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耿涛 《防灾博览》2008,(2):34-35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高速发达的现代工业、商业、交通、建筑等行业,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人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捷、舒适的同时,也给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大气不断变暖,臭氧逐年减少,空气严重污染。林木资源短缺以及乱砍乱伐等人为破坏,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满目疮痍,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近些年,人们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扩大绿地面积,植树造林,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但现实摆在那儿,人口  相似文献   

2.
白渝 《防灾博览》2004,(1):31-31
人类为生存,努力征服地球,同时,也在征服其它星球。各类人造卫星不断地被发射到地球周围的太空中,而且在今后约20年里数量要增加2倍,也还会送更多的人进入太空。就在人类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时,地球周围的太空也有了“垃圾”。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生活的星球,自然在给矛人类和熙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丰富的地下资源的的同时,也常常会带来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风暴潮、地震、海啸、台风、洪涝、干旱、火灾……危险就在我们身边!在汶川大地震之后,更是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何预防、如何规避,成了我们今天"减灾探索"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4.
高峰 《防灾博览》2014,(1):54-57
正在人类所了解的宇宙范围内.地球是唯一具有美丽的蓝色外表的星球。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地球裹着厚厚的大气层。众所周知,人类和动植物都需要空气,没有空气就只有死亡。地球大气是生命的源泉,然而大气在养育生命的同时,也会对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这种危害我们称之为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一种原生的自然灾  相似文献   

5.
编辑寄语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也日趋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地震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和人类社会的破坏也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对于地震灾害的应急救援,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一提到老鼠.很多人可能马上会有生理反应,身上会毛骨悚然,起鸡皮疙瘩,脸上会换上厌恶的表情。其实,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老鼠就会发现.它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人类钦佩和借鉴的。能听懂人类语言.善于总结经验某住宅小区的鼠患严重.搅得居民不得安生.不得不集资请来了一位民间有名的灭鼠行家。这位行家经过勘察,发现围墙的草地有许多老鼠洞.于是开始放药。有几个人好奇地在那儿看着.而且还不断地叽叽喳喳议论着。几个钟头过去了,一只死老鼠也不见。大家开始怀疑这个所谓的捕鼠行家只不过是个江湖骗子,便对他进行了质疑。  相似文献   

7.
逃离火山口     
《民防苑》2006,(4)
自然灾害是无情的,尽管人类在不断总结,探索自然灾害的手段也在不断的进步,但是,天灾无情,受其害的总还是我们人类。作为轮船这个海上运输工具,遇到来自大洋上的海啸、台风可能不奇怪,但是遇到火山喷发,那的确也是千载难逢。1902年,一艘名为“罗达姆”号的英国货轮就真实地经历  相似文献   

8.
在美洲大陆,流传着这样的名言:"是树木撑起了天空,如果森林消失,世界之顶的天空就会塌落,自然和人类就一起死亡。"是的,森林是孕育人类并使人类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它能保护土壤,涵养水源,在汛期防洪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又能调节气  相似文献   

9.
寄语2008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一起走进了2008年.今年是联合国国际地球年,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她像母亲一样抚育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在国际地球年,全世界将进一步认识地球,保护地球,呵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  相似文献   

10.
自然 和谐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变得越来越繁荣,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自然、改造地球的盲目行为和失当行为(诸如滥伐森林、毁坏草原、围湖造田等),而同时,也招致了大自然的无情惩罚和报复。酸雨、沙尘暴、沙漠化、洪涝、干旱、暴雨、龙卷风等,这一切都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深深地渗透着人为因素。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相似文献   

11.
<正> 地图是转绘各种地震地质内容的依据。正确地掌握地图投影知识,对编绘地震地质图件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本文仅就地图投影的某些技术问题谈一些看法。一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通常用长半径(赤道半径)a、短半径(极点半径)b和扁率a=(a-b)/a,以及第一扁心率和第二扁心率这些元素来确定。现在要把地球表面这么一个不规则的曲面“硬压”到平面上,则必然会产生有的地方裂开,有的地方重叠,有的地方褶皱。这就叫变形,也叫误差。这种误差变形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变形是随着制图比例尺的缩小和制图区域的扩大而增大。因此,我们只能根  相似文献   

12.
灾害与发展     
翻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我们发现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与灾害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曾这样比喻:福兮祸所存,祸兮福所依。灾害使人类在承受苦难的同时,促使人类不断探索和寻求战胜灾害的科学方法与技术,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在付出惨重代价的同时,修正发展中的错误行为,并最终得到发展,甚至将害转换成利。可以说人类发  相似文献   

13.
阪神大地震对日本科学的推动(译编)@周加新@王海云¥南京基准地震台阪神大地震对日本科学的推动(译编)周加新王海云(南京基准地震台南京210014)人类为保护自身的斗争,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这一角度讲,人类的文明史,也是对自然灾害的抗御史。1995年...  相似文献   

14.
正近百年来,由于人类干扰栖息环境,植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上百倍。与动物的消失相比,植物的消失并不太引人注意。然而,其影响虽然不直观,但是不可估量。植物的灭绝既是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损失,也是地球上遗传资源多样性的损失。生物多样性也是保证人类幸福的本源。文明的继续发展,仍然需要我们保护、保存和依赖这种多样性。植物的灭绝,对所有生物物种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灾害。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了解认识我们地球和地球内部的兴趣,期待人类早日能给地球做个B超。此文正是这一领域不断探索,具有前沿性的高级科普文章。  相似文献   

16.
纵观历史,人类一直在和各种自然灾害顽强地做斗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我们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各国政府对于如何应对灾害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同时,从一个国家应对灾害的态度和能力上,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国家的综合实力。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17.
也许我们目前还不知道地球可能负载人类活动的上限在哪里,但可以断定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有限的世界里,如果人类不能有效地保护地球,爱护资源,人类总有一天会达到这个极限的。 曾几何时,中国人还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而仓豪,事实上,我们却是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由于人类对自然界无限度地索取,环境的警钟不时地在我们耳边响起:森林植被面积愈来愈小,水土流失愈来愈严重,沙漠化愈演愈烈;长江流域频繁的大水,年复一年的黄河断流;  相似文献   

18.
如今,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老百姓的菜篮子也日益丰富了。然而,就在人们享受着五花八门的食物带给我们美味的同时,食物中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生活的星球,自然在给予人类和熙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丰富的地下资源的同时,也常常会带来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风暴潮、地震、海啸、台风、哄涝、  相似文献   

20.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越来越依赖于水,也越加重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近年来,水污染已经成为困扰世界性的难题。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尝试跨界水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