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古至今,人们早就肯定蚯蚓对于土地的种种贡献,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公元前1800年时,古埃及就发现蚯蚓对农作物非常有益。之后,希腊哲学家兼生物学家阿力士突拉士也确认了这一事实,并作出了著名的判断性结论:“蚯蚓是土地的肠道”。其实,蚯蚓的功迹远远不至这些。它不仅对农作物非常有益,而且还可以食用,蚯蚓含有丰富的低脂肪和蛋白质成分,是目前日本及西欧国家餐桌上的佳肴。另外,蚯蚓也具有其它的特异功能,在养殖蚯蚓的饲养场里发现这样一个秘密。养殖室内的生物垃  相似文献   

2.
为了搞好蚯蚓养殖与综合利用,市科委、环保局于4月5日联合召开了蚯蚓养殖与利用的会议,历时两天。参加会议的有本市各区、县科委和有关学校、工厂、农场的代表,共40余人。到会代表参观了渝州大学和重庆市第一师范学校人工养殖蚯蚓科研组的实验场地,听取了他们关于养殖技术和利用蚯蚓处理重庆木材综合加工厂纸合板车间的污泥和四川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蚯蚓养殖热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城市下水污泥、垃圾和各类工厂排放的污水沉降底泥等废物做饵料进行养殖的,用城市下水污泥养殖蚯蚓不仅能使污泥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而且还可得到大量蚯蚓,这种蚯蚓如能加以有效的利用将会给污泥的资源化提供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蚓蚓的养殖与利用》是根据1982年重庆蚯蚓学术讨论会征集的论文选编而成,由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总结了近年来国内蚯蚓养殖利用的科研成果与应用技术经验。主要介绍蚯蚓的生长、发育、繁殖、蚓种造育、蚯蚓处理城乡有机废弃物的养殖工艺与管理技术以及蚓蚓的饲用、药用、城市绿化用等方面的内容。本书理论结合实际,可供大专院校生物系师生、医药、农林、环境保护、轻化工业等部门的管理干部与科技人员以及农村专业户、科技户等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发展蚯蚓养殖事业,为农副业生产服务,并且积极探索蚯蚓在保护环境、处理城市废渣和污泥方面的作用,现在不少地方正在从事蚯蚓品种筛选和养殖试验。要科学地养好蚯蚓,应该首先了解蚯蚓的生物学特性。蚯蚓最显著的特性之一是它的很强的适应性,这与它生活在土壤下面的习性有关,也与它在地面(土壤表层)觅食和进行交配  相似文献   

6.
译者的话:此文介绍了美国科学家对蚯蚓家庭综合利用最近的科研成果—利用蚯蚓净化住宅环境,提供家庭园圃优质有机肥料。试验设计合理,数据精确,科学性强。并结合蚯蚓生态基础科学知识,介绍了一些家庭养殖蚯蚓的具体办法,对于我们普及和推广群众性的养殖蚯蚓,搞好住宅环境保护、具有一定借鉴价值。去年,美国佐治亚州大学的一些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重庆江北织布厂是生产色织布为主的中型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染整废水,系采用生化曝气法进行处理的。废水净化后,产生大量的剩余活性污泥。一九八三年我们把污泥经过脱水和发酵等予处理后,采用养殖蚯蚓进行最后处理。污泥经过蚯蚓消化后,转化为无毒优良的蚓粪肥料,据试验,蚓粪是工厂和城市绿化、种花的佳品。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内,养殖利用蚯蚓已经发展为一项新兴事业,在城乡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蚯蚓处理污泥的环境因素很多,如湿度、温度、饵料厚度、酸碱度、光线、振动等。根据我们养殖赤子爱胜蚓的试验和观察,关于饵料湿度、温度以及饵料厚度和每平方米蚯蚓密度等四方  相似文献   

8.
采用蚯蚓粪粒制造高效率除臭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自古以来,人们早就肯定蚯蚓对于土地的种种贡献,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公元前1800年时,古埃及就发现蚯蚓对农作物非常有益.之后,希腊哲学家兼生物学家阿力土突拉士也确认了这一事实,并作出了著名的判断性结论:“蚯蚓是土地的肠道”.其实,蚯蚓的功迹远远不止这些.它不仅对农作物非常有益,而且还可以食用,蚯蚓含有丰富的低脂肪和蛋白质成分,是目前日本及西欧国家餐桌上的佳肴.另外,蚯蚓也具有其它的特异功能.在养殖蚯蚓的饲养殖内发现这样一个秘密.养殖室内的生物垃圾、纸浆渣及牲畜的粪便等,一旦经过蚯蚓吞吃、消化、排出粪粒后其臭味一扫而光.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彩色科教片《蚯蚓》摄制组于最近抵渝,并开始在我市拍摄养殖蚓蚯处理有机废弃物及蚯蚓养殖工艺等镜头。拍摄的主要内容有:良种蚯蚓的引进、筛选、培育及提纯复壮;蚯蚓作畜、禽、水产的高蛋白饲料及明显的促长、催肥作用;蚯蚓处理工、农、商业废弃物;蚯蚓处理活性污泥;蚓蚯处理城市垃圾以及蚓体、蚓粪综合利用途径等。  相似文献   

10.
<正> 自古以来,人们早就肯定蚯蚓对于土地的种种贡献,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公元前1800年时,古埃及就发现蚯蚓对农作物非常有益。之后,希腊哲学家兼生物学家阿力士突拉士也确认了这一事实,并作出了著名的判断性结论:“蚯蚓是土地的肠道”。其实,蚯蚓的功迹远远不止这些。它不仅对农作物非常有益,而且还可以食用,它含有丰富的低脂肪和蛋白质成分,是当前日本和西欧国家餐桌上的佳肴。另外,蚯蚓也具有其它的特异功能,在养殖蚯蚓的饲养  相似文献   

11.
蚯蚓对生活垃圾肥效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对不同来源的生活垃圾养殖蚯蚓后的肥效成份进行丁理化分析。并对其在花卉盆栽中的应用做了定量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生活垃圾养殖蚯蚓所排出的蚓粪和蚓泥是值得重视的优质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活性污泥出路,重庆市环保局组织四川维尼纶厂和江北织布厂通过养殖蚯蚓处理利用活性污泥,经三年多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1984年11月25月~28日,重庆市环保局分别在两个厂召开了鉴定会。国家环保局、重庆建工学院、西师、重师、渝大、中国科技情报所重庆分所、上海石化总公司等单位的教授、专家和科技人员60多人参加了会议。代表们一致认为,两个厂养殖蚯蚓处理两种性质,成份、含量各不相同废水所产生的活性污泥,在饵料配制和养殖工艺技术上是可行的,中试是成功的,在国内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为综合利用活性污泥、建立生态工程开拓了一条新途  相似文献   

13.
蚯蚓与污水土地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研究将蚯蚓--土壤床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试验装置。试验对蚯蚓的耐水能力,蚯蚓负荷、污水浓度以及渗滤速度等因素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间歇运行引养殖污水土地处理是可行的,系统的去除率随渗滤速度的增加而降低;蚯蚓的存在能提高土壤对氮的吸附能力,提高污水处理脱氧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环境科技》2007,20(2):20-20
在江苏省环保厅科技项目经费的资助下,扬州市裕农特种养殖实验场经过2年时间的探索,建成了一个占地约0.3hm2的利用蚯蚓消化生活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处理基地。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科学院和农牧渔业部联合主持召开的全国蚯蚓养殖与综合利用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四日至十日在咸阳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128个单位的代表共156人。会议收到了学术论文88篇。会议认为,蚯蚓是潜在的利用价值较高的多功能生物资源,它不仅能为畜、禽、水产养  相似文献   

16.
利用蚯蚓堆制技术直接处理水葫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水葫芦资源化利用问题,采用蚯蚓堆制技术将水葫芦转化为蚯蚓.以水葫芦为主饲料,研究水葫芦稻草质量比,切碎程度,饲料厚度,水葫芦发酵程度对蚯蚓质量增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发酵的新鲜水葫芦可直接作为蚯蚓的饲料.优化后的饲养条件为直接用未发酵新鲜水葫芦为饲料,切碎0.5~1 cm,添加厚度15 cm时,养殖效果较好.饲养30 d后,蚯蚓质量增加达296%.总之,蚯蚓堆制技术处理水葫芦,工艺简单可行,为水葫芦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蚯蚓生物处理猪粪肥效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蚯蚓生物处理技术来处理猪粪和秸秆,有利于解决因畜牧业快速发展而带来的畜禽废物污染的负面效应问题。实验以不同新鲜猪粪的腐熟程度和不同秸秆粉末的添加质量分数为因素进行设计,将新鲜猪粪进行肥效测定后,分别在第15 d、第30 d、第45 d、第60 d对粪料进行取样,测定肥效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经蚯蚓生物处理后,不同粪料组合中的蚯蚓在养殖过程中有机碳、全磷、速效磷、全钾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全氮、硝态氮含量随时间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氨态氮、速效钾在养殖过程中逐渐降低。猪粪经蚯蚓生物处理后,具有较好的肥效。  相似文献   

18.
《环境科技》2007,20(6):48-48
在江苏省环保厅科技项目经费的资助下,扬州市裕农特种养殖实验场经过2年时间的探索,建成了一个占地约0.3hm^2的利用蚯蚓消化生活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处理基地。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动物学会主持召开的蚯蚓养殖与综合利用学术讨论会,于今年三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在重庆市举行。应邀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七十多名代表,来至全国十五个省、市、中的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工农业生产单位及部队的教授、专家及科技人员。代表们一致认为:蚯蚓养殖与综合利用是一项新兴的事业,如何发展是全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对处理城市,农村有机废弃物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很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20.
人们在治理“三废”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蚯蚓不但是净化土壤的能手,也是一名“环境保护的尖兵”。四川维尼纶厂于81年引进北星2号、大平2号、国内筛选出的重庆爱胜蚓、眉山爱胜蚓等四个品种。用污水场的脱水污泥、生活废渣、青草、等调制、发酵后的饵料进行人工养殖,经过一年多的中试,现已初步掌握这四个品种的生长条件、繁殖场所以及蚯蚓的分离、采集等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