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HFS-1型深度光氧化废水处理设备对活性艳蓝K3R、酸性红3B、活性黑KNB、酸性红A、直接耐酸大红4BS等5种染料的水溶液和多菌灵农药废水进行了深度光氧化处理。结果表明:(1)染料在处理5min后,脱色率都在90%以上;处理15min后,CODCr的去除率除活性艳蓝K3R较低外,其余的都在80%以上;BOD5/CODCr的值都有所增大。(2)多菌录农药废水(经稀释)处理40min后CODCr的去除率为57.0%,BOD5/CODCr的值由0.20增加到0.44。(3)采用深度光氧化-絮凝的工艺处理多菌灵农药废水,CODCr的去除率为57.5%。  相似文献   

2.
利用HFS 1型深度光氧化废水处理设备对活性艳蓝K3R、酸性红 3B、活性黑KNB、酸性红A、直接耐酸大红4BS等 5种染料的水溶液和多菌灵农药废水进行了深度光氧化处理。结果表明 :(1)染料在处理 5min后 ,脱色率都在 90 %以上 ;处理 15min后 ,CODCr的去除率除活性艳蓝K3R较低外 ,其余的都在 80 %以上 ;BOD5/CODCr的值都有所增大。 (2 )多菌灵农药废水 (经稀释 )处理 4 0min后CODCr的去除率为 5 7.0 % ,BOD5/CODCr的值由 0 .2 0增加到 0 .4 4。 (3)采用深度光氧化 -絮凝的工艺处理多菌灵农药废水 ,CODCr的去除率为 5 7.5 %。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查H2O2/Fe2+的摩尔比和H2O2的初始剂量、pH值以及活性深蓝染料B-2GLN(RDB B-2GLN)的初始浓度对活性深蓝染料B-2GLN降解过程的影响,采用在线分光光度法对活性深蓝染料B-2GLN的Fenton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动力学过程,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降解中间产物。结果显示,采用Fenton氧化降解水溶液中活性深蓝染料B-2GLN,在H2O2的剂量为2.635 mmol/L,pH值为2.7,H2O2/Fe2+的摩尔比为37.80和活性深蓝染料B-2GLN的初始浓度16 mg/L的条件下,得到300 s后活性深蓝染料B-2GLN的最大色度去除率为85.04%。水溶液中活性深蓝染料B-2GLN与·OH的反应速率常数为2.62×1011L/(mol·s)。活性深蓝B-2GLN染料的分子结构被Fenton试剂分解而未被完全矿化,同时对活性深蓝染料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在线分光光度法是研究染料色度去除率的一种精确、快速与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模拟酸性大红3R染料废水为对象,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温度、初始染料浓度、酵母粉浓度三因素为影响因子,以染料脱色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各因素对一株广谱型染料脱色菌株Enterobacter cloacae strain M3脱色效果的影响及各因素间交互作用,建立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了菌株脱色酸性大红3R废水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极显著,拟合性好。最优脱色条件为温度36℃,染料浓度121.12 mg/L,酵母粉浓度1.99%,在此条件下,染料脱色率可达99.21%。经实验验证,实际值与模型预测值拟合良好,偏差仅为0.79%。  相似文献   

5.
采用脱色菌Citrobacter sp. CK3,以活性红KN-3B染料为处理对象,在厌氧批式反应条件下,系统考察了pH值,温度和染料浓度对脱色反应速度的影响;通过动力学模拟及反应过程中染料的UV-Vis扫描图分析,探讨了脱色反应机理。结果表明:Citrobacter sp. CK3对活性红KN-3B的脱色反应的适宜pH为7~9;脱色反应速度在温度为32℃时达到最大。染料初浓度从57 mg/L逐渐增大到458 mg/L时脱色率逐渐降低。脱色过程中染料的偶氮键发生断裂,脱色反应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6.
采用脱色菌Citrobacter sp. CK3,以活性红KN-3B染料为处理对象,在厌氧批式反应条件下,系统考察了pH值,温度和染料浓度对脱色反应速度的影响;通过动力学模拟及反应过程中染料的UV-Vis扫描图分析,探讨了脱色反应机理。结果表明:Citrobacter sp. CK3对活性红KN-3B的脱色反应的适宜pH为7~9;脱色反应速度在温度为32℃时达到最大。染料初浓度从57 mg/L逐渐增大到458 mg/L时脱色率逐渐降低。脱色过程中染料的偶氮键发生断裂,脱色反应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7.
采用US/Fe^0系统去除阳离子红GTL,考察了pH值、Fe^0用量、超声功率及活性炭、H2O2、盐分添加对阳离子红GTL去除率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变化查明阳离子红GTL在不同条件下的去除差异性,利用SEM解析铁的形态与染料去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H≥5.0时超声和Fe^0具有协同效应,Fe^0用量2 g/L,pH=7.0,超声功率135 W,阳离子红GTL去除率达到96.07%;一定量的活性炭、H2O2、盐分添加会加速染料去除,US加速Fe^0反应速度,但不改变染料降解机理,添加活性炭能够彻底降解阳离子红GTL,添加H2O2提供的氧化环境抑制苯胺类化合物生成;铁的形态及与染料的接触是影响染料去除效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运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考察了不同离子强度(NaCl)下,在水溶液中表面带负电的活性炭分别吸附阴、阳离子染料的动力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所考察的2种阳离子染料和3种阴离子染料,活性炭的表观吸附速率常数均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这种加速吸附效应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离子强度的增大促进了活性炭表面与染料之间的非静电力作用。  相似文献   

9.
可溶性染料光催化降解研究(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染料水溶液光催化降解去除COD的效果,以及氧和pH值对光催化降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运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考察了不同离子强度(NaCl)下,在水溶液中表面带负电的活性炭分别吸附阴、阳离子染料的动力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所考察的2种阳离子染料和3种阴离子染料,活性炭的表观吸附速率常数均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这种加速吸附效应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离子强度的增大促进了活性炭表面与染料之间的非静电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蒸发壁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对染料分散红C.I.60和活性艳红M-2B配制的模拟废水进行降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2种染料的COD和TN去除率随着反应温度、氧化剂过量比(r)的升高而上升.COD去除率活性红要高于分散红,而TN去除率则相反.根据GC-MS分析和陶瓷膜SEM图像,分析测得2种染料主要反应中间产物均含有苯酚和苯甲酸,2种染料的反应对陶瓷膜均有轻微的腐蚀.  相似文献   

12.
从佛山某工业园印染废水处理厂曝气池中,经梯度驯化筛选出一株对多种染料具有较强脱色能力的菌株FS1,通过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Lysinibacillus sp.,研究了该菌株在不同营养条件(氮源、碳源、碳源浓度),不同培养条件(p H、温度、供氧条件),不同染料(甲基橙、亚甲基蓝、中性红、酸性红B)和染料浓度下的脱色性能。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脱色条件:温度30~40℃,p H 7~9,氯化铵1 g/L,葡萄糖2 g/L的厌氧条件下培养脱色效果最好,10 h时对酸性红B脱色率可达98.73%左右,且脱色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ln(At/A0)=0.0588t-0.0448。该菌株可降解多种染料,脱色率均随污染强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对高浓度染料和混合染料也表现出很好的脱色效果,是一株高效广谱的染料降解菌,具有处理印染废水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经GeO2改性的纳米TiO2,并用之作为超声降解活性红M-3BE反应的催化剂,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制备的GeO2改性的纳米TiO2催化超声降解活性红染料废水的影响,并用XRD,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GeO2改性的纳米TiO2作为催化剂,其对超声降解活性红染料废水的催化剂作用明显优于单纯以锐钛矿型T...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细粉体加工设备制备了天然超细针状羽绒粒子,考察其对模拟染料废水溶液中酸性大红3R、直接耐酸大红4BS、还原大红R的吸附性能,探讨了p H、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染料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细羽绒粒子是一种针状介孔吸附材料,具有连续的孔径分布和发达的孔结构。染料溶液p H为3.0,超细羽绒粒子用量5 g/L时吸附效果最好。对吸附数据进行Langmuir、Freundlich、Tempkin以及D-R吸附模型线性拟合,得出超细羽绒粒子对3种染料的吸附规律最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其理论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37.55、108.11和87.72 mg/g。对吸附能计算发现,超细羽绒粒子对酸性大红3R、直接耐酸大红4BS以及还原大红R的吸附是化学吸附过程。研究表明,超细羽绒粒子是一种最具有应用潜力的吸附印染废水中有毒有机染料的高效吸附剂。  相似文献   

15.
采用混凝沉淀—Fenton氧化法对酸性红4-BE染料废水进行处理,讨论了影响COD去除率的各种因素;再在外加磁场条件下,对混凝沉淀后的废水进一步处理。结果表明混凝沉淀—Fenton氧化法对红4-BE初始质量浓度为400mg/L、COD为346mg/L、色度为2200倍的4-BE染料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5%,脱色率达到99.3%;外加磁场协助时,废水的处理时间缩短,反应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6.
黄孢原毛平革菌所产木素过氧化物酶系对染料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腐真菌黄孢原毛平革菌所产生的胞外过氧化物酶系由两类同功酶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组成,木素过氧化物酶对所研究的染料都有解作用,锰过氧化物酶只对部分染料起作用。加入H2O2,胞外酶液可以降解多种酶性染料如卡布龙红、酸性大兰、弱酸黄和弱酸大红,它们的脱色速率依次下降,以卡布龙红为例研究了各种条件因素对其降解脱色的影响,最佳H2O2浓度是100μmol/L,最佳PH为4.0,温度越高,脱色越快,但高于50℃酶将明显失活,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越高脱色速率越快,高浓度染料对其脱色有抑制作用,最佳条件下,50mg/L浓度卡布龙红第一分钟的脱色率达70%。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酶液的降解速率呈抛物线加速下降,表明酶液中的某些组分如元素离子的浓度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共沉淀法-焙烧制备纳米铁酸铜催化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酸性红FRL为降解目标物,研究此催化剂催化过硫酸钠降解酸性红FRL的性能。考察了氧化剂浓度、催化剂用量和初始染料浓度对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经700℃焙烧3 h,可得到完整晶相的Cu Fe2O4;当初始污染物浓度为20 mg/L,过硫酸盐浓度为2.0 g/L,催化剂用量为2.0 g/L时,降解2.5 h,酸性红FRL染料溶液的降解率可达85.3%。实验所得催化剂可重复使用5次,同时酸性红FRL降解过程遵循准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8.
在含有真菌G 1培养液中加入染料厂污水排放口的污泥样品 ,从发生快速脱色降解染料的混合培养液中分离出 2株染料脱色细菌L_1和L_2 ,经API鉴定系统鉴定 ,确定菌株L_1为Enterobactersp .,菌株L_2为Peudomonassp .。研究比较了单一和不同组合混合的真菌G_1菌株 (Penicilliumsp .)、细菌L_1菌株 (Enterobactersp .)和L_2菌株 (Pseu domonassp .)对偶氮染料红M - 3BE(C .I .ReactiveRed 2 41)和蒽醌染料艳蓝KN -R(C .1.ReactiveBlue 19)的去除情况 ,发现G - 1真菌和 2种细菌组合的共培养体系对 5 0mg/L红M - 3BE和艳蓝KN -R处理 5h去除率达 10 0 %和 97.9% ,并且是以脱色降解作用为主 ,建立了染料脱色降解菌的最佳组合 ;进一步测定了此最佳共培养体系对另外 13种不同结构染料的脱色降解 ,结果表明 ,除对蒽醌染料R - 478脱色降解较差外 ,对其他染料均可在lh— 3d被完全脱色降解 ,表现出脱色降解染料的广谱性 ;向培养 4d的共培养体系中依次加入 8种染料 ,菌体可对染料连续脱色 ,维持脱色能力达 8d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不同形式电极与染料溶液的反应及其能耗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研究对分散红E-4B、还原深蓝BO和酸性红B等三种染料分别用三维电极法和平板电极法进行了电解,结果表明三维电析法比平板电极法节能可达70%以上;并且电解效果越好的染料,采用三维电极法电解节能效果越明显。并且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酸性红B进行电解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条件下,色度去除率基本相同,中性条件下TOC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微电解法脱除水溶性染料废水色度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利用铁碳滤料在水溶液中腐蚀形成的微电解过程处理高浓度水溶性染料废水,可使水溶性染料废水脱色率达到50%~90%。与铁盐混凝法相比,微电解法不仅脱色效果好,而且也明显地提高了废水的BOD5/COD值,增加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