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腐蚀电池-Fenton工艺用于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铁屑和颗粒活性炭通过原电池反应产生的Fe2 离子取代FeSO4组成腐蚀电池-Fenton工艺,采用该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最佳运行条件为pH值为2、H2O2投加量为理论投加量的50%、铁屑投量为30 g(500 mL渗滤液中)、Fe/C质量比为2.5、反应时间为1 h、絮凝pH值为7,其COD去除率可达到60%(其中活性炭吸附占19%),TOC去除率可达47%(其中活性碳吸附占13%),BOD5/COD值从原水的0 35提高到出水的0.69;而传统Fenton工艺在H2O2/Fe2 比值等于5、其它条件与腐蚀电池-Fenton工艺相同的条件下,COD去除率为26%,TOC去除率为19%,BOD5/COD比值从原水的0.43提高到0.69.将腐蚀电池-Fenton工艺用于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在有机物去除率和提高可生化性方面效果均明显优于传统Fenton工艺.  相似文献   

2.
针对毒死蜱中间体生产的化工废水有机物浓度高、生物抑制性强的特点,以实际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基于响应曲面法,进行了超声/Fenton法降解有机物效能研究与运行参数的优化.结果表明:1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响应曲面设计的自变量中心点为H2O2投加量0.5 mol/L、Fe2+投加量0.93 g/L、反应时间90 min.2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了以H2O2及Fe2+投加量、反应时间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经方差分析,模型显著(P0.000 1);对有机物去除率影响最大的因素为Fe2+投加量,其与反应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3最优工况为H2O2投加量0.7 mol/L、Fe2+投加量1.36 g/L、反应时间96 min,该条件下模型预测CODCr去除率为96.63%,试验值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36%,出水水质指标远低于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ρ(BOD5)/ρ(CODCr)从0.09升至0.22,CODCr单位去除负荷的H2O2及Fe2+用量相对较低,分别为0.14 mmol/mg和0.28 mg/mg.研究显示,采用超声/Fenton法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可有效提高CODCr去除率及其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3.
Fenton试剂处理难降解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方法,考察了初始pH值、FeSO4·7H2O投加量、H2O2投加量对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与FeCl3絮凝法的比较探讨了Fenton法处理渗滤液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处理渗滤液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4,FeSO4·7H2O(20%)投加量0.6mL/100ml,H2O2(30%)投加量3.0mL/100ml,反应2h,此条件下处理可使CODcr去除率为84.77%,色度去除率为60%。Fenton法处理渗滤波时,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主要靠氧化作用。Fenton处理可有效地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小分子有机物主要通过絮凝去除。  相似文献   

4.
Fenton氧化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nton氧化法处理长沙市黑糜峰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原液,考察了影响COD去除率的各种因素,包括初始pH值、FeSO4·7H2O投加量、双氧水投加量、反应时间及投加方式等,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3、FeSO4·7H2O投加量为0.5%、双氧水投加量为18 mL/L、反应时间为100 min、投加方式为3次投加的条件下,可使垃圾渗滤液原液的COD去除率达40%左右,并提高了生化比,为后续生物处理改善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Fenton法氧化处理中年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对影响双氧水利用率及COD去除率的各种因素,包括初始pH,H2O2/Fe2+比率,双氧水投加量、催化剂类型及反应时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nton法氧化处理中年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的最佳条件是:初始pH值为7,H2O2/Fe2+比率为4∶1,双氧水的经济投加量为0.05 m ol/L,反应时间为3.5 h。此时,混合催化剂可提高双氧水的利用率,双氧水利用率为153.9%,COD去除率可达80.5%,处理出水可达到GB 166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二级标准(COD≤300 m g/L)。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Fenton试剂处理垃圾渗滤液进行了研究,探讨H2O2用量、n(H2O2):n(Fe2+)、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OD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法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最佳条件是:初始pH值为4,n(H2O2)∶n(Fe2+)为2∶1,反应时间为1 h,垃圾渗滤液的COD去除率可达70.8%。但单独采用Fenton法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处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Fenton法处理中年垃圾渗滤液双氧水利用率及处理效率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Fenton法氧化处理中年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对影响双氧水利用率及CODCr去除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nton法氧化处理中年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的最佳初始pH值为7,H2O2/Fe2+为4∶1,双氧水的经济投加量为0.05 mol/L,反应时间为3.5 h,混合催化剂可提高双氧水的利用率。CODCr去除率可达80.5%,双氧水利用率为153.9%,处理出水可达到垃圾渗滤液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采用Fenton法预处理干法腈纶聚合废水,考察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及pH对Fenton反应过程中氧化和絮凝作用去除废水有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O2投加量为90 mmolL,Fe2+投加量为30 mmolL,初始pH为3.0的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调节pH至6.0进行絮凝,废水中TOC总去除率可达55.6%,Fenton氧化和絮凝作用可实现较好的有机物去除效果。Fenton氧化后将pH调至8.0,有利于絮体的沉降,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合理。三维荧光光谱(EEM)和荧光区域积分(FRI)发现,Fenton反应能够去除废水中大部分类蛋白易降解有机物,氧化作用对废水中类富里酸有机物的去除作用较小,该类物质主要通过絮凝作用去除。  相似文献   

9.
均相Fenton法处理干法腈纶废水工艺优化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均相Fenton法处理干法腈纶废水,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基于中心组合设计的响应面法考察了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初始pH值及反应时间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同时,建立了以COD去除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响应曲面模型,并采用方差分析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影响COD去除效果的各因子显著性顺序依次为:Fe2+投加量>H2O2投加量>初始pH值>反应时间;Fe2+投加量与初始pH值的交互作用最为显著;反应最优组合条件为:H2O2投加量90.0mmol.L-1,Fe2+投加量30.0mmol.L-1、初始pH值3.1,反应时间113.6min,该条件下COD去除率为47.1%,与模型预测值48.5%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将Fenton法应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研究pH值、温度、反应时间、Fe2+投加量以及H2O2投加量对Fenton试剂处理印染废水的影响,同时确定Fenton法处理印染废水的最适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1)最适反应条件,即pH值、温度、反应时间、Fe2+投加量、H2O2投加量分别为3,50℃,45 min,70 mg/L,2.5 mL/L,此时COD的去除率最高,为66.60%。(2)pH值为3时,下列因素对COD的去除率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  相似文献   

11.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有机物、氨氮浓度高的难处理废水,介绍了高级氧化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主要介绍了臭氧氧化、光催化氧化、Fenton试剂、电氧化以及湿式氧化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应用,分析了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原理,对国内外各种氧化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它们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当前应用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微波催化氧化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微波-活性炭-Fenton催化氧化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OD和氨氮去除率随活性炭用量、微波辐射时间和微波功率增加而增加;随Fe2+用量和H2O2用量增加,COD和氨氮去除率先增加而后下降;随pH值增加,氨氮去除率显著增加,COD去除率变化不明显.在微波功率为300W,pH值为8,活性炭9g/L,Fe2+用量为0.02mol/L,H2O2用量为7mL/L,辐射时间6min条件下,垃圾渗滤液中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68.22%和78.08%,SS去除率达到78.55%,浑浊度去除率达到99.02%,颜色由黑褐色去除为接近无色,BOD5/COD由0.21提高到0.45;研究比较了不同处理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微波催化氧化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和氨氮去除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3.
Fenton氧化法预处理并提高垃圾渗沥液可生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垃圾渗沥液进行预处理.基于响应面法研究了Fenton氧化法对垃圾渗沥液的处理效能,考察了初始pH值、H_2O_2投加量和[H_2O_2]/[Fe~(2+)]摩尔比对TOC去除率的影响,并拟合了TOC去除率与三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同时,通过三维荧光和凝胶色谱比较了Fenton处理前后渗沥液的可生化性.结果发现,渗沥液中类富里酸等难降解有机物得到有效去除,B/C比从0.1左右升至0.25.研究表明,Fenton氧化法可有效改善垃圾渗沥液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采用Fenton氧化工艺对上海某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 提取和分离了Fenton氧化前后腐殖酸组分(富里酸、胡敏酸),运用凝胶色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Fenton氧化前后各物质的分子质量分布和有机物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Fenton反应可使ρ(BOD5)/ρ(CODCr)从0.011提高到0.285. 通过分子质量分布和三维荧光特性的测量可知,造成这种可生化性提高的原因是Fenton反应使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分子质量降低,其中对高分子质量胡敏酸的去除以及对富里酸分子质量的降低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武奇  范建伟 《环境工程》2022,40(5):25-3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RGO纳米复合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类芬顿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了反应时间、初始pH值、催化剂质量浓度和H2O2投加量对Fe3O4-RGO纳米复合催化剂类芬顿降解垃圾渗滤液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90 min,初始pH值为3,催化剂质量浓度为1 mg/L,H2O2投加量为0.08 mmol/L时,COD去除率达到最大值64.7%。有机物组分对比结果显示,类芬顿反应后垃圾渗滤液中大分子有机物得到较好的降解转化。Fe3O4-RGO纳米复合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重复使用5次后对垃圾渗滤液的COD去除率仅降低2.3%。  相似文献   

16.
周少奇  钟红春  胡永春 《环境科学》2008,29(8):2201-2205
联合运用聚铁混凝、Fenton方法以及SBR牛物法3种工艺对老龄垃圾场的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在综合考虑出水符合垃圾渗滤液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以及运行成本经济性的前提下,在进水主要污染物COD为640 mg·L-1、色度为500的条件下,推荐了聚铁混凝反应及Fenton反应的最优条件:聚铁加药量为0.45 mL·L-1,[Fe2 ]投加量为0.006 mol,[H2O2]投加量为0.006 mol.L-1,反应时间4 h,Na2CO3投加量约为0.7 g·L~,0.1%PAM投加量为2 mL·L-1,出水COD为68 mg·L-1,BOD为20mg.L-1.同时研究证明,在Fenton方法之前使用聚铁混凝法具有大幅度降低成本、省却pH调节步骤的优点.聚铁混凝反应及Fenton反应总药剂成本低于3.2元/t,实用价值高.Fenton反应后使用SBR生物法处理,其出水水质:COD≤80 mg·L-1.BOD≤8mg.L-1,,NH 4-N≤3 mg.L-1.色度≤5倍,SS≤10 mg·L-1.符合垃圾渗滤液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经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Fenton反应最佳工艺条件:初始pH值为3,H2O2加入量为3.0mL/L,FeSO4.7H2O加入量为3.5g/L,反应时间120min。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经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后,CODCr由处理前的300mg/L,降至处理后的93mg/L,去除率达69.0%,出水水质达到新修订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镀有机废水COD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选取广东深圳某工业园区电镀厂的除油废水(ρ(COD)为2 000~2 500 mg/L,pH=13.1~13.5),采用Fenton法进行预处理,探索了H_2O_2投加量、n(H_2O_2)/n(Fe~(2+))、pH及反应时间对COD和BOD_5的去除效果,得到的最佳Fenton工艺参数为:H_2O_2投加量=15 00 mg/L,n(H_2O_2)/n(Fe~(2+))=4∶1,pH=3,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到89.76%,同时B/C从0.19提高到0.31,有机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幅提高,能达到可生化处理的基本要求。采用Fenton法对电镀有机废水进行预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