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一种新型的高效纤维滤池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高效纤维滤池对SS和浊度的去除效果,并对进水SS浊度的变化对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出水浊度与取样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SS的质量浓度为10~50 mg/L、浊度为10~50 NTU条件下,出水的SS的质量浓度和浊度可分别降至10 mg/L和5 NTU以下;随着进水SS浓度和浊度的增大,出水SS浓度和浊度也相应地增大;在同一反冲洗周期内;反冲洗前l min的出水水质最好,反冲洗过程及反冲洗后1~2min过滤效果较差,随着时间的递增,处理效果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投菌法在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美国的基因工程菌应用于某池塘静态富营养化水体中,对水体中的营养性指标进行了测定及分析,并对水体中生物变化情况进行观察,通过对各项监测指标的浓度变化曲线分析可以得知:在微生物处理下,水体的营养物质浓度不断下降,水体的浊度下降,透明度升高,得到了实验水水质明显的改善。于是提出利用高效微生物(主要是细菌)进行生物修复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净化蓝藻水体,利用聚铝和FeCl3 2种絮凝剂对蓝藻水样进行了絮凝研究,主要通过浊度的去除效果来评价聚铝和FeCl3对蓝藻水样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聚铝和FeCl3对蓝藻水样进行絮凝时,搅拌是关键因素之一;粉煤灰和FeCl3的联合作用时蓝藻水样浊度的去除效果没有FeCl3单独作用效果好;在蓝藻水样浊度为71 NTU时,FeCl3的最适处理质量浓度为50 mg/L,聚铝的最适处理质量浓度为50 mg/L和100mg/L;此时,聚铝可将蓝藻水样的浊度从71 NTU降至2.5 NTU,FeCl3可将蓝藻水样的浊度从71 NTU降至3.4 NTU.  相似文献   

4.
针对微污染水源水的特点及自来水厂普遍存在的水质问题,利用华东交通大学研制开发的一体化微涡流澄清池对原水进行强化常规处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一体化微涡流澄清池进水流量为8 m3/h,进水浊度为21.7 NTU,投药量为10 mg/L时,澄清出水浊度稳定在3 NTU以下,UV254的去除率为25%,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为41%;保持其他工况条件不变,投药量增加至16 mg/L时,澄清出水浊度稳定在0.5 NTU左右,UV254的去除率提高至40%,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提高至60%。通过FCD和Zeta电位仪监测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投药量的增加,Zeta电位逐渐上升,絮体等效直径增大,出水浊度下降,UV254和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升高。  相似文献   

5.
雨水水质监测与常规处理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京城区屋面雨水径流及某住宅小区的雨水调节池水质做了分析测定,发现屋面初期径流污染很严重,最大值能够达到CODcr290.08 mg/L,NH3^+-N5.47μg/L,浊度220.5NTU。采用混凝-砂滤工艺对调节池雨水进行了中试规模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硫酸铝作为混凝剂时,其最佳投加量为25 mg/L,此时CODcr的去除率为85.14%,浊度的去除率为88.79%,TP的去除率为63.18%。后续选用0.5 mm粒径石英砂过滤混凝沉淀后水,处理后出水水质均值分别为浊度7.5 NTU,TP 0.07 mg/L,NH3^+-N3.68 mg/L,CODcr27.04 mg/L,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6.
对渭南市沋河水库及以上河段、沋河公园、沋河下游河段布点采样,分析其水质空间特点。研究发现:浊度和溶解氧指标空间特点都表现为水库以上河段数值低、波动小,均值分别为12.78 NTU和7.18 mg/L;公园及以下河段浊度高、波动大,分别为38 NTU和32.88 NTU;公园河段溶解氧数值高、波动大,均值为12.39 mg/L,下游溶解氧降低;总硬度在公园以上河段数值较高,波动不明显,但公园以下河段则表现为剧烈波动,平均值分别为5.22 DH和7.41 DH。研究证明沋河各河段水质变化以水库至公园为突变点,这一河段的水质维护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多户化粪池联用的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单独净化槽的基础上针对农村现有的自来水化工程相配的化粪池,研发多户联用的多功能高效新型净化槽,调查了生物滤床对污水净化作用,测定了各区BOD5、氨氮和浊度的变化情况,讨论了各区生物滤床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处理能力为单独净化槽4倍情况下,各区加入滤床后出水的BOD5、氨氮和浊度分别为3 mg/L、10.5 mg/L和5NTU,水质指标均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大大减少了净化槽的投资费用。  相似文献   

8.
刘伟  潘杨  黄勇  陈园 《环境工程》2016,34(6):14-17
以4种不同工艺系统为例,分别在反硝化产生浮泥(甲)及厌氧发酵产生浮泥(乙)两种条件下,研究了出水浊度与悬浮固体浓度(SS)以及浊度与悬浮颗粒携带污染物COD、TN及TP之间的相关性规律。结果表明:浊度与SS、COD、TN及TP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在反硝化产生浮泥条件下,SS、COD、TN及TP随单位浊度(1 NTU)的增加分别增加2.737,3.134,0.265,0.063 mg/L,厌氧发酵产生浮泥条件下,各指标则分别增加2.656,3.130,0.187,0.057 mg/L。SS和COD增加量与泥龄呈相关。TN和TP增加量因不同工艺系统特性而异。在浊度大于3.71 NTU,且液相各指标与排放标准相差不大时,出水综合水质指标的提高可通过物理强化降低浊度实现。  相似文献   

9.
采用平板陶瓷膜中试装置处理石化废水,分析了处理效果与膜污染情况,获得了平板陶瓷膜稳定运行条件下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COD为50~100 mg/L、浊度为2~11 NTU的进水条件下,平板陶瓷膜出水COD与浊度分别为20~42 mg/L和0.05~0.2 NTU,与双层过滤器+中空纤维超滤工艺出水水质较为接近;在运行通量40 L/(m 2·h)、反洗周期45 min、反洗时间60 s的条件下,采用浓度为100~150 mg/L的次氯酸钠每7小时进行1次化学清洗,平板陶瓷膜系统运行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0.
调查南渡江铁在溶解相和颗粒相的分布,并开展实验探讨颗粒物和pH对铁测定的影响。南渡江下游总铁的变化范围从1.374到3.098 mg/L,跟浊度呈现较强的相关性(R2=0.8930)。溶解态铁的变化范围为0.043~0.072 mg/L,仅占总铁2%~3%。自然静置实验铁的浓度从1.550 mg/L降到0.043 mg/L,移除率达到93.1%。加酸静置实验表明加酸能促使颗粒态或胶体态铁析出到溶解相。  相似文献   

11.
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絮凝机理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秉晖  栾兆坤  潘纲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1):1874-1880
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特性粘度分别为2.7,1.4,0.7)为絮凝剂,对比PAC和PFC,通过残余浊度、Zeta电位、FI絮凝指数的测定,研究了PDADMAC对高岭土悬浊体系(浊度分别为6000,1000,200和10 NTU)的絮凝特性,并对其絮凝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DADMAC的吸附构型决定其絮凝机理在较低初始悬浊物浓度下(200 NTU)为单个颗粒物表面吸附覆盖及其"吸附电中和"絮凝模型;在高浊条件下(>1000 NTU)为单颗粒表面(Monomer)部分吸附覆盖及其"吸附架桥"絮凝模型.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再生水水源补给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构建及管护技术体系",并在圆明园开展了推广应用,设计建设了近70 hm2再生水水源补给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构建及管护示范区.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改善水体景观、水质及水生态状况:浊度明显降低,示范区浊度大多小于3NTU(饮用水浊度国家标准1NTU),感官效果明显优于修复前;总磷平均...  相似文献   

13.
以某石化公司为例,综合废水水质参数:CODcr≤80mg/L,BOD5≤15mg/L,电导率=800~1550μS/cm,浊度≤6NTU,水温25~35℃,采用曝气生物滤池—超滤—反渗透工艺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CODcr≤50mg/L,BOD5≤10mg/L,电导率≤50μS/cm,浊度≤5NTU,达到工业循环冷却水补水标准。  相似文献   

14.
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处理受污染的水库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高锰酸钾强化常规工艺处理受污染水库水效能.进行生产性试验对比了投加高锰酸钾前后处理水浊度、颗粒物、CODMn及藻类的去除效果,并对高锰酸钾强化除污染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投加高锰酸钾使得澄清池平均出水浊度由4.490NTU降低至3.995NTU;出厂水平均浊度由0.670NTU降低至0.463NTU;颗粒物去除率由71.72%提高至83.86%;澄清池出水平均CODM。由3.21mg/L降低至2.86mg/L;出厂水平均CODM。由2.99mg/L降低至2.62mg/L;藻类总数去除率由36.49%提高至71.27%.且藻类种属也相应减少。高锰酸钾能有效地强化受污染水库水中不同污染物的去除效能,显著地提高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汛期暴雨径流潜入演变过程及其对分层水库水质的影响,以西安金盆水库为研究对象,对2015年6月和2017年10月2次暴雨径流过程中各监测点水温、溶解氧、浊度、总氮、总磷和CODMn等水质指标进行持续监测.结果表明:径流量在300~400m3/s时,潜流经历全断面径流-底部潜流-中部潜流3个阶段,最终潜入主库区中部水体.暴雨径流的汇入使水库热分层结构稳定性受到一定破坏,中下部水体溶解氧得到补充.暴雨径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及氮、磷营养盐等污染物质会对水库水质造成较大冲击,2015年6月暴雨径流使水库中层水体总氮、总磷、CODMn和浊度从1.60,0.021,3.70mg/L和5NTU增大为2.37,0.100,5.80mg/L和93NTU,水质污染特征为短时高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染整废水进行磁絮凝的中试研究,将磁粉加载于混凝澄清池,该技术是在接触絮凝加速澄清技术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应用絮凝形态学理论的新型高效固液分离技术。中试试验经过半年的调试和运行,浊度等水质数据明显优于普通的砂滤出水水质。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为pH=6~9,COD≤200 mg/L,浊度≤10NTU,色度≤200倍。  相似文献   

17.
以珠江源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两级臭氧氧化与活性炭组合工艺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在原水NH4+-N、CODMn、NO2--N和浊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44,3.46,0.172 mg/L和13.91NTU的情况下,炭滤出水NH4+-N、CODMn、NO2--N和浊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04,0.13,0.002 mg/L和0.30NTU,相对于原水,组合深度处理工艺对上述指标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7%、66.4%、98.8%和97.8%,出水水质符合CJ94-200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NH4+-N0.5mg/L,CODMn2.0 mg/L和浊度0.5NTU的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监测频率为1min的陆基高光谱水质遥感监测仪于2021年9月24日~11月18日在四川德阳人民渠对浊度、悬浮物、总磷等关键水质参数开展连续监测,精细刻画了水质分钟级的动态变化特征,并结合逐时降水数据探究了不同雨强对人民渠水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降雨量与浊度(r=0.82,P<0.001)、悬浮物(r=0.88,P<0.001)和总磷浓度(r=0.81,P<0.001)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降雨量与总氮浓度(r=0.39,P=0.07)存在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当小雨时,降雨量少,没有形成明显的地表径流,河流水质几乎不受影响;大雨及暴雨时,地表径流的形成造成浊度、悬浮物和总磷浓度显著增加,总氮浓度增长幅度则较为平缓.通过高频水质数据可以精细刻画从高强度降雨发生到引发流域氮磷污染物大通量、脉冲式输入再到水质短期剧烈变化这一关键流域污染过程,研究结果为高强度降雨频发地区和未来极端降雨增加情景下流域的污染物控制和综合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因工程菌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应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模拟了自然状况下水体富营养化的一般过程。利用基因工程菌消氮细菌及沉淀细菌对实验水体进行生物修复。得出:在微生物处理下,水体的营养物质浓度不断降低,水体的浊度下降,透明度升高,使得实验水体的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PVA膜生物反应器去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了一种高亲水性的膜材料——PVA膜材料,处理生活污水,在污泥浓度为8000mg/L,HRT为3.5h的条件下,出水COD值维持在20mg/L以下,平均去除率达到93.3%;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出水SS在1~3mg/L之间,平均去除率达到98.4%,有的甚至能达到100%;出水水质清澈透明,出水浊度平均在0.81NTU,小于1NTU,优于国家饮用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