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针对工业上100℃以下的中低温NO废气处理成本高、脱除困难等问题,以氢氧化钙为吸收剂、过碳酸钠为氧化剂,制备用于烟气半干法同时脱硫脱硝的高活性脱硝剂,并研究了NO去除率的影响因素。当气体总流量为1.2 L/min、O_2体积分数为10%、SO_2质量浓度1 428 mg/m~3、N_2为载气时,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氧化剂与吸收剂质量比5∶8、高活性脱硝剂中液固比80%、反应温度60℃、入口NO质量浓度670 mg/m~3。在此条件下,NO去除率达到55%以上,SO_2去除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
在O2/CO2气氛下对醋酸钙再燃脱硝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建立由112种物质和677步基元反应组成的机理模型,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醋酸钙再燃脱硝效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高浓度的CO2对脱硝反应有促进作用。醋酸钙分解产生丙酮,丙酮高温热解主要气体产物为CO、CH4、C2 H4、H2、C2 H2和C2 H6,这些碳氢气体能够与OH反应生成碳氢自由基和HCCO,进而与NO反应实现脱硝,高浓度的CO2对碳氢自由基的生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步浸渍法和分步浸渍法分别制备了V_2O_5-WO_3-CeO_2/TiO_2催化剂,考查了其脱硝性能、抗SO_2中毒性能和脱硝活性稳定性,并通过SEM、EDS、XRD、激光拉曼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分步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的脱硝活性优于一步浸渍法,且抗SO_2中毒能力更强;在m(V_2O_5)∶m(WO_3)∶m(CeO_2)∶m(TiO_2)=1∶5∶10∶100时催化剂脱硝活性最佳,且具有良好的脱硝活性稳定性。表征结果显示,分步浸渍法与一步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晶型结构相差不大,而分步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颗粒粒径更小、更均匀,催化剂中Ce、O、V和W元素的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磷化工行业的固体废物泥磷液相催化氧化氮氧化物。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随着温度的升高,泥磷吸收液的脱硝效率提高,当温度达到泥磷熔点时脱硝效率最佳。泥磷吸收液的脱硝效率随固液比的增大而有所下降,而随着NO体积分数和气体流量的增大,泥磷吸收液的脱硝效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各因素对脱硝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气体流量>反应温度>固液比>NO体积分数。在反应温度60 ℃、固液比1∶4、NO体积分数0.03%、气体流量0.3 L/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反应160 min的平均脱硝率可达97.38%。  相似文献   

5.
用Na_2CO_3作为助溶剂、Na_2O_2作为消解剂,采用微波焙烧法和马弗炉焙烧法消解处理废钒钨钛脱硝催化剂。通过XRF、BET、XRD和NH_3-TPD技术对两种消解方法制得的钛钨粉样品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与马弗炉焙烧法相比,微波焙烧法得到的钛钨粉纯度更高,TiO_2与WO_3含量之和大于96.7%(w),且该钛钨粉还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酸性,可以作为钒钨钛脱硝催化剂的生产原料再利用。  相似文献   

6.
从脱硝还原剂氨站的安全性、技术成熟性和应用广泛性、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等方面对几种SCR脱硝还原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纯氨法的建造、运行成本较低,一般情况下,宜采用纯氨为脱硝剂。  相似文献   

7.
卢衍波  王学海 《化工环保》2019,39(2):235-239
硝酸生产尾气脱硝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领域。中国石化开发了硝酸尾气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成套技术,主要包括FN-1型蜂窝状NH_3-SCR催化剂以及SCR反应器、气体分布器等关键设备和内构件。在中国石化南化公司270 kt/a硝酸装置上的工业化应用表明,SCR脱硝装置的入口NO_x质量浓度在200~400 mg/m~3,出口NO_x质量浓度低于20 mg/m~3,NO_x去除率大于95%,逃逸氨质量浓度低于1 mg/m~3,净化效果优于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液相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国内外目前开发的液相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包括湿式洗涤并脱硝(WSA-SNOx)工艺、氯酸氧化工艺(Tri NOx-NOxSorb)、湿式络合吸收(Fe-EDTA金属螯合物联合脱硫脱硝)工艺、乳化黄磷法脱硫脱硝工艺、尿素和添加剂液相脱硫脱硝工艺等新方法.分析了各种工艺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开发低温、高活性、高抗硫抗水性能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综述了基于TiO2载体的锰铈系低温脱硝催化剂的脱硝性能,探讨了助剂掺杂改性、制备方法、反应条件等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现有低温脱硝催化剂的技术难点,指出SCR催化剂的研究需要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深入研究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和中毒机理;研究催化剂的循环再生;探究拓宽催化剂温度窗口,使其适应不同的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刘海龙  赵晶  陈涛  金坦  李兴 《化工环保》2020,40(1):48-52
采用Ca(ClO)2溶液在高效反应瓶中与模拟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实验,考察了模拟烟气中SO2和NOx的去除效果,以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研究了Ca(ClO)2的脱硫脱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烟气中SO2,NO,NO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700,1300,820 mg/m^3及Ca(ClO)2溶液浓度为0.35 mol/L的条件下,SO2去除率达到100%,NOx去除率达到67%。脱硫过程中吸收液中的ClO-是100%脱硫率的保障。Ca^2+吸收SO2的反应速率呈现一级反应的特征。得到的脱硫产物CaSO4·2H2O达到了工业石膏的品质要求。同时脱硫脱硝时NOx和SO2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H_2O_2催化氧化烟气脱硝工艺中H_2O_2质量分数、催化剂浓度和溶液p H对脱硝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了H_2O_2脱硝的工艺条件,得到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溶液p H、催化剂浓度、H_2O_2质量分数以及催化剂浓度和H_2O_2质量分数的一级交互作用对脱硝率的影响很显著,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95 3,说明模型拟合效果很好。经模型优化分析的最优工艺条件为H_2O_2质量分数0.2%,催化剂浓度0.94 mmol/L,溶液pH 11.0,在此条件下处理进口流量3.5 L/min、NO体积分数2×10~(-4)、O_2体积分数10%、N_2体积分数90%的烟气,液气比为8 L/m~3,脱硝率达97%。  相似文献   

12.
NO_x 尾气是化工企业的一大污染。为了治理该尾气的污染,间断排放少量 NO_x 气体的单位(如硝化、脱硝等)大都采用碱溶液吸收的办法来消除其危害。但是,使用该法存在 NaNO_3、NaNO_2及少量 NaOH 溶液的后处理问题。若直接将其放入下水道,该吸收液遇酸立即分解,大量 NO_x 气体由下水道逸出,造成二次污染。我厂曾因为无法处理吸收后的溶液,致使已建成的环保吸收装置不能正常运转。因此,如何处理 NO_x 碱吸收  相似文献   

13.
烟气脱硝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氮氧化物(NOx)的污染危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国燃煤电厂排放烟气的SO2治理已逐步走向正轨,新建的燃煤电厂基本都安装效率较高的脱硫装置.因此,控制NOx的排放将是下一步的主要任务.对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NCR)、电子束或电晕放电脱硝法、光催化氧化法等烟气中NOx控制技术的机理、现状、发展趋势和主要优缺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通过对各种工艺技术的脱除效率、应用条件、经济性等方面的分析、比较和总结,提出了未来脱硝技术研究工作的重点.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烟气脱硝的可行方案,从而为工业废气脱硝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脱硫脱硝喷淋装置上采用氨法-络合法处理工业烟气。考察了吸收液pH、Fe(Ⅱ)EDTA浓度、初始烟气浓度、液气比对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吸收液的酸碱度通过影响Fe(Ⅱ)与EDTA的络合形式进而影响NO去除率;SO_2去除率主要受吸收液pH和初始SO_2质量浓度的影响;当吸收液pH大于8、吸收液Fe(Ⅱ)EDTA浓度大于0.100 mol/L、初始SO_2质量浓度小于1 500 mg/m3、初始NO质量浓度为1 200 mg/m3时,SO_2去除率均在95%以上,NO去除率为54%;当液气比由1 L/m3增大至4 L/m3时,有效脱硫时间和有效脱硝时间分别增长了7 min和4 min。  相似文献   

15.
何雷晶  武斌  陈葵  周晓葵  曹鹏 《化工环保》2019,39(6):653-659
以NaClO_2-Fe~(3+)为复合吸收剂,在填料吸收塔中进行了脱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Fe~(3+)能够显著提高NaClO_2的氧化活性,1.0 mmol/L NaClO_2溶液加入0.10 mmol/L Fe~(3+)后即可达到5.0 mmol/L NaClO_2溶液不加Fe~(3+)时的脱硝水平;在NaClO_2浓度1.0 mmol/L、Fe~(3+)浓度0.10 mmol/L、吸收液初始pH 3.75、反应温度60 ℃、液气比8 L/m~3的优化工艺条件下处理NO 140 mg/m~3的进气,NO氧化率和NO_x脱除率分别达到92.63%和83.62%。脱硝前后吸收液组成的测定结果表明:起主要脱硝作用的是ClO_2;反应消耗的NaClO_2与NO的摩尔比为1.06。通过补加消耗的NaClO_2可达同样的脱硝效果,循环3次后吸收液中的有效成分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6.
液氨是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法( SCR)工艺首选的脱硝反应剂,它属于危险化学品。氨区的安全运行是SCR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保障。从氨区的运行、维护、人员防护和事故处理等方面阐述了SCR系统运行维护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点。  相似文献   

17.
低SO_2氧化率脱硝催化剂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SCR脱硝催化剂中V2O5对SO2的氧化及SO2氧化对脱硝催化剂及其下游设备的危害,分析了脱硝催化剂中V2O5对SO2氧化的原理和影响因素,探讨了低SO2氧化率脱硝催化剂开发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W火焰炉燃烧机理入手,着重分析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原理、工艺流程、脱硝岛在W火焰炉上整体布置方案、催化剂及脱硝烟道优化设计对后续设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SCR系统中板式和蜂巢式催化剂的选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性催化氧化还原法(SCR)是当今国际上最为成熟、有效的烟气脱硝技术。催化剂作为SCR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设备部件,对SCR工艺的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分析了2种脱硝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它的优缺点,为催化剂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国石化镇海炼化乙烯动力锅炉烟气的特点,进行烟气模拟,采用臭氧氧化—钙法吸收同时脱硫脱硝工艺处理模拟烟气。实验对比了单独脱硫和脱硝过程与同时脱硫脱硝工艺的脱硫、脱硝效果,探究了烟气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臭氧投加量和烟气含氧量对SO_2去除率和NO_x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_2和NO的共存可促进污染物的去除;烟气停留时间延长,SO_2去除率提高,NO_x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臭氧与NO摩尔比增加,NO_x去除率提高,SO_2去除率略有降低。综合考虑选择烟气停留时间3.4 s,烟气含氧量12%(φ),臭氧与NO摩尔比0.7,在此工艺条件下反应70 min,NO_x去除率为73.8%,SO_2去除率为7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