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 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时代,同时也是经济与文化矛盾、环境与技术冲突、人类与自然牵制的时代.由此,不仅人类文明史要揭开一个新的百年,更应引起人类关注的是,如果不引起高度的警惕,21世纪将会是灾害、事故、环境公害更为恶化的时期.现实生活中那些不科学、欠文明的落后文化习俗,形成了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背景:人类的科学素养不尽人意;地区或国家间的技术、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不顾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在很长一段时期将仍是不少人的主导追求;企业经营人员的短视与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盛行…….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仍是21世纪人类社会活动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引言 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时代,同时也是经济与文化矛盾、环境与技术冲突、人类与自然牵制的时代。由此,不仅人类文明史要揭开一个新的百年,更应引起人类关注的是,如果不引起高度的警惕,21世纪将会是灾害、事故、环境公害更为恶化的时期。现实生活中那些不科学、欠文明的落后文化习俗,形成了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背景:人类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安全生产、安全劳动,人类生存永恒的主题,已伴随着创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社会的生活与生产走过了千年、百年。在21世纪到来之际,站在世纪之交,千年之交的门槛上,我们回顾过去展望 未来,深切地感受到20世纪人类安全生产的不断进步、发展和变化。从安全立法到安全管理,从安全技术到安全工程,从安全科学到安全文化,针对生产事故、人为事故、技术灾害等工业社会日益严重的问题,百年中,安全与劳动保护活动为人类的安全生产、安全生存,以及人类文明创造了闪光的、不可磨灭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安全生产、安全劳动,人类生存永恒的主题,已伴随着创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社会的生活与生产走过了千年、百年。在21世纪到来之际,站在世纪之交、千年之交的门槛上,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深切地感受到20世纪人类安全生产的不断进步、发展和变化。从安全立法到安全管理,从安全技术到安全工程,从安全科学到安全文化,针对生产事故、人为事故、技术灾害等工业社会日益严重的问题,百年中,劳动安全与劳动保护活动为人类的安全生产、安全生存,以及人类文明创造了闪光的、不可磨灭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江亿 《安防科技》2003,(7):27-27,70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活动方式的一次巨大变革,这一变革的技术基础就是对信息的处理储存及传递方式的改变--人类正在逐步告别纸和笔,用数字表达信息.这一改变将引起人类的商务活动、政务活动、文化活动的根本改变.因此,从社会、道德、文化、经济、法律各个角度去考察这一改革所引起的变化,并使其适应这一变化的要求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各类活动,都存在一定的危险,也就是说,都存在安全问题。活动中若稍有闪失,无情的事故和灾害就会使人们的活动毁于一旦,轻则造成人员受伤和设备损失,重则造成人员死亡和企业破产。是各类事故和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无穷的苦难,安全与人们的活动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我们应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呢?我们所从事的各类活动部是我们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不可能被替代,更不可能停止。所以,不管这些活动的危险程度是大  相似文献   

7.
事故与灾害本应靠技术对策加以控制,但国内外减灾实践证明,软对策往往比硬技术更为有效.这不是说弃之硬技术,而是靠软对策予以重新的组织及梳理,从而更有效,更可靠地成为控制现代事故与灾害的有效"技术".安全文化正是所有软对策中的一种,它诞生完善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20世纪90年代迄今愈来愈受到关注及发展.  相似文献   

8.
孙连捷 《安全》2005,26(2):i001-i001
进入21世纪,人类已经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们在欢庆新的世纪,享受经济高速发展 成果的同时,依然面临着众多问题,其中如何保护人类自身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 最重要的一个课题。 从钻木取火到蒸汽机车的诞生,直到当今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通过发展科学技术,人类摆脱了众多自然灾害的威胁,发展了生产,创 造了现代文明。但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不断涌现,各种人为事故也日益凸现,而且更具突发  相似文献   

9.
安全生产、安全劳动 ,人类生存永恒的主题 ,已伴随着创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社会的生活与生产走过了千年、百年。在 2 1世纪到来之际 ,站在世纪之交 ,千年之交的门槛上 ,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深切地感受到 2 0世纪人类安全生产的不断进步、发展和变化。从安全立法到安全管理 ,从安全技术到安全工程 ,从安全科学到安全文化 ,针对生产事故、人为事故、技术灾害等工业社会日益严重的问题 ,百年中 ,劳动安全与劳动保护活动为人类的安全生产、安全生存 ,以及人类文明创造了闪光的、不可磨灭的一页。在 2 0世纪 ,我们看到人类冲破“亡羊补牢”的陈旧…  相似文献   

10.
罗云 《劳动保护》1995,(8):16-17
从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谈安全文化结构中国地质大学罗云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都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建设的基础,都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基本目标。在倡导安全文化建设,推进安全科学技术进步的时代,社会现实不仅需要我们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和发展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同时也需要...  相似文献   

11.
安全科学是研究人与机器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保障人类生产和生活安全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事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的理论体系。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或者说是各种技术危害,如工业事故、交通事故、职业危害等。安全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如事故致因理论、灾变理论、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等;安全科学的应用理论,如安全人机学、安全心理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等;安全科学的专业技术,如各类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安全管理工程等。安全科学发展回顾19世纪末,英国、德国…  相似文献   

12.
让21世纪成为一个安全少灾的世界,是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的主题词,对于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必 需开展一系列艰苦的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族防灾减灾意识及国家总体灾应急能力。挥别20世纪,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有责任竭尽所能,将科学研究导入正确的方法,创造一种要持续发展的新。“十五”规划及西部大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到赵利避害的防灾减灾主题,不如此,我们会在未来突发灾害及灾变面前处于无准备的危险境地。  相似文献   

13.
浅析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校园,特别是普通高等院校的校园作为文化、科学、技术的人才培育基地,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践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和探索,为人类抵御各种灾害事故提供精神和智力支持。因此,倡导和推进高校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时代赋予高校的又一项社会责任。笔者浅析安全文化的内涵、安全文化的功能,并对推进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进行探讨,提出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无论对中国还是世界来讲,20世纪都是个多灾多难的百年。大自然每一次的报复,都在为人类敲响警钟,生命的脆弱的,地球只有一个。公共事故及灾害一般届人为灾害类,但长期以来社会未给予充分重视,在非生产意外事故方面,除交通、火灾等类事故外.人们对发生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的事故或灾害关注、研究甚少。但笔者近十年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国非生产领域的事故及灾害近二十年来数字在增加,死亡人数已占到全部死亡人数的20%,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为“杀手”就在我们身边。公共场所事故随着人类对灾害的关注日益得到重视。公…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一词是过去与现在各种论著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名词之一,要求学术界都按照同一个定义来使用它当然是做不到,也不必要。但从跨世纪的文化理论建设讲,对文化的含义应有一个比较合理且较为统一的理解,否则一切具体化的文化建设将无从谈起。正循着这种思路,本文从追溯中外安全文化起源入手,重点研讨了本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崛起的安全文化的发展,集中论述了跨世纪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使安全文化的学问:内涵与外延;使安全文化的学者群即研究机构与学人较为清晰地给描述出来。无疑为发展21世纪中国安全文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人类即将迈入新的千年,但作为研究可持续发展、灾变规律的科学家及管理者必然关注新世纪的中国灾情及变化规律。特别是世纪之交关口下的中国国家减灾管理机制问题尤其应关注。因为20世纪卯年联合国减灾十年结束后相应机构会解散,但全球灾害非但未减弱正以从未有过的速率不断增长着。无疑中国应继续在综合减灾的可持续发展上有所作为,不如此事故和灾害将极大的制约着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形势。中国20世纪总体灾情如何?中国21世纪减灾之路怎样走?已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课题。渴望要求以独特视角、宏阔的视野,将国家稳定与安危、…  相似文献   

17.
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四个基本因素.也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四大基本问题。消除灾害、控制灾害,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矿山是高危生产场所。人类自懂得向大地索取财富以来,多少人为此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无数专业技术人员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为防范事故发生、拯救生命而默默辛勤工作着。  相似文献   

18.
预言21世纪,生态环境、安全减灾方面的问题将取代核战争的恐怖,成为全球最大的灾难。从为21世纪中国城市灾害事故预警看,此结论不过分。现代化都市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人口和建筑物高度密集,危险源分布广泛,但欠缺总体减灾规划和设计。若不改变现状就直接有害于国家发展及走向21世纪的步伐。为此研讨中国城市安全减灾就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事故与灾害本应靠技术对策加以控制,但国内外减灾实践证明,软对策往往比硬技术更为有效。 这不是说弃之硬技术,而是靠软对策予以重新的组织及梳理,从而更有效,更可靠地成为摔制现代事故与灾害的有效“技术”。安全文化正是所有软对策中的一种,它诞生完善于20世纪80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安全减灾的未来方略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20世纪中国灾害事故规律的认识及对新世纪灾害态势的分析,从科学与文化交叉的新视角,研究了以管理、科技、文化、学科建设等为主题的新世纪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