条治理体系进行了介绍,从制度建立、科技创新、多元治理、公众参与等多角度介绍了我国海洋塑料垃圾治理成效,并对我国海洋塑料垃圾治理能力的提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近期国际政府间谈判的重点.本文梳理了全球塑料垃圾产生和泄漏进入海洋的研究进展,回顾了海洋塑料垃圾国际治理进程,提出了我国应对海洋塑料垃圾污染的对策建议.研究显示,截止到2020年全球塑料累积生产量高达96×108 t,但由于各国不完善的废弃物回收和处理体系,每年有5.7×104~26.5×104 t的陆源塑料垃圾通过河流进入海洋,严重危害海洋生物健康.为解决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污染问题,各国政府和国际/区域组织积极推进海洋塑料垃圾治理进程.联合国环境大会连续四届通过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相关决议,建立一个新的具有法律约束性的塑料污染全球公约已成为可能.为积极应对国际公约和未来履约谈判,提出我国应坚持预防原则、三方共治原则(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治理进程,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近期国际政府间谈判的重点.本文梳理了全球塑料垃圾产生和泄漏进入海洋的研究进展,回顾了海洋塑料垃圾国际治理进程,提出了我国应对海洋塑料垃圾污染的对策建议.研究显示,截止到2020年全球塑料累积生产量高达96×108 t,但由于各国不完善的废弃物回收和处理体系,每年有5.7×104~26.5×104 t的陆源塑料垃圾通过河流进入海洋,严重危害海洋生物健康.为解决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污染问题,各国政府和国际/区域组织积极推进海洋塑料垃圾治理进程.联合国环境大会连续四届通过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相关决议,建立一个新的具有法律约束性的塑料污染全球公约已成为可能.为积极应对国际公约和未来履约谈判,提出我国应坚持预防原则、三方共治原则(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治理进程,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海洋垃圾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环境问题.为应对海洋垃圾污染问题,各有关部门和沿海地方政府在加强陆上废弃物的管理和控制、实施船舶垃圾回收、支持海岸清扫活动、开展公众教育和提高公众意识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陈熙  高翊尧  凌玮  柳青  沈茜  安立会  王琛 《环境科学研究》2019,32(12):1959-1965
海洋垃圾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当前环境领域热点问题之一.为揭示我国渤海近岸海域海洋垃圾的赋存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于2018年丰水期(8月)在辽东湾河口区海域布设6个长度为5~10 km的调查断面,利用拖网同时采集海面漂浮垃圾与海底垃圾,初步调查辽东湾近岸海域海洋垃圾分布和组成特征,并对海洋垃圾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辽东湾海面漂浮垃圾数量密度为67个/km2,质量密度为741 g/km2;海底垃圾数量密度为19个/km2,质量密度为2 544 g/km2.②在所收集的各类海洋垃圾中,塑料类垃圾数量占比约为50.9%,其中海底塑料类垃圾数量占比(62.1%)明显高于海面漂浮塑料垃圾数量占比(37.5%).③由塑料垃圾形态特征和表面带有的标识判断,辽东湾近岸海域塑料垃圾主要是来源于生活塑料垃圾(84.9%)和渔业垃圾(15.1%).在此基础上,建议加强源头管理以减少塑料垃圾进入海洋,主要包括完善当前海洋垃圾分类方法、加强渔业塑料垃圾回收、提升公民保护海洋环境意识和制定国家海洋塑料垃圾行动计划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海洋垃圾污染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政策措施开展海洋垃圾治理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局部地区仍存在海洋垃圾污染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和公众亲海体验。本文介绍了我国海洋垃圾污染状况,梳理我国出台的管理政策和防治工作进展,提出了在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等工作中海洋垃圾治理的对策建议,包括摸清海洋垃圾污染底数、定期清理海洋垃圾存量、严格防控塑料垃圾入海、建立海洋垃圾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城市垃圾高达100亿吨;在我国,每年城市生活垃圾多达1.4亿吨,且每年增加8500多万吨.垃圾堆积,传染疾病,污染大气、土壤和水源.对垃圾的处理已成为世界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当前,一些国家正在加紧开发回收利用垃圾,促使其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研究工作,并且成果累累;不断地推广利用,它既能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海滩垃圾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晰我国各海域的海滩垃圾污染状况及垃圾主要来源,在我国各海区选择24个代表性采样点,共86个调查样方,对我国各海域的海滩垃圾的种类、来源进行了详细调查和重点区域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海滩垃圾平均个数为1.03 m-2,其中塑料类最多(占37.37%),其次为泡沫类(占35.67%);总密度为15.91 g/m2,塑料类密度(3.62 g/m2)最大,其次为织物(布)类(2.87 g/m2)和木制品类(1.97 g/m2);主要来源是生活垃圾和旅游垃圾,分别占垃圾总量的39.26%和25.23%;对照国际国内相关调查资料,我国海洋垃圾的污染呈逐渐恶化的趋势,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针对我国海洋垃圾的污染控制,提出应通过进一步海洋垃圾污染调查工作,从制订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编制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等方面入手理清各部门管理权责;同时以政府为主导,联合公众、企业、NGO(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力量,建立海洋垃圾回收资源化示范点,开展海洋垃圾宣传、清理和海滩清扫活动等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 )垃圾是人类生产、工作和生活的废弃物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产的不断发展 ,垃圾的数量也正在不断增加。垃圾的种类十分广泛 ,可以分为有机物 (主要是厨房中废弃的动、植物残渣 )、无机物 (包括废渣、砖石、灰土 )和废品 (包括纸、纤维类、塑料、金属、陶瓷、木料、玻璃等 )三大类。有机物垃圾容易发酵腐化 ,产生恶臭气味 ,造成环境污染。德国每年有 90 0万吨家庭垃圾需要处理 ,其中至少有 40 %是由蔬菜和食物残余物、腐烂的水果、咖啡渣和凋谢的插花等组成的生物垃圾。这些生物垃圾成为城市中十分头疼的事情 ,许多国家将它们送…  相似文献   

14.
厦门海域海漂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潜在生态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垃圾漂浮于海面将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健康将产生潜在的风险。本文通过收集2009年厦门海域海漂垃圾清理与清运资料,系统地分析厦门岛海漂垃圾的来源和分布,以期揭示海漂垃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生态风险,提出切实合理的整治意见,为海洋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罗定 《环境》2001,(3):41-41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每年产生的城市垃圾高达100亿吨;在我国,每年城市垃圾多达1.4亿吨,且每年增加8500多万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垃圾传染疾病,污染大气、土壤和水源,已成为一大公害。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减容化和资源化已成为全球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现在,全国政府和科学家都在煞费苦心地寻找垃圾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城市日益发展,垃圾与日俱增,这个不容回避的现实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城市。有资料说,世界上的大多数城市已陷入垃圾围困之中,处于“垃圾压城”的尴尬境地。“环境保护”是人类的共同呼声,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此,当今各国都致力于“垃圾处理新技术”的研究,使之变废为宝,转化为对城市有用的再生资源和财富。到目前为止,该项研究已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垃圾能发电丹麦一个年处理43万吨的垃圾处理厂,将其产生的6.8万吨油当量的能量用于发电。废旧物回收利用德国在垃圾回收后,利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海洋塑料和微塑料污染问题是全球研究热点,随着我国陆源垃圾减量化处置率和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的提高,重新核算我国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排放量尤为重要,基于文献已报道的关于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排放量估算的方法并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相应排放量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2016年我国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124×104~331×104 t,略低于2010年的132×104~353×104 t;生活污水处理厂向环境中排放塑料微珠约109.95×1012粒(折合131.78 t),远低于2014年报道的209.7×1012粒(折合306.9 t).此外,2016年我国生活污水处理厂向环境中排放合成化学纤维类微塑料约1 296.95×1012个(折合648.48 t),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合成橡胶轮胎粉尘约78.85×104 t;合成化纤类微塑料和合成橡胶轮胎粉尘等已成为陆源微塑料的重要来源.通过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污染、陆源垃圾处置、海洋垃圾污染应对等方面进行比较,未来我国应通过完善"限塑令"和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尽早实施"塑料微珠"限令、明晰生活污水处理厂微塑料排放状况等手段从源头控制排放,此外需有效控制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输送途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测标准,提升我国应对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的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某些国家对控制城市生活垃圾的几种措施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晓芹 《重庆环境科学》1999,21(2):51-51,58
垃圾是伴随人类生活和生产而产生的。有人估算过,目前全世界一年产生的垃圾已逾100亿t,人均达到2t左右。在我国,一个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每天可产生100t生活垃圾,加上建筑垃圾和工业垃圾,每日垃圾产生量不低于1500t。垃圾量的不断增加及其对生态环...  相似文献   

19.
船舶垃圾处理方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船舶垃圾的处理方式及其发展,并针对中国的船舶垃圾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曾华岚 《环境保护》1998,(11):41-42,45
船舶垃圾处理与保护海洋资源,维持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阐述了船舶垃圾对海洋环境已经和可能造成的污染危害,分析了造成这些污染问题的原因论述了MARPOL73/78国际公给及我国相应法规中对船舶垃圾的处理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我们应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