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罐体破裂部位和泄漏的液化石油气状态,对液化石油气储罐发生泄漏及着火事故提出应急抢险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近年来杭州发生的满载液化石油气槽罐车的应急事件处置进行了全面地描述和分析,着重根据LPG槽罐车的机构分析了在突发事件时液化石油气槽车易发生泄漏的部位。根据杭州的处置经验,对液化石油气(LPG)汽车槽罐车事故提出了分类划分的原则和相应的处置原则,总结了在泄漏现场处置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爆炸缘于液化气瓶泄漏从1997年11月24日到12月18日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广东省韶关市发生两起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11月24日乐昌坪石镇某发廊在换钢瓶时,由于未拧紧减压阀而发生泄漏,慌乱中又将角阀反拧,造成大量泄漏,液化石油气很快充满发廊空间,达到...  相似文献   

4.
田宏 《劳动保护》1999,(4):32-33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是接收和储存液化石油气,并灌瓶和装卸槽车的危险场所,在使用过程中因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原因,极易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别是当液化石油气贮罐发生泄漏时,极易酿成恶性火灾爆炸事故,给国家与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搞好液化石油气...  相似文献   

5.
液化石油气是从油气田或石油炼制过程中得到的一部分碳氢化合物。主要成分为C3、C4烷烃。液化石油气(LPG)是重要的燃料及化工原料,同时也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危险物质,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事故。随着液化石油气在工业与民用方面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因操作和管理不慎而发生的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屡见不鲜。1984年11月19日,墨西哥市郊外国家石油公司液化石油气储运站发生泄漏并引发爆炸,造成650人死亡,6000人受伤。1998年3月5日,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发生严重泄漏爆炸事故,共造成12人死亡,32人受伤,10万居民疏散。这些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等都极为严重。因此,对液化石油气储罐及其管路的事故后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在运输过程中,除了发生交通肇事而导致事故以外,因铁路罐车安全附件的结构、设置及使用维护等问题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的事件多次发生,安全附件的技术要求是保障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液化石油气从储罐中泄漏出来很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若在短时间内大量泄漏,可以在现场很大范围内形成液化气蒸气云,遇明火、静电或处置不慎打出火星,就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随着液化石油气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用量的不断加大,近年来较大的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50t储备量的液化石油气站潜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采用蒸气云爆炸及扩展蒸气云爆炸两种分析方法,对其事故后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液化石油气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影响范围很大,蒸气云爆炸远高于扩展蒸气云爆炸的破坏范围。本文分析结果可为液化石油气站日常管理以及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液化石油气球罐的特点。对液化石油气球罐的泄漏危险性进行了分析,主要存在的泄漏危险有泄漏物质易燃易爆、易发生泄漏、受热易膨胀导致泄漏、泄漏气体易积聚、泄漏事故具有隐蔽性、泄漏物质具有毒害性。根据液化气泄漏危险性分析,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液化石油气球罐泄漏危害的安全措施:加强设备质量管理,杜绝泄漏现象;合理设置球罐,降低泄漏风险;规范安全操作,减少泄漏量;防止泄漏气体积聚;设置防泄漏安全装置;及时发现泄漏;设置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妥善处理泄漏事故。  相似文献   

10.
一、三起液化气罐车泄漏事故原因探讨 ●事故一 1994年9月,广东省某燃料公司的一部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在广东阳春路段运输途中,因汽车罐车车辆传动轴中间轴承(联轴器)松脱,引起中间吊耳松脱下吊,传动轴失去控制而剧烈摆动,撞击液相接管,致使液相接管与球阀法兰联接密封垫片破坏,罐内液化石油气严重泄漏,事故发生后,司机采取关闭紧急切断阀进行处理,但阀已失灵,无法关闭,泄漏长达十多个小时,造成严重事故.  相似文献   

11.
地方动态     
抚顺市49吨液化气泄漏2006年12月4日,辽宁省抚顺市液化气有限公司值班工人在排放储气罐底部积水时,因没有及时关闭阀门,造成49吨液化石油气泄漏。泄漏的液化石油气在气化后迅速形成了一个3万立方米的白色毒雾层,笼罩着方圆6平方千米的区域。49吨液化气若发生爆炸,相当于一个中型核弹的爆炸当量,或者相当于六级地震,当地生活、工业设施将全部被摧毁。事故发生后,抚顺市消防支队的25辆消防车、125名消防战士和抚顺市公安局200余名民警紧急赶赴现场,进行警戒疏散、应急处置。周边1110名居民被逐户逐人紧急疏散。事故造成1名液化气站工作人员被…  相似文献   

12.
黄拴雷 《安全》2017,38(9):9-12
为了减少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的发生,采用ALOHA程序对液化石油气钢瓶泄漏进行研究,对喷射火灾、蒸汽云爆炸、沸腾液体蒸汽云爆炸这三种事故情节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定量计算得到每种事故情节危害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液化石油气钢瓶泄漏所产生的事故情节不同,对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严重的事故后果也有差异及在考虑热辐射对人的伤害程度时,不仅要考虑暴露时间,还要考虑暴露范围的大小。  相似文献   

13.
液化石油气以其使用方便、燃烧干净、热效率高、节省时间等优良特性,已逐渐普及到城镇绝大部分家庭。液化石油气届甲类火灾危险性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火灾的发生和发展都很快,如何处理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泄漏或失火事故,避免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是广大群众应掌握的基本消防安全知识。液化石油气钢瓶属耐压容器,一般有10公斤、15公斤、50公斤三种容量型号,设计压力一般为1.6兆帕,要求保证在一40摄氏度至60摄氏度范围内使用。用户在使用钢瓶的过程中,万一出现泄漏事故,应迅速将漏气钢瓶移到室外安全空旷处,或及早打开门窗,加强…  相似文献   

14.
液化石油气站的保卫干部在防空洞内突然死亡,并非凶杀案。经过调查分析,确定是一次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事故。 这事还得从液化石油气的性格说起。从气瓶内泄漏出来的液化石油气,比重为1.5—2.0,比空气重,惯于向低处流动和聚集。这个站的液化石油气瓶常有跑气现象,加上这个防空洞口没有盖,泄漏出来的液化石油气便乘隙钻了进去,和里面的空气混合在一起。就这样,超积越多,到后来,不知道到底积蓄了多少。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2-10%时,即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火源就会发生强烈的爆炸。可巧这位保卫于部下洞察看,点火照亮,混合气就爆炸…  相似文献   

15.
液化石油气泄漏灾害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化石油气是由石油经过石油化工厂催化裂化或催化裂解的生产过程得到的。它不仅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而且也是较为理想的燃料 ,为此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特别是随着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迅速发展 ,石油液化气的产量也逐年猛增。因此 ,储存量为几十吨 ,数百甚至于上千吨的液化石油气站遍布于全国大、中、小城市的各个角落。由于液化石油气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性 ,如果管理不当极易泄漏和发生灾难性的火灾、爆炸事故案例1979年12月18日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灌瓶站发生一起恶性爆炸事故。大火持续23个小时 ,死亡32人、伤54…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2019年全国共发生了722起燃气爆炸事故,其中液化石油气共353起,占比77.07%。在明确原因导致事故的105起泄漏事故中,有23起与阀门有关。2019年10月13日,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一小吃店因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液化石油气钢瓶阀门导致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10人受伤,部分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约1867万元。事故调查组认定,无锡市锡山区鹅湖双乐小吃店“10·13”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截至目前,小吃店主要负责人等6人被公安机关刑拘。此外,调查组建议对18人提请纪委监委党纪政务处理。  相似文献   

17.
我国液化气钢瓶使用量大而广,液化气钢瓶事故时有发生。由于使用者安全意识不强,气瓶违法充装、超期不检、违规检验或修理改造报废气瓶等问题导致的气瓶事故仍居高不下,是造成我国液化气钢瓶事故的主要原因。另外,违法将二甲醚掺入液化石油气钢瓶,液化石油气钢瓶管理混乱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该文在分析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调换液化石油气钢瓶,在使用时有人看管,液化石油气钢瓶必须直立使用,放置位置不要靠近热源等几条液化石油气安全使用要点分析与事故处置。以加大对液化石油气钢瓶事故灾害预防、隐患治理工作,加大对用户安全使用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杜绝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小液化石油气沸腾液体扩展蒸汽云爆炸事故后果,采用ALOHA软件对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事故进行研究,基于液化石油气泄漏量、空气湿度、风速、储存温度等爆炸事故后果影响因素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液化石油气泄漏量越大,沸腾液体扩展蒸汽云爆炸事故产生的火球直径越大,燃烧时间或热辐射时间越长,且造成的危害范围越大,事故后果越严重;随着空气湿度增加,事故影响的范围逐渐减小,事故后果相对减小;随着液化石油气储存温度增加,事故影响范围逐渐减小;风速对于事故影响范围无影响;空气湿度、储存温度及风速对火球直径及火球燃烧时间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三起液化气罐车泄漏事故原因探讨●事故一1994年9月,广东省某燃料公司的一部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在广东阳春路段运输途中,因汽车罐车车辆传动轴中间轴承(联轴器)松脱,引起中间吊耳松脱下吊,传动轴失去控制而剧烈摆动,撞击液相接管,致使液相接管与球阀法兰联接密封垫片破坏,罐内液化石油气严重泄漏,事故发生后,司机采取关闭紧急切断阀进行处理,但阀已失灵,无法关闭,泄漏长达十多个小时,造成严重事故。●事故二2004年8月,我省某地一部液氨罐车在往氨罐卸氨过程中,钢编装卸软管突然发生爆炸,罐车内液氨喷涌而出,而当时司机、押运员未在场,未…  相似文献   

20.
李慎彦 《劳动保护》2007,(10):98-99
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在运输液化石油气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没有专门的运输通道,发生在高速公路或人员密集区的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交通事故屡见不鲜,造成大量液化石油气体泄漏或燃烧,严重威胁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对此类问题的抢险救援,应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