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敦银 《安全》1997,18(5):1-3
本文参照ISO2631标准导出了与全身振动暴露三个界限相应的振级值,得出了不同暴露时间下用dB表示的各向振动限值及不同振级下的允许暴露时间。据此,用普通测振仪测得现场振级,便可确定作业场所全身振动是符合标准,测量和评价方法简易易行。  相似文献   

2.
正振动(vibration)是指一个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平衡位置来回重复的运动。振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关系密切。由生产或工作设备产生的振动称为生产性振动。根据振动作用于人体的部位和传导方式,可将生产性振动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局部振动常称手传振动或手臂振动,是指手部接触振动工具、机械或加工部件,振动通过手臂传导至全身。常见的存在局部振动的作业有:使用风动工具如风铲、风镐、风转、气锤、凿岩机、捣固机或铆钉机的作业;使用电动工具如电钻、电锯和电报等的作业;使  相似文献   

3.
1安全要求1.1一般要求每台割灌机或割草机均应满足下述要求。若割草机改为割灌机,则改装机必须符合专用割灌机的必备条件,反之亦然。1.2振动1.2.1一般要求振动值应降至技术上可行的最低标准。根据现有技术水平,以各手把计权加速度总和表示的振动值在按1.2.2和1。2.3条要求测定时应小于10m/s‘。此值并非代表安全振动值。测定振动值时应完全采用制造厂推荐的切割装置。1.2.2割灌机应按ISO7916的要求,在怠速和高速工况下测定计权加速度之和。1,2.3割草机应在怠速和高速工况下测定计权加速度之和。测定时应采用最大柔性切割…  相似文献   

4.
《林业劳动安全》2001,14(2):46-47
一、国际标准   1.ISO 14865 :1998 背负式发动机驱动的便携式割灌机和割草机──安全要求和试验   (该标准为第一版 ,共 17页 )   2 .ISO 1474 0 :1998 用于驱动割灌机、割草机、杆式修枝锯、绿篱修剪机和类似机具的背负式发动机──安全要求和试验   (该标准为第一版 ,共 10页 )   3.ISO 1185 0 :1996 林业机械──自行式机械──安全要求   (该标准为第一版 ,共 9页 )   4 .ISO 11789:1999 带刚性切割装置动力驱动的草坪修边机──定义、安全要求和试验规程   (该标准为第一版 ,共 35页 )   5 .ISO…  相似文献   

5.
振动的危害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机械设备、交通运榆工具大量增加,功率越来越大,振动也显著地增加。因此,防止振动对职工的危害已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振动以两种方式作用于人体:一种是只施加在人体部分组织,如各种手工操作的振动工具,象风镐、凿岩机、捣固机、穿孔机、伐木带锯等,它们可将振动直接加于人的手和手臂,由于这种振动频率较高,不易传到人体其他部位,所以称为局部振动暴露;另一种是通过人体的支撑部位,如站立时双脚,坐下的的臀部或躺卧时的躯干,将振动作用于整个人体,我们称之为整体振动暴露,象运载工具中的乘客和驾驶员所承受的振…  相似文献   

6.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以中心位置(平衡位置)为基准的往复运动 ,称为机械振动 ,简称振动。物体离开中心位置的最大距离为振幅。单位时间内(S)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 ,它是评价振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常用基本参数。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全身振动是由振动源(振动机械、车辆、活动的工作平台)通过身体的支持部分(足部和臀部) ,将振动沿下肢或躯干传布全身引起接振动反应的振动。局部振动主要是手接触振动为主 ,振动通过振动工具、振动机械或振动工件传向操作者的手和臂。常见的振动作业全身振动的频率范围主…  相似文献   

7.
针对铁路环境振动,在考虑振动频率对振动传播衰减的影响下,将桥梁荷载视为点列式荷载,提出适合桥梁段环境振动的分频段预测方法.为考察该方法在铁路桥梁段环境振动预测中的适用性,分别采用该方法和现行的铁路环境振动常用预测方法对成灌快速铁路某桥梁段10~40 m范围内的地面环境振动进行预测,并将两种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铁路桥梁段环境振动分频段预测方法在实际桥梁段环境振动预测中能够取得很好的预测效果,且相对于现行铁路环境振动的常用预测方法,其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张勇 《安全》2010,31(11):59-59
国家环境保护部于2008年4月28日正式批准以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为依托单位建设"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中心主要任务是:针对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领域的前沿性、关键性、全局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研发新工艺、新设备,将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工程化和产业化,参与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领域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工作,为国家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铁在市区建筑物群中穿过 ,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会通过行车轨道系统传递给隧道结构 ,再经隧道结构传播到周边的围岩介质 ,最后影响到沿线建筑的基础 ,产生局部区域振动。区域振动直接影响到地面建筑物和沿线地下管线的使用安全 ;同时 ,地下振动使人烦躁不安 ,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为此 ,对地铁列车运行振动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笔者基于数值分析方法 ,用适合岩土工程数值模拟的FLAC程序 ,分析了不同轨道参数对地铁诱发振动的衰减作用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1)钢轨支座弹性系数对振动的衰减有直接的影响 ;(2 )钢轨支座弹性系数减小 ,将导致地面振动的强度减小 ;(3)地面振动的衰减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振动是危害人体的物理因素,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实践证明,强烈振动可引起骨折、皮肉青紫、器官破裂、内脏位置移动和脑震荡。人体如果长期处于振动之中,会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新陈代谢等方面发生病症,久而久之便会引起振动病。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爆破振动作用下岩堆斜坡动力响应特征,防止爆破引起坡面岩堆失稳,构建大前石岭岩堆斜坡爆破振动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实测数据进行数值模拟验证,研究爆破引发的岩堆斜坡坡面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在不同方向、坡面位置及用药量下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岩堆体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呈波浪状“先快后慢”式衰减;垂直振动最剧烈,隧道轴线和水平方向振动较弱且相差不大;坡面位移、速度、加速度峰值与爆心距呈负相关关系,与药量呈线性增大关系;离爆破掌子面最近的坡面处垂直方向峰值速度最大,应将该点作为爆破振动安全评价关键点,且K,α推荐值分别为30,1.2左右。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爆破作用下岩堆坡面动力响应特征,为经济、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堆垛机趋向结构大型化和运行高速化。而随之出现的是振动过大及噪声污染问题,既影响产品的动态性能,又存在着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从堆垛机的结构入手,重点分析振动和噪声产生的主要原因,运用SolidW orks(三维绘图)及其插件Cosmos/W orks(有限元分析)、Cosmos/Motion(动态仿真)软件,通过对不同结构参数和不同结构形式的(超高速/大高度)高效率堆垛机的三维建模、动态仿真与有限元分析,评价其模态和频率指标,摒弃原设计的等截面形式而采用效果最佳的变截面结构形式。结果表明,改进的设计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并进一步总结和分析应当重视的问题,对解决高效率堆垛机振动过大和噪音污染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电梯的故障振动为研究对象,运用EVA-625对检验工作中常见的几例典型的电梯故障振动进行检测,并将振动信号的软件处理和振动产生机理相结合进行分析,准确诊断出电梯故障所在,说明了EVA-625在振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将EVA-625运用于电梯故障振动分析和诊断中的方法。该方法兼具准确性和实用性强,能成为电梯常规检验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规划并有效利用矿区及周边土地资源,以某铁矿爆破作业及临近拟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现场开展振动监测并结合修正后的撒道夫斯基公式得出振动速度等参数;针对单次爆破振动情形,依据不同类型建筑物在寿命周期内可正常使用对应的振动速度,得出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针对频繁爆破振动情形,采用ANSYS有限元建模分析频繁爆破振动下建筑物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单次爆破振动对建筑物影响较小,仅对精密科研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影响,长期爆破微振动会使结构出现“软化”趋势和疲劳损伤,当振动次数超过20 000次时(每天振动2次,约27 a),建筑结构压应力已超过破坏极限应力,从而预测建筑物使用寿命未达到设计年限要求;建议拟规划建设项目的选址距离振动源200 m以上(一般居住或办公用途)或1 km以上(精密仪器设备等用途)。  相似文献   

15.
对某厂房振动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加固处理方案,将厂房振动减少到最小程度,以保证厂房正常,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6.
长期驾驶机动车辆的人,由于受到程度不同的振动影响,会致使神经末梢受损,神经系统功能下降,驾驶员会感到手臂疲劳麻木,握力下降,强烈的振动和相伴随的噪音长期刺激人体,还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女驾驶员还会出现月经失调,痛经等病症。医学上通常将这类由于振动引起的疾病称为“振动病”。  相似文献   

17.
压路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被广泛使用,由此带来的压路机施工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问题日益突出。对某路基碾压施工场地的压路机施工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监测,分析了路基碾压振动速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并从Z振级和地震烈度的角度分析了振动对人身感受和建筑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路基碾压振动加速度峰值随距离增加快速衰减,其衰减公式为a=1657.85R-1.1。振动速度与频率对房屋影响较小,振动持续时间会对建筑产生一定影响。振动对居民生活和建筑物结构都存在一定的影响。最后,对受振动影响比较大的建筑物,提出通过开挖减振沟的方式来控制振动传播。  相似文献   

18.
《现代职业安全》2013,(7):123-123
6月19日,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旗下北京环境强度研究所研制的国内最大推力的振动试验系统一一4台35t振动试验系统,成功应用于矿用特种车整车振动试验中,矿用特种车工作在道路条件恶劣的露天厂矿,行驶过程中高量级的振动不但使驾驶室容易发生疲劳开裂,  相似文献   

19.
涡激振动是桥梁风致振动中最常见的现象,通常在较低的风速下发生,且对结构气动外形的变化很敏感,车辆行驶在桥梁上势必会改变桥梁断面的外形,因此,研究不同交通流下车辆对桥梁涡激振动的影响非常必要。为了考虑实际运营中车辆对桥梁涡振的影响,基于自由悬挂节段模型试验系统,分别对无车、自由车流和繁忙车流3种交通流状态下车辆对桥梁涡振振动的影响进行了风洞试验。测试了涡振响应和涡振频率,分析了车辆对桥梁涡振响应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由于车流显著改变了主梁的气动外形,并且增加了系统质量,不同交通流下车辆对桥梁涡激振动起到了抑制作用。偏于安全考虑,实际桥梁的涡激振动试验可以不用考虑车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高速铁路路堤对地面振动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路堤-地基系统的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动力计算模型,计算了均匀地基条件下列车通过路堤时引起地面不同方向振动的特点,分析了路堤高度和路堤体积模量对地面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通过路堤时引起的地面振动中以竖向振动和横向振动为主,地面振动强度随远离路堤的距离增加逐渐衰减,其中纵向振动衰减最快,竖向振动在一定的范围内出现了振动反弹增大的现象;路堤具有减轻地面振动的作用,并且随路堤高度和路堤体积模量增加,横向和竖向地面振动强度均表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可见对地面环境振动进行预测时应考虑路堤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