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6 毫秒
1.
全球变暖影响下中国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2,自引:5,他引:42  
在本世纪全球与中国显著变暖和中国境内降水量有所减少影响下,结合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恶化,5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多种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灾、风暴潮灾、农林生物灾害都在发展加剧,唯寒冻冰雪灾害有所减轻。自然灾害所造成经济损失80年代已比60年代成倍增长,90年代逐步损失达1000亿元至2000亿元。下世纪气候进一步变暖,如北方降水少量增加不抵蒸发量的上扬,旱灾仍将继续发展。南方雨量增加特别是暴雨和台风雨的增加,会使洪涝灾害扩大加剧。沿海地区由于海平面上升,海岸带灾害主要是风暴潮存在加剧趋势。农林病虫害也将发展,唯寒冻灾害可大幅度减轻。  相似文献   

2.
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000-2008年自然灾害发生面积与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了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发展影响较为显著,并具体指出了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自然灾害通过影响农业单产、农业有效利用面积及农业总产值来影响农业,不同种类自然灾害的发生面积都处于不断波动之中,并呈现逐步提升之势,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最后指出了通过增强农业本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更好的预测农业自然灾害等,为各级政府制定抗灾减灾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1949—1990年中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11,他引:6  
依据中国省级报刊灾害(1949年 ̄1990年)记录,以县域为统计单元,建立了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自然灾害多度、频次与综合灾害指数等特征值进行计算与制图,从而对其时空分异加以分析,得出近十几年来灾情明显增长与高风险区开发力度加大有直接关系的认识,并再次证明中国自然灾害东西分异高于南北分异,为中国自然灾害区划提出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中国自然灾害>教育软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瑛  朱良  王静爱 《灾害学》2003,18(2):63-67
根据社会公众对中国自然灾害信息的需求,开发了《中国自然灾害》多媒体教育软件。软件以区域灾害系统理论为指导,设计了内容框架、基本体系。通过声音、影像、动画和文本等媒体形式可向社会深层次、多角度地介绍中国自然灾害信息,普及减灾知识,增强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进展与对策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从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了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框架,认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是提高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基础;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是规范灾害应急管理,提高灾害紧急救援能力的关键措施;灾害信息快速准确的获取和评估是灾害应急管理的有效保障;建立实际可用的应急管理系统是提高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是当今科学研究的两大热点,两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关性,但目前要确切地定量计算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强度和出现频率的影响还很困难。本文在分析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灾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在千年尺度上,长江流域的大旱和气候变冷成正相关,而长江流域的大涝以及黄河流域的大旱和大涝与气候冷暖过渡期成正相关;2.在百年尽度上,近1042年来,共出现281次全国性大旱和大涝,平均每百年出现27次,在地域分布上以南涝北旱为主;3.就百年至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言,气候冷冷组合期(1301~1900)易发生全国性大涝,而冷暖组合期(950~1300年,1901~1991年)易发生全国性大旱。总的来说,冷冷组合期的大旱大涝发生频率明显大于暖期,但不同地区有差异;4.在其它影响方面,台风、地震与海啸灾害在冷暖组合期(20世纪)均有比冷冷组合期(14和19世纪)多的趋势。因此,气候变暖将使防灾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拥有富饶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但同时也潜伏着复杂的致灾因素,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我国浩繁的历史典籍记载了大量的灾害现象,笔者从中搜集整理出了“中国部分自然灾害之最”资料,通过《灾害学》杂志奉献给广大读者,以期引起更多的人充分关注我国各类自然灾害的综合研究和系统防治工作。本文侧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自然灾害区划编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依据灾害系统理论和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构建了综合城市化水平(C1)指标和综合自然灾害强度(QC)指标;运用数字地图技术,在模型与图谱互馈过程中,实现了中国城市承灾体与致灾因子的综合定量评价,编制了中国城市自然灾害区划图.将中国区划为3个一级区,即沿海城市灾害区、东部城市灾害区和西部城市灾害区,以及15个二级区和22个三级区,为城市灾害风险管理和中国自然灾害救助区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考虑自然灾害的危险性、灾害的经济与社会易损性和风险区的工程防御能力的基础上,建立了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分析的数学模型。选择给人类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地震、地质灾害、洪水和台风等4种自然灾害作为灾害危险度评判的灾种,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中国由然灾害保险风险进行了评判。并根据评判结果绘制了中国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区划图。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能避免干旱、洪水、飓风、暴风雪、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由于能造成灾区居民伤亡、疾病和精神创伤,因此,也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据全球统计,需要国际救援的自然灾害几乎每周都有发生。一年须支付的国际救灾款项达10亿美元。美国本世纪70年代就发生了13093次灾害,使7169人死亡和  相似文献   

11.
两宋时期自然灾害的文学记述与地理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宋320年间共发生灾害1739次,灾害种类14种,如此深重的灾害是导致两宋"积贫积弱,国力不强"的一大主要因素.由于宋朝时期的地理气候特点,水灾、旱灾接连不断发生,并且成为两宋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古代自然灾害研究主要依据史书记载,中国是世界上少数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灾难与救世观念可以给人们很多启发.以王禹偁为代表的宋代文学家给后世留下了许多记述灾害的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的记述中可以提取古代灾害的准确信息.北宋都城位于开封,南宋京都在杭州,由于史料对当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省份的记述颇为翔实,两宋自然灾害的省区分布,以河南、浙江灾害次数最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陕南清代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了清代(1644-1911年)陕南霜雪灾害等级、阶段变化及不同等级灾害周期性等。统计分析显示,陕南清代发生霜雪灾害28次,平均每9.57年发生一次;霜雪灾害可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各占灾害总频次的21%,72%和7%;清代霜雪灾害可分为4个阶段,其中1644-1668年和1819-1868年的第1、第3阶段为灾害多发期,而1669-1818年和1869-1911年的第2、第4阶段为灾害少发期。霜雪灾害的自相似性揭示了灾害的分形性,分形结果显示陕南地区清代各等级灾害呈周期变化,且这些灾害的集中性非常强。陕南清代轻度、中度和重度霜雪灾害发生分别存在着16~18 a,7~8 a和46 a振荡周期。该地区霜雪灾害的发生主要是偏暖月的持续性降雪、积雪或由寒流引起的气温骤降造成的。初步确定陕南清代发生了两次霜雪灾害气候事件,时间在公元1649-1663年和1817-1842年。  相似文献   

13.
1Catastrophology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natural- social science.Health and longevity are the common wishes of humanity,and peace and progress are thecommon goals of society.Calamities,either natural or human,are harmful to the health andlongevity of human beings,bring about economic damages and impede the prosperity and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The phylogeny of human society is indeed a chronicle of struggleswith various disasters.To date,the study of disasters and hazards has developed int…  相似文献   

14.
历史时期中国热带的气候波动与自然灾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沉积、考古、热带动物分布及相关史料得出,中国热带地区历史时期(周代至清代)的气候波动有5个冷期及其间的4个暖期.唐宋以后,自然灾害加剧,其中尤以冷期为甚.中国北方晋至南北朝、南宋、明末的3次人口南迁,对热带地区的人口增长和资源开发有深刻影响.热带地区自然条件相对优越而稳定,自然灾害比北方轻,而且国土开发较晚,经济发展滞后,因而环境状况的变化不如北方剧烈.秦汉时期环境好,唐宋时期环境尚好,明清时期则环境渐趋恶化.  相似文献   

15.
卜风贤  冯利兵 《灾害学》2007,22(3):139-142
我国先秦时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农业减灾救荒思想,它包含灾前预防思想、农业减灾思想和灾后救荒思想三大部分。中国古代的减灾和救荒两大思想体系由此成为有机整体,这在三代(夏、商、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转型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这一时期的农业减灾救荒思想对于后世的防灾减灾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的活动深刻地改变着自然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已成为现代生态环境的常态,而人类对于自身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承担什么样的义务和责任,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从自然灾害的释义学角度入手,结合对灾害不同认识的理论背景,分析了自然灾害的人为致因,依据客观的灾害史,指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极端功利化对自然灾害频发的罪责,并提出应从生态伦理学探讨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内在文化根源,借助对理性主义的分析,揭示了人类中心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继而。结合现代生态伦理学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反思和修正。  相似文献   

17.
清朝,闽台已经成为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常见的灾害有洪水、干旱、台风、地震与瘟疫等.对福建危害最大的是水灾,对台湾危害最大的则是风灾.两岸人民为抗击自然灾害而共同努力,清地方政府采取多项救灾措施如蠲免、赈粮、捐赀及赋予台湾官员独断财权以应付突发灾情等,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8.
自然灾害的认知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不同的历史时期,自然灾害的表现形式和造成的后果以及人的应对方式均有所不同,而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往往决定着人们如何应对灾害以及他们在抗灾减灾中的态度。根据自然灾害史,文章认为存在着3种灾害认知模式:灾害-牺牲;灾害-危害;灾害-损失,并对3种认知模式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9.
新疆是我国自然灾害群生的典型地区和频发地区,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在未来十年灾害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为参与联合国倡义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和推动新疆的减轻工作,我们对新疆1949~1990年主要灾害进行了分析研究和统计,并对今后的减灾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Phillip Drake 《Disasters》2016,40(2):346-364
The Lapindo mudflow i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disasters in Indonesian history. Despite its unique biophysical features, most consider the mudflow a social disaster as scientific conflicts about its main trigger have evolved into legal disputes over accountability and rights. This paper examines this ‘trigger debate’, the stakes of scientific contention and the broader social and natural dynamics that shape the terms of this debate. A Latourian impulse drives this analysis, which aims to improve both understandings of—and responses to—complex disasters. This paper also notes that the stakes of representation extend to constructions of its stakeholders, especially to victims. As socionatural disaster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common feature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from mud volcanoes to extreme weather events caused by global warming, i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representing disasters and stakehol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