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两个矿长究竟该不该奖励?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有功人员"不应该受到奖励,因为政府部门早就下发了有关文件,明确规定了矿领导带班下井和积极组织救援的责任,这次抢救成功实属职责所在。笔者认为,此观点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2.
郭孝臣  傅贵  郝传波  孔庆端 《安全》2020,(3):44-48,53
为进一步完善和简化事故致因"2-4"模型,对模型中的"事件"和"动作"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首先,通过文献分析,确定了事件、动作和状态的定义及属性,提出了动作是事件的观点并加以图示说明。然后,以北京交通大学"12. 26"较大实验室爆炸事故为案例,对图示进行解释,详细分析了上述观点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动作和状态是人和物都具备的,并且状态包含在动作过程中;动作、状态、事故都是事件,事件是人或物的动作,或者动作过程中的某一瞬时状态,故"2-4"模型中动作和事件是等价的,可以相互替代或混用。  相似文献   

3.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以下简称"BP公司")位于美国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井喷爆炸起火,36 h后沉没.该事故造成11人死亡、17人受伤.在钻井平台上工作的其余98人,因弃船撤离而没有受到伤害.2010年4月24日,钻井开始大量漏油,持续了87天,约有410万桶原油流人了墨西哥湾.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日前对年初发生的合川市"1.29"重大沉船事故责任人作出相关处理,合川市两位市长受到处分.  相似文献   

5.
奖励健康     
最近,著名健康教育专家候培森提出了一个观点:那些埋头苦干、最后病倒或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人应当受到批评,而长期保持身体健康的人应该受到奖励。这一观点,无疑跟我们过去提倡的“越是拼命越革命”的固有理念唱了个反调,但却见解独到,发人深省。诚然,那种不考虑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精神可嘉,但他们却往往在成败得失上违背了最基本的科学道理。比如,你本来可以为国家工作三四十年,但由于不合理的工作方式损害了健康,结果只工作了一二十年甚至更短时间就不行了。得大?失大?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6.
《安全与健康》2006,(4):14-14
[本刊讯]3月15日,广东省纪委、监察厅负责人通报了汕头市"6.10"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处理情况,22名政府及管理部门公职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涉嫌消防责任事故罪以及窝藏罪的华南宾馆法人代表等八人已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相似文献   

7.
一到春季,不少人会出现一种总是打呵欠、无精打采、昏沉欲睡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作"春困"."春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体生理机能暂时不适应环境所造成的.众所周知,在漫长的冬天,人的皮肤血管受到寒冷的刺激,血流量减少,同时大脑和内脏血流量增加,而进入春天后,随着气温的暖和,人的皮肤血流会增加,流入大脑的血流却相应减少,因而一时无法适应,便出现了"春困"现象.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政府发言人姜澜说,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事故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领导已受到严肃处理,其中3人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正式批准逮捕.  相似文献   

9.
感冒了怎么办?有些人认为不用打针吃药,用一些民间治感冒的"偏方"就行,那么,这些方法是否科学呢?专家提醒,如果不是单纯的感冒,且伴有咽喉炎、气管炎、肺炎等,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偏方之一:用电吹风吹太阳穴和风池穴 专家观点:可起到以热驱寒、缓解感冒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职业安全》2010,(8):120-121
<正>一幅漫画道出了某些领导者的心态.有些领导把"保险"当成了"保护",以为有了保险就万事大吉.不再重视生产安全。这是一种短浅的观点。我们不仅要重视生产设备的损失,更应有人文关怀.重视职工的生命安全"以人为本"。否则,这位领导的"乌纱帽"也难以"保险"了!  相似文献   

11.
林静 《劳动保护》2005,(5):12-13
"关心安全生产工作的人越多越好, 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的氛围越浓越好, 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门越多越好." 这是云南大理州安全监管局局长段晋槐常说的一段话.30多年来,段晋槐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始终用一种默默奉献和无私敬业的人格力量,感动和激励着周围的人,使一个人的努力成为一个部门的努力,一个人的力量变成无数人的力量.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大理州一跃成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州,段晋槐也被评为"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受到了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表彰.  相似文献   

12.
"安全文化"这一概念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又有了哪些新的诠释?城市发生突发事件时,应该怎样科学应对?针对城市中的高危行业,应该怎样创新监管手段?第五届北京安全文化论坛演讲嘉宾的发言,为我们提供了借鉴.2011年11月29日,第五届北京安全文化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主题为"城市运行安全".来自国内外安全生产领域的12名专家、学者,围绕城市运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安全文化的新视角"安全文化"概念的由来,已有20多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安全管理与研究的实践中,不同的人对"安全文化"的理解会有所不同.而在这次论坛中,各种思想与观点的交汇,使我们对"安全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拓宽了维度.  相似文献   

13.
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国通 《安全》2000,21(3):28-30
国务院7部委联合设立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通知已发表5周年了.在这5年中,我国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受到从中央到基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使这一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万成略 《安全》2004,25(2):27-29
应急救援时的事故状态是个非常态.按事故致因理论的能量说,事故状态是能量的不受控制和约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不明确的情况下,救援人员很容易受到伤害.已发生多起救援人员受到伤害的事实,提醒人们注意救援人员的自身防护.在崇尚"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的今天,我们应该以最小的代价将事故的损害降到最小的程度,尽量不发生救援时的二次伤亡.救援人员的作业状态不同于任何其他正常状态下工作的人员,在人、机、环这个均衡系统受到破坏的情况下,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这个安全生产的最后屏障也就成为他们的重要生命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高产出的同时也伴随着层出不穷的安全责任事故,企业的安全管理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人"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成为企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内涵出发,从安全意识、保障机制、培训沟通等方面阐述了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文化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方式出发,阐述了安全文化对人的安全行为的影响模式,进而提出了运用安全文化铸造安全行为的途径.从而为利用安全文化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所提出的建设安全文化的途径对减少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每当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大家都在找原因,并常常在分析多种原因后,归结为"事故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如媒体监督)、员工个人及其家庭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搞好。不能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但是把各方乱绞在一起,最终会导致"一头雾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解决,落实到事故预防上依然没有效果。笔者试列下"常见"原因,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常见"原因如下:1.工人方面。这种观点认为,出事  相似文献   

18.
<正>在珲春市最近举行的"最美珲春人"评选活动中,珲春市安监局总工程师孙曙光高票上榜,被该市市民推选为"最美珲春人"之一。一个普普通通的安监干部,一位不善言语的技术人员,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的尊敬和厚爱?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呢?用珲春市委书记高玉龙的话说:"凡是被评上‘最美珲春人’的同志,都是经过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铝合金抑爆材料能有效地防止液化石油气罐发生爆炸"这一说法,通过分析铝合金抑爆材料抑爆原理和液化气罐发生爆炸机理,论证了这一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进而得出此说法不能成立的结论.此观点仅供大家研讨和商榷.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有媒体报道,重庆能源石壕矿兼职群监员李平面对徒弟违章,如实向矿安监部门作了汇报,徒弟受到了严厉处罚。笔者认为,李平的"太不近人情"中,彰显了他工作的一丝不苟,对工友生命健康的珍爱。企业的生产安全就需要多些这样负责的"人情"。人情,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它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尊重、关心、爱护与帮助,通常指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中的感情。安全管理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