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污染土壤热脱附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对十四个国内外热脱附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和梳理,并依据原位热脱附技术和异位热脱附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在美国超级基金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热脱附技术的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2.
双层热通道玻璃幕墙一方面能稳定室内的温度、光照,增强通风换气功能;另一方面能提高幕墙的保温、隔热、降噪能力,节省能量损耗,因此双层热通道玻璃幕墙逐步发展为幕墙环保、节能的新方向。按照通风方式的不同双层热通道玻璃幕墙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双层幕墙;国内外有关双层热通道玻璃幕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工性能、通风性能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有限元数值模拟。介绍了双层幕墙的分类和工作机理,着重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双层热通道玻璃幕墙热工、通风、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的研究文献,对近年来双层幕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简要介绍了双层幕墙的应用现状,阐述了国内外对双层幕墙研究思路的异同,最后探讨并展望了双层幕墙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城市污水厂污泥热干燥处理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提出采用热干燥处理技术进一步降低脱水泥饼的含水率,介绍了现行的污泥热干燥处理技术,并就该技术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尤其是在焚烧预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热分析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热重-质谱联用技术(TG-MS),在阐述TG-MS的发展历史和联用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科学家利用TG-MS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北京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在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正处于加大垃圾焚烧比例的转型阶段。从北京城市特点和垃圾焚烧的缺陷入手,引出了垃圾热解气化技术。对垃圾热解气化技术做具体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将垃圾热解气化技术与普通垃圾焚烧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实例性热解气化技术的应用,为北京大规模垃圾处理技术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铌合金表面热防护涂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武器装备、航空航天等多种现代工业领域热端部件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结构材料,铌合金在高温富氧燃流的冲刷下会发生严重的烧蚀现象,进而影响了其在超高温环境下的使用性能。研究发现,采用表面涂层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铌合金的高温抗烧蚀性能。因此结合热端部件富氧、超高温的实际服役环境,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铌合金表面抗氧化烧蚀涂层领域的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金属基和硅系陶瓷抗烧蚀涂层各自在抗氧化烧蚀性能上的优缺点;然后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热障涂层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ZrO2基陶瓷涂层、稀土锆酸盐陶瓷涂层以及钙钛矿结构陶瓷涂层三种热障涂层材料的特点;最后对铌合金表面热防护涂层的结构设计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以往载人航天应用系统中电子设备热设计的仿真分析方法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热平衡试验测量发热元器件温度数据验证热仿真分析结果的电子设备热设计方法。方法通过对应用系统电子设备在轨实际热工况条件的深入分析,结合电子设备的物理特性、电气特性及其技术特点,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数字仿真技术建立电子设备热模型,并进行热仿真分析,再将仿真计算得到的发热元器件壳温与实际热平衡试验测量得到的元器件真实壳温比对,检验热仿真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某电子设备在真空度为1.0×10~(-4) Pa,温度为45℃条件下开展热平衡试验,实测得到的发热元器件温度值与热仿真分析温度值之差小于1℃。热平衡试验过程中,切换电子设备的不同工作模式时,通过器件的工作电流和电压计算出其热负荷指标与仿真得到的热耗值之差低于0.1 W。结论基于热平衡试验的发热元器件实测温度数据,验证了热仿真分析结果的电子设备热设计方法科学有效,有助于后续空间站应用系统电子设备热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8.
热脱附技术在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排除土壤中的石油烃污染物,并利用回收技术将其中的资源再利用,具有经济性、环保性的特点。加热温度、停留时间是影响热脱附技术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修复过程中调整热脱附装置的最佳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可以在保证脱附效率最大化的同时,降低热脱附的能耗,减少热脱附过程中的结焦问题,保证污染土壤处理效率。文章主要分析了热脱附技术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中的修复应用以及相关的土壤环保措施,以期提升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环保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环境试验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介绍了温度试验热仿真技术的专业理论。结合实际试验工作,给出了运用Icepak软件进行温度试验热仿真的实例,归纳总结了温度试验热仿真在环境试验领域的应用,并提出了以后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磷脂脂肪酸(PLFA)是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之一,能够提供有关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信息。将PLFA分析与稳定性同位素13C示踪技术结合(13C-PLFA),可以指示微生物群落对于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微生物群落间的相互作用。该技术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基于13C-PLFA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和分析方法,举例阐述了13C-PLFA技术在土壤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包括植物-土壤系统中碳的微生物利用、外源碳的微生物利用、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以及在甲烷氧化菌等特定微生物群体的应用。同时分析了13C-PLFA技术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其未来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处理工艺具有高增容性的特点,带来了废物处置的压力;针对高增容的处理现状,介绍了放射性废物减容处置技术的研究重点——热处理技术,包括焚烧技术、熔融盐氧化技术、热等离子体技术以及高温熔融固化技术,并分析了各技术的特点、应用难点以及各技术的适用范围,最后对放射性废物热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湿法脱硫净烟气再热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湿法脱硫后较高的净烟气温度有助于烟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但烟气换热器在工程应用中存在较多问题。通过对各种烟气再热技术进行分析比较,为某热电厂选择烟气-烟气热管换热和蒸汽-烟气列管换热串联组合应用的烟气再热技术,降低了设备出现腐蚀、堵塞的可能性,提高了系统运行稳定性。为其他工程湿法净烟气再热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我国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有关环境治理工作的研究逐渐受到了更多关注与重视。本文结合某项目中的287000m3/h沸石浓缩+三厢式RCO废气治理工程实例,着重分析一些常见的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包括热破坏法、液体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等,通过分析这些治理技术中的要点及其在本次工程项目当中的应用实践,希望能够借此为有机废气VOCs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钚-238是一种半衰期较长的人为放射性核素,其含量极低,准确分析其同位素组成依赖于高效率的分离富集技术及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本文综述了电感耦合等离子、电子加速、热电离和共振电离四种质谱分析方法在土壤和沉积物中钚同位素分析方面的应用现状,从技术原理、应用和成本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各种分离和纯化方法、质谱检测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为钚同位素的地球化学应用及我国核能应用过程环境影响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闫怡新  秦磊  高健磊 《环境工程》2019,37(6):146-149
剩余污泥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对其进行提取和回收利用是污泥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对目前研究较多的碱热法、酸热法、酶法以及各方法的联合处理等技术的原理、操作参数、提取效果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污泥蛋白提取技术的应用前景,并对其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废塑料的裂解利用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废塑料热裂解生产燃料油或单体原料的技术条件和在我国的应用进行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适用于中小型锅炉湿法脱硫装置的烟气再热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以济南北郊热电厂为例,通过详细技术经济分析,选择了最合理的烟气再热方法。经过实际应用检验,烟气再热设施运行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医疗废物处置技术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许晓芳  谭全银  刘丽丽  李金惠 《环境科学》2018,39(12):5717-5722
针对我国目前应用的回转窑焚烧法、热解法、高温蒸汽灭菌法、化学消毒法、微波消毒法这5种医疗废物处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这5种方法进行了定量评估和筛选,在此基础上,对最优和次优备选方案排序权重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回转窑焚烧法和热解法是目前我国医疗废物处置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但层次分析法评估结果表明,高温蒸汽灭菌法用于医疗废物处置时在社会、环境、技术和经济4个因素方面综合效益与其他4种方法相比最优,化学消毒法次之;灵敏度分析表明,导致备选方案排序变化的准则层各因素变化点分别为社会因素(0. 2100)、环境因素(0. 3500)、技术因素(0. 1200)、经济因素(0. 2400),子准则层各因素对备选方案权重排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普遍存在于工业污染场地,因其易迁移和难降解的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修复VOCs污染场地时通常存在拖尾、反弹和二次污染物释放的现象,限制了对VOCs的修复效率,这些现象均与修复过程中VOCs在相间的非平衡态迁移有关,但目前仍缺乏定量化的研究.基于此,选择四氯化碳为典型的VOCs,采用沙箱试验,探究了VOCs的相间非平衡态迁移在表面通风、土壤挖掘以及热脱附和气相抽提联用技术应用过程中对土壤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表面通风和土壤挖掘过程中能产生较为显著的二次污染物释放现象;在热脱附和气相抽提联用技术的修复过程中能产生拖尾现象,而在修复结束后则会产生反弹现象,这些现象均为相间非平衡态迁移的表现形式.其中,在表面通风、土壤挖掘以及热脱附和气相抽提联用技术修复过程中,四氯化碳释放通量的最大反弹幅度分别为0.69、2.80和64.00倍,表明相间非平衡态迁移对热脱附和气相抽提联用技术产生的影响最大.研究显示,相间非平衡态迁移在不同的土壤修复工艺中均有体现,严重限制了土壤修复的效率,需要引起土壤修复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钢渣直接熔制高档陶瓷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家宽  肖波  姚鼎文  王秀萍 《环境工程》2002,20(5):41-42,48
钢渣是目前排放量较大的一种典型工业废渣 ,我国有效利用率仅 10 % ,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在此介绍一种利用排放热态钢渣直接熔制高档陶瓷产品的新技术 ,并对产品的显微结构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钢渣热态资源化技术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钢渣资源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