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加快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决定在银川玉皇阁 10 kV 配电线路开展物联网实例示范应用。该应用通过“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电力专网+物联网”方式,成功采集 10 kV 配电线路故障电流、配电设施温湿度、门禁、水浸等信息,并上传物联网主站服务器。试运行结果表明:物联网示范应用系统的功能及安全性满足用户需求,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灾害学》2020,(3)
为解决传统下架空输电线路跳线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结合台风灾害天气对电线路跳线接续管加固方法进行优化,首先对架空输电线路跳线接续管接口进行定位,规范定位区域和范围,根据计算结果对输电线路接续管加固等级进行甄别和判断,实现对架空输电线路跳线接续管加固方法的优化。最后通过实验证实,台风灾害下架空输电线路跳线接续管加固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充分满足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配电线路鸟害问题,对输电线路常用防治鸟害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配电线路特点及其鸟类的生活习性,设计了一种新型防鸟害装置—防鸟伞裙,并在配电线路推广应用。应用结果表明:防鸟伞裙具有驱鸟和防鸟害双重特性,成功解决了配电线路的鸟害隐患,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配电网中最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主要有杆.上无功补偿以及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为对这两种方式进行量化对比分析,在对线路杆.上补偿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补偿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10 kV典型线路建模并进行仿真潮流计算和无功优化,量化对比分析不同负荷水平下杆.上无功补偿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补偿的效果.结果表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补偿更有利于无功功率的就地补偿,并且能够减少网络损耗,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330 kV超高压输电线路绝缘架空地线无专用接地线,设计一种串接电阻的新型接地装置,以避免当绝缘架空地线存在过大感应电压时因瞬间直接接地产生的电弧伤害。通过对某33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不同情况下绝缘架空地线上产生的感应电压进行仿真分析,为新型接地装置的电气参数选取提供依据,同时详细设计了其机械结构。对新型接地装置进行了现场应用,验证了其相较于传统接地线具有的便携性及安全性优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于平均电流的等值电阻法,以远程读取的 10kV线路首端有功、无功电量和配电变压器二次侧总表实际抄见电量为基础,分别建立以正、反两方向计算线路损耗的数学模型, 并对线损影响因素及线路导线损耗和配电变压器的电能损耗进行仿真分析。算例结果表明,反向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较准确反映了理论线损的真实值,同时,通过对比正、反向数学模型所得理论线损率的变化,研究了线路不明损耗对线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电力通信网网络资源现状及技术体制特点,结合电力物联网需求,提出基于物联网、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EPON)和同步数字传输(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技术的组网方案,并对物联网安全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完善的 SDH 网络和基于城区配电通信需求的 EPON 通信网络能够满足城市配电物联网的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750 kV架空输电线路线下感应电压的影响因素,对宁夏境内多条750 kV线路线下感应电压进行实测分析并总结相关规律。结果表明:同一线路其线下感应电压值与测试时间、环境温湿度无关,与导线排列方式、线下有无树木、有无其他线路交叉穿越有关。对实际的某750 kV线路线下电磁环境进行仿真,进一步验证了实测分析结果及抑制感应电压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750 kV线路线下感应电压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力施工吊车吊臂与邻近带电体不能保证安全距离,容易引起带电体放电,造成操作人员触电事故的问题,对现场作业环节进行深入分析,设计了一种使用灵活、结构简单,方便的电力施工吊车接地装置,并应用到35 kV及以下输电线路施工中。应用效果表明:该接地装置有效地避免了电力施工人员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吊车作业的安全系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 10 kV 配电线路跌落式熔断器带电作业时,重复绝缘遮蔽耗费大量作业时间的问题,经过深入实际地研究和分析,设计了一种使用灵活、方便、快捷、安全的新型绝缘隔板,并应用到 10 kV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应用结果表明:新型绝缘隔板有效地缩短了带电作业时间, 提高了带电作业的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输电线路试验检测项目人工管理,在周期内存在漏检、重检等不规范现状,对计划预警措施进行分析,利用 ASP 技术和 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开发了输电线路试验预警系统,实现了线路例行、诊断性试验的到期提醒、查询、打印、备份等功能。系统界面操作简单、查询数据准确、维护便捷。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设备的管理水平,为架空输电线路科学管理提供了可参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银川市住宅小区配电变压器负荷率普遍较低的现状,选取银川三区典型居民住宅小区为监测对象,对住宅小区用电负荷及线损率进行连续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合理配置住宅小区配电变压器报装容量,优化变压器运行方式,减少变压器损耗及线路损耗的建议。监测结果表明:银川居民住宅小区普遍存在配电变压器设计容量偏大、运行负载率偏低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机房各类设备和机房环境的监管,保证机房整体稳定运行及数据安全可靠,基于对电力调度自动化信息管理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分析,采用3D技术开发了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房综合管理平台。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对机房中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进行全方位监控,准确捕捉设备及网络异常,实现多维实时告警,有效提高运维效率和机房综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灾害学》2020,(1)
电力系统故障监测在遇到冰冻灾害时,不能准确的检测电力系统易出现故障的线路和线路荷载,故障监控性能差,所以该文提出一种冰冻灾害下电力系统故障监控方法。采用检索连锁故障路径的方法,查出线路中易产生故障的关键部位,针对该部位构建覆冰可靠性模型,得到线路冰力荷载;采用静态灵敏度模型获得输电断截面中全部节点对应的支路灵敏度;基于线路冰力荷载和节点支路灵敏度,获得所有电力系统节点的最佳控制量,完成冰冻灾害下电力系统故障监控。  相似文献   

15.
热电厂雷电灾害案例分析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仲江  赵景昭 《灾害学》2008,23(2):80-82
雷电灾害是造成电力供应中断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通过对某热电厂的一次雷击事故的具体分析,认为一般热电厂的高大烟囱、冷却塔、露天的大型变电设备、金属油罐及管道等构筑物较易遭受直接雷击,而与热电厂连接的多条架空电力电缆更容易将广袤的大地上发生的雷击形成的线路雷击过电压引入厂区电力设施。发电厂担负着为社会提供电力供应的重要任务,因此,应加强对热电厂系统的雷电灾害研究,提出高效合理的防护对策,减少雷击造成的损失,保证电力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新型鸟粪闪络防护措施,防闪络绝缘护套是通过降低绝缘子所承受的电压达到防护效果的,这种方法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其实际效果却还没有得到有效验证。因此,通过对鸟粪闪络的机理进行分析,建立架空输电线路鸟粪闪络的仿真模型和试验平台,验证防闪络绝缘护套对鸟粪闪络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只要厚度足够,绝缘护套能有效地阻止鸟粪污染造成的线路闪络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针对配电自动化主站二次系统的安全防护问题,基于“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原则,采用对主站系统的安全分区和在系统边界部署安全防护等措施,对宁东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进行了安全防护设计。应用结果表明:该二次安全防护方案有效保证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和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方法不能有效求解架空输电线路温度和允许载流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技术求解输电导线径向温度和最大允许载流量的方法。建立了输电导线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和JL/LB1A-300/50型钢芯铝绞线输电导线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有限元ANSYS软件对该模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输电导线存在径向温度差,以及径向温度分布受输电线路载流量、空气对流散热、光照强度以及风速等条件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求得在不同气象环境条件下输电导线的径向温度值和最大允许载流量,有利于提高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稳定性,实现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提高线路输电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架空输电线路杆塔攀爬过程中防护措施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防坠模块上下杆塔的防坠落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验证了该方法在实践作业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对某220 kV输电线路跳闸故障进行分析,根据故障监测信息、故障时段故障区域的天气、现场环境等综合判断故障原因为鸟粪闪络,而造成鸟粪闪络的主要原因为跳线角钢未用绝缘护套包覆,鸟类夜间栖息在架空地线防振锤处排便,鸟粪在湿度80%RH、微风条件下降落,短接跳线角钢端头和地线防振锤间电气间隙而引起闪络放电。对绝缘护套的防鸟害效果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不同电压等级线路绝缘护套的最佳厚度,提出了防范类似鸟害故障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