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聚丙烯酰胺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了"预处理+水解酸化+二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处理聚丙烯酰胺废水.预处理采用高级氧化法(Fenton氧化)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去除部分COD,水解酸化法能将污水中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利于后续生物处理.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生化处理,能使出水达到一级标准.运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
某禽类屠宰厂年屠宰加工肉鸡3000万只,根据屠宰废水有机物浓度较高,可生化性好的特点,选择了"水解酸化+A/O工艺+接触氧化池"处理工艺。运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5、氨氮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某公司主要从事聚氨酯(PU)合成革的生产,根据该废水可生化性较差(BODy/COD〈0.3),有机物浓度、悬浮物含量和色度均较大,且含有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水质成分复杂的特点,选择了“厌氧和好氧”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厌氧工艺采用水解酸化技术,好氧工艺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技术。运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5、NH3-N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某肉类食品厂根据屠宰废水有机物浓度较高,可生化性好的特点,选择了"隔油+水解酸化+A/O工艺+接触氧化池"处理工艺。该工艺对于去除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运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_5、氨氮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食品酿造废水水质浓度较高,主要污染指标为COD、色度、SS.国内外对酿造废水处理多采用生物处理法,本文介绍哈尔滨食品酿造三厂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气浮工艺处理酿造废水工程实例.水解酸化阶段,主要微生物为水解菌和产酸菌,可以强化生物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分解能力,经水解酸化预处理后,BOD5/COD大为提高,并进一步通过好氧、气浮,脱除色度和大部分有机物.文中详细给出该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处理装置选型、构筑物设计参数和处理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絮凝沉淀+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工程运行表明,印染废水在进水COD、BOD5、SS浓度分别在800、4002、00 mg/L,色度400倍的条件下,经处理后,外排废水COD、BOD5、SS浓度分别为27.2、25、32 mg/L,色度40倍。该工艺运行管理方便,剩余污泥量小,能广泛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UASB工艺在淀粉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能源环境保护》2007,21(6):44-45,51
某淀粉厂根据淀粉废水有机物浓度较高,可生化性好的特点,选择了"UASB反应器 活性污泥曝气池 接触氧化池"处理工艺.UASB厌氧处理工艺去除了大部分有机物,减轻了后续好氧处理工艺的处理压力,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运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5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芬  马立新 《环境工程》2009,27(1):18-19
介绍了改良型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实例,处理后水中的COD、BOD5浓度均低于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该工艺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去除色度效果好、无二次污染、投资规模小。  相似文献   

9.
某公司主要从事酱油、米醋、大豆水解蛋白等食品的生产,根据酱油、米醋、大豆水解蛋白废水有机物浓度较高,可生化性好的特点,选择了"UASB系统 接触氧化法"二级处理工艺.UASB厌氧处理工艺去除了大部分有机物,减轻了后续接触氧化处理工艺的处理压力,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运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5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某水果罐头生产企业生产废水采用了"水解酸化+MBBR"二级处理工艺,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5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1.
在应用生物水解(酸化)法处理高浓度洁霉素生产废水中试试验中,着重研究水解(酸化)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菌群及其降解效率。同时采用GPC(凝胶渗透色谱)、GC/MS(色谱一质谱)等分析手段对水解(酸化)反应过程中有机物形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解(酸化)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有埃希氏菌属、发酵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变形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等。同时,水解(酸化)反应具有将洁霉素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的作用,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2.
水解酸化-缺氧生物法处理油田废水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解酸化-缺氧生物法对经物化预处理的油田废水进行试验研究.当进水COD为190~230mg/L,水解酸化段和缺氧段停留时间分别为10,48h时,出水COD为75~83mg/L.运用GC/MS分析油田废水有机污染物在工艺流程中相对组分变化的规律,表明水解酸化和缺氧法处理油田废水时有协同作用,可有效降解废水中酚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芳烃和BTEX.运用PCR-DGGE技术,考察不同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种群及其分布特征,初步确定水解酸化和缺氧反应器内的优势菌种.  相似文献   

13.
印染废水处理的工艺选择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纺织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印染废水含有多种染料、浆料、表面活性剂等助剂,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较差、色度高且多变、碱性大、水质水量变化大、成分复杂等特点.随着印染工艺和产品结构的改变,印染水质也发生了变化,印染废水的处理难度也随之加大.根据多年处理印染废水实践经验,本文总结提出:"强化生物吸附 厌氧水解酸化 好氧生化处理"工艺是比较经济适用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并以某企业10000 m3/d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为例对该工艺进行了深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造纸废水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化 物化 生化”组合工艺并辅以芦苇湿地处理系统对造纸废水进行综合治理。通过优化工艺条件 ,逐级削减污染负荷 ,使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
水解酸化工艺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水解酸化工艺特点,从酸化率、酸化水平、酸化速率等7个指标综合建立了水解酸化工艺效果评价体系,并采用难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抗生素废水考察了其实际应用。研究表明,水解酸化工艺是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高效预处理手段,建立完善的工艺效果评价体系,将会推动该工艺的高效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用厌氧酸化预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采用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北京焦化厂废水中有机物组分及浓度的基础上,研究厌氧酸化对焦化废水可生物处理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厌氧酸化作为焦化废水好氧生物处理预处理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焦化废水经6h厌氧酸化,12h好氧曝气,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比未用厌氧酸化预处理的COD去除率提高近40%。当焦化废水进水COD为1780mg/l时,出水COD可降至158mg/l。  相似文献   

17.
制药废水组成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污水CODcr浓度达10000mg/l,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本中采用催化氧化预处理+水解酸化+UASB+接触氧化+炭滤吸附的工艺流程,通过改善细部参数及改良配套设备设计,提高了各单元去除效率,降低了能耗及处理成本,出水CODcr浓度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剩余污泥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剩余有机污泥处理新工艺,将剩作污泥进行酸化水解后回到废水处理系统一起代谢,基本达到无污泥排放。该工艺适合于染整废水、乳品厂废水处理站等有机污泥处置,特别适用于泥难以脱水的如锦纶厂废水处理站的剩余污泥处理。  相似文献   

19.
农副食品加工业高浓度废水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源送  郁达伟  曹磊 《环境科学》2014,35(4):1613-1622
农副食品加工业COD年排放量在41种行业废水中排名第2,污染减排刻不容缓.农副食品加工业废水COD浓度高达8 000~30 000 mg·L-1,目前主要采用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存在工艺流程长、管理难和成本高等问题.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AnMBR)由于高效的膜与厌氧微生物协同作用,具有COD去除率高(92%~99%),COD负荷率高[2.3~19.8 kg·(m3·d)-1]等工艺特征,同时排泥少(SRT>40 d),基建成本低(HRT为8~12 h).根据高浓度COD的不同构成,COD甲烷化的限速步骤可分为水解酸化限速型、产甲烷限速型.AnMBR的膜污染特征及其控制比好氧MBR更为复杂和困难,现有膜污染控制措施包括错流过滤、曝气冲洗和膜松弛等.针对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高浓度废水达标排放的技术需求,AnMBR主要研究方向为提高COD去除率、控制膜污染和提高能源回收率,从而实现短流程厌氧的出水一步达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