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汶川大地震的伤口尚未抚平,芦山地震又不期而至,很多人不禁会发出疑问: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有联系吗?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了吗?地震可以预报吗?发生地震如何自救?芦山与汶川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到200千米,从大地构造角度讲,两地都属于龙门山断裂带。这是一个夹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地震多发带,西南起于泸定附近,向龙门山断裂带上的汶川、芦山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认识国际热爆炸研究的主题聚类、趋势与影响,使用科技文本挖掘工具VOSviewer对科睿唯安SCI数据库中的1 415篇热爆炸研究论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际热爆炸研究的热点主要分布在燃烧合成、分解、点火、晶体结构、含能材料等方面;以高频关键词为中心形成了5个主要聚类,分别为热爆炸理论基础、热合成、热分解、热行为及含能材料与晶体结构。主题趋势显示热爆炸研究在整体上首先经历了热爆炸理论基础研究,并渗透到了热合成、热分解、热行为和含能材料与晶体结构等方面,高影响主题集中在热合成和热分解两个领域。热合成研究的高影响主题相比其他领域要更加显著,高影响主题涉及传播、镍铝化物、钛镍、铝、碳化及致密化等方面。相比而言,作为热爆炸研究的基础领域,热爆炸理论研究的热度及对应聚类主题的整体引用次数要显著低于目前活跃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为给煤矿安全研究提供综合性参考,本文基于国内CNKI数据库获取1992-2022年近30年以来关于煤矿安全的研究成果,采用CiteSpace和Ucinet探讨发文量、研究作者、机构、关键词、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煤矿安全研究呈现下降趋势;作者以孙继平等为核心,研究机构以中国矿业大学为核心但缺乏紧密合作;监护系统、安全管理、煤炭质量、煤矿安全等是研究的热点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是使用较多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的重点已经侧向于心理层面,不再局限于安全管理、安全行为层面。研究前沿主要涉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领域。煤矿安全、风险预警、区块链、安全管理是研究热点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4·20"四川雅安芦山7级地震造成巨大损失。据雅安市宝兴县县长介绍,目前,全县水电气中断,房屋几乎全部受损,包括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建筑。(国际在线4月21日)"包括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建筑"几乎全部受损,令人恼火。汶川地震之后,重建建筑都是按照"8级抗震、9度设  相似文献   

5.
为统计分析近年来国内外驾驶愤怒研究现状与热点,选取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1 190篇相关论文以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30篇相关论文作为数据源,借助文献计量学软件VoSviewer与CiteSpace生成知识图谱,并从载文量分布、作者与机构合作、发表期刊、关键词聚类与突现等方面,系统分析驾驶愤怒领域内的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等。结果表明:相关文献载文量不断上升,国内外学术界对驾驶愤怒领域关注度越来越高;国际驾驶愤怒领域的跨单位合作比国内更为广泛;驾驶愤怒相关量表、驾驶愤怒影响因素、愤怒与危险/攻击性驾驶行为关系、驾驶愤怒识别、驾驶愤怒干预为目前驾驶愤怒领域5大研究热点;愤怒状态下的驾驶绩效、驾驶愤怒检测系统以及基于交通工程视角的驾驶愤怒管控等方面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陈坤  刘旻辉  刘延保 《安全》2022,(12):68-74+79
为厘清煤层气抽采的发展脉络并探明未来研究方向,对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选取2007-2022年以“煤层气抽采”为篇名的1 000篇文献,探讨文献时序、发文数量和刊载平台;采用CiteSpace引文分析工具进行作者共现分析和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表明:高产作者是晋煤集团的李国富,高产期刊为《煤矿安全》,目前不同研究群体已形成合作关系,归纳出煤层气、瓦斯抽采、晋煤集团、开发利用、渗透率、数值模拟、废弃矿井和产业发展等8个聚类方向;数值模拟软件开发及适应性为研究重点,废弃矿井再利用和增大渗透率是研究热点和前沿。未来研究将在优化能源结构大环境下加强技术创新,摸索出适应自身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孙晓萌  王洁  王佩  周洁琼 《安全》2021,42(5):44-51
为系统了解地铁安全管理领域研究现状并推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借助CiteSpace(5.7.R2)软件,以2006-2020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205篇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进行发文量、国家和机构、作者、关键词和关键词聚类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发文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研究国家主要集中于中国、美国及波兰,主要研究机构为华中科技大学、马里兰大学及北京交通大学;Ding LY和Zhang LM在该领域较有影响力,作者之间的合作以小范围团队合作为主;研究内容主要倾向于利用模型建立和仿真模拟的方法预测可能造成的事故,进行风险识别、分析以及评估等;人为因素研究将会成为该领域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理清应急资源研究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从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研究热点突现、关键词时序图谱5个方面,对1999—2021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1 503篇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展现我国应急资源研究领域空间分布特征及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在我国应急资源研究领域,作者和机构分布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当前研究热点包括多目标优化、选址-分配、NSGA-Ⅱ、公平性。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共享经济模式在应急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是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国安全领域疏散研究的整体情况,以中国知网收录的8本安全期刊为样本,通过Cite Space和Gephi等软件绘制安全疏散研究的时间分布、作者合作、机构合作以及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图谱显示,我国安全疏散研究在时间分布上先后经历萌芽期、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和成熟期;作者主要以李元洲、霍然、陆守香等为核心,并由此形成一个较大的合作网络;机构合作集中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和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等单位;火灾、数值模拟以及性能化设计是疏散研究中的热点关键词,涉及安全疏散的研究对象、火灾疏散、工具或方法以及因素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疏散的知识图谱反映出我国安全疏散研究从产出、合作到研究主题都已初具规模,研究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0.
为总结全球范围内煤矿安全管理的研究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借助Cite Space Ⅴ软件,对1992—2017年期间Web of Science(WOS)收录的"煤矿""安全管理"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通过对该领域主要研究机构及国家、作者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描述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及研究人员的分布;通过对关键词、研究聚类等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描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美国,且主要研究机构大多为各国高校,作者间合作以小范围团队合作为主;研究主要集中于安全教育、人因失误、数据挖掘以及职业病防治等方面;数据挖掘是该领域未来研究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了解Safety Ⅱ学术思想的传播情况,采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84篇引用Safety Ⅱ学术著作的论文,采用科学计量和知识网络的方法,分析Safety Ⅱ学术思想的传播时间趋势、传播主体分布、传播领域与期刊以及传播的热点主题分布。研究结果表明:Safety Ⅱ学术思想在传播时间上呈线性增长趋势;核心传播区域为英格兰、美国、澳大利亚、挪威和意大利;核心传播机构为挪威斯塔万格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以及罗马第一大学;核心传播者为Saurin Tarcisio Abreu、Hollnagel Erik以及Patriarca Riccardo;Safety Ⅱ传播的核心领域为工业工程、运筹管理科学、人机工程学、应用心理学以及健康护理科学与服务等领域;Safety Ⅱ传播的主题为“韧性与功能共振”、“病患安全”、“事故与人的失误”、“安全与风险管理”、“社会技术系统与人的因素”以及“安全风险的评估”6大方向。研究结果对我国安全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直观展现Near-miss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把握其热点演化路径,同时预测今后的研究趋势,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CNKI中1995—2020年共计989篇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软件,通过共现图谱、高频词统计、时区图和热词突现等方式对Near-miss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可视化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Near-miss研究在发展趋势、主要研究群体和机构、热点演化路径和前沿趋势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风险管理”、“施工安全”和“事故防御”是Near-miss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国际工程安全管理在国家(地区)、研究人员的合作现状,基于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的分析结果,对工程安全管理科研合作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利用CiteSpace的可视化与统计功能对工程安全管理领域展开研究,得到可视化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国际上关于工程安全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许多国家均与美国建立了合作,而其他国家间的合作较为分散,呈现明显的“无标度”现象; 2003—2017年国际工程安全管理研究的热点领域集中在文化和技术层面; 2003—2017年工程安全管理的研究热点可以分为5个阶段分析,当前的研究热点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及施工前的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高层建筑利用电梯协同楼梯疏散以提高疏散效率的可行性,基于现有的电梯协同楼梯疏散研究成果,运用Pathfinder构建某高层住宅建筑实例模型,研究楼层总数及电梯数量对电梯最佳停靠层的影响,提出2个电梯协同楼梯的疏散策略,并对策略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电梯最佳停靠层随楼层总数的增加,呈现“平台阶变”的特征和线性增加的趋势,但随楼层总数的增加,最佳疏散层在“平台阶变”后会更加远离顶层;策略1(顶层优先策略)下因存在最佳分离楼层使得该策略下的总疏散时间最短,策略2(分段顶层优先策略)可有效提高电梯利用率,通过对策略2下的人员使用电梯比例进行控制,可进一步提高疏散效率,该优化策略可将总疏散时间从仅楼梯无电梯疏散的804 s缩短到580 s,使疏散效率提升27.9%。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航空运输系统安全性,针对航空器着陆过程中冲偏出和重着陆事件的关联机理开展研究。以84起跑道着陆事故调查报告为样本,利用Python分词工具提取风险因素并建立跑道着陆事件数据集,应用Apriori算法挖掘风险因素间关联规则,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该类事件演化网络,分析社团结构和拓扑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网络密度为0.143,网络较为紧密,风险因素间强关联;网络社团结构显著,符合飞行操纵、运行状态、运行环境、不利条件的分类特点;网络关键节点“航线训练”、“接地速度大”综合值分别为0.599 8、0.589 0。研究结果可为飞行安全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现有应急预案体系,从应急管理实践中分析梳理出4方面问题,包括:“在指导理念上依然没有充分体现应急准备的理念”“应急预案体系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依然存在结构性问题”“应急预案的内容存在‘概念性’内容较多的情况,导致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预案动态管理滞后,持续改进机制尚未形成”;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基于情景构建的优化策略和方法,认为“情景构建”不但可以指导编制者分析应急需求、明确应急目标、规划应急程序,有效支撑应急预案的编制,而且可以派生出“基于情景链条的预案衔接策略”“基于任务协同的预案衔接策略”“基于资源约束的预案衔接策略”,进而从微观层面上推进预案体系的优化。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各级政府和企业应急预案体系构建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发挥安全生产政策对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作用,基于间断均衡模型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安全生产政策变迁过程,并提出将其划分为3个均衡期和2个间断期。研究结果表明:在政策目标的转换下,我国安全生产政策变迁先后历经“生产安全”、“安全发展”与“总体安全”3个阶段的深刻调整。决策主体注意力分配、焦点事件持续冲击与地方政府创新供给利用改变政策场域而影响安全生产政策变迁,分别呈现“原动力”、“驱动力”与“拉动力”的作用机制,具有典型的中国情境。研究结果可为廓清中国安全生产政策变迁机制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大型城市综合体火灾风险评估准确性,建立“双主线”火灾风险评估模型,运用贝叶斯网络计算火灾发展主线与人员疏散主线各节点可靠性,并通过改进的火灾关联度法对“双主线”进行协调整合,确定各风险节点动态权重。结果表明:2条主线对于整体火灾风险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双主线”模型得到的火灾风险值更精确,有效解决传统火灾风险评估模型无法协调统一评价火灾发展与人员疏散的问题。研究结果为定量评估大型城市综合体火灾风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人为因素,以63起火灾爆炸事故案例为样本,构建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进行火灾爆炸事故人为因素分类统计与分析,并利用卡方检验和比值比分析HFACS模型上下层级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HFACS模型中上下层级人为因素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层级1中的“不良的组织氛围”及“组织过程漏洞”和层级2中“监督不充分”在HFACS模型中可以显著增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且“资源管理漏洞”、“不良的组织氛围”、“组织过程漏洞”→“监督不充分”→“人员因素”→“违规”是引发事故的关键路径,并根据HFACS模型中引发事故的关键路径及其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形式,提出针对性的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京津冀地区地震灾害应急准备分区问题,针对京津冀地区地震灾害风险及应对特点,构建地震应急准备选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enks-AHP方法计算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应急准备选址优先度,基于运筹学经典LP模型,运用数学规划、GIS系统V图及缓冲区分析技术,给出京津冀地震应急准备分区的3种优选方案。结果表明:在应急覆盖面积最大和应急响应时间最短的目标规划下,2个分区应选择以北京、石家庄为应急中心的区划为最优方案;3个分区应选择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救援中心的区划为最优方案;4个分区应选择以北京、天津、石家庄和唐山为救援中心的区划为最优方案。研究结果可为京津冀3地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开展一体化应急准备体系规划和应急资源储备布局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