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安全生产是企业综合管理的反映,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企业所有的专业管理、所有的人、所有的物,安全生产更是一门科学,有基本规律可循,在我们感叹"老大难"的同时,建议梳理下安全生产的基本脉络。抓住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这个"纲"  相似文献   

2.
<正>安全工作难管,众所皆知。主要难点有三:一是安全管理人员势单力孤,人微言轻;二是安全管理人员工作多,压力大;三是安全管理涉及人员多,阻力大,易得罪人。企业安全管理主要涉及五类人:单位领导、机关部门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操作工人。要做好安全工作,必须搞定这"五路"人马,让他们充分重视安全工作,形成齐抓共管之势。  相似文献   

3.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为更好地规范安全管理,保障生产的安全,我们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中实施了"七坚持一提高"的做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即坚持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坚持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坚持从基础、从现场抓起;坚持安全生产的动态管理,提高全员素质.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 又值全国两会,今年两会"民生"问题无疑是其中的热点,这显示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民生问题,安全第一;安全生产,生命至上.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谈了不少对民生问题、安全生产问题的看法,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就让我们再一次关注"两会"关注"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连续18年安全无事故,获得40余项省部级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18年如一日坚持"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安全文化建设。"安全工作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6 600多天,我们时刻归零,把每一天都当作新的起点。"6月5日"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当天,说起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  相似文献   

6.
<正>安全是企业发展的保障,企业安全工作抓得好不好,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一把手"是否重视。但企业"一把手"往往是紧盯发展大事,无暇顾及其他。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日常工作涉及领域广、部门多、任务重、责任大,且人微言轻,无论是人力、精力、管理能力都有限,工作推进力度不足,少不得做些"扯虎皮做大旗""狐假虎威"的事。如何巧借"势"、干好事,笔者认为要从三方面下功夫。一是乘"势"发力,高位推动安全工作。安全管理人员有时在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安全经费的投入使用、安全人员的人事调配等问题上有责无权,凡事都需要"一把  相似文献   

7.
<正>文化影响思想,思想指导行为,行为决定习惯。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全民安全意识、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水平的有效手段。从本期开始,推出"安全文化"栏目,旨在探讨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方法、手段,交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取得的优秀实践成果,为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提供展示窗口和交流学习平台。安全文化建设迫在眉睫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些企业员工整体安全意识薄弱、"三违"现象比较普遍、安全执行力不足,  相似文献   

8.
工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也存在着"先进性"与"持久性"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企业的逐步实现,安全管理中的新情况也随之而来,安全生产中所暴露出来的新问题巳摆在我们企业的面前。如果此时,我们还是用老眼光去看待新事物,用老方法去对待新矛盾,用老经验去分析新情况,用老模式去处理新思维就显得明显欠妥。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学习和培训机制,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培训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此来实现本单位、本部门安全管理的创新思路,提高本企业的安全工作的先进水平。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单位或部门在抓安全管理上存在着"墨守成  相似文献   

9.
<正>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前瞻性、基础性工作,对于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增强职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遵守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法制观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实践反复证明,许多企业仍然没有处理好某些管理要素、管理方法之间的关系,没有正确认识事物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了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所以,强调安全生产"关系论"仍然是非常必要的。一、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与生产既是对立统一的,又是应该排出"顺序"的,正如《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方针中明确指出的那样:安全第一。这种"顺序",是广大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者与时俱进、艰难探索的成果,十分精练,十分科学,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体现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黄金集团中原矿业有限公司通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将安全隐患分类汇总,利用科学分析,形成安全制度,并贯彻实施,保障作业人员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管理体系,是从隐患的发生、发展、治理及管控等多环节、多点位进行风险防控,利用科学分析、提前预判、主动管控等手段控制风险,杜绝隐患出现,促进现场安全管理,提升本质安全度,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安全生产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天字号的事,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做大事要从小事抓起,从具体的工作做起,深入、扎实、细致地做工作、抓落实。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志对如何处理好干"大事"和"小事"的关系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的人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有的人轻视做"小事",抓安全生产工作热衷于电视电话会议、发发文件、提提要求、检查检查,就是不搞扎扎实实的隐患整改工作;有的喜欢听汇报,做指示,喊口号,雷声大、雨点小,就是不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面临的难题;有的只图虚名,不干实事,下去检查走走样子,不深入生产经营单位,不了解实情,满足于表面上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就是不深入调研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倾向性问题,等等。其显著特点是,头脑里充满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想干所谓的"大事",而对待日常大量的深入、具体、细致的"小事",则缺乏应有的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13.
"狼来了"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那个屡屡高呼"狼来了"、以撒谎为乐趣的顽童,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在生产安全中,我们常常也用来比喻不重视安全生产容易发生事故,存在"狼来了"的危险.全球每年因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就造成120万人死亡、2.5亿人受伤;我国2003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96万起,造成136340人死亡.我们常常以发生的各类事故作为教材,要求各类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吸取教训,防范"狼来了".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永泰县采取使用领导干部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取得明显实效.年初机构改革县委公开宣布:乡(镇)主要领导、科(局)长<安全生产法>知识考核成绩合格,获得"安全管理资格证"列入选拔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关于组织做好"福建安全建设"征文活动的通知>(闽安监[2003]65号文)精神,为积极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总结和反映新形势下我省安全生产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典型事迹,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共同探讨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构建安全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探索出了模式多样化、产业集聚化、监管智能化的升级版"秀洲模式"。2015年以来,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针对企业安全生产"无人管、不会管、管不好"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等难题,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搭建平台集聚发展,创新模式科学监管,  相似文献   

17.
法规制度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灵魂和根本。近年来,有的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和自身安全工作的需要,制定了不少制度:如十点要求、九项规定、八个不准,等等。然而,有的单位制度制定了不少,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却不多,使人有"虎头蛇尾"之感。制订制度是一回事,执行起来又是一回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没有牢牢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意识淡薄。比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来检查时,订出几条制度仅仅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决心;有的制定制度则是为了"做做样子",把存在的安全问题包装起来,而对制度的落实却缺乏应有的重视,结果导致制度制定之后,或写在纸上,或挂在墙上,便无人问津。长此以往,制度不仅起不到警示约束作用,生产安全工作反而得不到保障。这样的制度再多、再好,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冷热不均的"酒后代驾" 被称为"酒后代驾"的新兴行业,自实行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加重了对醉酒驾车处罚后,在北京、广州、南京、杭州等大城市越发地"火"了起来。而在另一些城市,"酒后代驾"则境遇清冷。在西安几乎是一片冻土;福州的酒楼经营者对此反应冷淡;扬州市自去年出  相似文献   

19.
邱成 《安全》2018,39(7):20-22,26
本文通过对"安全第一"从110多年前的企业口号,到人类共同的理念和超越意识形态的公理,再到写入一些国家的法律的回溯和分析,认为"安全"泛指适宜一切人的时空状态和保障每个人得以生存的条件;"安全生产"特指具备法定条件的生产形式,它构成一种社会关系,代表一种社会价值。据此下判称,今之法定的"安全第一"就是"安全生产第一";并指出,如果做不到"安全生产第一",就属于思想上的与法抵触和行为上的与法相抗;如果放任其存在,就与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即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相悖。  相似文献   

20.
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三识六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宝银  王加林  殷适新 《安全》2007,28(9):35-35
在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可应用"三识六制"工作模式,来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能. "三识"是指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完善现场作业环境标识;对危险源需要进行辨识. 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灵活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吸取经验教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