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更为客观、全面地评估高危行业中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真实状况,分析哪些方面有进一步提高空间。在构建高危行业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AHP-云模型组合测度模型,并以某集团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集团企业安全文化等级为可管理级,安全价值和安全制度2个维度的表现差强人意,下一步需要着重进行改善。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评价体系与测度模型兼具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可为同类高危行业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近年来高危企业恶性事故频发与安全生产水平低下的现状,构建一套安全绩效评估方法与模型,帮助高危企业实现安全绩效的自我评估与改进.通过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社会道德和融入文化等四个方面,提出借鉴EFQM的高危企业安全绩效评估模型的研究意义.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归纳安全绩效6项构成要素(领导、人员、资源设施、政策战略、生产过程和事故损失等)及其评估权重指标,并划分5个分级层次;构建基于构成要素之间逻辑关系的安全绩效评估模型结构;最后运用RADAR计分矩阵对安全绩效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3.
正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管理体系的指导,在安全管理体系与企业自身实践的有机融合上,应当注意抓好"三项结合"。一是抓好管理体系与行业实际的结合。客观来讲,管安全就是管风险。在现实生产中,不同行业其安全风险大小不一样,在安全管理上,我们要尊重企业所属行业特点,正确区分高危行业与非高危行业,按照行业安全风险特点,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安全管理体系。既不能人为抬高标准,以高危行业的标准去要求非高危行业企业,导致企业安全投入太大、负担过重;也不能人为降低标准,以非高危行业的标准去要求高危行业企业,导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事故和伤害的深层次原因,从安全文化的定义出发,区分了安全文化的主体,认为职工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大量的事故和伤害案例以及研究文献出发,提出职工安全文化的"三维八度433"模型,包括本体维(生命安全、健康安全)、社会维(生活安全、工作安全)、文化维(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安全行为、安全形象),并对要素进行了深入解析,阐明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职工安全文化建设和评估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23"重大事故案例分析,表明职工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徐东超 《安全》2018,39(4):45-46,49
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是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整体水平和实现"自主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动力")企业实际,对安全文化要素进行分析,从树立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建设安全文化保障体系、完善安全文化载体建设三个方面构建企业安全文化体系,提出动力总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甘肃省金川集团作为拥有3.8万名员工、多个高危行业并存的特大型联合企业,用4年时间,通过扎实有效实施"五阶段"安全文化管控,用事实证明了"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事故皆可避免",2011年实现零死亡,2012年百万工时伤害率为0.024,成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国家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之一。2012年底,在北京召开的"金川‘五阶段'安全文化管控集成模式研究与应用"(简称金川模式)项目  相似文献   

7.
石化企业安全链模型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增强石化企业安全管理能力,针对石化行业的特点、管理现状和国内外安全链理论的发展状况,运用系统思想并结合石化企业特征构建起融合安全要素和流程体系的安全链模型。安全要素由人、环境、信息、操作设备、运营设备、技术和管理等构成,流程体系由反映全生命周期的"提前行动、预防、准备、响应、恢复"等5个流程构成,2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安全链模型。运用该模型可以对影响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各要素和阶段予以准确定位。最后以宁夏石化公司为例,分析该模型在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其可以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高危行业员工安全绩效的形成机理,根据社会交换、组织支持和资源保存理论,从员工心理资本(PC)和安全态度角度,构建高危行业安全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SOHRP)对员工安全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得33家从事生产制造、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化学工程等高危行业企业的599名一线员工的有效样本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分层回归等方法,揭示企业SOHRP对员工安全绩效的深层影响机制。研究表明:SOHRP与高危行业员工安全态度和安全绩效显著正相关;安全态度在SOHRP与员工安全绩效间起显著中介作用;PC在SOHRP与员工安全态度间起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安全投入在改善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文从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着手,分析五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安全投入的重要性,调研分析得出企业安全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并以湖北卫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近11年的违章统计和安全生产"五要素"投入情况为例,分析验证企业安全投入与安全生产状况改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合理有效加强企业安全投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作为高危行业企业的兖矿集团,坚持"事故可防、风险可控、灾害可治"的安全理念,把安全工作摆到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决定一切的位置,依靠科技兴安、管理强矿和素质提升工程,推动了高危行业企业向安全行业企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民营企业特点,基于交互安全文化模型,建立民营企业安全文化模型并辨识 关键元素,以赛轮金宇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在广泛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 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运用粗糙集ROSETTA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属性简约,最终确定 15个安全文化元素;借助MATLAB,采用熵权法确定各元素权重,然后进行可拓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表明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重视”一项得分为4.82,水平较高,整体文化等 级属于“良”,级别特征变量j*=3.138 1。“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建立合理 的奖惩制度”、“定期进行应急演练”3个方面得分偏低,是安全文化建设需要重点加 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L大学安全状况,提高L大学安全文化建设水平,采用文献对比分析法研究高校安全文化定义及其理论实质,从狭义的角度提出高校安全文化是高校管理的一系列安全理念,具体化为32条高校安全文化核心元素。以L大学为研究样本,定性分析其安全文化建设内容;编制高校安全文化定量测量量表,对其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进行定量测量。评价结果表明L大学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缺欠,提出了实用性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加强安全防护的基本手段,而且是主动促进安全的有力措施,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根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对企业安全文化的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按照控制论的思想,针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元素,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安全文化提出了建设思路,建立了安全文化建设体系的控制图,从而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进行了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安全氛围因子结构和要素组合关系测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和分析了国外企业安全氛围测评研究进展,进一步明确安全氛围的概念、内容和研究重点;在参阅文献基础上,设计和开发出适用于国内企业安全氛围量化测评的调查问卷。选择商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以多元统计为理论分析工具,开展实证研究工作;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和选择了商业企业安全氛围的安全需求、安全认识、安全参与、安全地位、安全实施5因子结构及14个关键要素,针对其因子结构和要素组合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借助于雷达图形法对研究目标的安全现状给予量化评估,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可为以后的安全氛围诊断模式探究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5.
Recent events in the nuclear industry have blamed a declining safety culture both on the utility and regulatory side as the major responsible. Confidence in the nuclear industry can be dramatically affected by such events. In this context, the present paper analyses a recent crisis event that involved a research reactor. It shows the time history of the event and how its escalation brought to a temporary shut down of the reactor.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event pointed out safety culture deficiencies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The paper presents the key elements in the ensu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process and describes the different phases (short and long term approaches), players and measure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that the organisation set up to address deficiencies and improve safety culture. The case represents an interesting example from which important lessons can be learnt. In particular, staff motivation in terms of involvement in improvement activities is considered central in managing safety.  相似文献   

16.
基于粗糙集-人工神经网络的航空安全文化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航空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系统的特征,制定相对科学的、适用的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将粗糙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航空安全文化评价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与粗糙集方法相结合,对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信息表进行设定。利用粗糙集的属性约简功能,确定航空安全文化的核心要素;其次,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约简后指标权重进行计算;经过仿真实验,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较好地获取并保存了安全文化评价的知识和经验,能够较为准确地对航空安全文化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民航运输企业实施安全文化战略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民航运输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利于应用出发,给出民航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新定义;在总结山东航空公司成立以来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安全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总结和提升,使其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提出在民航运输企业实施安全文化战略的新构想;论述民航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组成、特点、作用及实施方法,提出民航运输企业的安全文化由4个层次组成,即理念、价值观;组织领导;规章制度;操作执行。对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关系和作用进行系统的论述,使人们对于安全的认识更加系统化;指出实施安全文化战略对民航运输企业保障运输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给出实施安全文化战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能够评估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以系统论、安全管理、现代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深入挖掘安全文化体系要素,分析各要素理解要点及实施要点,探讨企业安全文化体系评估程序和内容,提出基于熵权-TOPSIS 深度分析模型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对安全文化结果进行深度分析;在“互联网+”背景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针对企业安全文化评估要点,设计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系统。结果表明:该评估体系可为实现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的信息化、数据化和可视化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Measuring safety performanc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many high-risk industries such as atomic power, the chemical industry, offshore oil production, air traffic control and construction. Much has been done to study the antecedents/factors that shape the safety culture and safety climate in these types of industries, but almost no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into another high-risk industry – shipping. Based on the safety orientation model (SOM) and a review of items and scales used in surveys of safety climate and safety culture, a safety orientation scale (SOS) was developed and refined through the use of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a sample of seafarers sailing on Norwegian-owned vessels. A total of 2558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from 141 vessels and 16 shipping companies, giving a calculated response rate of 70%.The study showed that replicating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sample of seafarers demonstrated a large degree of stability in scales and items across both industries and nations.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 is the most commonly adopted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ales of safety climate and culture scale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and factor retention seems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decision in EFA. In the present study several rules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factors and items retained are applied, and a comparison is made of a short form of latent root criterion (SFLRC) and parallel criterion (PC). SFLRC is found to be the superior method for the present data set.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did not support the preliminary SOM of 12 dimensions (13 dimensions, since one of the 12 dimensions was split during the CFA procedure); however, a re-specification of the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CFA for four different behavioural measures gave a simplified and well-defined model with seven factors and 22 items.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煤矿企业不同群体员工对安全文化认知的差异,将企业员工划分为管理层、专业人员、班组长和一线员工4类群体。通过问卷和SCAP(safety culture analysis program)系统分析等方法,对南阳矿业公司下属3个煤矿中的150名员工进行了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测评,并利用SPSS 18.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群体间安全文化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样本群体对于企业理念理解、安全业绩、员工违章3个要素认知水平较低;管理层、专业人员、班组长和一线员工安全文化认知水平得分分别为74.4,75,76.4和73.2,其中,班组长的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最高,一线员工的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最低,且管理层人员的安全文化认知水平较国际上安全业绩最好企业的同类人员偏低,差值达19.2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