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上班的大人,上学的小孩塞满了大街。当然,也少不了各种车辆在马路上奔驰,马路变的热闹也逼仄了许多。 我巡逻在大街上。在我眼里,这是个在平常不过的日子了,一样的人流高峰期,一样的工作环境,一样的街边风景,我的心与天空一样晴朗。  相似文献   

2.
用同一块铁,在同一所作坊里,做了两把犁。一把卖给农夫,到田里,立刻干起活来;另一把毫无用处地躺在商人的小铺子里,躺了很久。过了一个时期,这两个老乡又相遇了。在农夫家里呆过的犁银光闪闪,甚至比刚离开作坊的时候更亮了;无所作为地躺在小铺子里躺了很久的犁却颜色发乌,生了锈。"请您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亮?"生锈的犁问它的老相识。"因为我劳动,我亲爱的。"那一把犁回答。"你生了锈,变得不如以前了,全因为这一阵子你躺在那儿什么也没干。"这是俄罗斯作家乌申斯基笔下的一则寓言。  相似文献   

3.
安全不安全     
正在外国人眼中,中国最不安全的是交通。"我不知道该怎么走路了。绿灯亮时我以为该我走了,但看到几辆助力车横穿过来,我只好不动了。"这是很多刚到中国的留学生的感受。一个韩国学生和我一起过马路时,指着右拐车辆问我:"绿灯亮了,应该我们走,为什么这些车要走?"我跟他说:"大部分路口右拐车辆是随时可以走的,不受红绿灯限制。"他惊讶地反问:"那行人不就很危险了吗?"我对他的这种说法也很惊讶:"难道韩国右拐车辆也要按指示灯  相似文献   

4.
用同一块铁,在同一所作坊里,做了两把犁.一把卖给农夫,到田里,立刻干起活来;另一把毫无用处地躺在商人的小铺子里,躺了很久.过了一个时期,这两个老乡又相遇了.在农夫家里呆过的犁银光闪闪,甚至比刚离开作坊的时候更亮了;无所作为地躺在小铺子里躺了很久的犁却颜色发乌,生了锈."请您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亮?"生锈的犁问它的老相识."因为我劳动,我亲爱的,"那一把犁回答."你生了锈,变得不如以前了,全因为这一阵子你躺在那儿什么也没干."这是俄罗斯作家乌申斯基笔下的一则寓言.  相似文献   

5.
据说,日本真正有钱的人,都不买日本车,他们心中首选的车辆是德国造的轿车。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去年在德国走了一趟,见证了德国车辆的魅力,对德国交通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在德国从事汽车销售,对德国汽车的方方面面了如指掌。据他说,每7个德国人里,就有1个是从事与汽车有关的行业。德国是一个汽车王国,每年汽车销售400万辆左右,仅次于美国和日  相似文献   

6.
问我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伤,住院三个多月花了十多万治疗费总算捡回一条命。警方认定,这起事故的责任全部在对方。对方到保险公司咨询,发现竟然有三万多元是所谓的非医保用药;我问医院是怎么回事,答复说是抢救和治疗过程必须的用药。协商过程中,对方说他的车辆有投保交强险,保险会赔的他都认,保险不赔的就不管。我不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有一辆"帕沙特"牌轿车,在一家保险公司投保了车辆损失险,期限自2011年2月28日0时至2012年2月27日24时止。三个月前,我驾车外出办事途中,有两人拦车要求搭载,我见是顺道,也为弥补一些油费,便同意并各收了他们50元。谁知,途中轿车  相似文献   

8.
据说,日本真正有钱的人,都不买日本车,他们心中首选的车辆是德国造的轿车。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去年在德国走了一趟,见证了德国车辆的魅力,对德国交通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在德国从事汽车销售,对德国汽车的方方面面了如指掌。据他说,每7个德国人里,就有1个是从事与汽车有关的行业。德国是一个汽车王国,每年汽车销售400万辆左右,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但销售总金额基本上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9.
路窄人心宽     
表哥第一次从外地回来,我开车去车站接他,一路上,我热情地想和表哥攀谈,聊家常,可表哥却表现得很冷静,偶尔哼哈地应两句,从不主动说话,我感到几分没趣,也不说话了,车里渐渐安静下来。进了闹市区,街上的行人和车辆多了起来。我不断地按着喇叭在车水马龙中穿梭着,表哥时不时就瞅我一眼,但没说什么,我也没有在意。这时前方一个妇女正领着一个小姑娘准备过马路,我瞅个空子,猛踩油门,一打方向盘,从她们面前冲了过去,心想一定吓了她们一跳:哼,和我抢道!表哥碰了我一下,说:“应该让人家先过,一个女人领个孩子,道儿这么窄,万一刮着……”他瞅了一眼…  相似文献   

10.
夜深人静时,我的思绪常会在往事中游走。当然,回味最多的是充满成就感的那些时候。可在昨天,我突然想起了20多年前的那一场交通事故。虽然这是一个不愉快的回忆,我却怎么也“赶”不走它,只好随着记忆行走,去寻找当年的一些琐事。却也奇怪,那一天有些事情,当时看来无足轻重,甚至事后也没有仔细想过。但今天一想起来,还让人觉得挺留恋、不说是如何出的事,也不说谁的责任,反正“追尾”后把国道给堵了。不到一分钟,车辆排起了“长龙”。一个穿破皮衣的年轻人走到跟前,对被卡在车里的我说“这里的事故报警电话是多少?”接着,他掏出手机一边说,一边又问我:“这是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1.
一件小事     
半个月前,辖区开展了一次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那天夜里,我和几个同事一起,在市区一处热闹的丁字路口设了执勤点,检查来往车辆。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这么一件小事——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随着路况的改善,车辆行驶速度在不断地提高,这对驾驶员的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一、二级道路为例:如车辆在四十公里的速度行驶,即每秒行驶十一米,驾驶员比较容易掌握观察、判断道路情况的技术;如果车辆是八十公里的速度行驶,则每秒要行驶二十二米,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在同样的时间,车辆行驶距离增长,  相似文献   

13.
“以前搞安全的每天发愁,连节假日也不放心,电话铃一响就得去处理事故。现在好多了,每年过节我也能在家里安安生生呆几天了。”这是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三勘探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张沛淦发自肺腑的一席话。 这一变化是怎么得来的呢?我特意采访了这位在生产第一线上干了多年的公司副经理。他深有感触地说:“关键是公司安委会名副其实地有了职、有了权,抓好安全工作有了保证。” 几年前,第三勘探公司还是一个事故频发的单位。这固然是因为公司处在野外作业环境中,生产上点多线长面广,加上车辆多,钻井的风险性又大。更重要的原因是公司的安全工…  相似文献   

14.
《安全与健康》2009,(9):44-45
问:上个月的一天晚上,卓某骑摩托车经过我店门口时,正下着大雨,于是他将车停在我店旁,并问我能否帮他看车,我答应了。由天顾客较多,我一直在店里忙着,大约两个小时后,卓某回来发现摩托车丢失,于是报了警。不久,卓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我赔偿。请问:我无偿为卓某保管车辆,是否应当赔偿其车辆丢失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晚上和妻子去公园散步,路过斑马线的时候,由于是傍晚,我习惯性地伸出手挥舞着,示意来往车辆注意.因为我仿佛记得,交通法规里有一条:机动车遇到斑马线时要减速.可现在不仅没有车辆减速,反而大多见了行人都加速,生怕你赶在它前面走过马路似的.这时有一辆越野车呼啸而至,我的手臂前伸着,已超过了黄色分隔线.那越野车冲到眼前来了一个紧急偏转,在前方倏地停了下来.好像很是气愤的样子.我倒乐了,挥挥手,意思是你停了车就下来呀,可以聊聊或是辩一辩或是吵上一架,反正我没有违反交通规则,我站在人行道上,也没有跨过逆行线.那车顿了一下,又急驶而去.  相似文献   

16.
“酒后驾车也能上保险?”一向被车辆保险排除在责任范围之外的酒后驾车行为,日前被一种新的车辆附加险列入了保险范围。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着这一险种该不该存在和是否合法的问题,保险界、法律界、交管部门和消费者等社会各层面出现了不同的反应和议论。而总部设在上海的天安保险公司,也因为推出这一非同寻常的“非常事故损失特约险条款”,处在了各种争议的风口浪尖上。  相似文献   

17.
所谓车载限速器,分为两种。一种在有车辆超速时发出语音警报,提醒驾驶者减速,比如有的中文语音限速器就十分人性化,在车辆行驶超过80公里/小时的时速后,车辆会自动报警,一个中文女声会发出提示:“您已超速驾驶!”另一种限速器是在车辆超过限定速度后,通过车载电脑发出指令,强制降低车辆行驶速度,而这第二种限速器目前在国产车型中还未有安装。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护》2011,(7):120-120
编辑同志:我父亲曾开了几十年大货车,退休后不愿闲在家里,和一个体车主赵某签了协议,给赵某开出租车。赵某的私家车挂靠于一公司,以公司的名义运营,赵某与公司签有“挂靠期间车辆发生事故,造成一切损失均由车辆所有人自行负责”的协议,赵某每月向公司支付一定的管理费。在今年4月的一次出车中,我父亲在超车会车时,与一辆货车相撞,他也在事故中受伤。公司以我父亲与赵某签有协议等为由,  相似文献   

19.
范律师说法     
出租车司机的误工费,交强险如何赔偿?问我是某出租车公司的驾驶员,承包该公司的车辆进行营运,并交纳出租车辆承包金。上个月的一天,我在正常行驶时被一辆轿车追尾,造成我受伤住院,出租车严重损坏,交警认定对方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协商时,对方承担了我的治疗费  相似文献   

20.
程瑞仔 《安全与健康》2006,(3):24-24,31
目前,随着路况的发送,车辆行驶速度在不断地提高,这对驾驶员的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一、二级道路为例;如车辆在四十公里的速度行驶,即每秒行驶十一米,驾驶员比较容易掌握观察,判断道路情况的技术;如果车辆是八十公里的速度行驶,则每秒要行驶二十二米,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在同样的时间,车辆行驶距离增长,道路情况也会随之增多,驾驶员往往就会感到忙不过来,出现顾此失彼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