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心理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敏康 《安全》1994,(1):1-4,48
本文在分析人的行为(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及行为的基本规律和行为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心理调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交通行为意识的行为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用心理学中意识对行为的控制作用,简单描述了人的行为过程,得出行为意识对行为控制起到"总开关"的作用;指出增强交通行为意识是实现交通行为控制的有效手段;将交通行为意识分为3种,即交通安全意识、交通守法意识和交通秩序意识,依据心理学中意识建立和强化的一般方法提出了建立与增强3种交通行为意识的基本方法,包括教育、宣传、刺激、处罚、回报(包括自然回报和人为回报)及激励等6种方法。笔者提出的交通行为意识增强及激励的方法,为确保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和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全  陈宝智 《安全》1997,18(1):39-42
分析人在火灾中避难行为,提出人在火灾中避难过程的一般行为顺序。进一步对人员选择初期行动目标,向目标移动过程,及到达目标后行为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人在火灾中避难的一般行为特征。以人在火灾中避难的一般行为特征为基础,可以有规律地分析在火灾中的避难行为,进而实现对人在火灾中避难行为的推测及预测。  相似文献   

4.
人是安全主体,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为防止人失误造成事故,就要对人的行为安全进行观察、评估,矫正不安全行为,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行为安全观察作为安全解决方案,在国内外安全工程技术领域已有初步的研究。从分析人失误着手,介绍行为安全观察的一般方法和程序设计,并提出行为安全观察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人的差错行为对矿山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人的差错行为因素进行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某煤矿工人作业行为安全性的评判,确定该煤矿矿工行为的安全状态,从而及时了解矿工情绪、心理等状态,适时地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以保障人员安全作业.  相似文献   

6.
民航人因失误分类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因失误分类是否系统、完整及对人误描述是否一致直接影响人误分析的结果。本文对民航中主要几种人误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评述,指出其在考虑人的认知过程和行为外在表现形式方面的不足。在对现有人误理论模型和人误分类方法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航人误分类框架。框架由人的行为过程的四个阶段“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决策/计划-执行”和八类人误模式及相应的子模式构成。行为阶段与人误模式可针对具体活动进行组合,框架的使用具有灵活性。框架对保证民航中人误辨识结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许多作业环境中,人们都要受到热应激的作用,热应激不仅能引起不良的生理反应,还会对人的行为特性有不利的影响。人们往往注重于热应激引起的生理反应及生理耐受极限,忽视了它对人的行为特征的影响。本文侧重论述热应激对人的行为影响,以加深了解热应激的作用,为存在热应激的人-机系统设计及改善人-机关系综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总结既有的人因失误分类方法,对主要分类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行了评述。既有的人因失误分类方法主要侧重于人因事故分析,在对人的认知过程四阶段尤其是计划决策阶段的失误模式进行主动辨识具有较大的困难。通过综合认知行为四阶段模型和技能型-规则型-知识型行为理论(SRK理论),建立了高铁列车调度指挥认知行为SRK模型。以认知行为SRK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人因失误分类方法用以人因失误辨识。以高铁列车调度指挥临时限速为任务背景,进行实际的人因失误辨识工作,并给出了详细的辨识结果。通过对列车调度员的访谈,辨识结果全面覆盖了临时限速时可能出现的人因失误类型,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安全心理与行为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出安全心理干预与行为干预方法。基于安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提出调查干预法、安全心理咨询干预法、危机干预法、文化干预法等安全心理干预方法。基于人的行为模式,提出安全观察与行为干预法、安全行为流程干预法、正向行为支持干预法等安全行为干预方法。阐述不同干预方法的基本原理,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安全心理干预的目的是预防不安全行为的出现,安全行为干预是预防事故发生的直接措施,通过采取安全心理与行为干预措施,可以控制事故的发生。在探讨不同干预方式的基础上对安全心理与行为干预方式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刘玉东 《劳动保护》2014,(10):68-70
<正>人是安全主体,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为防范人失误造成事故,就要对人的行为进行安全管理、评估,矫正不安全行为,激励良好的安全习惯。行为安全观察作为一种安全解决方案,在国内外安全工程技术领域已有初步的应用。行为安全观察是一种创新的安全管理方法,有助于改进员工的行为模式,减少不安全行为,降低事故事件的发生概率,减少财产损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属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寰球公司")在新加坡的双线乙烯项目,就应用了行为安全观察。  相似文献   

11.
基于APJE-SLIM的海运人因失误概率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安全是海运行业永恒的主题,调查研究表明,人因失误是造成海事的主要原因。为了对海运人因失误进行研究,探讨引起人因失误的行为形成因子(PSF),确定在PSF影响下的人因失误概率。在调查海上避让行为的人因失误和这些失误的行为形成因子的基础上,采用APJE和SLIM相结合的方法对航海人员避让行为中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航海人员疲劳与健康程度、知识、经验与培训水平、任务复杂程度、安全管理水平与组织有效性等PSF对人因失误概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应提高PSF水平,可极大地减少人因失误概率。利用APJE确定端点绝对失误概率,解决了SLIM方法中难以获得参考点概率的问题,获得了在不同种类不同水平PSF影响下的海运人因失误概率。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因素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SD)理论和方法,对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关键因素进行动态预测,并通过仿真计算、对比分析安全投入增加对系统安全水平的影响。应用该方法建立的煤矿生产中人的安全行为指标水平模型,以求证安全投入与人的安全行为水平的相关性,为煤矿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亦有助于政府和煤矿企业科学地明确安全投入方向,降低人因事故率,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3.
人不安全行为的心理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人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与一般心理测量的区别;阐述人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量表的编制依据和具体的编制方法;给出了人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的初步施测量表,即包括8个分量表的总计750条指标项目。在确定施测范围、选取测量对象的基础上,实施对人不安全行为初步施测量表的心理测量,通过对初试量表测定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从750条指标项目中约减择取152条重要性程度较大的指标,组成人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的综合量表。通过对综合心理测试量表的现场施测,结果表明:该综合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满足人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行为安全方法在我国职业安全卫生领域里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素睿 《安全》2008,29(4):11-14
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研究切入点,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行为安全方法的基本原理。在我国职业安全卫生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国外盛行20多年的行为安全方法BBS的多起成功应用案通过在国内某建筑企业的试验性研究,证明了行为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哈默“人的差错理论”的道路交通安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道路交通安全系统为背景,人的差错为研究方向,运用"哈默"人的差错分类理论,从机动车驾驶员和非机动车驾驶员、乘客及行人两种人群的差错角度,对2004—2006年3年间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率和死亡人数进行较有针对性的分析归类和研究,进而分别提出基于主动性和被动性两方面的交通事故人因预防措施。通过"哈默"全新的分类方法,全面分析交通行为中人的差错类型,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体系的研究、建立以及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基于人的行为机理的理论依据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导致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单靠传统数理方法难以解决,而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可以有效解决涉及人的不确定性问题。基于此现状,以顾桥煤矿和陈家山煤矿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主客观相结合的影响因子权重,结合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矿工不安全行为风险性指标评价体系,对矿工不安全行为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模型的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评价方法合理有效,对提出减少不安全行为的相应对策有着具体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行为安全管理(Based Behavior Safety,BBS)是从安全角度分析预测和引导人员行为的理论和技术,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与安全之间的关系,探讨人在生产环境中的各种行为规律和方式。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以行为安全理论研究为引导,具体分析人员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后果,并且逐步对人的行为采用标准化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农村摩托车驾驶员常见的不安全驾驶行为及农村摩托车事故多发的原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人、车、交通管理等几个角度对我国山东农村地区的480名摩托车驾驶员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通过SPSS17.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重点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403名驾驶员中仅有60(14.9%)人拥有驾照、74...  相似文献   

19.
人因失误与人不安全行为相关原理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从人因失误的机理、分类和特点等方面,对人因失误与人不安全行为间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与探讨,笔者认为,应从安全教育、技术培训、人机系统设计等方面预防人因失误,从建立和维持操作者对安全工作的兴趣、作业标准化、安全管理等方面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以煤矿斜井提升事故为例,说明人因失误与人不安全行为的判定原则和方法,从而为预防、控制人因事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安全是相对事故而言的,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及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对于事故防范来讲,如果对事故的人为规律把握不准,措施采取的不到位,隐患就难于有效消除。因此,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控制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是杜绝伤亡事故的主要管理方法之一。人是组织管理中最不确定的因素,这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难点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