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X329900787淮河流域非木浆制浆业可持续发展辨析/昊海锁…(江苏省国际环境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污染防治技术/江苏省镇江市环保局一1998,11(3)一154~156环信X一11 在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造纸工业一18一的发展历程和行业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剖析了国内及淮河流域制浆造纸业的产业经济、技术、结构特征和环境影响,认为淮河流域的制浆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进行全行业结构调整,努力实行行业的规模经济。具体说就是在关停、合并绩效差的中小企业的同时,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建立少量大型现代化制浆厂。鉴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及企业经济实力,在淮河…  相似文献   

2.
草浆造纸黑液资源化治理工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浆造纸黑液的污染治理技术是国内水污染控制研究的热点,但由于草浆黑液的特点不同于木浆造纸废水,因而其治理成本较大。本文系统分析了草浆黑液的特点,探讨了一种资源化治理工艺,该工艺的推广应用必将能在我国水污染控制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草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机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欣 《环境科学》1997,18(2):82-86
分析我国草浆造纸行业从备料,制浆到造纸全过程,针对主要的工艺环节提出其潜在的清洁生产机会,相应的污染预防与削减措施,技术要求及其环境与经济效益,并附有实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草浆造纸碱回收白泥的污染问题,是制约我国草浆造纸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开展草浆造纸碱回收白泥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利用白泥中的CaCO3、残碱作为脱硫剂,通过湿法吸收脱硫工艺,脱除火电厂烟气中的SO2,回收脱硫石膏,实现白泥、SO2双向治理,从根本上解决草浆造纸碱回收苛化白泥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瑞 《环境保护》2007,(9A):42-45
关注环保已成为现代人对一个新兴工业企业最基本的要求。在人们的一贯认知里,制浆造纸业是“谈虎色变”的污染大户.就像100年前没有人可以想象海水可以淡化、器官可以克隆一样.如今在制浆造纸业推行绿色环保依然让人有所质疑。实际上过去几年间.世界知名的制浆造纸设备商、生产商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改善制浆造纸厂的环境。他们始终关注如何节约化学品、蒸汽、水和精简设备.这意味着他们正在不断改进工艺以满足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6.
关注环保已成为现代人对一个新兴工业企业最基本的要求.在人们的一贯认知里,制浆造纸业是"谈虎色变"的污染大户,就像100年前没有人可以想象海水可以淡化、器官可以克隆一样,如今在制浆造纸业推行绿色环保依然让人有所质疑.  相似文献   

7.
制浆造纸行业是我国污染危害十分严重的行业,由于规模小,生产设备落后,环保设备简陋,造纸白水得不到有效处理。探讨小造纸白水的治理技术,是控制农村水环境污染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造纸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与措施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了我国造纸行业的污染现状,提出了推行清洁生产是造纸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然后从革新工艺与降污减废以及污染治理与废物利用两个方面系统阐明了推行造纸行业清洁生产的技术、措施及其环境经济效益,归纳了推行清洁生产的政策与管理方法,旨在对造纸业发展及实施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培铎  陈静 《环境科学》1993,14(B09):24-25
我国现有5000多个制浆造纸厂,配备碱回收装置的仅55个企业。据近年来统计,草浆每年耗碱76.82万t,只回收5.69万t,回收率仅为2.4%,其余绝大部分随废水排走,“一个纸厂污染一条河”.我国碱法草浆造纸行业碱回收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硅干扰”.多年来,因草浆黑液除硅这一关键技术未能突破,  相似文献   

10.
生物塘--人工湿地处理制浆造纸废水工程实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物化学法处理草浆造纸废水已被科学家广泛认同并付诸实践。该文介绍了针对亚铵法制浆造纸废水,采用物理化学法作为前处理使部分废水资源化,剩余废水经过生物塘—人工湿地处理的工程实践,认为该项技术工艺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并可取得良好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淮河是我国第一条开展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的旱涝灾害、水体污染事件及治理和管理措施,将淮河的治理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旱涝灾害频繁,主要遵循“蓄泄兼筹”思路,进行抗旱防洪等水利工程建设;第二阶段(1979—2005年)水质严重恶化,以提升防洪标准和强力治理污染源为思路,进行旱涝灾害和水污染的共同治理;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淮河被列入水专项重点示范流域,在控源减排、减负修复、综合调控思路指导下,开展水污染的系统治理。相比20世纪90年代,目前淮河水质明显改善,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占比降至12.2%,优良水质占比显著提升,但水污染形势仍然严峻,存在水环境污染压力大、水生态受损严重等问题。“十四五”期间应通过强化污染源系统治理、推进流域水生态完整性修复、提升流域调控管理能力等,持续推进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徐州、淮安、盐城、扬州同处于淮河流域和工业发展中期阶段,区域水环境敏感,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较为突出.文章研究从流域层面协同推进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区域协同推进的原则、目标和创新机制,建立统筹协调上下联动的共建机制、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分类差异化管理机制、生态绩效考核和监督机制、市场化创新机制等五大机制,为中国东中部同类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一条可借鉴的富有流域区域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辽河流域造纸废水污染的历史概况和治理现状,通过对造纸企业停产整顿前后河流水质变化的对比分析,论证了辽河流域造纸废水入河污染物对河流水质的显著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造纸废水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流域-行业-区域/城市多级角度,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布局性风险、局部突发事故型风险、污染排放累积风险、有毒有害污染物潜在慢性风险等长江经济带重化工风险问题。基于长江经济带典型区域重化工现状分析及风险分析,针对流域总体及各行业/区域特征,统筹制定重化工布局与风险防控方案,实现分类分区施策。提出了园区分级动态管理、现有与新建园区分类管理的流域重化工布局方案。此外形成了跨部门、区域协同防控,应对突发事故型环境风险;管理-技术协同发力,防范累积爆发风险;统筹流域与产业类型,开展潜在慢性风险防控的分类防控方案,以期为长江经济带典型区域、驻点城市提供可借鉴的重化工风险系统性解决方案与防控技术,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5.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框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水污染事件引起了各方面的极大关注。笔者介绍了淮河流域水污染的背景;指出了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的总体框架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淮河流域环境问题识别评估的主要结论;归纳了强化管理能力建设,制订实施细则,调整和建设排污收费和监测系统,以及治理工程项目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6.
控制和削减入海污染是当前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防控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措施,通过对2011年-2015年广东省主要入海污染监测统计数据的综合比较分析,表明广东省主要入海排污口污染减排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入海河流污染入海量仍呈上升趋势,局部近岸海域污染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同时探讨了当前广东海洋污染减排的存在问题,进而提出构建基于环境容量的入海污染总量控制管理体系、推进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入海排污口减排效果、建立海陆统筹的海洋环保联动机制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保留怒江“原生态河流”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怒江河谷区的"原生态"特征早已消失,当今急需为当地少数民族找到尽快脱贫的生产方式。建立水电站,同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是一条能使当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从国家能源战略的需求出发,也必须开发怒江水电资源。建议尽快开展怒江流域环保规划,实施水电开发的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8.
系统梳理了“九五”以来辽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历程,分析了辽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水生态修复、水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辽河项目研究成果,总结了辽河流域“流域统筹、分类控源、协同治理、系统修复、产业支撑”(“管、控、治、修、产”)五位一体的治理模式。按照凸显绿色发展、突出科技支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结合辽河流域大型重化工行业群的特点,从合理确定辽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目标及考核指标,科学制定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措施,完善绿色发展制度和加强科技支撑等方面,对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议,以期持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9.
根据曲靖市2005年~2008年环境统计数据,对曲靖市各流域的工业纳污及污染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从而得出曲靖市各流域的纳污情况,污染情况及近5a的污染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以沁河流域(山西省晋城市段)为例,将流域划分为2个一级评价单元和14个二级评价单元,从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选择相应指标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基于GIS技术和生态因子叠置法,从水环境敏感性和水环境压力2个方面综合考虑了流域水环境现状,根据水环境敏感性和水环境压力的等级划分,将流域水环境划分为低压低敏感区域、低压高敏感区域、高压低敏感区域和高压高敏感区域4类区域,针对各类区域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景观格局调整方案并提出了全流域的景观格局布置思路.山地生态系统和平原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生态网络格局,将有力改善沁河流域的水环境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