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水资源是我国农村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以饮用水为例,全国范围内地下水占饮用水来源的51%,而在农村该比例高达99%.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建设新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
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一项报告表明.地球上53亿人口中有34亿人平均每人每天只有50升水:不仅干旱的地区缺水.即使雨量较多的地区.也由于遭受污染使水质不断下降。联合国的一份报告说.世界上每天有4万多儿童因缺少洁净的水而患上传染病甚至导致死亡。地球表面虽有2/3的地方被水覆盖着.但又苦又咸的海水却占96.5%.余下的3.5%的淡水.其中近70%是尚未被利用的固体冰川。目前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与浅层地下水。总量只占全地球总水量的0.3%.全世界能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只有9000亿立方米。每人平均约180立方米,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量还不到世界人均的1/4.估计有8000多万人深受水资源不足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部2012年5月11日发布的《2011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全国200个城市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在4727个水质监测点上,水质呈较差级、极差级的占55%"。另据调查,全国655个城市中,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城市总数的61%。地下水污染直接影响居民饮水安全,在自来水水质是否达标引发热议之时,被污染的地下水源同样值得关注。随着环保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地表水水质有了明显改善。然而,潜伏在地下的水资源污染却  相似文献   

4.
《民防苑》2006,(2)
21世纪全世界将面临着淡水资源的匮乏,淡水问题日益成为国际战略研究的热门话题,淡水已经升格为与粮食、能源相提并论的三大战略物资之一。我国拥有13亿人口,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值的1/4,是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而且这些有限的水资源的分布极不理想。很大一部分淡水资源分布在人迹罕至的地区,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一些人口密集的地区,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如我国西北、华北的部分地区淡水资源的匮乏已经开始阻碍当地国  相似文献   

5.
我们平常所取用的水资源,除了来自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之外,另有相当一部分是地下水。绝大部分的地下水来自于天上降水,当雨、雪等降到地面,一部分成为地表水流,一部分蒸发,剩下的部分则沿土壤或岩层空隙渗至地下而成为地下水。近年来由于工业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消费用水与污水产生量大增,不仅地表水常受到严重污染,而地下水危机也已日趋显现。  相似文献   

6.
水被称为"生命之源",是世间万物的命脉所在,它哺育了生命,更创造了文明没有水,世界也将不复存在然而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我们不得不担忧:生命之源是否会枯竭?水污染现状:触目惊心水资源稀缺:我国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国家和水质型缺水的国家。联合国规定,地区年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700立方米,称为资源型缺水。我国人均水资源,已不足世界人  相似文献   

7.
“九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经济的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从现有水资源的环境质量上看,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已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水污染相当严重,重点流域绝大多数河流断面水质都超过Ⅴ类标准,水污染呈现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晋地区80年代的干旱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朝迎 《灾害学》1994,9(4):45-49
本文利用1951~1989年气象资料及1956~1984年水文资料,统计分析了京津冀晋地区降水量和水资源各分量的变化趋势,强调了80年代干旱对水资源的影响,建立了水资源总量与降水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模式。  相似文献   

9.
海河流域水环境危机和适度恢复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突出。河道断流,湿地萎缩,地下水大量超采,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加剧,流域水环境已经恶化到十分危险的境地。回顾、总结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出,经济社会发展大大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改善和恢复水环境,必须以供定需,以水定发展,根据流域水资源条件确定产业结构、经济规模和发展方向,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古人类曾逐水草而居住.后来因掌握了凿井技术,才可以远离江河湖海,在广袤的内陆地区生存繁衍。从古至今,水井对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一些缺水城市由于长期过分依赖水井,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甚至引起地面沉陷;城市工业发展污染了地下水,致使水井的水质不达标.水井似乎成了污染水资源的“元凶”。  相似文献   

11.
50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根据我国近50年的粮食产量统计资料,分析了各个年代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与影响和促进粮食产量的因素(耕地资源、化肥施入量、农机动力、农用水资源、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极大,要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不仅需要有外部资源及投入,而且在粮食生产过程中要积极进行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2.
黄河断流与黄河的水资源承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利华 《灾害学》2002,17(1):82-85
分析了黄河断流的时空特征、根源和危害,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黄河的水资源承载力即指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条件下,黄河对人类取用水资源的最大承受能力。只有建立起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人类才会谨慎地取用水资源,小心地保护水资源。  相似文献   

13.
白渝 《防灾博览》2002,(2):26-27
世界水资源状况全世界总贮水量为13.6亿km~3,地球表面有2/3被水覆盖,但是其中97.5%是海水。 淡水资源包括极地的冰盖,只占地球总水量的1%。在这1%中,有75%用于农业,有24%用于工业,用于人类日常所需仅是这百分之一中的1%。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地下水位下降引发的灾害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来山东省经济迅速发展与水资源匮乏的矛盾不断加剧。超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持续的急剧下降,其结果引发了地裂缝、地面塌陷、海(咸)水入侵、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人为自然灾害。本文分析了这些灾害的基本特征并指出解决水资源不足是促进山东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并减轻地下水位下降灾害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源地呈缩减态势中国的水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超过环境容量。全国大、中城市浅层地下水不同程度地遭受污染,约一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大城市的中心地带、城镇周围以及排污河道两侧、引污灌溉区污染尤为严重。河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等区域,浅层地下水已呈现面状污染态势。全国不  相似文献   

16.
国际能源危机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目前全球资源已难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面对人类无节制索取,各种资源或多少地处于捉襟见肘的困境。特别是能源,全世界已面临着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当今世界,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90%以上,其中石油又占了一半以上。然而,最新资料显示,世界石油总储量为1.15万亿桶仅够人类再使用41年;天然气总储最为176万亿立方米,仅够人类再使用63  相似文献   

17.
世界淡水资源极其有限,我们休养生息的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其中97.5%的水是咸水,无法饮用。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可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小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中可以用的水只有一汤匙。  相似文献   

18.
高峰 《防灾博览》2015,(2):64-65
全国已有200多个大中城市被固体生活垃圾包围并逐渐向农村蔓延,1/4的城市已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堆放垃圾。我国城市固体生活垃圾总量已位于世界高产国前列,增长率居世界首位。全国668座城市人均产固体生活垃圾440公斤,每年总量高达1.6亿多吨,占世界总量的1/4以上,且以8%—10%的速度增长,少数城市则达15%—20%。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各城市垃圾大多露天存放或简易填埋在城郊附近,历年累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因素对边坡稳定往往会构成严重影响,是工程实践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不利因素;该文以重庆奉节电厂边坡为例,由于地下水环境比较复杂,通过设计地下水条件的方式对该区域典型边坡的地下水影响进行分析。在总结前人的边坡数值模拟和地下水分析的基础上,通过UDEC离散元程序导入已知条件与参数,进行强度折减计算;旨在依据地质水文勘察资料,通过设置地下水条件,更加全面地分析边坡在不同排水条件、地下水高度、软化作用和联合影响情况下的安全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作用、排水条件、软化作用对边坡影响显著,荷载在与地下水同时作用时对边坡的影响并不明显。这些分析可以作为边坡工程建议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地下水流场人工调控与减灾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郑州市为例,针对城市区域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的一系列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诸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并不断扩张、含水层疏干、供水井吊泵、泉水断流、地下建筑工程浸没、地面沉降和塌陷等,探讨了城市地下水流场人工调控的减灾方案。建立了地下水系统的准三维动态数值仿真模型,以非均质各向同性渗流模型仿真地下水流,用不规则三角网格有限差分法求解了三维数值仿真模型。先解逆问题反求参数,再解正问题计算地下水各项资源量,数值仿真预报地下水渗流场至1998年。在此基础上,通过地下水渗流场的宏观调控与优化管理,使研究区内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所引发的环境灾害减小到最低程度,为郑州市的环境减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