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限约束的Rabenau-Lin区域增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发展动力学模式有关研究揭示了以下两个十分重要的区域增长原则:区域发展第一原则:在区域竞争中,应以提高投资环境竞争力为第一,以提高资本增长指数为第二,以提高劳动力增长指数增长为第三;区域发展第二原则:在有限的环境资源约束下,如果区域的平均利率低于区域外的平均水平,要保证区域经济的稳定,必须保障资本的增长指数小于1。  相似文献   

2.
董洪运 《环境保护》2007,(8A):71-72
近年来,中西部地区依托资源优势和政策机遇,使社会经济实现了长足发展。然而,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随之而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现。在新的形势下,这些地区如果不能在事关未来发展全局的博弈中“胜出”,资源环境无法承受,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也将成为空谈。[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产业政策、技术进步等对环境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在经济快速发展、增长的同时,如果相关应对措施缺失,势必会导致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近年来,随着酒泉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市废水、烟尘排放量也迅速增加,水资源短缺愈显突出,地下水位下降明显,大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应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酒泉市于201...  相似文献   

4.
树立循环经济模式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发展为前提,特别是要保证经济的稳步发展。但是,如果采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则必将带来对资源的过度需求和对环境的极大破坏。因此,采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结合山东省日照市的实践,论述了循环经济模式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意义,以及循环经济的基本实现形式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寻求人类的美好幸福生活服务的;社会上的一切活动又都作用于我们的周围环境。然而,地球上的资源对经济发展及环境对污染物的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在经济发展中过度地开发资源、过量地排放污染物,将会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条件。当然,人们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改造世界,人们依靠经济实力的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增长,将不断提高对环境的治理能力,减缓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宋敏 《环境保护》2012,(18):62-64
污泥作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一种附属产品,随着污水处理规模和质量的不断提高而大量增长,污泥正逐渐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新隐患。如果污泥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和合理的处置,不但会困扰污水厂的运行和发展,而且将对社会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太原市将技术运用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在污泥处理方面做了诸多尝试和努力。  相似文献   

7.
毕军 《环境》1995,(8):13-13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外乎三种方式,第一,主张经济增长是一第一位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过技术进步和市场机制自动地解决环境问题。发达国家环境质量先下降后上升的事实对这一观点无疑是一种历史的验证。其二,认为维持生态稳定、保护环境是人类最优先的任务。这一思想在西方国家以“绿党”为代表已形成一定的缺陷。前者的经济增长是以高昂的环境代价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基础的;后者则忽略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那么,我们的选择是什么?因此,寻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持续发展”的思想正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所在。“持续发展”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提出的一种观点,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经济发展能够持续进行下去”,这是一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互相支持的战略,事实上,如果消除了现有经济核算体系的失真之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互对立的假像就会消失。经济增长并非一定带来环境破坏,关键是采取何种经济增长方式。例如,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西方国家的节约能源战略,既促进了经济增长,又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对环境质量的改善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绿色增长被认为是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改善环境可持续性、促进社会包容平衡发展的引擎和动力。在环境与发展的新常态下,绿色增长实际上是新常态下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内生要求。中国要实现绿色增长,首先需要调整宏观经济和产业结构;其次需要整个经济链和产业链的绿化;三是需要通过创新驱动绿色增长,通过绿色投资,依靠技术和制度的创新和改进驱动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集约增长。  相似文献   

9.
国外消息     
日本环境相的警呼日本环境相警告说,如果保持国家目前百分之六点七经济增长指标的话,日本的污染在十年内将与国民生产总值一块增长一倍。他呼吁政府和国民重新考虑国家的长远目标,使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之需相平衡。他还说,福田首相正试图通过制定一项一九七七年财政上的百分之六点七经济增长指标,来克服工商业的衰退。按照这种速度,国民生产总值在不到十年内就会增长一倍,工业污染的影响也将增长一倍。我觉得没有这种必要,即日本的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沈阳经济区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以典型城市抚顺为研究对象,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为基础,根据1995-2008年辽宁省环境统计资料、辽宁省统计年鉴和抚顺市统计年鉴的数据,构建了抚顺市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量、COD排放量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分析了抚顺市经济增长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按照三种减排情景,预测出抚顺市2010年、2015年COD的排放量。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水环境质量的关系符合倒U形曲线;GDP按照年均增长16%,COD排放量按照16.3%削减,2015年抚顺市COD排放量是2005年的48.29%;如果2006年至2015年期间COD不进行削减排放,则2015年COD排放将是2005年的近两倍;按照GDP年均增长16%,若想使水环境逐年改善,则"十一五"期间COD需要减排55.78%",十二五"期间需要减排44.79%。  相似文献   

11.
<正>"十三五"是我国推动绿色转型的窗口机遇期,如何在环境与发展的新常态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促进绿色增长是未来一段时期的迫切任务。近日,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中国绿色增长研讨会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管理分会2014年年会,旨在就我国绿色增长存在的机遇、挑战和优先领域进行研讨,为"十三五"期间的绿色增长战略与政策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给出了环境服务业的定义,接着阐述了发展环境服务业对于上海改善经济环境品质、环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提高经济技术档次的重大意义,然后在分析上海环境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上海环境服务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分析城市发展定位、经济发展现状、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业布局空间优化、经济规模持续增长、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区域统筹协同发展的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战略,推动由环境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向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转变,由环境保护滞后经济发展向环境保护引领经济发展转变,探索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高度融合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分析了重庆市经济增长的生态环境代价,对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作了深刻反思、据测算、重庆市仅生态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占全市GDP的16.1%。要改变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必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加强资源与环境核算和环境法制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从环境署倡议的绿色经济的基本内涵和内容看,绿色经济既是解决当前全球多重危机下经济发展困境和维持经济增长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是实现中国环境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机遇,是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一条新道路,其提法符合当前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大方向,与我国当前环境与发展的基本形势和战略目标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工程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增长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环境受到了广泛关注与重视,工程环境研究日益增多,工程环境监理发展态势环境及其评价关系成为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对工程环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研究将从我国工程环境监理发展态势和工程监理与环境评价关系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7.
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持续增长态势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因而将长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由于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生态基础薄弱,如果不把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纳人经济发展之中统筹考虑,经济增长就难以持续,也难以为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在这种形势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发展的自…  相似文献   

18.
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2,自引:1,他引:81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从现在的经济发展势头看,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应该不成问题。但如果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确定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的发展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努力实现“…  相似文献   

19.
制度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荣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7):1218-1227
论文通过对比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和地区修正后的国民净储蓄统计量(Adjusted Net Savings,ANS)和总体治理指标(Aggregate Governance Indicators,AGI),分析了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因制度环境的不同而引起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上的差异。对比发现,具有良好制度环境的国家和地区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表现也较好。另外,文章通过建立制度环境对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剔除双向因果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证明了制度环境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显著,这为制度作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提供了一些证据。根据上述研究发现,中国目前的经济符合可持续增长的范畴,而且因制度环境存在潜在的改善空间,如果相关的制度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中国的经济水平能够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保持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视察期间,做出了发展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的重要指示。黑龙江省作为资源型省份,发展与环境、增长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黑龙江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生态大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