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南岭东段风化壳淋积型矿中含稀土矿花岗岩层中暗色包体的地质特征,发现分布在岩体中的大量暗色包体具流面和流线构造,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辉石和斜长石,具典型的辉长结构。暗色包体低硅、钾和钠,高钙、铝、镁、铁、钛和锰,属亚碱性—铝不饱和型;富集U、La、Pr、Nd、Sm、Dy,亏损Nb、Sr、Zr、Hf、Ti等微量元素;REE总量低于寄主含矿花岗岩层稀土总量,Ce和Eu具有明显的负异常。这些特征说明暗色包体的原岩可能来自早期基性岩,其形成与燕山早期陂头岩体的分异演化关系密切。与南岭地区花岗岩中此类暗色包体进行对比,有助于在该区寻找稀土矿床和稀有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黑云母的电子探针方法测试,分析闽西南地区才溪岩体、四方岩体及罗卜岭岩体中黑云母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测试结果表明,才溪二长花岗岩中的黑云母为高铁黑云母,而四方花岗闪长岩及罗卜岭花岗闪长斑岩中的黑云母为高镁黑云母,在由黑云母成分确定的物质来源图上,它们均落入壳-幔混合源区域,表明其成因类型都是壳-幔混源型花岗岩,但随着形成时代的逐渐变新,其物质组成成分中幔源组分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云南剑川杂岩体中岩石包体的分布、大小、形态、岩石类型、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特征,探讨包体的成因,并推测寄主岩浆岩的性质、来源。认为剑川杂岩体中的岩石包体可分为捕虏体和同源包体,同源包体又可分为析离体和堆积岩。推测的岩体初始岩浆温度为1000—1125℃,形成深度约为20—30km。  相似文献   

4.
业已确定,兴凯岩体沃兹涅先斯克构造的锂-氟花岗岩属于S型,而东锡霍特区季格林构造的花岗岩则属于A型。证实了第一种类型花岗岩的流变成因和第一种类型花岗岩形成于熔体的结晶作用。采用温压地球化学方法,测定了矿石-岩浆体系在不同构造中形成时深部流体成分的差别和该成分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探讨了伴随沃兹涅先斯克和季格林构造花岗岩的形成过程金属矿化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 石榴石是花岗岩类岩石常见的副矿物之一。研究工作表明,石榴石的成分特征反映了花岗岩的成因、演化及其成岩成矿作用的物理一化学条件。因此,在花岗岩及与其有关的各种矿床的研究中,石榴石的成分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外学者对花岗岩类岩石的石榴石成分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资料,提出了有意义的见解。现将他们的研究成果综合、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作者近6年来应用费氏台改进双晶法测定广西、新疆等地各种花岗岩不同结构中斜长石成分与结构态之若干实例,得出相同的结论:根据斜长石成分和结构态特征,可以区别同造山、后造山、非造山等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同时还能鉴别A1、A2型不同成因类型的碱性花岗岩。  相似文献   

7.
<正> 一些金刚石中微小的同生矿物包体的成分,可用来解决金刚石成因的最重要的控制条件问题。有人认为,这些矿物包体被包裹的时候,它们与其主晶金刚石是稳定共生的。因此,矿物包体的成分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诸如金刚石形成时的化学环境、周围的压力和温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法国中央地块第三纪碱性火山岩中一麻粒岩相包体序列的Pb、O同位素数据。该序列包括超镁铁质堆积岩、镁铁质堆积岩、变辉长岩(可当作基性流体)、长英质变火成岩(紫苏花岗岩)和变沉积岩。镁铁质包体、长英质变火成岩和变沉积岩的δ~(18)O值范围分别为+6.9‰~+9.8‰、+9.3‰~10.2‰和+6.1‰~11.8‰。相比之下,该区地幔橄榄岩的δ~(18)O值为+5.1‰至+6.9‰,而区内海西花岗岩类的δ~(18)O值则为+8.6‰~12.1‰。麻粒岩相包体的~(206)Pb/~(204)Pb比值在17.77和19.19之间,~(207)Pb/~(204)Pb比值为15.51~15.69,~(208)Pb/~(204)Pb比值为38.07~40.07。通常,变沉积的麻粒岩中放射成因Pb的含量较高,而镁铁质变火成岩中放射成因Pb的含量较少。因此,这些同位素的特征可解释为镁铁质岩浆与其侵位的变沉积岩地壳相互作用的结果。热量的释放也引起了下地壳易熔部分的熔融和海西造山运动晚期花岗岩类的形成。但是,在花岗岩类的源区还需要有一个能提供少量放射成因Pb的额外组分;这个组分可能是长英质变火成岩包体或中/上地壳片麻岩。  相似文献   

9.
湖南锡矿山地区云斜煌斑岩及其花岗岩包体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锡矿山地区云斜煌斑岩是属碱钙性系列的基性岩脉,其在上侵时捕获了石灰岩包体而发生局部同化混杂,致使煌斑岩褪色蚀变。同时,对岩石包体特征、黑云母与锆石年代,Pb同位素与稀土元素的研究表明,锡矿山深部有隐伏花岗岩体存在,而云斜煌斑岩是在花岗岩浆尚未完全固结时上侵,形成于成矿期末或成矿后;该煌斑岩不是地幔岩浆分异产物,而是中元古代地壳重熔形成的。据推断,在中生代该地区深部有一次较大地质热事件,并对成岩、成矿发生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千里山花岗岩是一个与W、Sn、Mo、Bi多金属矿床有关的多期多阶段岩浆侵入体。燕山晚期的花岗斑岩,其矿物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等各项特征均与燕山早期花岗岩及其衍生岩脉的特征不相同,W、Sn、Mo、Bi矿化与早期花岗岩体有关而与晚期花岗斑岩无成因联系,主体期花岗岩应属改造型,其成岩温度约在700℃±,压力约为1千巴,fo_2=10~(-15.5)~10~(-17.0),fH_2o=135~815巴,有利于矽卡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浮梁县朱溪钨铜矿床花岗岩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4):276-284
继江西省武宁县大湖塘地区发现并查明了世界最大的钨矿之后,近年来在江西省浮梁县朱溪地区又发现了具有世界级资源潜力的钨铜矿。通过分析浮梁县朱溪钨铜矿床隐伏成矿花岗岩的区域构造背景、岩石学特征、围岩蚀变、稀土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探讨花岗岩的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该矿床的形成与朱溪花岗岩具有密切关系,朱溪花岗岩既不同于S型花岗岩,也不同于I型花岗岩,这种壳幔混杂与地层叠覆—壳层同熔型岩浆系列的过渡成就了朱溪超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正> 副矿物的成分是既能判断矿物本身的成因,又能判断其所在岩石成因或含矿性的最重要的鉴定特征之一。 副矿物是一个种类繁杂的、由稀有和金属元素的不同化合物组成的矿物类型。大部分副矿物的形成温度范围都很宽——可从最高温的早期岩浆阶段,到低温的晚期岩浆阶段和岩浆  相似文献   

13.
西秦岭温泉岩浆混合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秦岭温泉岩体是壳、幔岩浆混合的产物。寄主岩石(酸性端元)属铝过饱和钙碱性系列,贫CaO富FeOtotal,ANKC值大于1 1,NK/A均小于0 9,富Mo、Sn、Bi、W等高温热液成矿元素及Co、Ni、Cr等亲铁元素,LREE/HREE为10~15。基性端元暗色微细粒镁铁质包体及基性岩墙,富Na2O、K2O,而贫FeOtotal,异常富集轻稀土和Ba、Rb、Sr、Zr、Th、Hf、N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贫Co、Ni、Cr等亲铁元素,LREE/HREE为9 98~13 5,异常富轻稀土。由2端元岩浆混合形成的岩浆混合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介于2端元间,并有显著的过渡特征和依从关系,反映了重要的岩浆混合信息。  相似文献   

14.
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反映了地壳范围内原始岩浆形成及其以后演化的过程。根据最新的岩石学概念,岩浆岩最主要的地球化学特性首先依赖于原始地幔物质选择熔融的深度和程度。活火山的典型特征是明显地分成两种类型-喷发式和爆炸式,它直接地反映了粘度差别,意味着两种类型的原始岩浆在成分上的差异。类似的资料,加上花岗岩类只产于大陆硅铝壳这样的基本地质原理,就完全能够确认,岩浆岩的截然不同的地球化学类型,例如一方面是基性岩类和超基性岩类,另一方面是花岗岩类,代表着地壳下原生的  相似文献   

15.
青田县石平川钼矿床是浙江省现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钼矿床,多数人认为石平川钼矿床的形成与钾长花岗岩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从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等方面研究石平川钾长花岗岩,并探讨其成岩环境及成因.研究表明,石平川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S型花岗岩,其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挤压环境,源岩物质主要是壳源,并有少部分幔源物质成分参与.  相似文献   

16.
浙东燕山晚期侵入岩分为I型和A型,本文研究了两个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A型花岗岩与I型花岗岩相比较,富硅、富碱、贫镁、贫钙、低铝,(Na+K)/Al(分子数)比值高,富Nb、Zr、Ga、F,而贫Sr、Ba、Cr、Ni、Co、V,Rb/Sr、Ga/Al比值高,LREE/HREE比值低,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为“V”型,δEu强烈亏损;是下地壳残留的麻粒岩相较低程度部分熔融或是早期部分熔融形成Ⅰ型岩浆之后残余的亏损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Ⅰ型花岗岩是由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形成母岩浆,在岩浆上升过程中与中上陆壳物质发生混染和分离结晶而形成。  相似文献   

17.
列举了与锡-钨矿床紧密伴生的两个花岗岩块在年龄、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新资料。指出了这两个花岗岩块不仅在稀有元素含量方面而且在造岩矿物和副矿物的成分方面都与外贝加尔、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滨海地区及捷克斯洛伐克的标准稀有金属花岗岩十分相似。所研究的锡霍特山中部的晚白垩世稀有金属花岗岩,是从富含稀碱金属、挥发性元素和金属元素(Sn、W、Nb)的岩浆熔体中结晶出来的。花岗岩块具分带结构、该岩块周围存在接触晕,花岗岩的石英中含有熔融包裹体以及其他一些特征表明,所述花岗岩为岩浆成因。 锡-钨矿化与稀有金属花岗岩具有空间和成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新疆阿尔泰地区多拉纳萨依、萨尔布拉克和赛都等成型金矿床的包体物理特征和化学成分.并对其成矿温压场、盐度、密度、逸度、pH值、Eh值、还原参数和矿化度作了研究;从金元素地化特征、黄铁矿特征、包体成份及氢氧同位素等方面.阐述了成矿物质来源,从而得出金矿具多期次、多来源和多成因的认识。并讨论了金的活化、迁移和沉淀。  相似文献   

19.
锆石的红外光谱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锆石是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普遍分布的一种矿物。作为一种标型矿物。利用它可以探讨岩石和矿床的形成条件,讨论花岗岩类(不同岩性或不同时代)的演化关系。锆石的标型特征既可作为矿化指示剂,指导找矿工作,也可用于火成岩的岩石对比。由于锆石在各种成分和各种成因的岩石中分布广泛,加之其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强,在各种外界条件作  相似文献   

20.
出露于新疆西准噶尔北缘萨吾尔山北坡哈尔交一带的哈尔交岩体和阔依塔斯岩体同时形成于早二叠世的拉张环境,但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前者Na2O K2O、Zr、Hf偏高,Rb、Sr、Nb、Th、Rb/Sr、Rb/Ba偏低,∑REE=99.66~249.47,平均为177.08,δEu=0.66~0.77,平均0.72。与区内华力西中期形成的“I”型花岗岩中的到性岩地球化学特征相近,为“I”型花岗岩;后者富硅、碱、高∑REE,低Ca、Mg、Al,δEu=0.15~0.23,与典型“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一致。两种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是在碰撞造山之后的应力松弛阶段,随着扩张程度的不断增强,岩浆向着硅、碱和稀土元素含量增加的方向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