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对汽车制造企业作业场所各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评价现有防护措施,并提出相应对策.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现有汽车制造企业作业场所岗位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涂装、冲压、焊装车间是职业危害因素相对集中的作业场所,而噪声、苯系物和电焊烟尘是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是控制职业危害的关键.汽车制造职业危害必须通过多种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胡勇  殷开云  祝贝思  徐欣彤 《安全》2019,40(2):15-18
为了提高石化行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水平,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浙江省宁波地区石化企业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基础数据资料。结果显示:石化企业针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有害因素、粉尘、噪声等)设置了一系列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但部分设施设置欠合理,应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
调查铁路轨道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对铁路轨道施工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表明,铁路轨道施工现场部分岗位接触的矽尘/其他粉尘、水泥粉尘、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手传振动和噪声是职业病主要危害因素,建议加强铁路轨道施工作业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4.
使用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对某浮式生产储油船各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并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职业危害风险水平,为该类设施提供职业病危害控制和职业卫生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5.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分析为基础,重点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某调漆间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为例,对调漆间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识别和分析,通过检查表法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符合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防护设施设置符合性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逐一对职业接触限值、控制风速等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性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在调漆操作位应设置吹吸式通风装置或通风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铁路隧道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特征,评估其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效果,采用现场调查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铁路隧道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特征进行调查,采用职业病危害风险指数评估模型进行控制效果评估。结果表明,该铁路隧道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劳动过程中危害和生产环境中危害;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电焊烟尘、矽尘、NO、NO2、CO、CO2、噪声、振动、高湿等;隧道内工务、电务、供电三大线路作业场所的线路维护人员接触的噪声均为轻中度危害,氮氧化物(NO、NO2)为轻度危害,接触的CO为中高度危害,线路维护人员矽尘作业岗位为轻中高度危害,易导致职业病损的发生。提出应重点监控该铁路隧道接触噪声、CO和矽尘的作业岗位,采取科学综合防控措施,改善作业环境质量,强化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7.
通过职业病危害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汇总基础数据和资料,对浙江省耐火材料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对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表明耐火材料行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典型企业的检测数据显示,粉尘和噪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情况;企业针对粉尘、噪声作业岗位已采取了职业病防护设施,但部分防护设施效果欠佳。采用先进工艺、进行工程设计和改造、配置合理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管理等措施可改善职业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职业病危害因素不断增多,严重危害企业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为减少职业病发病概率,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企业职工生命健康安全,石化企业应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要求,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制度,指定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工作,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开展经常性监测,及时了解有害因素产生、扩散、变化的规律,鉴定本单位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实际控制效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某阿苯达唑生产项目作业场所进行现场调查与采样检测,分析和确定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产生环节和浓度,为其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调查结果显示:该项目一次离心操作工接触甲醇浓度超标,精制操作工接触甲醇和甲苯浓度超标。该企业应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完善重点岗位职业病防护设施,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防止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主持人,你好:我们企业需焊接各类金属和钢板,请问:在焊接过程中有哪些有害气体?如何进行防护?武汉陶克匠陶克匠先生,你好:电焊操作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有害烟尘、有毒气体、噪声、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放射线等。不同焊接方法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各异。电焊操作时,要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采用符合要求的防护面罩及眼镜等,使用防护屏障,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混合烷烃生产装置的职业卫生现状,我们对某公司混合烷烃生产过程进行了现场调查,对该生产装置5个有害作业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各岗位的有毒物质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噪声8h等效连续A声级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在正常工作环境中不会对操作工人造成健康危害。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配备齐全;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已建立;但仍存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不当,工作人员防护意识薄弱,装置区没有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等不足。  相似文献   

12.
培训     
<正>"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与防护设施评价"研讨班主办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报到时间:7月27日研讨时间:7月28—30日地点:北京研讨简介:研讨班采用教师授课与问题研讨的形式,以提高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水平知识,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分析、评价、改善与管理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分析与评价概述;全面通风防护技术与防护设施评价;局部排风防护技术与防护设施评价;吹吸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乡镇铸造行业职业卫生现状,为企业整改及政府监管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法,对乡镇铸造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和高温等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发现:乡镇铸造企业粉尘总合格率仅56.8%,其中矽尘浓度范围2.2~8.2,最高超限11.8倍;噪声作业岗位合格率仅达50%;化学有害因素和高温检测均合格;防护设施达不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职业健康检查确诊多例尘肺病患者。总结可知,传统铸造行业粉尘和噪声危害不容忽视,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设施和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某300万t/a洗选煤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为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提供必要的对策建议,2021年4-7月,笔者所在单位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工程分析法等,对该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煤尘、噪声等。类比企业工作场所劳动者接触煤尘(呼尘)和噪声的合格率分别为57.1%、25.0%。该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职业卫生管理符合要求,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基本符合要求,应急救援设施、建筑卫生学不符合要求。因此,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为严重,若该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及补充措施及建议能得到充分落实,则投产后,工作场所劳动者实际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期浓(强)度应能符合职业接触限值。  相似文献   

15.
工程防护是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重要方法,而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设施防护效果评估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其评价指标与评估标准。针对局部通风设施防护效果评估,提出了岗位有害物质控制效率评价指标,并对比分析了职业接触限值、控制风速、有害物质捕集效率和该指标的优缺点;提出了岗位有害物质控制效率的定义、检测方法和评估标准,对该指标用于局部通风设施防护效果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调查与分析煤矸石制砖企业职业安全与健康风险与控制现状,为预防与控制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提供依据。采用填表、现场监测与核查等方法,对13家煤矸石制砖企业的基本情况、危险和有害因素、防护措施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评价。工作场所可能存在坍塌、机械伤害、挤压伤害、烧伤/灼烫、触电/电击、车辆伤害/撞击、中毒和窒息和砸伤、粉尘、噪声、高温和有害气体、不良工效学因素等危险、有害因素。防护罩、活动栏杆、地沟盖板、人行过梯、高压保护和隔离栏杆、通风除尘设施、喷淋设施、窑口引风机、烟尘脱硫除尘系统等为该类企业配置的主要防护设施;防尘口罩、防护手套和劳动护肤品为该类企业使用的个体防护装备,所有企业均未为噪声接触人员提供护听器。煤矸石制砖企业存在多种危险、有害因素,企业配有相应防护设施,但其效果欠佳,企业应加强对工作场所噪声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6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已经2015年3月23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局长杨栋梁年月日一、必须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严禁责任不落实违法违规生产。二、必须保证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严禁在职业病危害超标环境中作业。三、必须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保证有效运行,严禁不设置不使用。四、必须为劳动者配备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严禁配发假冒伪劣防护用品。五、必须在工作场所与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告知卡,严禁隐瞒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18.
某公司焊接培训间原有通风系统不能满足职业病危害控制要求。结合生产工艺特点进行焊烟治理改造,设置配备活动罩口的排烟除尘系统及回风、加热功能的送风系统。设备投入使用后,各项有毒有害物符合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规定的各容许浓度的要求;污染物排放浓度符合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该烟尘治理设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提交的可研报告基本上没提及防护设施设置方面内容的现状,结合预评价报告编制相关技术要求,研究利用类比检测数据有效推断评价项目作业岗位3种不同情况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浓度(强度)逻辑关系,并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防护设施分析评价的逻辑结构进行重新优化调整。结果表明:评价逻辑重构后,类比检测数据与拟建项目各岗位的接触浓度(强度)更具可比性;防护设施分析评价的范围扩大到补充措施中,使得防护设施评价内容更具体、更全面、更能真实反映全部防护设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情况。评价逻辑重新优化后评价报告结构更严谨、条理更清晰、逻辑更严密,更具客观说服力。  相似文献   

20.
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重要措施,也是职业病危害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制重点。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主要是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提出依次对设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的评价程序,并给出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评估标准(判定条件)和评价方法,阐述了必须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前提条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性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