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5月12日下午,中国地震局、国家航天局召开"张衡一号"卫星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司(国际合作司)司长胡春峰、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电磁卫星计划首席科学家申旭辉、"张衡一号"卫星总设计师袁仕耿出席会议,中国地震局新闻发言人潘怀文主持会议。胡春峰表示,"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以来,目前在轨测试工作过半,初步分  相似文献   

2.
环境减灾A、B星是我国首次发射的专门用于灾害监测与评估业务的两颗光学小卫星。作为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建设的重要组成,A、B星的发射标志着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组网的正式开始,也标志着我国灾害遥感监测评估有了稳定数据源。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A、B星分别搭载了多光谱成像仪、红外相机和超广谱成像仪,最大观测幅宽达到700 km,最快重返周期小于48 h。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具备宽视场覆盖、高重访频率、多谱段观测的特点,因此星座卫星多传感器的综合应用适合雪灾、洪涝灾害等大范围灾害的动态监测与评估。在介绍环境减灾A、B星有关性能指标和参数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减灾A、B星数据在2008年10月26日至28日西藏雪灾中的应用情况,对卫星数据在雪灾监测与评估业务中的应用能力和技术路线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并建立了环境减灾A、B星在雪灾范围评估、风险预警与灾情评估的技术路线,以期为开展雪灾监测评估应用、尽快发挥减灾应用效益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防灾博览》2018,(2):10-13
一、简介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工程于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卫星于2017年6月完成正样研制,并完成出厂评审工作,计划于2018年2月2日发射入轨,卫星设计在轨运行5年。根据2014年8月中国地震局《关于调整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工程应用系统建设单位和卫星工程总体部依托单位的通知》要求,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应用系统建设依托单位调整为地壳应力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正NASA在2015年12月发射Kent Ridge 1号卫星到低地球轨道。这颗78公斤微卫星的设计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整个亚洲的灾害监测和缓解。Kent Ridge 1号卫星通过两个板载的高光谱成像系统和一个高分辨率摄像头,在低地球轨道拍摄遭遇自然灾害的地球图像。Kent Ridge 1号卫星将依赖于安装在卫星的顶部和底部的四个星  相似文献   

5.
遥感技术在城市建筑震害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在城市的震害预测研究工作中,建筑物属性信息的主要获取方法是基于人工调查的传统方式。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分辨率民用遥感卫星的成功发射,使得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城市震害预测成为可能。鉴于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存在的费时费力,数据获取周期长,数据信息时效性差等缺点,以郑州市中牟县的部分住宅区为例,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城市震害预测中的应用做了相应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在诸多尖端军事技术上领先别国的美国,近日又做了一回"先行者"。据《简式防务周刊》等全球多家军事媒体报道,美国海军于2013年12月5日成功进行了潜艇发射无人机的试验。有军事专家认为,该项技术很可能会掀起一场多国参与的"潜艇革命"。  相似文献   

7.
微型无人机遥感系统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微型无人机遥感系统具有运行成本低、执行任务灵活性高等优点,是遥感数据获取的重要工具之一。首先介绍了微型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组成,并设计了微型无人机遥感监测的技术流程,最后应用微型无人机遥感系统对"5.12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北川县城进行了航拍,获得了107张高清晰的航空照片。通过图像拼接和几何校正,对比震前的卫星影像,对灾区的受灾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是我国地震立体观测新体系第一个天基观测平台,也是我国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首发星。于2003年启动规划论证,2005年进入关键技术预研,通过与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合作,在电磁卫星载荷平台设计、载荷研发、卫星  相似文献   

9.
数字     
《民防苑》2014,(8)
正1.01亿人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有约9 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和近800万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可导致肝癌和肝硬化的严重疾病,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这组传染病。两颗美国东部时间7月23日晚间,一枚德尔塔-4运载火箭要从卡纳维尔角空军基地发射,把两颗同步空间态势感知卫星送入轨道。有西方媒体称,美国空军把这种新型先进卫星送入太空旨在暗中监视其他国家卫星,并且能够反击针对美国航天器的可能威胁。那么目标究竟是什么?一些西方媒体和美  相似文献   

10.
《防灾博览》2014,(4):6-6
2014年7月11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京组织举行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C星在轨交付仪式。 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星座C星为我国首颗民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也是国际上首个提供S波段微波成像数据的卫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动态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单轴压缩下煤样损伤模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基于声发射参量的煤样损伤模型。以原煤为研究对象,在单轴压缩下,对煤样进行声发射实验,验证了基于声发射参量的煤样损伤模型在煤样破坏前是可行的;分析了在单轴压缩下的声发射特性,并提出了基于"归一化"声发射累计计数的损伤变量,得到了在单轴压缩下煤样的应变—损伤方程和煤样的一维损伤本构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声发射参量能够反映煤样内部原生裂隙的压密及新裂隙的产生、扩展、贯通等演化过程;基于声发射参量的煤样损伤模型是合理的,反映了声发射事件数和煤样损伤之间的对应关系;单轴压缩下的煤样损伤演化过程,可分为初始损伤阶段、损伤稳定演化和发展阶段、损伤加速发展阶段和残余损伤阶段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冯锐  肖莉 《防灾博览》2004,(3):26-27
今天,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已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一些看上去很普通的东西,小到收音机、电话机,大到火箭、卫星,无不是电气广泛应用的杰作。然而地震,一旦加人到这个大合唱里,电视会雪花点点,广播会哑然失声,计算机会丢失数据,日本的一个战机还误向同伴发射过导弹……  相似文献   

13.
高峰 《民防苑》2009,(4):8-10
由于太空中的垃圾越来越多,成功发射宇宙飞船成了一件更加不可预期的事情。如何清理太空垃圾已经迫在眉睫地摆在了世界各国面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遥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1975年MSS卫星图像、2000年ETM卫星图像为遥感信息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方法,通过建立科学的沙质荒漠化土地类型和动态变化类型分类系统,对我国北方地区近25年来的沙质荒漠化土地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沙质荒漠化土地呈明显的发展状态,其面积明显增加,强度明显增大.其面积增加了7 369.71km 2,平均每年增加294.79km 2,发展区面积90 663.90km 2,稳定区面积140 167.06 km 2,逆转区面积69 147.33km 2,发展区的面积比逆转区的面积大21 516.57km 2.总体呈现"整体发展,局部逆转"和"面上破坏,点上治理"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高分辨率民用遥感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应用,遥感技术在建筑物识别、震灾调查和快速预估评估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面向像元的分类方法在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分类时,存在着不能充分利用影像信息、分类精度降低、速度慢等局限性,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点,提出了面向对象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震害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影像分割将影像划分为互不相交的影像对象,然后根据这些影像对象的影像特征如光谱、纹理、形状和上下文等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出破坏建筑物和未破坏建筑物,试验表明,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应用于建筑物震害信息提取较传统分类方法有更高的精度,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正它能发出比太阳还亮200亿倍的光。它能击穿一张3厘米厚的钢板。它可以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飞行。它可以在极小的面积上、在极短的时间里集中超过核武器100万倍的能量……它是谁?它就是激光武器。这种在电影《星球大战》中出现过的科幻武器,如今已经走出荧幕,来到我们身边。"你能看见击中目标的效果,却看不见光。"美军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电子武器项目主管麦克·齐夫认为:激光武器将从根本上改变作战方式,这种武器无需弹药补给,能以光速命中目标,而且发射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7.
碳纤维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中。用碳纤维材料制作的桥梁高耐久性拉索,已经在多个桥梁中得到应用,但是对这种新型桥梁拉索的损伤监测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手段。本文拟采用声发射技术监测碳纤维桥梁拉索疲劳损伤。首先,通过疲劳试验,得到了拉索整个损伤过程的声发射特征参数,并将声发射特征参数两两组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计数、能量、持续时间、幅值和时间的相关点图可以来综合表征损伤。其次,基于声发射监测信号特点,考虑用小波变换的奇异性检测来处理声发射信号,分析小波系数的奇异性,采用"节点-幅值"定位检测方法,实现了对拉索的损伤识别。与相关点图相比较,小波分析方法在处理声发射信号时,图形更加清晰,特征更为突出,损伤更易识别,而且还可以利用小波阈值去噪、对声发射信号实行信噪分离、提高信噪比,从而提高损伤识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民防苑》2009,(4)
美国东部时间3月6日22时50分,世界首个用于探测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飞行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9.
《民防苑》2007,(5)
2006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时隔5年后第二次发布航天白皮书。据介绍,目前"嫦娥一号"探测器进展顺利,完成总装,预计今年发射。"神舟"飞船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同位置预制裂缝的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进行声发射试验,开展了不同预制裂缝偏移比下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的声发射过程参数、状态参数、统计参数分布规律,以及参数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振铃计数—时间曲线、能量释放率—时间曲线的突变可表征Ⅰ-Ⅱ复合型断裂过程的临界状态,随着预制裂缝偏移比的增大,峰值荷载增大,试件脆断性增强;部分声发射过程参数间具有高度或中度相关性;随着裂缝偏移比的增大,试件起裂阶段主频均以低频占优,失稳阶段主频呈现"高—低"趋势。该研究可为混凝土损伤状态判别提供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