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度过了60年光辉岁月,中国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蓬勃发展的生机: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人民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梦想。对于从事防震减灾工作的人们来说,我们更是深切地体会到国家的防震减灾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增强了我国城乡防震减灾的能力。当然,也许有人会问,你们不是说地震预报没有过关吗?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都没能预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防震减灾事业开始于1966年的邢台地震。邢台地震后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等单位开始建立地震观测台站,并于1971年成立了河北省革委会地震办公室,组建了河北地震队,1976年改建为河北省地震局。从1983年起河北省地震局实行中国地震局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中国地震局为主的管理体制,依法履行防震减灾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负责建立河北省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  相似文献   

3.
地震谣言是怎么回事? 地震谣言是指没有事实根据或缺乏科学依据的地震消息。它反映了公众对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的恐惧心理在我国,近几十年来.尤其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全国发生了近百起对社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地震谣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不安定,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生活和治安秩序,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地震谣言产生的基础和根本原因是人们在内心中对地震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4.
始建于地震肆虐的20世纪70年代,肩负着为四川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重任,四川省地震局走过了30多年艰苦跋涉的历程。历经了几多风雨的洗礼,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全局正以崭新的面貌,投身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的建设中,以高度的对国对民的责任感,兢兢业业于四川省的防震减灾大业。在各  相似文献   

5.
《防灾博览》2021,(4):13-13
近年来,防震减灾科普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自然灾害防治和科学普及等重要论述精神,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为增强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发挥了积极作用.紧抓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要主题日,组织地震系统各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科普.每2个月制定1次计划,力争做...  相似文献   

6.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有何区别?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可互相混淆.震级代表一次地震本身的大小,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但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是不一样的,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即地震烈度.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这就好像一颗炸弹爆炸后,近处与远处的破坏程度不同.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相似文献   

7.
震时避险有哪些办法?地震时如何避险,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问题。总结国内外各种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办法:(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震时就近躲避在小开间房屋,承重墙墙根、墙角,桌子、床等家具下,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这是人们根据邢台、唐山等大地震经验总结并逐步完善的。这也是基于当时"房屋主要是平房和低层楼房,从地震初动到房屋垮塌大概时间为十多秒,人们在外逃过程中伤亡严重"的情况总结的。(2)"不盲目外逃"。20世纪70至80年代,我国先后发生了1979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地震局根据国家和省地震局的要求,2003年在5个中心城区的社区,进行防震减灾进社区试点工作,受到上级机关和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得到社区居民的高度赞扬,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城市面对的严峻震情和震灾,介绍了国际社会城市防震减灾的理念和思路,并着重论述了我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减轻城市灾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由河北省地震局宣教中心创作的"防震减灾系列电视公益广告"获得了由河北省文明办、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共同举办的河北省首届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大赛二等奖,这是地震系统首次获得此奖项。电视公益广告具有主题鲜明,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寓教于乐的特点,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具有很好的宣传和传播作用,非常适用于防震减灾事业和防震避险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1.
为推进经济的可持续与跨越式发展,配合 “数字江苏” 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在 “数字江苏” 中建设防震减灾数字系统势在必行。 本文从防震减灾在可持续与跨越式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防震减灾数字系统的组成、 “数字江苏” 中如何包含防震减灾数字系统、防震减灾数字系统建设进程及展望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面对 2 1世纪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新时代 ,地震事业如何随之变革 ,以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 ?本文对之进行了思考。列举了目前制约地震工作发展的诸项因素 ,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在深化改革方面 ,提出了稳定一支精干的日常地震工作队伍、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地震科研精干队伍、强化一支具有竞争实力的市场开发队伍、优化一支复合型管理干部队伍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基于GIS的铜陵市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着重介绍了在系统研制和开发过程中编程的关键技术及运用实现。  相似文献   

14.
城市防震减灾及其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都吉夔  李远志 《灾害学》2001,16(4):49-52
城市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交通、通讯的重要枢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人口、财产、建筑物更加密集,一旦遭受强烈地震袭击或波及,灾害损失将十分严重,加之,许多城市都处在地震的易发多发地带,地震对许多城市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对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牟光迅  董晓阳 《灾害学》2002,17(1):32-36,51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防震减灾地震快速响应系统已成为可能。“九五”期间,天津市地震局就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防震减灾技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方面进行了尝试。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建立,将地震监测预报、震后快速速报、早期趋势判定等工作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实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通过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分析研究,描述了系统的总体思路,结构设计和功能等内容,该系统的建立既可用于城市防震减灾的日常工作,也可用于应急救灾的紧急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与城市防灾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是国际社会应对突发性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同时也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地震、火灾、爆炸、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安全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是预先经科学划定并进行规范化管理,能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场所.由于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试图就有关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的紧迫性、国内外现状、设计规划、技术要求和启动管理作一系统阐述,并以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试点作为范例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8.
防震减灾中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卫星遥感技术在减轻自然灾害中发押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不得不指出,卫星遥感技术在防震减灾工作中,无论在国内或国外均尚未得到有效的应用。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地震事件十分复杂,地震孕育和发生的规律尚未搞清,难以发挥卫得遥感技术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由中以使用的卫星技术的分辨率还不够高,重复观察的周期长,限制了这一技术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应用。有鉴于近感技术的分辨率还不够高,重复观察的周期长,限制了这一技术在防  相似文献   

19.
Three studies were designed to extend a combination of vested interest theory (VI) and the extended parallel process model of fear appeals (EPPM) to provide formative research for creating more effective disaster preparedness social action campaigns. The aim was to develop an effective VI scale for assessing individual awareness and ‘vestedness’ relevant to disaster preparedness. Typical preparedness behaviours are discussed with emphasis on earthquakes and tornados in particular. Brief overviews of VI and the EPPM are offered, and findings are presented from three studies (one dealing with earthquakes, and two with tornado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key VI components involved, and to develop and test subscales derived from the two theories. The paper finishes with a discussion of future research need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he new subscales may be applied in the design and execution of more effective disaster preparedness campaigns.  相似文献   

20.
Mishra V  Fuloria S  Bisht SS 《Disasters》2012,36(3):382-397
The focus of most disaster management programmes is to deploy resources-physical and human-from outside the disaster zone. This activity can produce a delay in disaster mitigation and recovery efforts, and a consequent loss of human lives and economic resources. It may be possible to expedite recovery and prevent loss of life by mapping out disaster proneness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resources in advance.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of two indices to do so. The Indian census data of 2001 is used to develop a methodology for creating one index on disaster proneness and one on resourcefulness for administrative units (tehsils). Findings reveal that tehsil residents face an elevated risk of disaster and that they are also grossly under-prepared for such events. The proposed indices can be used to map regional service provision facilities and to assist authorities in evaluating immediate, intermediate, and long-term disaster recovery needs and resource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