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小试实验,研究了生产废水直接回用对常规净水工艺各处理单元去除有机农药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生产废水直接回用能够显著提高浊度和UV_(254)的去除率,但对有机农药去除的影响差异较大。对于具有较大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K_(ow))的农药,生产废水回用能够提高其去除效果,而对于lgK_(ow)较小的有机农药,生产废水直接回用对其去除效果没有显著影响;另外,由于生产废水本身含有一定浓度的该类农药,长期回用可能会引起出水中该类物质的富集现象。  相似文献   

2.
苯酚及其氯代物对大型溞的毒性效应和微观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态生物急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5种酚类化合物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并利用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对实验测得的毒性数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有效的毒性估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大型溞的幼溞接触不同化合物的不同浓度,活动会受到抑制,甚至死亡,苯酚、4-氯酚、2,4-二氯酚、2,3,4-三氯酚和五氯酚的48 h EC50分别为9.15、4.64、4.40、1.92、0.37 mg/L;根据化学物质对溞类的毒性评价标准,这5种化合物都属高毒物质,其中五氯酚具有极高毒性.另外,五氯酚对大型溞的致毒关键步骤不仅包括传输分配过程还有生化反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分子连接性指数与水溶解度(Sw)、士壤吸附系数(Kow),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等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这些相关关系完全适用于环境的应用;并可作为预测有机化学品化学性质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采用旋流板式塔,考察了在吸收剂中添加正辛醇或异辛醇前后氨的气液传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氨气体积分数为0.80%、气体流量为0.8 m3/min、吸收剂水力负荷为0~1.62 m3/(m2·h)的条件下,添加1.00 g/L的正辛醇或异辛醇,溶液的表面张力下降,旋流板式塔的理论板数升高;而在稀硫酸溶液中加入正辛醇或异辛醇后,却不利于氨气的传质.运用matlab软件对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旋流板式塔的理论板数与其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5.
对已报道的农药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6种测定方法进行了简述和比较,对农药Kow值与其他环境参数Sw,Koc,BCF1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土壤吸附系数的测定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测定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二乙酯(DEP)、二丙酯(DPP)、二丁酯(DBP)、丁基苄基酯(BBP)和二异辛酯(DEHP)等6种化合物土壤吸附系数Koc,并研究了Koc与正辛醇一水分配系数Kow、水溶解度S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相关方程式。  相似文献   

7.
循环流化床(CFB)是垃圾焚烧主要炉型之一,中国生活垃圾具有水分高和挥发分高等特性导致现阶段CFB垃圾焚烧炉CO排放偏高,对其正常运转造成较大影响。对锅炉实体进行助燃配风改造,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改造前后炉膛流体场进行模拟,并分析第一烟道内的流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助燃配风率为40%时,CO的排放均值可降低至80mg/Nm3,烟气含氧量保持在9.5%(体积分数)左右,炉膛中上部温度的平均增幅达到41.3℃。可视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助燃配风明显提高了烟气旋流和回流,使得烟气轴向速度降幅达37.69%,烟气在第一烟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改造后炉膛中上部局部区域内的颗粒质量浓度均值在2.287kg/m3左右,优化了助燃配风参与炉内燃烧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近20种水溶性染料为研究对象,选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分子最高占据轨道能(EHOMO)及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等理化参数,建立了染料的定量结构-光催化降解反应活性关系模型,得到定量关系式为:lgk=0.016 28×lgKow 0.132 46×(ELUMO-EHOMO)-2.148 56,很好地表示反应活性与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水溶性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活性预测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以P204为络合剂萃取水溶液中的金刚烷胺,研究了正辛醇和煤油2种稀释剂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分析了萃取过程的络合机理和热力学过程,并考察了该萃取体系对实际制药废水中金刚烷胺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采用P204/正辛醇=3∶2的复配萃取剂,在初始pH为8.0,在油/水相比为1∶1的条件下,金刚烷胺的萃取效率可以达到99.8%以上;以2.0mol/L的HCl溶液为反萃取剂,可以将51.1%的负载金刚烷胺反萃回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204对金刚烷胺的萃取遵循离子交换和离子缔合成盐机制;萃取过程为放热过程,低温条件下有利于萃取反应的进行;P204/正辛醇复配萃取剂对实际制药废水中的金刚烷胺也具有很高的萃取效率。  相似文献   

10.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中异养菌产率系数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间歇活性污泥法和呼吸计量法测定活性污泥数学模型中异养菌产率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间歇活性污泥法测定结果受试验控制条件特别是污泥有机负荷的影响非常大,且试验周期比较长;人工配水条件下,呼吸计量法测定异氧菌产率系数(YH)在0.71以上,比活性污泥数学模型推荐值高,其结果与底物性质有关,该方法准确性高,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批式呼吸法求得好氧氨氧化菌产率系数为0.2119 mg COD/mg NH4 -NOD(或者0.7268 mg COD/mg NH4 -N)和氨氧化菌最大氨氮降解速率为0.1 mg NOD/(mg COD·h)(或者0.0292 mg N/(mg COD·h)).用间歇式批试验法,加入24 μmol/L NaN3抑制NO2--N氧化,建立氨氧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得到氨氮半饱和系数为18.38 mg NOD/L(或者5.36 mg NH4 -N/L),DO半饱和系数为0.494 mg/L.对比参数值表明,用一步硝化动力学来描述氨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2.
碳酸钙和海泡石组配对水稻中Pb和Cd迁移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组配改良剂LS(碳酸钙+海泡石)对农田土壤重金属Pb和Cd的固化效果以及水稻各部位吸收累积Pb和Cd的影响,在湘南2个矿区(矿区A和矿区B)附近污染稻田中施用了不同添加量的LS(0、2、4和8 g/kg),并进行了水稻种植的田间实验。结果表明,(1)施用2~8 g/kg的LS能使矿区A和矿区B土壤pH值分别增加1.11~1.95和1.61~2.31个单位,能使矿区A和矿区B土壤中Pb和Cd的TCLP提取态含量分别降低18.6%~62.7%、15.7%~37.1%和38.6%~66.7%、0~76.6%。(2)LS能不同程度地降低水稻各部位重金属含量。矿区A糙米中Pb和Cd含量降低9.4%~35.6%、56.1%~66.8%;矿区B糙米中Pb含量降低14.4%~36.6%,而Cd含量变化不明显。(3)LS对水稻中Pb和Cd在各部位之间的转运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Pb和Cd从茎叶到谷壳的转运系数最大,说明水稻茎叶对重金属的转运能力最强。(4)LS添加量为8 g/kg时,Pb和Cd从谷壳到糙米的转运系数最小,且糙米中Pb和Cd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金刚石生产废物叶腊石耦合微波对燃料乙醇厌氧消化污泥(FEADS)进行处理,探讨该处理方法对FEADS脱水性能的改善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含水率为97.65%的FEADS,投加叶腊石粉(2g/L)后沉降性能大幅提高,20 min时沉降比(SV)由70.2%减小为54.3%;经叶腊石粉(2g/L)耦合微波(640W、2min)处理后脱水性能大幅提高,污泥比阻(SRF)由1.21×10~(13)m/kg减小为7.23×10~(12) m/kg,可压缩系数由1.33减小为0.63;扫描电镜表明,叶腊石耦合微波处理后FEADS水分容易通过;热重曲线中失重峰明显滞后,显示叶腊石耦合微波处理改善了FEADS的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垃圾焚烧炉床层内垃圾燃烧过程复杂性及影响垃圾燃烧效率因素多的问题,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对某垃圾焚烧炉床层垃圾燃烧进行了模拟,获得了垃圾质量流失速率、水分蒸发速率、挥发分释放速率、焦炭燃烧速率和烟气的温度;并在50~1 000 Nm3/min范围内改变一次风流量,获得了床层质量流失比值、过剩空气系数和烟气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仿真结果显示,一次风流量取值517.47~6`32.09 Nm3/min时燃烧效率较高;炉排两端区域的一次风流量在50~75 Nm3/min时,可以使垃圾床表面平均温度明显提高,而且还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同时减少供风总量,节约能源与动力资源。本研究对优化设计垃圾焚烧炉,提高床层内垃圾的燃烧效率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CALUX)相比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法(HRGC/HRMS)测定二噁英浓度时,具有分析周期短、检测成本低、灵敏度高(皮克水平)、能反映样品的毒性总量且可进行高通量检测等优点。实际应用时,可先用CALUX对样品作初步筛选检测,再将筛选出的阳性样品用化学分析法作进一步定性定量检测。通过对42个垃圾焚烧飞灰样品同时进行HRGC/HRMS和CALUX分析,得到两者的换算系数,从而可以利用快速检测的结果和换算系数来推算HRGC/HRMS的结果。实验表明,CALUX结果与HRGC/HRMS结果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R=0.96),换算系数为0.332。该换算系数与日本得到的结果不同,表明中国飞灰性质有别于日本飞灰。而且,不同环境介质之间换算系数也不一致。为增加该方法在中国的适用性,必须通过实验方法找出符合中国样品的换算系数。  相似文献   

16.
在两点进水的条件下采用A2/O工艺处理化工园区废水厌氧水解出水,分析配水比对A2/O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在最优配水条件下,各类A2/O工艺处理废水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在厌氧段-缺氧段的配水比为30%~70%时,A2/O工艺的处理效果最好.在两点进水条件下的各类A2/O工艺中,倒置A2/O和改良A2/O比常规A2/...  相似文献   

17.
构建小试试验研究了正反粒径混合级配填铺与正粒径级配填铺(组合填料为钢渣与灰岩)的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单元对生活污水中各主要指标的降解效果,同时比较分析了填料填铺方式对缓解人工湿地堵塞问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水COD在134.72~653.33 mg/L、NH3-N在42.72~272.60mg/L,TN在107.40~6...  相似文献   

18.
微量NO2对厌氧氨氧化甲烷化反硝化耦合影响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批试验方法,研究微量 NO2对颗粒污泥厌氧氨氧化、甲烷化和反硝化耦合的影响.基于 Haldane 模型建立了厌氧氨氧化的 NO2 强化函数,估计了强化函数中的最大强化系数(30.55)、NO2 半饱和常数(1.96 mg/L)、NO2 抑制常数(0.0082 mg/L)和基础速率系数(0.0314).微量 NO2 对甲烷化和反硝化动力学可用反竞争性抑制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甲烷化的最大比乙酸盐去除速率为0.15 mg COD/(mg VSS·h),乙酸盐半饱和常数为395 mg COD/L,NOz抑制系数为0.623 mg/L.反硝化的亚硝酸盐氮最大去除速率 0.00685 h-1,亚硝酸盐氮半饱和常数0.214 mg/L,NO2 抑制系数为22.4 mg/L.试验中大部分的 NOx 气体物质出现损失.  相似文献   

19.
在两点进水的条件下采用A2/O工艺处理化工园区废水厌氧水解出水,分析配水比对A2/O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在最优配水条件下,各类A2/O工艺处理废水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在厌氧段-缺氧段的配水比为30%~70%时,A2/O工艺的处理效果最好。在两点进水条件下的各类A2/O工艺中,倒置A2/O和改良A2/O比常规A2/O工艺具有更好的废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箱体实验方法,通过对粗-细砂交界面水分穿透量和绕流量的定量观测以及基质势的测定,模拟降雨条件,探讨了喷淋量分别为5、10、15、20、25mm/d时对核废物处置库顶盖(粗-细砂交界面)毛细屏障效应的影响。基质势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没有达到粗砂进水基质吸力之前,水分在粗-细砂交界面累积量增加并未及时发生横向流动;当交界面的基质吸力达到进水基质吸力后,穿透发生;此后交界面的基质势又很快减小,水分主要发生横向绕流。随着喷淋量的增大,对于粗-细砂交界面,无论是喷淋期间基质势的增加程度还是喷淋结束后基质势的降低程度都很明显;相比较而言,细砂层的基质势变化很小。水分相对绕流量测定结果表明,喷淋量不大于5mm/d时,不会发生穿透;随着喷淋量的增大,通过粗-细砂交界面的穿透量逐渐增大,而横向绕流量随之减小,当喷淋量达到25mm/d时,水分相对绕流量减少至3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