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尘肺病ABC     
A什么是尘肺病尘肺病是指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滞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农肺按其吸入粉尘的种类不同,可分为无机尘肺和有机尘肺。在生产劳动中吸入无机尘粉所致的尘肺称为有机尘肺,如棉尘肺、农民肺等。我国法定12种尘肺有:矽肺、煤工尘肺、电墨尘肺、碳墨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尘肺、铸工尘肺。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矿职业危害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晖 《劳动保护》2006,(7):92-93
一.我国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现状目前,我国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严重,尘肺病患病率高发。煤炭行业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高湿5大类,其中以粉尘危害造成的尘肺病最为严重。尘肺发病率高的原因,一是作业环境差,粉尘浓度普遍超标;二是接触粉尘工人多,患病人数总量大。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23个省市1万6792个煤矿企业的调查统计,截至2005年,累计尘肺病例15万3027例,累计尘肺病死亡人数5万8681人,现患病例9万4346人。2005年新增尘肺病例5629例,尘肺病死亡人数2470人。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累计尘肺病例13万2011例,累计…  相似文献   

3.
尘肺历来被看作是职业病中的不治之症,今天,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问世,给广大尘肺病患者带来了希望。 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所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新技术治疗尘肺,即用冲洗液将病人肺内的粉尘和含有大量二氧化硅粉尘的巨噬细胞冲洗出来,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无创伤,还可为尘肺病因鉴别,病情程度的判断以及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依据。经实践证明,肺灌洗术可使25K的尘肺病人症状减轻,尤其是对急性矽肺的治疗,效果明显,副作用小,无严重并发症。为治愈尘肺病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治疗尘肺有新术  相似文献   

4.
尘肺 工人在生产劳动中吸入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称为尘肺。它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是一种严重的职业性疾病。尘肺病人身体衰弱,呼吸困难,十分痛苦。到目前为止,这种疾病在世界各国还没有理想的治疗办法。尘肺病不仅损害工人的健康而且给国家造成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也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5.
《江苏劳动保护》2011,(1):44-44
尘肺病是2002年发布的《职业病防治法》中第一种类的职业病,也是在从业人员中较常见的职业病,尘肺是长期吸入粉尘所致的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因此,预防尘肺病的发生首先要掌握作业场所中粉尘的产生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陶工尘肺是指在陶瓷生产中接触一定数量的粉尘所引起的尘肺病。陶瓷工业接触多种粉尘,陶工尘肺实际上是一组职业性肺部疾病。可表现为矽肺、滑石肺、水泥尘肺及高岭土尘肺等多种尘肺。发病症状:早期有轻度咳嗽、少量咯痰,无并发症的一期甚至二期陶工尘肺多半没有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尘肺危险环模型的结构、原理,并以尘肺危险环模型为基础,从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呼吸性粉尘监测与治理及呼吸性粉尘管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尘肺病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8.
尘肺病危险环模型与尘肺病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尘肺危险环模型的结构,原理,并以尘肺危险环模型为基础,从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呼吸性粉尘监测与治理及呼吸性粉尘管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尘肺病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9.
提起粉尘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粉尘能引起尘肺病。是不是任何一种粉尘吸到肺里都可以引起尘肺呢?当然不是。例如沙漠里的风沙,马路上的灰尘,教室里的粉笔灰,都可能飞扬起来被人吸入,但是,吸入这些粉尘后不一定引起尘肺病。这是因为它们粒径较大,不易进入肺泡;或是因为它们的化学成分不会引起肺部产生变化;或是因为接触时间不长,吸入量不大。对人体有危害并能够引起肺部病理变化的,多半是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矽)或硅(矽)酸盐的粉尘,这样的粉尘在耐火材料、陶瓷、玻璃、水泥、石棉制品的原料破碎,粉碎和加工过程中及翻砂…  相似文献   

10.
<正>在工农业生产中,工人接触的粉尘不外乎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可引起尘肺的无机粉尘除矽尘、煤尘、石棉尘外,还有炭黑粉尘、石墨粉尘、滑石粉尘、云母粉尘、水泥粉尘、铸造粉尘、陶瓷粉尘、铝尘、电焊粉尘。有机粉尘和其他致尘肺病的无机粉尘危害有机粉尘不会引发尘肺病,不同的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亦不同。有机粉尘包括来自植物的粉尘和来自动物的粉尘,来自植物的粉尘包括植物的茎、叶、种子、花粉等,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底修订颁布的《职业病防治法》,将"高危粉尘"写入该法,明确监管部门对高危粉尘作业实施特殊管理。高危粉尘,即具有较高引发尘肺病危险的粉尘,如:石棉粉尘、焊接烟尘、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的粉尘、金属粉尘等。高危粉尘作业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从事接触石棉、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上粉尘的作业,或者接触其他粉尘且罹患尘肺风险较高的作业。高危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  相似文献   

12.
粉尘危害仍然是我国职业卫生的首位问题。据悉^[1],到1998年底,全国累计尘肺病患者已达542041人,累计死亡127147人,尚存活尘肺患者414894人。自1990年到现在,平均每年诊断尘肺病人约7000人,其中1998年发生尘肺患者8285人。我国尘肺病患者相当于世界尘肺病患者的总和。因此,预防尘肺病的发生,降低、控制尘肺病的发病率,是我国劳动保护、职业卫生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尘肺病在成都铁路局某地的分布、发病率和病情进展等情况。方法对成都铁路局某地尘肺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28例尘肺病例中平均开始接触粉尘年龄25.4岁,平均接触粉尘时间14.40 a,尘肺病平均发病年龄54.8岁。平均寿命63.73岁,其中Ⅰ期尘肺病为84例,Ⅱ期尘肺病为88例,Ⅲ期尘肺病为56例。228例尘肺病例中,227例是矽肺。已故170例,占尘肺病例总数的74.56%。结论尘肺病发病率在成都铁路局某地呈下降趋势,随着年代的不同,劳动、生活等条件的改善,平均死亡年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生产性粉尘是我国作业场所最普遍且严重威胁劳动者健康的职业有害因素,接触生产性粉尘引发的尘肺病是我国发病最高的职业病。为控制尘肺病的发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依据,我国已经进行了大量配套职业卫生标准的研制工作,同时,在生产粉尘健康危害评价、接尘人群的健康监护和呼吸防护用品研制方面开展了大量科研工作。要达到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矽肺病目标,我们的尘肺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2006-2010年间,湖北省累计报告职业病人2万2 149例,每年新增职业病517例,职业病人群呈增长趋势. 湖北省职业卫生形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职业危害以高危粉尘为主,尘肺病居各种职业病之首.5年间,累计报告尘肺病2万1 760例,死亡4 834例.现有尘肺病患者1万6 926例,还有大量疑似尘肺病人.对部分企业的检测结果表明,粉尘危害严重,有的甚至超标数百倍.二是职业病危害面广,职业健康监护率低.  相似文献   

16.
1.什么是尘肺病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引起尘肺病的生产性粉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无机矿物性粉尘,包括石英粉尘、煤尘、石棉、水泥、电焊烟尘、滑石、云母、铸造粉尘等,还有一类是有机粉尘。这些粉尘都能引起尘肺病。肺纤维化就是肺间质的纤维组织过度增长,进而破坏正常肺组织,使  相似文献   

17.
职业性肺部疾病是指一类由吸入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以呼吸系统损伤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常见的职业性肺部疾病有尘肺、职业性哮喘、棉尘病、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及职业性肺部肿瘤等。尘 肺一、 概况尘肺是由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部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在工作过程中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发的尘肺病,属职业病。尘肺是流行范围最广、严重危害接尘工人身体健康的职业病。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资料,印度尘肺患病率为55%,拉美国家37%,美国100多万接尘工人中约10万人可能患尘肺。目前,我国接尘工人超过600万,…  相似文献   

18.
尘肺病是在生产过程中因长期吸入粉尘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尘肺病是我国各类职业病中对劳动者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疾病。按其病因可分为矽肺病、硅酸盐尘肺病、炭尘肺病、混合性尘肺病和金属尘肺病。列入我国《职业病名单》的尘肺病有13种:矽肺病、煤工尘肺病、石墨尘肺病、炭黑尘肺病、石棉尘肺病、滑石尘肺病、水泥尘肺病、云母尘肺病、陶工尘肺病、铝尘肺病、电焊工尘肺病、铸工尘肺病,以及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是矽肺病,约占我国尘肺病总数的50%。  相似文献   

19.
尘肺病是我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的职业病类别的第一大类,它是由于职业性接触生产性粉尘引起的,尘肺病的发生和粉尘接触量有明确的依赖关系,即粉尘接触必须达到一定的量才会引起尘肺。  相似文献   

20.
我国粉尘职业危害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以匀  吕琳 《安全》1998,19(1):4-7
我国各类工矿企业接尖人数超过千万。尽管工人的劳动条件比以前有很大改善,尘肺病得到一定控制。但是,由于粉生防治设备和技术、劳动卫生监督和管理、尘肺病识别和预测等方面的问题,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在患病人数、发病率、增长幅度方面居世界首位。特别是随着工业迅速发展,接尘人数增加,一些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经营者忽视劳动卫生管理,对防护资金投入极少,造成作业环境更为恶劣,使粉尘职业危害形势更为严峻。文中通过剖析一些典型行业和企业的粉尘职业危害,说明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粉尘作业环境改善较多,而众多的集体企业、中小型企业问题严重,乡镇企业和部分三资企业更加突出。文中特别指出呼吸性粉尘是导致尘肺发生的主要因素,要防治尘肺,重点应加强对呼吸性粉尘的研究,以便寻求更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